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113节
跟英国人合作,好歹不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他们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这是春妮从他们谈话的时长和事后两人的脸色中判断出来的——从两人进入同一间办公室开始,春妮就自觉退了出来,离得远远的。
“密斯顾,我想再说一遍,你非常有天赋,你真的不考虑发展一下类似的业务吗?”纳尔逊离开时,又一次对春妮发出了邀请。
这个嗅觉灵敏的英国人不知从哪知道了什么,一反前几次的高高在上,对她热情了很多,这令她相当不适应。
“完全不。”春妮生怕他还存在不合宜的幻想,拒绝得非常坚决。
这次跟连德江的交锋,让她及时清醒了过来:像她这种喜欢赌命的人,反
而更不适合做这种危险的事。善泳着溺于水,她如果不想死得太早,离这些危险的事最好更远一点。
何况她不缺钱,纳尔逊也给不出她心动的条件让她去做情报贩子,或是类似的掮客。
“好吧。”纳尔逊遗憾地耸耸肩:“我随时等你改变主意。”
“也许……”春妮迟疑了一下:“纳尔逊先生,没有我,你们也可以接纳其他的华国人。”
“除了密斯顾,我想,没有其他华国人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样的角色。”纳尔逊道。
他完全不认为,他的这番话在一个华国人面前有多傲慢,亏他以前还当过华国人的管家。
鉴于纳尔逊对自己评价不低,春妮还是决定善意地提醒一下他:“融入一片海的办法是让自己也变成水滴。你们别忘了,你们在华国的土地上。不管想干什么,你们都绕不开华国人。”
“好吧,我知道了。”纳尔逊不知道是真“知道了”,还是假“知道了”,很快给出了他的承诺:“我会尽快促成俘虏营人权健全制度,让你的朋友白先生和他的同伴学习他们想学的汽车和自行车修理这些技术。”
春妮怔了一下,想起她走之前,白云铠提起的,想让俘虏们学习技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以免他们脱困之后没办法自食其力。
因为这些营兵大多目不识丁,做不了太复杂的工作,其中白云铠最青睐的,就是汽车和自行车修理这两项技术。
但白俄营兵们舍不得放弃他们这些廉价劳动力,对于他们的要求,一向百般阻拦。如果能有租界首席董事的管家帮他们说句话,这件事基本就成了。
“我很感谢纳尔逊先生对我朋友的帮助。您是打算用这件事作为我辛苦一场的报酬吗?”春妮揶揄地看着他。
为了让连德江听话上他们的船,她可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自曝,纳尔逊轻轻松松一句话想打发她,这是做的什么梦?
纳尔逊不傻,他很快笑道:“如果密斯顾愿意的话,我会为此支付合适的价钱,你可以开个价钱。”
“那好吧,那您记得,您欠我一个人情。”春妮只好道。
她做这件事,最主要是想从根本上消除连德江对学校带来的威胁,在这个过程中,只不过顺便帮助达成纳尔逊和他的合作,金钱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她又不缺钱,好不容易让纳尔逊找她帮了一次忙,用金钱就交割了这次的交易,太不划算了。
山下友幸就这样无声地从江浦学校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没有人询问他的去向。他这段时间原本就很少到学校来,他的消失更是人人都求之不得。
包括他的雇主连德江,春妮最先开始警惕了一阵子,发现这位先生并没有要找她麻烦的意思,慢慢地也不再把神经绷得那样紧,对去人多的地方也没有了最开始的抗拒。
秦伟的水球比赛已经打了好几场,第一场开打时,虽然春妮不在学校,但他叫人很上道地送来了几张票交给方校长。
方校长听见露胳膊露腿,心里是不愿意去的。他把票全部给了工厂,当作上月优秀员工奖励给发放了。
员工们看了比赛回来,个个赞不绝口,说比赛跟陆上的足球篮球比赛是不一样的精彩,而且比赛内容大方活力,不涉及一点色|情。
尤其是赛后的水上芭蕾跳舞,让人大开眼界,表演结束后,观众们跟疯了似的鼓掌,久久不舍得离席。
场边原本还有人吹口哨喊“安可”,但这样起哄的行为没等煽动起来,就有场边负责维持秩序的安保上去警告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安可”一般只在歌厅里才有人叫,一般用于请歌星返场演唱。有些人的确心思不纯,但显然秦伟听进去了春妮的话,是认真以体育赛事的标准在准备比赛。
在此期间,他还无师自通,招来了一群男人也组成了水球队比赛,只是风头远远比不上女队,但专业性和技巧比女队高出了不少,也吸引了一些纯粹的体育爱好者。
水球比赛在这个夏天掀起了不小的风潮,最开始,秦伟将比赛场次严格控制在一周两场以内,但很快就被强烈要求加场次,最后一周加到了四次,球票还供不应求。
球票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现在的人娱乐方式单调之外,还有一点,他们的比赛在体育馆中举行,那里足够容纳上千人入座,又是露天比赛,因而票价并不贵,一般在一个银毫子到一块大洋之间浮动,比电影还便宜,是一般人完全消遣得起的娱乐赛事。最最要紧的,是水球比赛完毕之后,观众还可以凭票只用再支付一半的价钱入池游泳,即使比其他游泳池的票贵,但看过一场精彩的比赛也不亏嘛。
到春妮回海城时,已经有其他人闻风而动,组成了新的球队,向秦伟发起挑战,要举行联赛呢。
那段时间都有这类新闻见诸报端,跟这些新闻一样登载得热闹的,还有队中几名主力队员的各种花边新闻,有一些用词还十分香艳大胆。
这些在策划之前都是早就预料好的,春妮对此也不会较真。不过,每天路过工厂时,总听那些去看比赛的工人们说着赛场中的各种趣事,弄得春妮也心痒痒的。恰恰这一日,秦伟又派人送来了球赛的门票,春妮便拿出几张,约几个没课的老师一起去了大世界的室内游泳馆看比赛。
跟其他老师单纯看比赛不同,坐到位置上,春妮先看到的都是就业机会。
他们到时,看台上已经坐了不少人。
游泳池外围都是卖泳圈泳衣的小贩,还有许多抱着花露水,汽水,瓜子等零食兜售的孩子,场子里头,也时有搭着白毛巾来回穿梭的茶水小贩在吆喝卖茶,以及——
春妮的眼神一定,秦伟在她旁边坐下,调侃道:“哟,东家总算有空来视察产业了。”
春妮笑:“你天天都在场子看着?”
秦伟扬声叫人送几瓶汽水,答道:“也不是,今天是碰巧了。”说完,咕咕灌了大半瓶汽水,抱怨道:“这天也太热了,再热,比赛怕是办不下去了。”
抱怨归抱怨,他脸上的神情仍是闲适的。这会儿比赛还没开场,春妮喝着汽水跟他闲聊:“你上回不是说,要拉曹公子入伙吗?他入了没?”她说的曹公子,指的就是那天在江婉玉跟她说过话,叔父是救火会会长的曹明彰。
秦伟顿时一脸晦气:“别提了,宝芸那傻丫头在港城迷上了一个穷小子,明彰哪还有心思跟我玩这个,早跑到港城去了。”
曹明彰对唐宝芸有意思,那天在江婉玉的聚会上,春妮就看了出来。但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看来唐宝芸有自己的偏向。
这个时候,春妮还不知道,这一出普普通通的桃色事件兜兜转转,最后会跟她扯上关系。
第149章 149 立场
交换了唐宝芸的八卦之后, 秦伟凑近春妮,压低了一点声音:“有件事,我觉得你应该知道。我查出来, 王季新的夫人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在陈济夫人家寄养过一段时间, 陈济的夫人家跟付鸿民的夫人家以前是邻居。”
这一圈的“夫人”差点没把春妮的头绕晕,好在她很快想起来那位陈济便是曾经跟付鸿民在周景山老先生义卖会上勾肩搭背的茶叶商,后来秦伟还查到过,陈济的大舅子,也就是陈济这位夫人的娘家哥哥现在在王季新手下做事。
今年上半年,倭国扶持的伪政府在南城成立,王季新当选为伪政府第一任主席。
她回忆了好一会儿, 才弄明白里边的关系:“你是说,付鸿民的夫人可能跟王季新夫人是手帕交?”
“总之, 你多留意一点。”秦伟没再多说,他还不知道,春妮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向付鸿民敲诈到了一大笔教育经费。
虽说这个年代汉奸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跟汉奸完全没有来往, 但对于付鸿民这种早就被财色腐蚀空的人而言,还是不要高看他的底线。
如果姓
付的政治立场发生变化, 他们的这笔经费随时有可能被中断供给。
之前要到的那些钱,已经被校长另外用来支付施工队的工钱,到了秋天开始, 之前一年因为经费不足被迫只盖了三层楼的楼房全部盖齐,新一轮的扩招也会立即开始。
如果失去这笔经费, 原先的招生计划就要流产了。
付鸿民这家伙滑头得很,这两个月,学校每次派人去问他要拨款, 他不是这理由就是那理由,要么就躲着不见,千辛万苦要到手,还总是缺个几十几百块的恶心人。
秦伟是提醒她,如果付鸿民有投敌的意向,需要尽快同他切割。华国的主流民意一直是抗倭,跟汉奸扯上关系,民间风评会下降是其一,再者,就怕倭国人通过汉奸的关系,像附骨蛆一样地缠上来。
这一点,春妮倒是不怎么担心。那天她跟连德江摊牌时,对方答应过,会帮学校应付倭国人方面的麻烦。
而且他跟纳尔逊的合作一旦开展,定必不限于情报方面。现在英国人还是租界的主导势力,有他在连德江身后,对对方在黑龙会地位的稳固也有一定的帮助。
别看那天连德江一脸悲愤,像被□□了似的,但跟纳尔逊合作,对他现在的处境大有好处,否则,他怎么可能会在见到纳尔逊的时候,表现得这样殷勤?
不过,如果付鸿民真的投到伪政府那边去,到时候就不用顾忌什么了,得想个法子把他手里的钱全部挤出来。
心里有事想,那场比赛春妮几乎没怎么看下去。好不容易熬过半场,春妮告辞兴致勃勃的老师们,回到了学校。
方校长穿着个无袖麻布短褂,正拿着个大蒲扇在操场上转悠,看见春妮,叫她过去说话。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还是一个人回来的?”
春妮将从秦伟那听来的消息说了,道:“咱们得想个办法,把他手里的钱都弄来。”
校长慢悠悠扇着风,反而劝她道:“算啦,能从他手里弄来这么多,我已经很满意了。你这小姑娘,好不容易想开了去玩一次,怎么总在想这些事?轻松,轻松。世界上不平事多了,你管不过来啊。”
春妮不乐道:“我就是不甘心,想到钱被他那种人给糟蹋,睡都要睡不着。”
校长拿蒲扇点她头:“哎呀你呀,你就是钻了牛角尖。政府是什么样子,你年纪小,没见过政府军做事,前头打仗,后头敢把枪炮弹药都给你倒卖干净。没有付鸿民,也有郑鸿民李鸿民王鸿民。这些钱总是用不到我们身上的,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再说了,你不甘心又能怎么样,难道你还能冒充付鸿民签字,让法国人一次把钱全汇给你?就是这两方肯配合,还有双城政府这一关你也过不去啊,傻囡。”
春妮垂下头不吭气:她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要她听从校长的意思顺其自然,那也是绝对不能。在她的字典里,就没有“顺其自然”这四个字!
方校长一看她那表情,就知道她心里还惦记得很呢,想了想,说道: “你要是有时间的话,过两天跟铁柱一起去港城一趟。”
“干嘛?”春妮心思还沉浸在付鸿民身上。
校长又想拿蒲扇点她头了:“哎呀,你这个小囡囡,亲弟弟一个人去港城那么远,一去好几个月?你都不操心的嘛?不想去看看他?”
春妮:“……我什么时候不操心了?这不是——”
校长才不跟她争,一径推她往屋里走:“是什么是啊,让你去你就去。现在学校也放了假,工厂要是有什么事,有我们这么多大人在呢,轮不着你操心。”又道:“正好今年头一年东南亚旺季销售,我担心那些毛头小子镇不住场面,有你去盯着,我也好放心些。”
海城旺季开始都一个多月了,港城更热,旺季开始的时间更早,要出事早该出事了……
春妮也明白,校长不想让自己将心思总放在这些事上,才想让自己换个环境放轻松些。
不过校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世上贱人这么多,总盯着他们去收拾,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付鸿民真要当汉奸,她也管不了。
如此自我开解一番,到了第二天,春妮要再去港城的消息传开,闻讯而来的女老师差点将她那间小套房塞爆。
倭国人的封锁一年比一年严苛,海城的商场里,很多外国货,包括外国药开始消失踪影。
这两个月,但凡去海城,或是随便到哪出工差的员工,都被拜托过带这带那。但女人们嘛,总有些不方便让那些大男人带的东西,这不一听说春妮要再去港城,宁愿花一毛钱搭电车,也要跑来找她帮忙。
去港城的票还没买好,先被塞来满怀满谷的请托,春妮又是分类,又是统计,忙得直到上船之后,都没再起起付鸿民和双城政府的那一摊子糟心事。
这次去港城,主要是春妮要送李铁柱去港城帮忙。这多半年时间,除了王国柱,校长又陆续送了不少人去港城帮助拓展当地业务。数月以来,业务发展的是不错,但港城□□多,他们又不是本地人,经常会有些小混混盯上他们来找麻烦。
虽说这些人成不了大气候,但苍蝇多了,总是招人厌烦。
这次校长便把李铁柱和几个保安队的骨干成员派到了港城,去解决这类问题,等暑假结束后,他们再返回学校上学。
原本校长心疼春妮小小年纪整天在外奔波,这几个月不是在双城,就是去了东海省没个消停。结果这姑娘天生劳累命,好不容易轻闲几天,又惦记起了付鸿民的钱包。
校长只是很多事睁只眼闭只眼,他心里很清楚,春妮做事的路子太野,要是照她的想法去对付付鸿民,说不定姓付的什么时候跟山下友幸一样,说没就没了。姓付的到底是曾经的政府大员,身上担着干系,可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这样的话,还不如让她跟着到港城去镇场子呢,这才有了春妮临时加塞的港城行。
想到将要去港城跟弟弟团聚,春妮早将付鸿民的事抛到了脑后。
这次他们仍然坐的江南轮船公司的船,江南轮船公司没有特快直航的轮船,但也不比太古慢多少,五天后,一行数人平安抵达港城。
来之前春妮先跟港城通了个气儿,约定这次来港口迎接春妮的,是王国柱的妻子孝姑,夏生也跟了过来。
本来到港城这么多回,几个人熟门熟路的,不用去接。
但孝姑到港城后,王国柱租了个大些的房子,已经不住办公室了。他们抵达的时间又在傍晚,王国柱怕他们找不到地方,还是坚持让孝姑来接人了。
春妮早听经常往来港城的同事们说,孝姑到了港城之后,经常到公司帮忙,她看见公司单身的同事多,主动做饭给他们吃,还帮他们洗衣服。
学校知道后,单独给孝姑开了一份工钱。虽然只是其他员工的一半,但这个时候,女人想找工作,只能去有钱人家里住家做女佣,时间的灵活性肯定比不上在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