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77节
刘长寅:“小丫头,嘴巴不要这么厉害。行行行,不信是吧?那我就跟你说一套,在咱们海西海盗中间流传极广的唇典。”
春妮大喜:“刘叔你竟会这个?”
所谓海盗的唇典,即是流传在海盗中的黑话。会了这套唇典,能跟海盗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话,被当成是自己人。可海盗行也是个不能摆上台面的职业,这套黑话,对不是行内人,或曾经当过行内人的人来说,更是神秘非常。像易老板船上有位负责跟海盗对唇典的水手,春妮曾找机会跟他说话,结果他看见她是个女人,竟背过身去,连叫晦气,喊来个小子要给他煮香叶去晦,掩着脸跑走了!
刘长寅揶揄道:“刚刚还是刘老板,这会儿就刘叔啦?”
春妮不好意思:“那不是刚刚跟刘老板不熟悉吗?我本以为您是个多严肃的人。”
刘长寅笑道:“我本来也以为没什么事能难倒你这小姑娘呢。”
玩笑过后,刘长寅认真道:“对这套唇典,我也只是从别人听来的一言半语,并不完全。就我个人的总结,所谓唇典,不过是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换了一种说法,若有需要用到的时候,尽量说得压韵顺口,说得对方高兴,让气氛尽量和气,这样才有可能顺利过关。一般说唇典的,还要会当地方言,像你一开口一口官话,人家知道你是个生点子,不带搭理你。对了,生点子,就是生人的意思。”
春妮点头:“知道,我先听着,万一有事遇上了,能蒙两个先蒙两个。”
刘长寅又笑:“行不行,来两手。你这不怯阵的脾气倒跟我们合上了。其实你想讨教这些,拜个水头为师,比什么不快?可惜这些老水头最迷信,看你是个女人,躲都来不及。”
春妮想起在易老板船上的经历,不服道:“搁在六十年前,他们当着郑一嫂面说一句试试。”
“你还知道郑一嫂?”刘长寅惊讶。
郑一嫂正是那位曾经率领船队打败过英国舰艇的女海盗,只是离现在年代久远,大伙渐渐都不提了。
春妮笑:“郑一嫂是港城人嘛,你不知道,现在三虎地的妇人们还在用郑一嫂吓唬不听话的孩子。”
“是嘛,郑一嫂放在现在,也是个奇女子了……”
如此说说谈谈,原本平淡中有些惊险的旅途也生动了许多。
刘长寅早年曾经出外留过洋,这些年走南闯北,如今虽在海西和温南一带活跃,见识不少。春妮这几天听他说古讲故事,着实了解了不少各地的风俗隐秘故事。
如果说从粤西到丰州这一带,需要应付各路官兵,最考验船东的交际和应变能力,那么从丰州到温南的这一段,考验的就是大船的武装能力。
正如刘长寅所言,海西省和双城政府相去过远,两方物资供给早就断了。海西大小军阀们不得不自谋生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正,现在一般人没那个胆子往这一带停靠,海匪,而且是有组织有火器,个顶个精悍的“海匪”太多了。
在坐上这艘大船的当天晚上,春妮他们就遇到了一次小规模的火拼。当时数艘海盗船将数百米外的一艘商船围起来正在进行劫掠。如果不是他们这艘船负责嘹望的水手爬上船帆看到不对,及时通知舵手转向,他们就一头撞了上去。
船长当机立断,降下所有布帆,趁对方没反应过来,加速逃离了这片海域。
真像那艘船一样,被海盗包围起来,运气好的,丢点货物,运气不好,船上女眷们都可能保不住。这是内海,海盗们抢劫可能还注意一点,到了外海,女人掳去当货物,男人当奴隶,再凶残一点的,全船男人都杀掉,都是很平常的事。
刘长寅趁机跟春妮科普,古代行船不带女人,除了那些可笑的迷信之外,再有一点,女人也是遭人觊觎的重要物资,的确会有海盗因为船上的女人而冒险行劫。
三天后,抵达治平之时,春妮他们又转了一次船。这次却不是他们有意换船,而是没人敢去温南。
治平位于海西最东边,跟温南相邻,自古以来,温南人凶悍不下海西人,现在温南西边的独目岛还驻留了一队时不时对准温南炮轰的倭国人,按说在这一带航行会更危险。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温南只有那些目标小,行动灵活的舢板敢冒着被炸死的风险进出这片海域。
那些不得不经过的船只,只能像春妮来时乘坐的太古轮船一样,远远绕开。
好在闻老板他们算好春妮到达的时间,带领好几条船,提前在他们必经的海路上等待接货,才没有令这段最后的行程出现大岔子。
即使是春妮,经过这一路的航行,看到船头上站立的闻老板时,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终于到了。
千斤重担终于可以卸下了。
第101章 101 高兴
不及叙旧, 春妮急着看工厂成立后的样子,催着闻老板先一步回了厂子。
两个月前,春妮跟闻老板两个站在这片荒地前畅想空谈之时, 也没想到, 两个月后,这一片人烟不见一个的荒草甸子路修了,电通了,机器有了,如今连车都快开上了。
至于厂房……平地起高楼说不上,可也简单地盖了一整排土房。
就这,闻老板还不好意思:“太穷了, 这个那个开支完,帐上就没多少钱了。等有钱了再盖砖房放机器。”
他是怕春妮以为自己没好好伺候机器, 在跟她解释。
这年头,机器怕受潮,是比人住得好的。
春妮倒不觉得有什么,两个月能做这么多, 说明闻老板他们的确上了心。温南和海城从人员调配到资源配置,都不是一个等级, 不能强求。
看他们把厂区按照区块划分,运货区跟库存区严格分开,工人们精神饱满,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就连竹子也按他们说的甲等乙等严格划分品级分区摆放, 是认真干事的景象。
而竹子旁边,是个露天教室,一身粗布衣裳的舒老师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一字一字地教:“这是直角, 我们所谓竹材笔直,便是指在这条线和这条线之间的角度达到九十度,歪一点斜一点……”
“这是新招进来的一批工人,我们想趁淡季多培养一些出来,等翻过年来就能用。这些工人在能上工前都不付工钱。”闻老板解释说。
这年头识字的人没有几个,在温南这种小地方招工,春妮已经做好了来的工作全部是文盲,要重新开始的准备。
“倒也不必。”春妮道:“可以适当包食宿,回去后我跟方校长说一声,也可以走学校的帐另外拨付。”
他们学校本身就是免费在教学生,没道理到了温南,对自家工人反而更加严格。
闻老板顿时乐开了花,翘起大拇指,赞道:“敞亮,大气。”
春妮笑道
:“这话留着你后边再夸我吧。”
闻老板以为她在说汽车的事,没再深问。直到一个钟头后,看见箱子里的东西,惊得说不出话:“你……你这小丫头,买了这么要紧的东西,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闻老板话语中似有恼意,刘长寅望着满箱的弹药,也是半晌回不过神来,刚想帮着解释,便听这小丫头道:“反正也要押车来一趟,索性一起带过来。事前我也没想到会买到枪。这种东西,你让我怎么发到电报上提前说?”
闻老板这才惊觉自己这话听着有些不识好歹,忙道:“我的意思,这东西毕竟犯禁,要是你能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安排,免得出了岔子。这一箱东西,可不便宜吧?”
春妮一琢磨,闻老板谨慎一些没错。她把东西放在自己的空间里,别人不知道,肯定会为她捏把汗。
因此,也不计较他说话冲人,道:“也不知道你们用的什么枪,这边又不通电话,我估量着买了些,你们把能用的挑出来,剩下的都给我带走。”
因为要先来一趟温南,春妮估计着他们的情况,选的子弹都是偏倭式大正式手|枪,也就是王八盒子,以及三八大盖步|枪的规制。
闻老板粗粗清点一遍,目中带着感激:“都能用,小顾老师,多谢你有心了。”又不是真不识好歹的人,他们从来没拜托过别人帮忙,人家不声不响给你弄来这么箱好东西,这可是真金白银不掺假的!
春妮再掏出一把勃朗宁,将其压到那箱弹药的最上方:“欧洲要乱起来了,以后想获取弹药可能更难,正好这次有机会,一共弄了这么些。”
闻老板正要说话,春妮摆摆手,道:“这也是我的私心,希望你们本事大一些,我们工厂的安全保证也大一些。这些从海城来的工人,每一个我都亲自教过,闻老板你可要都给我护好了。”
闻老板将手里把玩的那把勃朗宁放下,眼神认真:“我知道,你是不想让我欠你人情。不管怎么说,你能在这个时候想到我们,还冒着风险为我们送来这东西,这份情,我老闻认了。但钱不能让你出,老刘,你点点帐上的钱——”
见春妮要开口,他摆摆手:“你听我说完。我付你钱,也有我的私心。实话不瞒你,你送来的这东西,有多少我们都不嫌多。可惜以往一来没有安全渠道,再者,我们是真没钱。所以说,往后要有能拣的漏,也要请你帮忙留意,关键时候想想咱们这些温南的穷亲戚。”
这春妮就为难了:“可我不是说过?这次也是机会合适,我不是做这个的,你也知道。”
“这个不要紧,你记着就好。”闻老板笑得有点狡猾:“你收了钱,我们再要东西也好提要求不是?”
春妮:“……那是我这次买的东西不对?”
闻老板心里一松:她没说不,那就是答应了。这姑娘脸硬心也硬,可不好打动。好在是个有胆有识,还有情义的好姑娘。一旦被她认可,对人可不是一般的好。
这一点,先一步来温南扎根的老师和工人都对她交口盛赞。
他笑着道:“倒也不是。但港城,海城,那是什么地方,所有从外洋来的好东西都要从那走。如果以后你再碰到好东西,记得给我们留意留意。让你提前说一声,是怕你这里钱不凑手,咱们也好一起想办法不是?”
春妮知道他是不付钱不安心,因此道:“那闻老板你要是有心,付我两百块钱就好。剩下的钱,给我那些学生们买些好吃的补养补养也算全了我的心意。”她这样说话,意思是这些枪火弹药全是她私人掏钱,
闻老板心道,这份情果然是欠大了。
他却不知道春妮在港城转过这一圈,已经对将来抗战环境的艰难有了些预料。
即使现在,国际社会谴责倭军侵华的同时,对对华出售的武器仍作出了相当严厉的限制。那帮西方人只是想借这件事对倭人占据道德制高点,最多扼制一些其发展势头,倾销一点低端军武,不是希望华国真的就此翻身。以前政府军还能从德国人手里弄点真东西,欧洲战争开始之后,德国人兼顾本土战场,恐怕不太可能了。
闻老板他们躲在崇山峻岭中,跟倭国人正面交战的机会不多,获取弹药的机会更少。若不是考虑到这一点,春妮也不会临时起意,买这些东西。
闻老板是知道行情的人,同样的军火在港城和温南价钱就不同,在土匪手里跟军火商手里又不同。其实有时候在港城明码标价反而更贵,不是很特殊的东西,他们自己能想办法,没必要去港城花高价买。
因而知道春妮这个价钱最多只能买两把枪,真心实意道:“小顾老师,你这份心意,该让那帮猴崽子都知道,等会儿我叫他们过来,叫他们好好听你说说话。”
即使春妮这样冷性子的人,听见闻老板的话也高兴了一会儿:好歹这是她第一次教出来的学生,放他们走了两个多月,心里多少都会惦记。
她兴致勃勃地道:“正好我这回给他们带了东西来,要没事的话,赶紧把他们叫过来吧。”
闻老板出去后,一时,屋外头响起工人们的欢呼声。
春妮这些才教了一年不到的学生们开心地涌进来:“小顾老师,你怎么来了?”
“小顾老师,你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去码头上接你?”
春妮挨个看过去,这群学生都是在干活途中被叫出来,自然不可能干净到哪里去。但那饱满的精神面貌,挺直的腰板和洪亮的嗓门,无不一说明了,他们在这里没受到什么委屈,过得很好。
至少不是像纱厂女工那样,在工头面前唯唯喏喏,说话都不敢大声。
春妮这个拍拍肩,那个摸摸头,挨个儿看过来,一个一个发礼物:“给你们带了双手套,干活的时候记得戴上,保护好双手,算是我这个做老师的点心意。”
学生们乐开了花:“多谢老师。”
“小顾老师还是那么大方,知道我们想要什么,马上就送来了。”
屋里师生欢聚一堂,屋外头闻老板跟刘长寅两个站在门口,刘长寅拐拐他胳膊:“我没说错吧,小姑娘是个难得的苗子,真的不要错过。”
“再看看吧。”闻老板吸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扔在地上,道:“太厉害了,我们什么都没说,她却猜得差不多。这样的小姑娘身边没有人教,万一走错了路,破坏力也是不可想象的。目前这样的距离,我认为正好,她自己也觉得舒服,不是吗?”
“怎么会没有人教?不是有——”
闻老板拍拍他的肩:“不信我的话是吧?不信你等着瞧,等她回海城你就知道了。”
这场私下的对话没有传入第三人的耳中,春妮开开心心地见完学生,在吃午饭时见到了舒老师。
她原以为舒老师会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但这样的想法在舒老师拉着她去看他新建起来的实验室时,烟消云散了。
“这些滑轮都是刘老板帮我从各地找来的,还有,你看这是什么?电机!没想到吧,刘老板给我从里找到了一台旧电机,这下我在海城中断的研究终于可以继续了。对了,小顾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来?能不能给我带块蓄电池,这里没有。放心,钱我出,不会让你吃亏……”
春妮:“……”行吧,舒老师这个研究型人才算是遇到了伯乐,只要管理方肯给他宽松的研究环境,他自己就能克服所有困难,将沙漠变成绿洲。
不知道闻老板他们用什么办法激励的员工,如今的环境虽然比起海城困苦太多,可每个人那十足的干劲已经让春妮足够放下心来。
于是,等到五天后,汽车组装完毕,温南分厂培训的两个司机都能顺利地开着车上山下山,连只在头一天露了一面,之后不知道钻到哪去,直到最后一天才出现的闻老板都学会了踩油门,春妮终于再度告别温南,终于踏上了回海城的路。
第102章 102 邀功
春妮没想到, 只是出了趟差,再回来,自己家都没了。
说错了, 是学校的宿舍楼已经盖好, 她是搬了,她又搬了家。不过那会儿她在港城,打电话太贵,夏风萍没跟她说,就先作主将原先出
租屋里的东西给她搬了一部分来占位置。
夏风萍这会儿正好没课,拉着春妮站在新宿舍里跟她邀功:“要不是我下手快,这么好的房子可轮不着你, 快夸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