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174节
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房价暴跌,银行率先撑不住,只得疯狂裁员和变卖资产,以求苟活。
至此,小日子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奇迹不复存在。
在这个泡沫破裂的过程中,小日子失业率翻了近三倍。
很多加了杠杆或者借钱炒股、炒房的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沦为千万“负翁”,一时间小日子那边自杀率直线飙升。
即便是老实本分、不玩杠杆的正常购房者,也因为丢了工作,没了收入,无力还贷。
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景气”这三个字,贯穿了小日子90后的童年,让他们养成了“去华就实”的价值观,也让他们选择了“不拥有”的“低欲望”生活。
而后这一代年轻人,就成了所谓的“平成废柴”。
于是乎,小日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华国一路崛起,然后哀叹着自己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十年…
不过这些事情周扬觉得自己知道就行了,没必要说出来。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这次机会,狠狠收割小日子,不能让贼鹰一家渔翁得利。
而就在周扬沉思之际,耳边再次响起了陈老的声音。
第1606章 陈老的推荐
刚刚确定收网之后,周扬的耳边就传来了陈老低沉的声音:“周扬同志,小日子的经济已经连续平稳的发展了几十年了,怎么会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危机?”
周扬当即说道:“首长,您老是搞经济出身的,自然知道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危机,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小日子也不例外,他们能走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结局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注定了!”
“你说的是那个广场协议?”陈老道。
“可以这么说,但或许比这个还要早!”周扬回答道。
很多人将九十年代小日子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广场协议》,认为是《广场协议》在短期内导致日元急速升值,重创了小日子的制造业出口,让小日子被迫脱实向虚,大玩泡沫经济,最终走向了毁灭。
所以,这一切都是贼鹰的阴谋。
但随着大量《广场协议》签订前后的资料被解密,真相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贼鹰让小日子服下这一剂毒药不假,但这却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因为小日子是自愿签字的。
签订广场协议不只有小日子一个国家,而是一共有五个,包括约翰牛、高卢鸡以及还没有完成统一的西德。
而这个协议的内容核心只有两条,第一就是抛售美刀,让美刀贬值,增加贼鹰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就是增加以上几个国家对贼鹰商品的进口量。
从协议内容看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平等的协议,协议签订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些国家很清楚,但即便是这样,小日子、约翰牛等国最终还是签了。
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他们这些国家都很清楚,眼下的贼鹰是他们最大的客户,每年他们都会从贼鹰获得巨大的利润,贸易顺差大的惊人。
可以说,他们这些国家在战后经济能高速发展,离不开贼鹰庞大的消费市场。
如果真把人逼急了,让贼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选出一个川普式的政治人物,一拍桌子不玩了,结果必然是鸡飞蛋打,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说,广场协议的签署,并不存在什么阴谋,大家都是明白人。
因此小日子经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从他们接受贼鹰经济援助以及国家改造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这时陈老略作沉思,随后便有些担忧的说道:“资本经济、自由市场实在是太可怕了,很多情况下国家都难以控制。”
“而我们现在搞改革开放,甚至于也要搞股市,以后会不会也发生这样可怕的经济灾难?”
周扬想了想说道:“股市出现动荡很正常,但如果是贼鹰或者是小日子这样的大规模的股灾的话,可能性不大。”
“哦,这是为什么?”陈老好奇的问道。
“您老都说了资本经济,自由市场,不受控制才会发生经济灾难,我们国家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放开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我们的股市也好还是其他市场也罢,都会受到国家的全面监管。”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虽然这样会限制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但也会将一些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回想国内证券市场运行的这几十年,虽然有些问题一直被人诟病,但仔细想想,确实没有发生过重大股灾。
陈老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周扬同志,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沪城和鹏城以及羊城等地,就成立证券交易所和股市化运作做调研,眼下各方面的准备都在有序进行之中。”
“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我们的证券交易所就能建立并开始试营业,你对此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周扬想了想说道:“有一些,但还不甚完善,等我回去好好梳理一下,然后再和您老汇报!”
“也行!”
接着陈老继续说道:“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要认真考虑。”
“明白!”
“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周扬同志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陈老道。
“是…”
…
很快,会议室里就只剩下周扬和陈老两个人了。
“走,到我办公室,有些事想和你聊聊!”陈老道。
“好嘞!”
随后两人立即起身,然后一同来到了隔壁的办公室。
进门后,周扬将陈老扶到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随后又拿起茶几旁的暖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
陈老见状,笑了笑说道:“行了,别忙了,赶紧坐!”
周扬随即在陈老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问道:“您老把我留下来是有什么事吗?”
“嗯,此次收网行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而我现在身体大不如前了,不能长时间待在这里,从现在起你就待在这里,没问题吧?”
周扬当即说道:“没问题,研究院那边的事情我已经安顿好了,短时间内问题不大!”
“那就好!”
接着陈老继续说道:“再就是我这身体怕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而镰刀计划还会继续运作下去,我准备推荐你担任镰刀计划的总指挥,你意下如何?”
周扬先是一愣,随即说道:“首长,镰刀计划事关重大,且眼下整个计划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五千亿美刀,不出意外话收割完小日子至少能达到一万亿,我的资历尚浅,掌管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计划,怕是难以服众…”
话音未落,就听陈老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服众的“众”指的是谁,就镰刀计划领导小组那些人,他们谁不知道你小子的能力,谁又不知道这个计划就是你小子牵头实施的,他们会不服你吗?”
“至于别人就更不用说了,镰刀计划本就是国家机密,知道的人本就不多,除了你我实在是想不到谁能担此重任。”
“首长,主要是前两任总指挥是姜老和您,比起您两位,我不管是资历还是个人威望都差了老远…”
不等周扬说完,陈老便打断了他的话:“这些都是次要的,镰刀计划总指挥最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能力。”
“不管是我还是老姜,在整个计划中的作用就和财神庙里供奉的泥人人,也就是个摆设,真正让这个计划平稳运行并不断发展的还是你和闫耿东、陆正军等同志。”
“走到现在,你们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了,也是时候让你们走上前台了!”
听到这话,周扬陷入了沉默。
思索良久,他这才开口道:“那研究院那边呢?”
“上面有意将你调到装备部任职,至于研究院那边则是可以交给聂南孙来负责,你觉得呢?”陈老道。
周扬摇了摇头说道:“首长,作为军人,我理应服从上级的安排,但我还是想说一说我的意见,还请您批准!”
“现在是我们私下交流,有什么就说什么,没必要藏着掖着!”陈老道。
周扬整理了一下思绪和语言,随后说道:“首长,对于我个人发展而言,装备部肯定要比研究院更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眼下第十八研究院新一轮的科研布局已经开始了,从尖端武器装备到新材料、半导体,再到能源、医药、通讯等领域,都已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而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在未来二十年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留在研究院。”
“毕竟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并不缺一个叫周扬的部长或副部长,但是缺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研究院院长!”
陈老点了点头说道:“嗯,你的想法我会和上面说的,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镰刀计划这副担子很可能会落到你的肩上,至于怎么挑再作商议!”
“是。”
第1607章 收割开始了!
小日子股市!
在一阵拥挤与吵闹声中,小日子位于首都的东京证券交易所开始了新一天的交易。
只是与之前欢声笑语以及赚钱之后的酣畅不同,今天股市的气氛非常的压抑。
随着央行第五次加息,股市这边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
尽管依旧有人高呼“6万点不是梦”,但大家对于今天股市的走势并不是很乐观,下跌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事了,就是不知道今天会跌多少。
一如投资者分析的那样,果然股市一开盘就开始下跌,短短不到半个小时,日经平均指数就由开盘前的点,下跌到了点。
一开盘就下跌了53点,看似不大的跌幅,却让不少投资者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日经指数第一次下跌了,从去年12月日经指数达到巅峰之后便一路下滑,目前已经下跌了1900多点,而且依旧没有止跌的意思。
好在股市虽然在跌,但下跌的速度并不快,因此投资者们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这些事情,一切都有据可依,一切都在预料之内。
针对股价回落的原因,大部分的民众还是相信政府的给出的解释,主动加息,抑制高通胀,抑制地价过高等等。
就比如在昨天的加息文件中,大藏省就明确提到了国内景气、物价、汇率、海外利率等等,尤其是那句“这次采取的措施,综合考量了近期国内景气、物价、货币供应量、汇率市场、海外利率的动向等。希望这些举措能确保今后物价稳定,推动以内需为主的持续型发展…”
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政府的加息文件似乎考虑了很多,但就是没说股市和楼市。
在政府的刻意宣传以及公知们的鼓吹下,大部分的投资者依然在泡沫经济的醉意中没有清醒过来,乐观的看法仍占支配地位。
甚至于就连政府官员面对股市不断下跌,也依旧自信的说道:“股市指数回落不过导致过度膨胀的未实现收益部分有所损失。”
就是说,虽然股市跌了,但是和之前比还是涨了很多,大家只是赚得少了而已,问题不大。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情况似乎比他们预期更为严重。
那53点的下跌似乎只是一个开始,短短不到三个小时,日经指数就下跌了180点儿,而且还在跌,整个市场一片动荡。
更为重要的是,中午休市前,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动荡,这次动荡是因为有人在抛售真善美缝纫机公司的股票。
作为小日子缝纫机领域的龙头企业,真善美公司这些年发展一直不错,股价也一路飙升,短短5年的时间就翻了3倍还要多,是投资者眼里绝对的优质股。
以前整个市场上,真善美公司的股票都是一股难求,五年翻3倍,每年还能拿到巨额分红的公司,如非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