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154节
但国内也不能落下,于是在周扬的筹划下,国内第一家通信运营商“移联通信”正式成立了。
同时,国内的手机厂也在建设当中。
周扬相信,凭借技术方面的绝对领先,只要他们的手机全面上市,必然会对目前市面上的大哥大等通讯设备造成碾压式打击。
不过这些事情别人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干脆一窍不通,周扬只能亲自主持大局。
一时间,周扬忙的像个陀螺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而就在这时,周扬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要他立即来一趟京城
第1575章 再见姜老!
京城姜家大院!
站在熟悉的大门口,周扬的心情即高兴又有一些疑惑。
昨天中午,他突然接到姜老从京城打来的电话,要他尽快来一趟京城。
而且还叮嘱他,到了京城后直接到姜家大院儿找他就行了。
这是姜老离休后第一次主动给他打电话,而且听起来还挺着急的,所以周扬不敢怠慢,接到电话之后便立即动身,昨天晚上就到了京城。
不过由于时间实在是有点晚了,再加上宝儿和文辉也跟着一起回来了,还要安顿他们两个,因此周扬只能今天早晨过来了。
“站住,什么人?”
就在周扬沉思之际,门口的站岗的卫兵发现了他,随即快步走了过来,对周扬展开盘问。
周扬见状,当即说道:“同志你好,我是第十八研究院院长,是姜老打电话让我过来的!”
卫兵当即敬礼道:“首长好,老首长交代过了,您要是来了无需通报,直接进去即可,请跟我来!”
“好!”
说着,周扬便带着梁小山,然后跟着卫兵一同走进了姜家。
不过在进门后,梁小山就被请到了卫兵休息室,而周扬只能独自进了大院正房。
正房的客厅里,姜老正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
看到周扬进来,姜成才当即笑着说道:“是周院长来了,赶紧坐!”
而姜老则是将老花镜放下,而后笑着说道:“你小子的速度挺快的,我还以为你最快也得下午才能到!”
周扬笑了笑说道:“您老叫我过来,哪敢怠慢啊,昨晚上就到了,不过怕影响到您老休息,所以今早才过来!”
“来了你就打个电话,这段时间我老头子睡的也挺晚的!”姜老笑着说道。
这时,一个身穿干部服的年轻人快步进来,然后给周扬端茶倒水。
做完这些之后,姜老突然说道:“小沈,你给成才打个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是!”
说完,小年轻便转身就离开了,屋里只剩下周扬和姜老了!
姜老看了看周扬,而后说道:“听说你们不久前趁着全球股灾将全球主要的几个金融中心都洗劫了一遍,短短两个月内就获利1500多亿美刀,老首长和我提起这事的时候,也是赞叹不已,你小子搞出来的这个镰刀计划真的是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大贡献!”
周扬笑了笑说道:“您老过奖了,这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可不敢贪功啊!”
“你小子啊,还是那么低调谨慎!”
随后姜老话音一转,再次说道:“知道这次叫你过来是为了啥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还请您老明示!”周扬恭敬的说道。
“上面有意要恢复军衔制,但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想听听你的意见!”姜老语出惊人的说道。
周扬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着说道:“首长,这种大事不是老首长他们那些长老们拿主意吗,我的意见有啥用,太折煞人了?”
姜老瞪了他一眼说道:“之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你小子的眼光独到,不管是科研方面还是军队建设方面,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恢复军衔制方面,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件事也关系到你小子本人,自然得问问你这个当事人的意见了。”
“关系到我本人?”周扬有些惊讶的说道。
“对,具体情况咱回头再说,你就先说说你本人是否支持恢复军衔制?”姜老道。
“支持!”周扬果断地回答道。
你们这些大佬已经商量好,要恢复军衔制了,我一个小虾米,哪敢说不支持,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
更何况,周扬打心眼里也确实支持恢复军衔制,毕竟实施军衔制的好处着实不少。
就比如说,实行了军衔制以后,在战斗中更加方便指挥和管理。
其次,军衔是由国家给予军人颁发的一种无可取代的荣誉,战士们在授受军衔的时候代表国家看到了他们的努力,这样,军衔就有了鼓励先进的作用。
毕竟有了军衔作为外在的标志,让官兵们更加有动力去提升自己。
最后是军衔有利于军官的外交,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在使用军衔制,为了能够与他们更加方便地进行外交活动,有必要实行军衔制。
“呵呵,就知道你小子会支持的!”姜老笑着说道。
“首长,恢复军衔制将涉及到几百万人民军队的利益,我的意见微不足道,还是要慎重点儿为好!”周扬道。
姜老摇了摇头说道:“恢复军衔制已成定局,上面已经定下来了,这段时间就会在军委会议上进行讨论,一旦通过就会在全国全军范围内公布!”
“这么快?”
“嗯,你也知道,自1965年取消已实行10年的军衔制之后,到现在已经有23年的时间了。”
接着姜老继续说道:“这些年因为我军没有实施军衔制的原因,不管是在作战方面还是部队对外交流方面,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和南猴交战,在战争中没有军衔的弊端暴露无遗。”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的一场战斗,参战的多支部队要经过一条狭窄的公路,战士们互不相让,挤成了一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行军秩序,这时,有一位自称是师长的干部站出来要组织大家通过,但战士们都不听他的,恢复军衔制势在必行啊。”
听到这话,周扬也沉默了。
刚才姜老说的这事他也知道,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因没有军衔所导致的。
1965年的时候不仅单单取消了军衔,还对三军的军装进行了新的规定,例如官兵一律戴解放帽,之前的大檐帽、水兵大顶帽、女兵无沿软帽以及军兵种符号、原校官以上的西式礼服、女裙等都废止,海军军服的样式改为和陆军、空军相同。
从这之后的多年时间里,我军官兵都是“一颗红星,两面红旗”,能区分干部和士兵的只有上衣口袋的数量,干部上衣四个口袋,士兵两个。
但上至军区司令员下至排长,都是相同样式的四个口袋的上衣,谁也不知道说话的是个师长还是排长,因此才会出现师长喊话,士兵不听从命令的现象。
良久,周扬这才说道:“这么说来,,恢复军衔制式势在必行了?”
“嗯,在军队的建设里,军衔制的作用日益明显,军衔不仅是用来区分军人的等级,更是代表着军人身份的称号和标志,同时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恢复军衔制势在必行。”
这时,姜老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但是现在却面临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你小子帮忙参谋一下!”
“什么问题,您老请说?”周扬道。
姜老当即说道:“是关于地方党委以及科研院所领导兼军职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很多地方干部都兼任着军区、警备区、军分区、武装部的政治委员,按照相关规定,他们在某些场合也是应该着军装的,也是应该授衔的!”
“但地方干部流动性大、工作常有变动,有时候在这个地方兼任军职,但到了别的地方可能就不兼职了,调职时能否带着军衔,或者是干脆不授衔。”
“再就是科研院所的领导,就比如说你小子,既是科研干部又有军职,而且职务待遇还非常高,该如何给你们这些人授衔,上面对此有些拿不定主意?”
听到这话,周扬的脑海里不由的回想起了前世恢复军衔制的一些情况。
第1576章 思想工作!
周扬仔细回想着前世恢复军衔制的一些情况,尤其是姜老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
很快,周扬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前世也确实因为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军衔制的恢复,尤其是地方干部兼军职的问题,一度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为此,高层曾专门召集在京的各大单位负责人开会讨论这事,甚至于还惊动了那几位硕果仅存的老将老帅。
最终的结果是,上面经过研究决定,今后地方党委负责人不能再兼任军区、警备区、军分区、武装部的政治委员,通过分离职位来解决职位调动与军衔的关系问题。
从此之后,地方党委第一书/记不再穿军装,也不能接受军衔。
这意味着,从战争年代就已经建立的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军区政治委员的制度也从此取消了。
和平年代,军政彻底分家了。
此外,关于科研院所的负责人是否授衔的事,前世上面的决定也是原则上不授衔,但给予相应级别的待遇。
所谓原则上不授衔就是不给科研单位的负责人授军衔,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科研单位负责人本身就是军人,就比如说之前的梁石,这是必须得授衔的。
但如果对方本身不是军人,也没有军籍,那么就不予授衔,但会根据本身的职务给予相应级别的政治待遇。
就比如说钱老,作为为全世界都有名的弹道导弹领域的专家,而且还出任国防科委副主任,还正式入了伍,但恢复军衔制之后却没有被授衔。
虽然有谣传57年的时候钱老就被临时授予中将军衔,但钱老晚年时候曾亲自澄清过,没有的事。
甚至于终钱老一生,都没有被授予任何级别的军衔,国外除外。
不过早在62年的时候,钱老所在的国防部五院政治部就向国防科委为他申请了少将的政治待遇,再后来在九十年代又被授予两枚分量极重的奖章,那时钱老的待遇等同于中将。
虽说后来国家确实给不少贡献卓着的科研工作者授予了军衔,单单少将级别的就有三十几人,甚至于还有几位被直接授予上将军衔,比如说丁老和李老。
但那都是九十年代后的事了!
最起码88年这次授衔,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都没有份儿!
周扬清楚的记的,当年就因为授衔的事,自家老师还和上面闹了情绪。
联想到前世的这些情况,周扬顿时有些明白了。
上面不是拿不定主意,而是已经有了决定。
之所以让姜老将自己叫过来,应该是要他老人家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了,毕竟自己眼下的身份实在是有点特殊。
先不说第十八研究院本身就属于军方管辖的兵团级单位,自己还在多个军工单位兼任要职,此外还兼任着镰刀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还经常代表军方和各国军购代表进行谈判。
不管从哪方面讲,恢复军衔制,自己都应该是第一批授衔的人。
如果上面真因为某些原因,决定不给自己授衔的话,那就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免得自己闹情绪。
而方便和自己说这事的,也只有姜老这个“老伯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