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152节

民国小百姓 第152节

  得知方校长的关押地点,春妮先是好好松了一口气。现在的情形普遍是,□□们关押的监狱越有名气,越说明倭国人不会暗算他们。像闸口路这样的有名大监狱,名头听来可怖,犯人的人身权利也会得到相对的保障,不会被折磨得太厉害。怕的就是像王阿进一样,抓人没有通知,抓到哪,是死是活也没人知道。
  事实跟春妮猜测得差不多,方校长和林老师两人跟几个白人流氓地痞关在一起,至少床铺和被褥都有。而王老师因为是女犯,一个监室里只有四个女犯,还有一个盥洗室,每天上午下午十分钟放风时间,男女监室还有机会互通有无。
  不过,这里的规章制度这样严明,也说明倭国人很有可能打算走正规程序关押,她想用点巧办法先捞校长他们出狱,也极有可能不会成功。
  校长本人倒是不怎么在意或许会坐很久的监牢,得知学校被关停,他顾不上关心跟她一起进来探视的师母,径自问春妮:“那学生们呢?他们都去哪了?”
  “我先让无家可归的学生去了学校其他几栋房子暂时住着,宿舍楼还在交涉中。总之,我争取尽快让倭国人同意解封。”
  说归这样说,春妮却没抱多大希望。学校的一切物资,包括开办在校内的工厂都全部被查封,这次倭国人大张旗鼓地抓走学校所有主要负责人,必定是要拿他们学校立威,岂有轻轻松松通容的道理?
  方校长看来也想得明白,话到嘴边,却是勉强笑了笑:“尽力就好,实在不行,以你自己的安全为要。学校……能拿回来就拿回来,拿不回来……也幸好你未雨绸缪,抢在倭国人祸害租界之前,给学校买了些产业。那这段时间,你住在哪?”
  “我这几天和几个老师一起,搬到英租界的房子里暂时跟几个学生挤挤。”一整间学校都被查封,春妮这些住宿舍的老师们只来得及抢出几件衣服,就跟学生一起,被撵出了学校。
  “那你们这几天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孩子们呢?都还好吧?有没有,有没有少人?”
  方校长什么都想问,想知道他不在的这几天,有没有哪个学生又死在了街头。可狱警通容的只有十分钟时间。春妮尽量简短地说了些目前的情况,将师母往前推了推,把空间让给了夫妻俩。
  既然方校长关押在附近,这次见面之后,春妮他们再去探视,往里送钱送东西也方便。闸口路监狱的几个狱警,他们也都是脸熟的街坊邻居,拐弯找关系,总能找得到。
  “小顾,小顾老师——”临行前,校长突然再次叫住了春妮。
  春妮回过头来,见他紧紧盯着她,喉头嗫嗫,却是嘴唇几度张合,也没能说出话来。对他笑了笑:“校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答应你,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校舍在不在,只要我还在,学校就一定在。”
  第200章 200 困难
  重办学校, 这里面的困难不用细想,方校长自问,就算再多十个他, 也不可能办下来。就连旧的学校, 也是在政府大员和教育界名宿的号召下,趁倭国政府在海城尚未站稳脚跟之际才勉强成立。这也正是方校对春妮无法作出要求的原因。
  春妮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姑娘,该怎么在倭国人的封锁下将学校重办起来?这太难了!
  尽管理智上作了无数个否定,在亲耳听见春妮的承诺时,方校长仍是无法克制地从心底生出了希望:也许,这个神奇的小姑娘,她真能做到呢?
  “校长。”林老师的声音打断了方校长的思绪。
  他以目示意, 只见同室的几个外国室友不知什么时候围在了一起小声说话,视线还在他手里的包袱上不停打转。
  方校长脸上挂出笑来, 主动递上手里的包袱:“几位兄弟,这是内人准备的一点干粮,不嫌弃的话,大家一起吃一些。”
  趁其他几人分东西, 方校长把林老师拉到一旁,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这点药, 你想想办法给王老师递过去,她家里人没门路,又是个女人家, 肯定没我们能扛,我们也只能多想办法照顾照顾她。”
  林老师年纪轻, 性格开朗,关键他毕业于教会学校,洋文流利, 跟这些外国人沟通相对顺畅,在监狱里比方校长吃得开,像这种对外联络的事一向由他来出面。
  林老师点头,方校长声音放得更低了:“要是有办法跟王老师再见一面就好了,她一个人,也没个依靠。我有些担心她的精神状况……学校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我再想想办法。王老师性格一向沉稳,突然遇到这么大的事,一时想不开也正常,您别太想多了。”
  “哎,也是这监狱里环境过于压抑,她身边没人,又没遇到过什么事。上次那个监狱长说,我们的案子最快下个月就会宣判,对吧?”
  “没错。”
  “那到时候,在法庭上我会尽量为王老师脱罪,你记得配合我。”
  “校长……”
  “你不用劝我,我已经决定好了。”
  “可是,这样的话,您的刑期必然会延长。到时候您太太和家里人怎么办?”
  方校长沉重地道:“总要有人出面揽下责任。我是学校最大的领导,这个责任,除了我谁都扛不起来。反正总要有人倒霉,能少一个就少一个。不光是王老师,就是你,要是有机会,我也肯定要想想办法。”
  “我?校长您太乐观了,王老师都难说,更别说我。我是您的秘书,没有您身陷囹圄,我能撇清关系的道理。”
  …………
  方校长的隐忧,春妮没有察觉到。因为是私下里活动,偷偷进的监狱,她这次只争取到了跟方校长短短十分钟的会面,并没有见到王老师,很多事两方都来不及互相通气。
  在对校长作出承诺时,春妮倒不是一时脑热,事实上,进监狱之前,她脑海里先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学校是春妮来这个世界后,待的时间第二长的地方。她见证着它从无到有,从落魄到辉煌。这里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不愿意放弃,除了责任,也有感情。
  只是单靠她一个人,重新办校这件事肯定没法实现。
  在监狱门口跟师母道别后,春妮坐上电车,二十分钟后,站在了英租界前的一间淮扬菜馆里。
  “稀客啊,你这时候怎么有时间过来?”常文远换了身长衫,正坐在他二楼的经理室里看报纸:“正好,我也有事去找你。”
  春妮在他对面坐下:“那你先别说,听听我的事吧。”
  常文远摇头笑道:“看你紧张的,别以为我找你就是坏事嘛。”
  春妮没心思跟他打机锋: “你们餐馆是不是上午和下午各有两个钟头歇业?”
  “不能这么说,要看那段时间有没有客人。你要做什么?”
  “这段时间借我用一下。”她道。
  学校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传得赫赫扬扬,常文远略一思索,便猜到了春妮的想法:“你是想借我这里当课堂?”
  “没错,是不是不方便?”
  常文远又笑了:“恰恰相反,我们俩说的,可能还是同一件事。我听说,你这几天住在蓝田弄,跟几十号学生挤在一间小平房里?”
  “你连这都知道了?”不过这人消息一向灵通得很,春妮没有深问。
  常文远道:“我这两天正要去找你。还记得你之前租给我的那栋房子?要是你没地方住,我可以把房子先还给你。”
  春妮这两天忙得昏了头,他不提,自己还真没想起来这间房子的事。
  “你还给我,那你呢?合心意的房子很难找。”她租给常文远的房子,是一栋两层楼的小洋房,加起来使用面积不超过八十平,正好够他一个人住,再匀出一间书房。要紧的是,那地方位置幽僻,不引人注意,想做点不方便让人知道的事,也很便利。
  “我可以先搬到店里来住。”
  春妮眉头微皱:“那怎么行,你店里人多嘴杂的,不方便吧。”
  不等他说话,她接着道:“方便的话,你腾一间房子出来给我就好。”
  “你是说,我们住在一栋房子里?”常文远愕然。
  “怎么?你不会是不好意思,连这也觉得不方便吧?”
  “怎么会。”常文远道:“我是怕孤男寡女的,让邻居们说闲话,传出去对你有影响。”
  其实现在提倡思想解放,海城多的是男男女女无证同居,但春妮是学校老师,他们俩又不真的是那种关系,这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春妮想不到,常文远一个大男人不能不注意。
  “新式男女,哪有那么多讲究的。” 她果然大大咧咧。
  常文远笑起来:“我本来是怕你有顾虑才这样安排,你一个姑娘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那就这么定了?”
  “定了。”春妮快人快语,先解决了住宿问题。
  这几天她也受够了跟好几十个人挤住在一起打地铺,常文远愿意让出一间房子,的确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那行,咱们再好好商量商量对外的说辞,总不能让邻居们因为这点事注意到我们。”
  “这个不急,刚刚我说的你店里的事,你给句准话,能不能帮忙?”
  “帮忙没问题。但咱们有话在先,人一多,事肯定也多。我这个店你知道开来是干什么的,绝对不能有大|麻烦。为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我要给你们定几条规矩。”
  春妮自然没二话,两个人就开课一事讨论出基本章程,确定开课时间和人数之后,常文远又问她:“你们学校那么些学生,都是这么安排的?”
  “目前是有这个打算。”
  “听你的意思,其他人还没安排好?”
  “你这里是第一站,其他人那我都还没去呢。”春妮坦然道。
  常文远:“……这么说,你就是拿定了我不会不同意呗。”
  春妮嘿嘿笑起来:“咱们什么关系,有这种好事,我能不第一时间找你?”
  常文远跟着失笑:“你呀!有没有哪里还需要我帮忙?”
  春妮半点不带客气的:“当然有了。我认识的人不够多,也没什么把握都说服那些老板们,你要是能帮我解决几个场地,那我是真感激不尽。”
  “那还等什么,走吧。”他站起身,顺嘴调侃道:“我帮你的忙,可有什么好处?”
  春妮第一个来找他,打的就是再拐个免费劳力的主意,当即大喜:“请你吃饭,你去不去?”
  不想这厮竟摇头道:“我开的馆子,想吃饭不容易的很?你说的这个没有诚意,我不去。”
  “那你想要什么好处?”春妮纳罕。这年头请人下馆子,还不够有诚意?
  “到时候再说吧。”常文远一躬身,撩开帘子出了门。
  事实证明,虽然被倭国人攻占之后,租界再次外逃了一大批人,房子依然紧俏得很。即使有常文远这个强力后援,数天内春妮跑断了腿,也只解决了一小部分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学生,大半都是之前在街上的
  流浪儿。
  那些有家的孩子有的家住得太远,上下学实在不方便,有的是父母担心再次惹上麻烦,不肯让他们再跟学校扯上关系,索性不再送他们上学。
  生源的流失,不仅意味着学生们没书读,还有就是,失去了这部分学生家长缴纳的学费,他们的校厂也被查封的情况下,学校的资金来源,只能指望春妮藏在空间里的那点物资了。
  老师们明白现状,都很气馁,春妮经历的失败多了去了,这件事在她看来已是颇有进展,反而时常开导老师们:“万事开头难,不管怎么说,咱们的流动小课堂能够开办起来,就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不是吗?”
  有的老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很快振作精神重新走上了讲台,而更多的老师悄悄地找到春妮向她请辞。
  这些老师每每找到春妮时,都趁的晚上悄悄来:“家里实在没办法,孩子要吃饭,小顾老师,对不住了。”
  “我想去内地看看,在这里实在没有出路。”
  “……”
  学校资金链出现大问题,老师们的薪水随之也减半。在今时今日米珠薪桂的境况下,度日的艰难不能用言语尽述,春妮不怪他们。
  然而越来越多老师的离任也的确说明了,学校招收两千名学生的盛况,很可能成为倭据这段时期最后的辉煌。甚至学校能办到哪一天,还要看春妮对剩余这些财物如何利用。
  想起时局和处境,不免让人沮丧十分。
  有时候春妮临窗凭眺,看到的十个路人,包括孩子在内,有九个脸色都是灰暗的。
  在这种灰暗的整体氛围下,但凡有一个人脸上有笑容,那都是扎眼到让人有点牙根痒痒的。
  这一天放学后,春妮就看到了这么一个人。
  他关上门,神神秘秘地走到她面前,并目露兴奋:“上回你答应我的好处,该给我兑现了吧?”
  春妮习惯性装傻:“什么好处?”
  常文远兴致勃勃:“有个事我一直想做好久了,但一个人又做不了,必须再多一个人跟我一起做。你若是肯答应,就算你还了我的情,怎么样?”
  春妮有些警惕:“什么事,你先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