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南华曲> 第44章

第44章

  余爷喘息不止,“令兄……令兄心智聪慧,就算私纳青楼女有违规则,又算得了什么大错,余某岂会以此为要挟。余某只是想与大人谈一桩买卖罢了。”
  匡义慢慢将他放下,喝道,“什么买卖?!”
  余爷喘平了气息,“余某与令兄素无旧怨,此番彼此为对手,但亦无非要致对方死地的道理。那日与大人酒宴过后,余某也派人暗中查了令兄,才发觉这位在府中颇受宠爱的解忧娘子,便是当年永乐楼翘翘。余某方知早年间作恶结了梁子,再加上你话语中露了破绽,便给了你个假名字,希望把你们的视线转移到张宏远身上去。没料到,还是被识破了,功亏一篑。”
  匡义嫌恶道:“你既然早知败局已定,为什么趁早逃走?甚至没有提醒长孙思恭,仍让他进京?”
  余爷久久不语,此时已接近黄昏,西斜的阳光将他的身影拖得长长的,匡义看着余晕在厅中一寸一寸的移动,明暗之间像在吞噬着眼前这个人的生命。“长孙大人有不得不入京的理由,余某亦有不能走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便是余某要与大人做的买卖。”他的眼睛充满了血丝,在黄昏的光线中,犹如吃人的鬼魅般惊怖,“事已至此,余某也不奢望能活命,只是余某尚有妻儿孤小,妻妾陪我多年,共生赴死也罢了。我那独子今年才九岁,恳请大人收在黑衣军中,留我余家一条血脉。”
  匡义冷冷地看着余爷,他不能相信眼前这个人所说的话,迟疑了半晌,道:“我怎么知道你说的这买卖,对我来说划不划算?”
  余爷凄凄冷笑,“想要余某性命的,应当就是令兄身边的那位解忧娘子,你回去且问她,是否想知道那年永乐楼为何会突发大火?”
  匡义默默记下,又问:“就这一句?”
  余爷负手而立,在越来越暗的光线中,渐渐变成一个晦暗的剪影。“是,一句便够了。翘翘是个聪慧的女子,这些年来,兴许也猜到了一些。大人快去吧,余某就在这里等着,过了今夜,怕是余某想说也说不了了。”
  第27章 暗杀
  长孙被诛后,秦妃将那日在昆池边“偶遇”解忧落水并施以援手的事情奏报了柴荣,柴荣便免了她劳役抵罪的期限,许她回府休养,并称另有赏赐。却是秦妃殷勤多留了两日,一则是两人确实投机,二则是京羽医术精湛,在帮她调养之余,亦开始琢磨如何医治她被烧伤的腿。因此,当匡义骑马回到浚仪街赵宅时,正巧遇到解忧从宫中回来。
  匡义跳下马来,帮着解忧打起轿帘,一面笑道,“正好有事找娘子,没想到门口便遇上了。”
  解忧扶了扶发鬓上将要滑落的花簪,随意接到:“最好是好事找我,这番折腾,差点连命也搭进去。”
  这么一说,匡义倒有些踌躇了,方觉由自己开口并不妥当,便想找大哥商议。便岔了话题,随着解忧一起进府。
  管家赵志正在置办赵匡胤出征的行头,见解忧与匡义,福了福,说:“老爷去军营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解忧便去后堂见了赵母与贺氏,匡义一人等在书房。
  天气虽然渐暖,天黑得仍然早。匡义见方才还明霞万里的天空,转眼便如滴了墨汁一般透出黑意,那流金似彩的晚霞一点一点地在眼前消失,很快,夜幕忽地盖住了天地。
  他心里万般地焦急,他并不清楚三年前永乐楼大火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既然余爷拿出来做最后一搏的筹码,其中的价值必定不低。长孙倒台后,家产查抄、陇西军也被整编改制,还有什么秘密藏在京城?又为何这么着急?再等一夜都不行。
  匡义在赵匡胤的书房里踱来踱去,眼瞅着外面夜色如墨,一轮明月已经高高地挂在上面。他终于按捺不住,决意先找解忧商量,便径自向解忧居住的小院走去。月光被他急行的衣角甩开,激荡起阵阵光漾,他也说不清,这般匆匆而行,究竟是太怕失去这次机会,还是想让自己出现在解忧面前。
  “他就说带这句话给我?”解忧咬着嘴唇,一条净色的丝帕勒在手掌间,将素白的手指扯的失了血色。
  “嗯,”匡义怔怔地看着月色布满了解忧的肩头,漾起一片清柔,慌忙稳了稳心神,“他说其中缘由,或许你已经猜到了一点。若是能保住他独子的性命,他就将其中秘密告诉我们。”
  “我猜到了一点?”解忧笑意凄然,当年自己不过是永乐楼里只会幻想的头牌歌姬,直至被人推进墓穴,都还浑然无觉。事后虽然亦觉得那场大火起的蹊跷,却又无踪可循,更不愿去再与永乐楼搭上半丝关系。甚至余爷,她更希望有一天,赵匡胤淡淡地告诉她一声,余爷已经死了。这样便可以放下过去的仇怨,好好地将眼前的日子,一点一点过好。
  可偏偏事情要节外生枝。
  她闭目沉思了片刻,道:“余爷现在南熏街?”
  “是的。我让黑衣军看着他,也遣人去北营请大哥了。只是再过一会,宵禁就下了,怕在城中行走,多有不便。”匡义语意中焦虑之色渐重。
  解忧点点头,像是下定了十分的决心,艰难地说道:“我们先过去吧,待会请将军直接到南熏街便是。”
  南熏街与浚仪街隔了三个街市,风貌大不相同。与浚仪街的宁静有序相比,这边家家缚彩欢门、灯烛荧煌,连天边的星月之光都被衬得有几分晦暗不明。这里的酒楼歌馆、算卦食肆,一步一寸,都是她最熟悉不过的。街南头上,有个姜大娘,是个寡妇,推着食车,上面满满当当地放着炙椒、酸儿、羊脂韭饼、槽羊蹄,旁边还有个矮矮的胖子,一辈子没娶老婆,整天担着架子,卖的是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细粉科头、姜虾,两人总爱争谁的食品好吃,永乐楼进谁的货更多些。他们互相讥讽攻击的话,解忧早就背熟了。但一到冬月大雪天,两人就会将食摊靠在一起,共用一个大碳炉为食品保温。那时候,翘翘和丫头芍药便打赌,这两人什么时候会结婚,赌注便是一支银凤簪。
  那时候的岁月,即使苟活在最卑贱的勾栏瓦肆间,也是整日的无忧无虑,自我寻乐,远比如今出入宫廷将府愉快得多。如果没有那场大火……
  解忧无数次假设,她不明白自己的生命里为什么会有一场大火,将她从前的一切烧得干干净净,逼她去看清人性、逼她去算计人心、逼着她在这世间更加肮脏丑陋的争斗中辗转求存。
  她从前以为青楼卖笑已是她此生最大的苦难,而今看来,即便身份高贵如长孙妃,家破人亡、身死魂灭,也不过是旦夕之事。还不如一个小小的青楼女快活、自由。身份,能保证快乐?富贵?安逸?好像连安全都无法保证。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解忧轻轻将轿帘掀起一点缝隙,向外看去,依旧是熟悉的夜市热闹。绕过挂着红香竹帘的玉莲相算卦摊,在往前便是曾经永乐楼的所在,余爷的小院便在附近。解忧心里忍不住开始紧张,很快便察觉到前方不寻常的骚乱。
  匡义示意轿夫停轿,武义律从前方匆匆跑来,一脸狼狈,对匡义行了行礼道:“二爷,出事了,余啸一家老小方才被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