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之所以还需要选派支部书记,只是因为上一任支部书记将部分集体资产归为己有,被村民举报,现在被留置了,相关问题还在审查调查中。村中年轻党员都在外工作,年老党员中也没有合适人选。
  魏莱走进书记主任办公室,村主任杨茂已经在了。
  杨茂算是在村里最年轻的了,也已经46岁,整整长魏莱二十岁。妻子王万荣在城区福利院工作,再有俩三年也要退休了。俩人只有一个儿子杨凌赫,小魏莱两岁,现在在京北矿业大学读研。前几年,杨茂在城里给公安局一个领导开车,今年他的领导退休了,于是回村参加了竞选,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书记,你来了。”杨茂笑着打招呼道。
  魏莱跟杨茂也见过几次,印象挺好的,感觉像是个老实人,他话里话外也透着想给村民办点实事的意思。
  “嗯,过来再了解了解情况。主任来了有一阵儿了?”魏莱边坐边问道。
  “八点就坐这了,愁啊,想干点啥,让村里换换样子,一晚上睡不好,早上吃俩口就过来了。”杨茂说道。
  “慢慢来吧,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魏莱安慰道。
  之后,魏莱又向村主任详细又问了问村里的历史渊源,村情村风,信访情况,“三资”状况,边问边翻看资料,紧要处还做好笔记。
  问到债权债务情况,村主任对个别债务不甚明确,叫来了村报账员杨鑫。
  杨鑫今年56岁,担任报账员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常年在村,对村里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个子不高,皮肤较黑,人也很朴实。
  杨鑫来了坐下,一五一十的解释道,“这元是去年村委会给村民安装暖气还差的尾款;这元是前年在村南打井差的钱;这元是这三年来村民们的误工费……”
  杨鑫一一解释,说完只听魏莱说了句,“也就是说咱们村的债务现在总计就得41万?”
  “是的”,杨鑫答道。
  “那咱们有没有债权呢?”魏莱追问。
  “就是俩煤站每年给村民还有村委会总计14万元,付完村民,村委会结余三万多。镇里每年给村里转移支付五万,包含村两委和村报账员工资”。杨鑫回答。
  “也就是说,咱们每年的收入,勉强维持村里日常,债务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魏莱总结。
  “是这样。”杨鑫回答道。
  一边的杨茂“哎”一声,点了支烟,扔给杨鑫一支。俩人抽烟的时候也比较注意,都侧过了身子。
  其实魏莱对烟味还好。
  “自从我当选村主任,就想着怎么能提高咱们村里的集体经济,让村民生活变变样子。”杨茂说道。
  “难啊,杨志刚(前任被留置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留下的烂摊子,不好收拾啊。”杨鑫在一边边叹气边说。
  三人聊了一会,魏莱也记录了不少,转眼已经快中午了,魏莱就告辞,准备回镇政府吃饭,然后准备准备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开车十几分钟回到镇政府,刚下车,碰到迎面走来的李可。
  “干嘛去了?”李可拿着一摞材料,问魏莱。
  “刚去小汇了解了解情况。”魏莱随手锁了车门。
  “我上午也去趟玉林村,后天座谈,得做到心中有数啊。”李可说道。
  “我也下午准备开始写。”魏莱说道。
  一起考到一个单位,总也还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情分在的。李可长魏莱三岁,已经结婚了,还有个两岁的小女儿,很可爱。李可不仅长相成熟了,办事也很稳妥,俩人自上班以来,也都互相帮忙,相处的挺不错的。
  俩人边聊边一起走进食堂。食堂是自助式的,每天的饭菜也相对简单,面条、馒头花卷、米饭这些主食,三四种凉菜,三四种热菜,一个汤。
  魏莱曾跟闺蜜肖潇吐槽过食堂的饭菜,“要是能忍住晚上晚上回家少吃,月瘦十斤没问题。”
  确实,魏莱来单位上班两年,还瘦了两三斤,成功下了百。
  魏莱跟李可打好饭坐下,圆桌上已经坐了几个同事在吃饭了,是单位里相对年轻的两位同事,一个是妇联主任薛海玲,35岁;一个是经管站站长胡雪,37岁。俩人都来平易镇十多年了。
  四个人就边吃边聊起来。
  饭菜已经没什么可吐槽的了,毕竟吐槽久了,大家也都认了。今天的话题是新来没多久的区委书记程樾。
  “这么年轻,位高权重。不知道结婚没有?”薛海玲八卦道。
  “什么样的姑娘能配得过他啊?”胡雪也感慨。
  “你们女人真是八卦。”李可喝口汤,吐槽道。“不过,程书记好像区一中毕业的,魏莱,你不也区一中毕业的吗?认识不?”
  一直埋头干饭没有参与这个话题的魏莱突然被点名。她抬起头,看见其他三个人都齐刷刷地看向她。
  “不…不认识。他比我早毕业。”魏莱赶紧回答。
  “那也是校友,以后没准还能搭线。”胡雪说道。
  搭线?还是别了,我静静的做自己的小透明就好了。魏莱边扒拉着米饭,边在心里想着。
  一下午的时间,魏莱都在准备座谈会发言材料。到了下班时间,发现并没有写好多少。因为大部分时候都在发呆或者玩手机,根本没有好好写。写写自己对村里的规划?准备怎么大展宏图?未来觉得有些稚嫩了。毕竟自己一没资源,二没经验,有想法也是空谈,别还让领导觉得自己天马行空。写写自己的成绩?快别了,一出校门全是零,工作中也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
  所以到了下班时间,只写好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不到一百字。
  第3章 解梦
  mba学生通知群里学委孔林超发了个作业提醒的通知。
  魏莱扫一眼,今晚可有事做了。
  前年,魏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省大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谁知,误打误撞,竟然考上了。所以魏莱这两年又体验了一把学生生活,周末去学校上课,跟同学们混在一起,平时还时不时来点作业调剂一下。
  六点半到了小区外的超市,魏莱跟肖潇约在那集合,晚上俩人准备在魏莱家里吃火锅。
  停好车,已经看见肖潇在超市门口跟她招手了。
  肖潇跟魏莱同岁,俩人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学校上,小学和初中还有高一甚至还是同班同学,高中时魏莱学了文科,肖潇理科,这才稍微分开了些。大学俩人又是临市,还是经常厮混在一起。双方父母也都很熟,尤其今年,魏莱经常一个人在家,肖潇父母还经常让肖潇拿着好吃的来陪魏莱。俩人的关系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肖潇今天穿了件稍厚的咖色长风衣,高挑消瘦的身材,长相也很耐看,性格开朗,跟魏莱很合拍。
  俩人在超市里溜溜达达,说说笑笑,逛了半小时,也买了不少。
  魏莱结好账,俩人出来,把两大袋食物放在后备箱,就载着肖潇直接下了地下停车场16号楼的位置。
  魏莱家住的小区是四季花城,在主城区稍偏北的位置,开车去区政府也就不到十分钟路程,有时候需要她去区政府办事,因为离家近,还能晚出发一会儿,迟起一会。所以每次安排自己去区政府办事,魏莱还是挺开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