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科幻异能>稳住别浪> 稳住别浪 第366节

稳住别浪 第366节

  磊哥最近招聘了些新人,几个年轻的小姑娘被招来当销售员,都是能说会道的。
  陈诺数了数,人数稍微有点多,店里应该用不下。
  估计,是为了大明路的新铺子预招的。现在老店里上班锻炼一下,过俩月新店一开张,拉过去就能顶用。
  朱大志是老板的小舅子,年纪又最小,而且看着憨憨傻傻的。
  店里几个新来的小姑娘,都喜欢没事逗他两句。
  朱大志面对磊哥的时候,丝毫不怂。
  但面对店里的这些小姑娘逗自己的时候,却躲到了墙角自己一个人干活儿。小姑娘跟他说话,他都爱答不理的,板着个脸。
  陈诺看在眼里,就越发的好笑。
  忍不住就问朱大志:“女孩跟你说话你怎么不打理人家?”
  “我姐说我缺心眼,玩不过外面这些个女的。最好等我二十五岁了再娶老婆。”
  “那你也不用不理人家啊。”
  “麻烦的很!我等二十五岁再理她们就是了。”
  上午的时候,因为是周末,店里的生意倒是挺不错。
  堂子街本来就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人来人往的。
  陈诺在店里待了半天,觉得生意挺好。
  2001年,随着经济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动车的市场也会被进一步的点热。
  至少红火个十年八年问题不大。
  小叶子在店里玩了会儿,女孩子怕热,就跑去后面磊哥的办公室里吹空调看电视去了。
  陈诺和磊哥就坐在柜台后面聊天。
  提起朱大志,磊哥叹了口气:“孩子是好孩子,就是性子死了点,脑子不会转弯。”
  于是说起一个事情。
  磊哥进去关着的那两年里,磊哥的女朋友一直等着她。
  那个女孩虽然审美不行,但还是有几分姿色的。有一次被几个小流氓招惹了。
  朱大志那会儿才十六岁,为了保护自己姐姐,一个人打五个,被人打的鼻青脸肿,满头血,然后硬是拿了把插煤球的火钳子,把人赶跑了。
  后来在家里养了三天,把伤养好后,跑了出去。
  腰里别了把改锥,摸到了其中一个小流氓的住处,天天上人家家门口堵人家。
  一连蹲了三天。
  第一天被小流氓带着几个人打跑了。
  第二天又去!
  然后放话:“有种你一辈子别落单,落单了我就弄死你。”
  最后小流氓怂了,低头道歉认错,还赔了他几百块钱医药费。
  陈诺听了这个事,就问朱大志:“你咋没真弄死他?”
  “我傻啊?”朱大志瞪大眼睛:“我弄死他,我也进去了。那个时候磊哥也在里面。我们俩男人都进去,剩我姐一个人在外面无依无靠的?
  人家赔钱认错了,以后都不敢招惹我姐了。还有几百块钱给我姐补贴家用。
  我那顿打就算没白挨!”
  这孩子一点都不傻,只不过他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罢了。
  这是陈诺的判断。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诺对磊哥道:“以后让他跟着咱们吧。”
  得到了这句话,磊哥非常开心。
  这也是他今天故意把朱大志的事情说给陈诺的用意。
  ·
  下午的时候,张林生来了。
  陈诺知道,浩南哥一早就被老蒋叫了过去。
  老蒋没叫陈诺——显然,在老蒋的心中,练功勤勉,并且表现出了很强天赋的浩南哥才是真的被他认可的徒弟。
  而陈诺,真的就是个凑数的。
  浩南哥上午被老蒋叫了过去,老蒋终于对他说了一些关于师门的事情。
  这个举动并不是真的要让林生去帮老蒋去比武什么的。
  而是老蒋在遇到了事情后,本能的,要把师门的一些传承,交待给自己唯一认可的这个徒弟了。
  浩南哥的到来,带来了陈诺想知道的消息。
  第191章 【成啊】
  我们的老祖宗有个不能算好的传统:有点什么独门的绝技,都喜欢敝帚自珍藏起来,生怕流传了出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种做法常常被现代人诟病。
  但其实放在古代,无可厚非——因为古代没有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
  于是,放在武道上,这种做法更是被发扬光大到了极致。
  掌握了一些真本事的传统高手,往往对于选择传人的问题上,极其慎重。
  比如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儿不传媳……
  哪怕事弟子也要分为外门弟子和入室弟子。
  再划分下去,还有关门弟子,养老弟子,掌门弟子等等不同的分类和说法。
  结果就造成,古武一道,渐渐没落。
  如今流传在外的那些打的好看的,都是套路武术——表演用的,本质上跟舞蹈或者体操没啥区别。
  武术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击技——战斗打人用的。
  可战斗用的击技,这种东西的训练往往因人而异。
  人的体质,体能,甚至是神经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领悟能力——甚至包括临场对战时候的心理素质,等等诸多原因,都会局限于人在学习一门武术可以取得的成就。
  可传统的武术门派,往往因为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小门派,在传承之中,敝帚自珍,拒绝外传,而导致了传承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基数很少。
  若是某一门功夫,在某一代传承的时候很不巧的,这一代的传人是个棒槌……
  那就坏菜了。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况都会发生,比如某一代的掌门因为意外忽然挂掉了,还没来得及把压箱底的本事传出去……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艺,如果只是用小圈子里的传承模式,就注定会没落的。
  历史的长河,淘汰掉了很多这样的传统技艺。
  武术行当里,也有很多的功夫技巧失传。
  能流传到今天的,都是幸运儿。
  宋家就是其中之一。
  ·
  老蒋的老婆叫宋巧云。宋巧云的爹叫宋阿金。
  宋阿金出身于宋家。
  一个传统的古武家族,南派的拳法和内劲,来源已经不可考了,反正是家传的技艺。
  祖上多半是显赫过一时的。
  不过,所谓的武林传说,其实也不像是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
  什么正道几大派,什么邪道魔教,什么江湖丐帮,什么五岳剑派……什么南宫世家,慕容世家……
  统统都是小说家编的!
  传统的武术传承,更像是一个个小帮派,小家族的传承。所谓穷文富武,凡是有名有姓的传承下的功夫,起源的门派或者家族,往往都是有点资产的。
  宋家不大,从前清的流传下来的时候,就算是一个大户人家——地方上的。
  传到了宋阿金的太爷爷那辈的时候,是洋人已经杀进过京城两回了。
  宋安金的太爷爷在宫里当侍卫,在第二次保着西太后那个老娘们往西逃的时候,算是立下了点功劳。
  老娘们那次倒也敞亮,一口气撒出去好多件黄马褂当赏赐。宋阿金的太爷爷有幸也分到了一件。
  黄马褂这东西,在清初很稀罕,到了清末的时候基本就掉价得厉害了。
  但好歹也是值点分量的。后来就时运不济了,因为老娘们和光绪争斗,宫内大清洗,宋阿金的太爷爷就被革了出去。
  宋阿金的太爷爷,听闻这位功夫是很高的,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但是死的早,去职后,原本也可以在家当个富家翁的,可惜得了场病。
  俩儿子不和,就闹了分家。
  主要是因为家传的功夫,谁都不服气谁,谁也打不服谁。
  当时呢,宋家除了还剩下些产业,基本没什么官方的背景了。
  宋阿金的爷爷是当时的胜利者,把自己的弟弟打败,但是没打服人家。
  输的那一房,一气之下,就回了南方老家去。
  没想到,却因祸得福了。
  留在京城的宋阿金的爷爷这一脉,经历了皇帝退位,北洋入主,然后是一次次的军阀交替的进入京城。
  每一次动乱,留在京城的宋家就要破败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