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剑来> 剑来 第367节

剑来 第367节

  锋锐无匹的剑刃横放,落在笑脸儿眼中,就像眼前摆放着一根雪白丝线。
  那一拳被剑刃所阻,为笑脸儿迎来一丝回旋余地,几次身形消逝,一退再退,好不容易才摆脱那份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笑脸儿自出道以来,驰骋江湖三十年,原本最喜欢对敌之人是外家拳宗师,进退自如,逗弄那些辗转腾挪略显迟钝的所谓宗师,遛狗一般,这也是笑脸儿“难缠鬼”绰号的由来,数位以横炼功夫著称于世的老家伙,硬生生被鬼魅出没的笑脸儿活活耗死。
  这是笑脸儿第一次碰到比自己还能跑的拳法高手。
  笑脸儿心知冯青白救得了自己一次,两次,未必会有第三次,便不再留后手,退转躲避之间,双手隐藏于大袖之中,指缝之间,俱是小巧玲珑却刀光森寒的无柄飞刀,刀锋之上涂抹了幽绿剧毒,钩吻,最能破解武人罡气。
  离着陈平安五六丈外,只见冯青白一剑为自己解围后,也付出了代价,给那人死死盯上,三两回合之后,冯青白就落了下风,被一腿横扫砸中肩头,冯青白砰然横飞出去。
  一袭白袍如影随形,一条胳膊颓然下垂的冯青白,显然处境不妙。
  投桃报李。
  笑脸儿袖中飞刀迭出。
  那人也真是个怪物,此次出拳,每一步都显得十分轻描淡写,踩在街面上,别说是粉金刚马宣请神后那种脚裂砖石的气势,笑脸儿简直要以为那人的靴子,根本就没有触及地面,如同一直在空中飘来荡去。
  笑脸儿也没奢望六把钩吻能够刺中那人,只是为了给冯青白赢得一丝喘息机会。
  冯青白咧嘴一笑,五指张开,竟是松开了那把长剑。
  一名剑客,弃剑不用?
  看得笑脸儿一阵心里发虚,难道十年间从北向南,差不多一人仗剑杀穿半座武林的游侠儿冯青白,就只有这点斤两?
  冯青白长剑没有坠地,没了主人驾驭,却剑身微颤,漾起阵阵涟漪,然后骤然紧绷,长剑悬停在空中,剑尖翘起,直指那一袭白袍,一闪而逝。
  冯青白抖了抖左边肩头,被鞭腿扫中,有刺骨之疼,不过不碍事。
  冯青白右手双指并拢作剑诀。
  在这方狭窄压抑的小天地,剑修神通无法施展,但是相对下乘的剑术驭剑术,冯青白已经可以耍得炉火纯青。
  冯青白这次下来,是为了“淬剑”,以一切方法,尽可能淬炼剑意和剑心。
  攻守转换。
  街道之上,一团白雪,一抹白虹。
  簪花郎周仕先是小心翼翼将鸦儿扶起,让她靠坐在一侧墙根下,免得她莫名其妙就死在交手双方的剑气拳罡之下。
  冯青白穿透她后背心的那一剑,真是凌厉狠辣,竟是直接打烂了鸦儿的丹田牵连,不但如此,还有一缕剑气滞留在她体内,使得她无法运气疗伤,如果没有高人相救,帮她剥离出那缕剑气,她就只能等死了,哪怕是金刚寺的疗伤圣药,一样毫无裨益。
  周仕当然没有在大战之际,跟她卿卿我我,蹲在墙根阴影中,拇指微微加重力道,那串缠绕拳头的念珠被推出去一颗,猩红色的珠子没有随意滚落,在青色石板街面上弹了两次,就凭空消失。
  周仕不断将念珠散出去。
  这是他爹周肥交给他的一件护身符,说是运用得当的话,面对天下上十人,可以保命,面对下十人,则能杀敌。当然那位春潮宫宫主也叮嘱过周仕,遇上丁婴和俞真意,能跑就跑,跑不掉就下跪磕头求饶,不丢人。
  冯青白闲庭信步,缓缓走动,以酣畅淋漓的驭剑术,追杀那一袭白袍,陈平安几次想要摆脱,仍是被风驰电掣的飞剑缠上。
  飞剑之快,让人只能看到剑光流转。
  笑脸儿不敢画蛇添足,就默默在远处调整呼吸,见到这一幕,笑脸儿既松了口气,也有些悚然,若是自己遇上冯青白,该如何应对?
  那一袭如雪花翻滚的白袍突然停下,伸手握住了飞剑的剑柄。
  冯青白怡然不惧,“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肯定抓不住的……”
  不等冯青白把话说完。
  陈平安右手握住剑柄,左手一记手刀,砍在剑身之上。
  剑身并未折断,但是剑尖那端高高翘起,弯出一个巨大弧度。
  冯青白双指剑诀微顿。
  陈平安亦是双指并拢,在剑身之上迅速一抹,刚好抚平长剑。
  横剑在身前,然后松开了握剑五指。
  冯青白在愣神之间,被人拎住后领,往后一拽,丢出十数丈。
  剑尖只差丝毫就戳破冯青白的心口。
  陈平安双指微动,飞剑掠回,萦绕身体四周,如小鸟依人。
  剑师驭剑,我也会的。
  第314章 误入藕花深处
  冯青白不但被夺了兵器,还差点被人家以驭剑手法戳穿心口,非但没有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勃然大怒,反而眼神泛起异彩,觉得总算“有那么点意思”了。
  江湖规矩还是要讲一讲的,冯青白被陆舫所救,站在这位大名鼎鼎的“半个剑仙”身后,道了一声谢。
  望着这个剑气满袖的潇洒背影,冯青白有些羡慕,自己不过是仗着家世和师门,才有今天这番光景,虽说本身天赋不俗,却还当不起“不世出”“百年一遇”这类美誉。
  陆舫不同。
  陆舫这种人,在任何一座天下,都会是最拔尖的用剑之人。
  背对冯青白的陆舫笑了笑,“不用客气,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继续帮你压阵,前提是你有胆子夺回那把剑。”
  冯青白伸手揉了揉左边的肩头,有些无奈,摇头道:“在上边自然不难,可惜在这里,那把剑我是注定抢不回来了。”
  陆舫点点头,“那你接下来可以就近观战。”
  冯青白会心笑道:“山高水长,将来必有回报。”
  冯青白这趟下来,耗费师门一份天大人情,帮着自己轻舟直下万重山,做了十来年开窍自知的谪仙人,舍了剑修身份,窃据一副底子尚可的皮囊,再以一名纯粹武夫的江湖剑客身份,从头来过,挑战各路高手,裨益,有,但是远远不够让冯青白达到师父所谓的“由远及近”。
  下来之前,冯青白与师父有过一番促膝长谈,剑修除了佩剑,更有本命飞剑,是为远,哪怕隔着数十丈千百丈,杀人于无形,江湖剑客,讲求一个三尺之内我无敌,是近。
  所以冯青白是要从近处悟剑道。
  好在看那白袍剑客和陆舫出剑,也是一场修行。
  冯青白这份眼界和心性还是有的。
  至于今日胜负,冯青白并不放在心上,事实上绝大部分谪仙人,都不是冲着“无敌”“全胜”来到这方人间的,更多还是跟个人的心境关隘有关。
  鸦儿瘫坐在墙根,大汗淋漓,堪堪止住了鲜血泉涌的惨状而已,她甚至不敢低头去看那处伤口。
  那个被砸得嵌入墙壁的琵琶女子,满脸血污,一番挣扎,好不容易才摔落在地,背靠着墙壁,一点点借力站起身,看了眼心爱琵琶,一同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已成破烂,实在是无力去拿起,她看也不看街上的战况,一手按在墙壁上,蹒跚前行,可怜女子,脸色惨白得可怕,像是要去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
  马宣尚未清醒过来,也有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周仕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水,仅是眼角余光瞥见那白袍剑客的驭剑,就让周仕心头压巨石,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催动那些珠子落地扎根,并不轻松,需要先截断、捞取一缕体内气机,小心翼翼灌入珠子,
  然后按照父亲周肥私下传授的仙家阵图,以命名为“屠龙”的手段,将珠子好似摆放棋子一般,摆出一个棋势,才算大功告成,在此期间,一步差不得,每一颗珠子都蕴含着周肥从四处搜刮、收集而来的“仙气”,周肥曾经让他手持神兵利器,随便出手,可周仕如何都伤不到珠子分毫。
  他这次跟随父亲一起来到南苑国京城,总以为稳操胜券,更多还是凑热闹的心态,只需要躲在父亲和丁老魔身后的阴影中,坐山观虎斗,看别人的生生死死就行了,但是丁婴不按常理行事,逼得他不得不陪着鸦儿一起亲身涉险。
  父亲死了,犹有转机。可他周仕死了,再想还魂,以原原本本的周仕重返人间,名副其实的难如登天。
  而且以父亲的脾气,他周仕只要夭折在半路,可能连自己的尸体都懒得多看一眼,绝对不会多花一丝一毫的心思。
  陈平安之所以没有趁胜追击,除了陆舫从中作梗之外,还是在熟悉那把长剑的重量、以及它各种飞掠轨迹所需的真气分量,越精准越好,剑师驭剑,所谓的如臂指使,只是刚刚跨过门槛,更重要是跻身一种“灵犀”的境界,这是一种模仿剑修驾驭本命飞剑的伪境,就像粗劣的摹本拓本,不过赝品也有真意,一样大有学问。
  陆舫其实一直在犹豫。
  因为丁老魔就在附近。
  一旦选择全力出手,对付白袍剑客,很容易被性情乖张的丁婴暴起行凶,丁婴出手,可从来不管什么规矩和身份,说不定对付一个瞧不顺眼的末流武夫,都会倾力一拳。再者,陆舫担心簪花郎周仕的安危。
  就在此时,陆舫和陈平安几乎同时望向同一个地方。
  那是一位身材高瘦的青衫老儒士,行走间气度森严,分明就是这座天下屈指可数的山巅宗师,他却没有插手陈平安与陆舫的对峙,而是由街道转入巷弄,去了陈平安暂住的那座院子。
  国师种秋,对上了丁婴。
  若说世间谁敢以双拳硬撼丁老魔,并且还能够打得荡气回肠,并且愿意死战不退,不是隐约之间高出武学范畴一个层次的神仙俞真意,更不是他鸟瞰峰陆舫,只有种秋。
  如此一来,陆舫便真正没了顾忌。
  陆舫缓缓拔剑出鞘,大椿每出鞘一寸,世间便多出一寸璀璨光彩,刺眼夺目,笑脸儿都要眯起眼。
  一直恨不得所有人都见不到她的枯瘦小女孩,缩在板凳上,在笑脸儿都要眯眼的时候,她反而瞪大眼睛,仔细凝望着剑光从一寸蔓延到两寸,满脸泪水都没退缩,等到大椿出鞘一半,她这才猛然转过头,感觉像是要瞎了一样,哪怕闭上了眼睛,“眼前”仍是雪白一片,她伸出瘦如鸡爪的小手,轻轻擦拭脸庞。
  之所以会盯着那人拔剑,她只是纯粹觉得那份景象,很好看,就很想要一把抓在手心。
  她每次大清早走在香气弥漫的摊子旁边,眼馋加嘴馋地看着那些蒸屉里的各色美食,就想要抢了就跑,找个地方躲起来,吃饱了就扔,最好别人都吃不上,一个个饿死拉倒。
  种秋来到那座宅子外边,院门没关,径直走入其中。
  丁婴见着了这位天下第一手,将外家拳练到极致的武人,微笑道:“一别六十年,这么算来,种秋,你今年七十几了?”
  种秋看了眼窗户上的景象,以及偏房内的动静,皱了皱眉头。
  丁婴站在台阶上,对于种秋的一言不发,没有半点恼火,仍是主动开口,“当年你不信我说的,现在相信了吧?”
  丁婴看遍天下,百年江湖,入得法眼之人,屈指可数,而这一手之数当中,又死了几个。
  种秋就是之一。
  世人都高看俞真意,觉得南苑国师种秋,高则高矣,比起离了山顶入云海的神仙中人俞真意,仍是要稍逊一筹。
  可丁婴却从来看不起俞真意,唯独对种秋,赞赏有加。
  六十年前的南苑国乱战,丁婴从头到尾都是局中人,俞真意和种秋,当时都只是浑水摸鱼偶得机缘的少年而已,大战落幕后,丁婴曾经偶遇形影不离的两人,就扬言种秋以后必是一方宗师。
  种秋问了丁婴两个问题。
  “你到底要做什么?”
  “我们在做什么?”
  “坐下聊吧。”丁婴坐在小板凳上,随手一挥袖,将另外一条小凳飘在种秋身旁,在后者落座后,丁婴缓缓道:“回答两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你知道身处何方吗?”
  种秋神色肃穆,“天外有天,我是知道的。”
  丁婴笑着点头,“比起你们从秘档上寻找谪仙人的蛛丝马迹,我要更直接一些,六十年间,亲手杀了好些谪仙人,有些已经开窍,有些尚未梦醒,从他们嘴里问出不少事情。”
  他跺了跺脚,“咱们这儿,叫藕花福地,是七十二福地之一,四国疆域,加上那些尚未开荒的版图,我们觉得很大了,谪仙人们,都会觉得太小。依照他们的说法,咱们这藕花福地,只能算是一块中等福地。他们勘定福地的等级,除了最主要的灵气充沛程度,人口数量也很重要。藕花福地其实地域并不广阔,但是这块土壤上,武学上英才辈出,一向是谪仙人历练心境的绝佳之地。”
  种秋虽然追求真相多年,早有揣测,可亲耳听到丁婴的道破天机,古井不波的宗师心境,也起了变化,脸上还有些怒意。
  种秋直到这一刻,才开始理解俞真意的那份压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