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整个八月,亚洲赛圈都处在一年中声势最浩大的繁忙期,网络预选赛三天一场,每场赛后都有大批人开贴晒战绩狂喜或抱团自闭。林珑记得那一天,预选赛的进度已经到了第五站,但打开论坛时首页被顶起的还有印度站的帖子,讨论度长盛不衰。
那时候她和窦凯航刚刚结束华国站的预选,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过线。三天一赛的节奏太快速,各大校队的注意力一般也完全跟着节奏走,谁将要比赛,全队重心就会倾斜给那里,加油打气、嘘寒问暖,上战场的人拼搏、下战场的人休整,像跑万米接力一棒接一棒地传。
她和窦凯航已经卸下第五站的任务,下一个出线点交给日本站的周羿三人。那天拿着手机看论坛里讨论的解法,薛阳恰好从外面进来,凡是网络预选赛期间都会把教室空间完全让给在比赛的人,他是掐着点回来拿外套和雨伞,一见到他们就挑眉:
“哦吼!又一个ak!”
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林珑窦凯航自组队以来在除国赛以外的各项公开赛事中全部ak,这件令人惊叹的事情依然在延续;二是这其实并非本届亚预赛诞生的第一个ak,早在八月二日的首场,新加坡的李俊升就带队以04:58:55的通关成绩,率先走上了评价和关注度的巅峰。
当然,此刻有第二支队伍并驾而上。
林珑的手机一直在振动,论坛里肯定是爆了,她的微信也在不停弹消息,“羿神他们呢?可以叫他们回来了,三天后就是日本站,他们时间也很宝贵。”
“在路上呢,他们今晚准备熬大夜,我就先闪了。”薛阳话音落地,林珑已经听到门口一大群人的脚步和说话声,周羿熟悉的声音在和白棣沈步之说刚刚c题的坑,今天没有熬夜计划的姚璐和薛阳一样要打声招呼再走,陪着他们每一场每一次的吴升裴毅也总会第一时间过来,进行一些赛后的关怀庆祝,但也不会持续太久,知道此刻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场休息。她在这样又一次的熟悉场景里弯起如释重负的微笑,听到薛阳轻快地说:“外面有点下雨,记得拿伞喔。”
……
下雨,下雨,下雨。这个词贯穿了林珑在集训队最后的二十天。八月是南城的雨季,经常是下午训练的时候偶尔一抬头见窗外雨哗啦啦落下来。日子过得忙碌又紧凑,总有人忘记带伞,晚上回去的时候几个人挤一把,男生们在前面,争论着白天哪道题的更优解,踩过路上树下积起的小水洼。
姚璐和林珑走在后面,风将白棣和薛阳各自据理力争的辩论送到她们耳边。姚璐抬伞沿看了眼今夜格外明亮的月亮:“今天七夕诶。”
“嗯呐,朋友圈里到处在晒约会。”
姚璐笑说:“可惜我们这里全是单身。”
小雨沙沙落地,世界是一种温柔而澄净的黑蓝,连日来一直跟着节奏连轴转,说话总离不开训练比赛比赛训练,此刻是难得的闲适时间。林珑换了只手拿伞:“听说在a大喜欢羿神的很多。”
“那肯定的呀,计算机牌面加校园男神,他对a大不止是旗帜。”
林珑不知想到了什么,弯起唇角:“感觉想象不出他们这样的人谈恋爱。”
“哈哈哎哈哈,不会吧,大神也是人呀。”姚璐被逗笑,伞往她那边偏了点,“大学谈恋爱很正常呀,我们队里好几个特别优秀的学长姐都是有对象的呢。你在校期间不准备找吗?”
“都可以。看缘分吧。”
……
后来她们再也没谈起过这件事,风带走夜色里这几句偶然而无意的闲聊。夏天就这样一路在复盘会、笔记页和键盘声里结束,直到半个月后此刻,林珑推开网约车门,鞋尖踩上组委会酒店旋转门外的大理石地面,透过玻璃看到室内明亮的大堂和吊顶,身侧围绕的风已经变了温度,染上今年秋初第一缕微凉。
另一侧车门纷纷打开,窦凯航和吴升下来从后备箱拿行李,先把林珑的箱子搬下来。
林珑从窦凯航手里接过拉杆,另外两个箱子也很快被卸下来,车打着双闪灯驶入夜色里远去,留下他们在门口。吴升这一路上还时不时讲些有趣的事情逗林珑笑,这会儿到窦凯航,就只是拍了一下他:“打起精神。”
窦凯航看了他一眼,只有彼此能明白这句意味深长。他简单应:“知道。”
林珑没在意这两句没什么显眼的对话,她在看着不远处若有所思。吴升顺着她的视线望一眼:“咦,竟然遇到了,那边是朴志赫他们。”
“看到了。”林珑望着前台正在办入住的一行人,整齐划一的行李,箱子侧边都有校徽。除了三个队员和教练以外在场的还有几位看气质像是领导,被簇拥在中间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看上去最有权威也最有气场,全程一直在说什么,其他人垂首恭敬地听。
她收回视线,率先踏出一步。
“走吧。”
第64章 真没想到命题人今天会在线翻牌
亚锦赛前的最后一个上午,华国区acm论坛空前紧张。
前一天的测试赛情况并没有对外公布,各家选手的当前状态无从得知,但有人刷到李俊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和林珑窦凯航的合照。这位新加坡新科冠军在ftc上跟薛阳有过互动,和y大这边此前没有明面上的交集,但大概是顶尖选手之间比较容易有话聊,配文是一个剪刀手表情,看起来关系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