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92节

民国小百姓 第92节

  一时人心浮动。
  “一定是山下那小鬼子散布出来的!”区明一拳砸到桌子上,怒道:“竟还有人相信他编的瞎话,这些人长没长脑子?”
  “你先别抱怨了,咱们得想想办法,把人稳住。”蒋四成去看春妮。
  春妮问他们:“你们觉得,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海城有不少倭国企业,去年他们也有学生毕业后去倭国人的企业里应聘当了工人。其实学校不抵触学生到倭国人工厂做事,毕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但她觉得,山下在这观察这么久,目的可能没这么简单。
  何况津市比旧京还远,早在全面抗战前就已经沦陷,要跨越一整个华国海峡,真的会有人愿意去吗?
  但山下友幸的所为也为春妮解开了一个疑惑:如果连德江他们更看中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话,那的确保持现状对彼此都是最好的状态。
  毕竟,假如他们采用激烈的手段将学校抢到手,那可能会跟吴江大学一样,要么逼得学生游|行罢学,要么校方关掉海城的学校远避到敌后去,那么,倭国人自然就鸡飞蛋打了。
  现在的山下只能缩在学校里,利用一些小恩小惠达到目的,这还真的可能是妥协了的缘故。
  毕竟学校真落进他们的手上,想要什么学生,直接装上车就走,巡捕房的那些软蛋还能真把他们怎么样不成?
  学生们七嘴八舌开口:“我反正觉得有古怪。”
  “我也是,咱们工厂这么厚道,工人也拿不到五十块那么高的工资,指望倭国人,怎么可能?”
  “话也不能这么说,海城有些倭国人的工厂是比华国待遇好啊。”
  “你这话什么意思?觉得倭国人好,你去跟山下报名啊,他肯定乐意得很。”
  “我可没这么说,我是说我娘,她在倭国人的纱厂干活,在那边吃的是比她在华国人工厂干活时吃得好一点嘛。”
  “那是你娘工作的纱厂厂主不是人,又不是所有华国人纱厂都是这样的,哪个地方不是有好有坏?”
  再说下去,该打起来了。
  春妮只好出来拉架:“行了,都回去上课去。山下那边,你们都注意着些,看看有谁被他说动了。”
  其实她心里也嘀咕,津市的工厂高薪跑到海城来拉人,这事,怎么听着这么怪呢?
  第120章 120 募集
  不管怎么说, 山下友幸承诺的好日子远在津市,学校提供的幸福生活近在眼前。只要眼睛不瞎,明眼人都知道怎么选。
  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而言, 从年头开始, 现在将要到年末,学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哪怕外面是风霜雪剑,师长们劈开剑棘,如何用一身血肉之躯为他们撑起这间小小的学校,让他们在学校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得以平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这一年中,海城内风云变幻, 海城外战火连绵。学校就像在暴雨中穿梭的小舟一般,将倾未倾, 却非但未倾,还护佑着一船的学生平安度过了一载春秋。
  他们真正做到了将战火阻于校园之外,在最危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撤退休课, 抛弃这些学生,让学生们无学可上。
  在没有外援, 没有资助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另寻生路, 这已经是他们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极致。
  可人力有时尽。
  这世界不幸的人太多,即使是学校, 也只能保证学生有两餐平安饭吃,再勉强发一身冬衣,送几个煤球。其他的, 也没有能力顾上。
  山下友幸不可能不知道校方对他的防备,但他就像被设定好指令的机器人,不管校方师生怎么对他,他仍旧能够找到机会去接近需要帮助的学生。
  那么,校方能阻止学生接受帮助吗?
  如果山下带着明显的恶意,校长拼着命不要,也会阻止,可是人家说了,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看见了不幸的人,想帮一帮人家。
  话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在春妮小的时候,基地还没有那样强大,附近的基地想吸引大人们去他们那里扎根,甩出了很多优越的条件,也有不少人动心,改换了门面。那一次的竞争,直接让基地壮年人口去了三分之一,留下的,全是他们这些没法立刻用上的老弱病残。那次人员的大量流失,差点让基地分崩离析,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基地领导硬撑着没有甩掉他们这些包袱,撑过这段时间之后,基地仁名传遍幸存者,又迎来了新一波人潮的投奔。
  而之前挖人的基地也曝露出不拿本土人士当人,利用老人孩子当诱饵等坏事,很快从内部瓦解了。
  倭国人里不是没有同情华国人,帮助过华国人的好人,也不止春妮遇到过这样的人。如果山下友幸真的是这样的人,那没什么好说的,师生们肯定同样当朋友一样看待。可他和他的主人一开始就带着那样的恶意出现在他们面前,这让校方很难放下心来。
  春妮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她知道,一时的得失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他们能够稳住,学生们迟早有醒悟的一天,山下友幸不可能得逞。
  她早有预料还好说,校长和老师们眼看围在山下身边的学生越来越多,总怕孩子们年纪小,被人骗得没了命,才是真的急坏了。
  校长一向喜欢从内部寻找原因,他总觉得,是学校创造的条件没法让孩子安心读书,才让他们想东想西的没个消停。因此,没过两天,他就找了个事把春妮叫来让她跟韩厂长几个人来做。
  工厂的合作商郭氏木行老板的母亲过七十大寿,邀请方校长和韩厂长他们几个高管去赴他老母亲的寿筵。
  工厂做出小小名气之后,收到过很多类似的请柬,但当下的富人做筵席喜欢请舞厅的红小姐,或是当红的戏班子助兴,酒至酣时,什么丑事都可能发生。
  校长觉得,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耽误时间不说,还容易腐蚀人心志,染上不良习惯,往往请柬不到其他人面前,全都叫他给拒了。
  这次校长愿意破例,除了看在此次只是老人寿筵,一般闹得不会太过分的份上,还存
  了一份能从酒筵上募到些善款的想法。
  他们学校前身的报童学校便是张、常、江三位先生多方募集善款捐建而来,对这套程序,校长一点都不陌生。只是几位先生相继离开海城,方校长不是本地人,素来没什么名气,又没有同行带挈,才只能依靠自己度过难关。
  如今有山下友幸的步步暗逼,校长忽地想起这件事,拨出几十块钱让韩厂长和春妮几个做了两身好衣裳,到了郭老太太寿筵那天,披盔带甲地带着两个得力干将杀了过去。
  筵席设在郭家在华界新买的花园洋房里。
  方校长三人今天特地穿得花团锦簇,因而从主人家下人到宾客都很肯给三个人面子。席面还没开,方校长名片先接了一兜子。
  他长了个心眼,跟众人自我介绍时,没说自己就是大名鼎鼎的“睡美人”经营者,只说自己是江浦基础技能学校的校长。他的想法是,时人敬慕读书人,校长这个身份抬出来,比厂长更受人看重,成功率可能也要高一些。
  席间竟还有不少人知道这所学校,就问校长说,这学校是不是主要培养木工?校长免不得要先介绍一遍。
  学校目前教授的大类的确是木工,但凭夏风萍在翻译界打开的局面,相继又开设了机械系,电气系,还有传统的会计系,打字系,速记系等等等等,杂七杂八设了十来个类目的技术科目教授。
  听上去唬人,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六岁左右,还在学认字的小萝卜头,按校长的标准,至少得教个五六年,等他们毕业了才好上岗。
  现在海城开短期班的学校还有一些,倒是这些愿意收小学生的学校被倭国人炸得不剩几个。
  外人不知道,自然以为学校培养的学生都是海城那种最流行的短期速成班,两个月就能上岗使用的。
  郭家是商户人家,请的差不多都是相同阶级的客人,各自有不同的用人需求,校长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因而有些人听得十分入神。然而,等校长一提起学校的资金问题,刚刚还有一堆问题咨询的客人瞬间跑得一个不剩。
  幸而年底的宴会多,郭家没有收获,总有王家,王家找不到,总有李家……
  方校长越挫越勇,刚开始还筛选宴会的类别,到后来干脆来者不拒,只要有人请他,他必定应声赴约。如此一个月下来,他拉到多少赞助暂时还不知道,但春妮天天山珍海味吃下来,她的脸硬生生吃圆了一大圈,也蹿高了好大一截,原来的衣裳都不能穿了。
  或许是这一年没亏着嘴,将近十四岁的少女来了初潮,身上的曲线也有了小小的起伏,再也不能只靠戴着个帽子就让人错以为她是个小子了。
  以至于两月不见,春妮跟万管家在一家宴席上碰面时,老头吃了一惊:“女大十八变哪,这才过了多久,顾小姐就变得老夫差点认不出来了。”
  他们是在公共租界财务处一位处长家宴上碰的面,原本凭方校长的级别,并够不上财长家的宴席,但他这一个月的钻营毕竟有些用,有人给了他一张“携眷前来”的请柬,他便携着春妮过来了。
  财长家的宴会跟商户人家自然有所不同,万管家来前,春妮正被方校长撇下到处交际,她四下里找不到认识的人,正闲得拈红丝绒蛋糕上的蓝莓果吃。此时碰着个熟人,自然要拉住多说两句话。
  万管家了解这师生两个,也好奇她来参加宴会的原因,听她说完之后,叹了句:“你们也不容易啊。”却也没再说多的话。
  万管家出门代表着江致清的体面,即便知道他们的困难,主人没发话,这样的忙,自然轻易是不肯帮的。但他不介意指点两句:“这年头,汉奸多,发爱国财的骗子也多,大伙害怕上当,防心也重,你们在这圈子里是生人,想化缘,没那么容易。”
  春妮的眼睛亮了亮,万管家笑道:“其实你们只要说你们是睡美人的厂家,多的是捧着钱来投资的人。”
  “不行不行,”春妮连忙摆手:“那边暂时不需要投资。”
  好多趣有连德江那个假华国人在,短时间之内不宜再有其他变动,若是听了万管家的话,谁知道引来的是狼还是犬?
  万管家笑道:“谁说要你们拿睡美人来投资?你们只需放出自己是睡美人厂家的风声,说有个相关的什么项目需要投资,多的是人愿意捧着钱来冒险。再说了,一个不知名学校和一个知名产业主,他们说话的分量一样吗?”
  万管家同方校长一个从社会地位考虑,一个从知名度考虑,都各有各的道理。而且学校要的不是投资,而是捐款,即使依靠睡美人的名气,他们吸引来投资,也不能随着心意去用吧?
  最要紧的,他们以什么名义拉投资都没想明白,怎么好以这个名头糊弄人?
  这涉及到春妮的知识盲点,因而她没有马上答话。
  万管家人老成精,他其实很欣赏春妮这个小姑娘,不介意多指点两句。
  正好财长家的大门里又走进来一个穿西装戴眼镜,头发稀疏的瘦高个,万管家示意她看过去,道:“你就像付鸿民这个人。他以前是双城政府的教育部长,但旧政府的大员在这里谁理会?你知道他现在行走海城,拿出来的名号是什么?”
  “是什么?”
  “锦阳大酒店的大股东。”
  春妮的记性极好,看到来人,她也想了起来。最近宴会多,她跟付鸿民有时在某家宴会上会碰到,有过数面之缘。而她第一次认识这个人,是在去年金小姐的婚宴上,当时还跟朱先生和夏风萍两个八卦过他的私事,夏风萍痛批他,说他过于好色,完全是教育界的败类。
  “锦阳大酒店?那不是城西的赌场吗?”
  “对,就是那里。付鸿民这人,其他的不提,为人极擅钻营,你可以想想,为什么他不打政府大员的旗号,反而出门在外,处处只说自己是锦阳大酒店的股东?”
  春妮却对另外一个问题感兴趣:“付家家境怎样?”
  “一般吧,据说是明州的地主出身。”这样的家世,的确在海城很一般。
  “那他哪来的钱——”
  “万管家,您老人家也在?”方校长举着酒杯走了过来,笑问道:“你们在聊什么?”
  春妮指了指付鸿民:“在聊那位前政府教育部长付鸿民,他——”
  “教育部长?”方校长眼睛一亮,走了过去。
  第121章 121 排场
  方校长热情地迎上去:“付部长。”
  财长家的宴会, 付鸿民自然不会还跟在舞女上的婚宴那样放诞急色。
  方校长跟他打招呼时,他露出谦逊的笑容:“不敢,现在哪里还有‘付部长’, 我早就不是付部长啦。对了, 还没请教先生尊讳?”
  “在下是江浦基础技能学校的校长,鄙姓方。”
  江浦基础技能学校?没听过,想来又是战后冒出来骗钱的小学校吧?
  付鸿民一听,就没有了兴趣,正想找个借口离开,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插进来:“校长,你跟付部长说说我们‘睡美人’啊。”
  “美人?”付鸿民眼睛微微发亮。
  春妮:“……是睡美人的麻将凉席, 百货商场夏天卖过。付部长没听说过吗?”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春妮突然插话,但方校长知道, 她不是乱来的性子,因而没打断她,还配合地站在旁边点头:“不错,刚刚鄙人忘了说, 因为学校资金不足,我们只能想办法开了个厂子, 用工厂的盈利支撑学校的支出。”
  付鸿民这时也想了起来,笑容略暧昧:“哦,那个‘睡美人’啊?原来是你们学校的产品?唉, 你们学校在哪?”
  “在闸口路附近的码头,付部长有时间一定要赏光去看看。”
  “一定一定。”付鸿民随口应付着, 准备走开。
  “那就明天,怎么样?”春妮一句话,又拦住了付鸿民的去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