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凤尘> 第461章

第461章

  郭承恩老狐狸一样,此刻有主意也不肯说,推说要再研究一下现在的局势堪舆,退出之后,回去问他妻子:“如今还肯你进节度使府见娴娘吗?”
  郭夫人说:“这当然许的,亲生的母女,再说,本来又不是什么深宫大院的。只不过……”
  郭承恩打断了她的抱怨语,说:“跟娴娘打听一下,这几日是不是那小皇帝遇到了什么事,是跟高云桐他们不和呢,还是又在弄什么陷阱给我?”
  “怎么了?”郭夫人吓了一跳。
  郭承恩说:“你也莫慌。无非是今日小皇帝向我示好,求我指教他。我不懂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没敢就答应他。若他是真心求教,当然是我的好机会来了;若他又是想给我下套儿,老子也不再伺候了,找个机会救出娴娘,咱们一家子有兵有钱,再找处安生地方立命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在家里喝点小酒,耐着性子等候妻子去宫里探听消息。但见郭夫人回来满脸是笑意,他便也跟着笑起来:“看来不是坏消息?”
  郭夫人说:“我进去时,恰听说太后又把官家叫去大骂了一顿,宫人们拿了我的钱,隐隐透出的意思是官家昨晚上居然睡了一个来弹曲儿的低下的乐伎,啧啧……”
  又说:“我犹不放心,又找去了娴娘,原来娴娘都清楚,不仅清楚,这次她聪明了,用皇帝的羞愧,把他拿捏得死死的,又趁机推荐了官人你。那小皇帝和高云桐虽是亲眷,但也不是没有罅隙,据说高云桐有意先与温凌结盟对抗汴梁,而官家死活不愿意,正为这事儿闹别扭呢。太后又是个拗脾气,在劝他多听高将军的话,劝得他越发逆反起来。”
  “官人,这不是你的机会来了?”郭夫人的眼睛说得亮闪闪的。
  郭承恩的眼睛也亮闪闪起来,捋着颌下胡须想了一会儿说:“不错,我现在虽然路子不少,但要让我一下子就做到皇帝的丈人爹、太尉、枢密使的机会还是不多的。小皇帝如今纠结,无非是既想入主汴梁,又不想和那两个主儿和谈,这我还真能做到。无非是……想法子逼温凌和凤震火拼罢了。”
  “官人要怎么逼呢?”郭夫人问,“温凌是死对头,疑心病又重;凤震也是只老狐狸,也没有胆子跟靺鞨作战呀?”
  郭承恩笑道:“我曾是幹不思的信臣,在黄龙府安插一些自己人还是个事儿?总不能全让南梁那帮子被俘虏过去的酸文人占据了他朝中的位置吧?”
  他想定法子,便开始运作,而且朝夕请示,一点不敢怠慢他的皇帝女婿。
  终于有一天,笑眯眯去说:“官家,机会来了!”
  凤杞眼睛一亮:“什么机会?”
  郭承恩笑道:“幹不思不是拉了他娘舅家的队伍,在原北卢的地盘上对抗靺鞨的汗王吗?如今,他打输了,娘舅家的乌林答部几乎全军覆没,连同幹不思本人一起,被绳捆索绑到黄龙府受审了。”
  凤杞觉得虽然是个好消息,但也不见得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不免有些失望,淡淡地“哦”了一声。
  郭承恩心道这确实是个目光短浅的蠢货,不过内心虽冷笑不已,表面上毫不显露,也没有分毫嘲弄他不通军政的意思,只说他的安排:“臣觉得,幹不思叛父被擒,无论被杀不被杀,这个太子是肯定当不成了,接下来心热的是谁呢?靺鞨又特重军功,温凌若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要竞争太子之位也不容易,势必要再啃一啃汴梁这块软骨头了。”
  凤杞果然怦然心动。
  郭承恩又笑道:“当然,要逼他们两方打起来,仅靠温凌觊觎太子之位还不够。臣曾跟在幹不思手下,也颇收服了他手下的几个人,幹不思被俘到黄龙府,势必也是不服气的,只要教他反咬温凌一口,说温凌里通南梁,自己是被迫与兄弟翻脸的。幹不思诚然有活命的机会会抓住不放,靺鞨汗自然也会对手握兵权的二儿子心生疑虑了,自然要逼他自证。那时候,温凌不打汴梁也得打汴梁了他总不敢来啃并州这块硬骨头。”
  凤杞这时候激动得一拍腿:“对!对!这可强过于我们去讨好温凌那厮,求着他攻伐汴梁凤震了!”
  “那臣就去办了。”
  “好!好!辛苦泰山了!”
  第301章
  知道接下来会打硬仗,高云桐在并州细细部署,但当听闻温凌集结军力向黄河岸边包抄,大有渡河之势的时候,不可置信地皱了皱眉:“眼看过年了,他怎么挑这个时候准备进攻汴梁么?”
  又问:“怎么,是黄河河面结冰了吗?感觉今年是个暖冬呢。”
  这一年气温合宜,所以晋地才能丰收。到户外一看,连院子里蓄水的小莲花池都只一层薄薄的冰,想必水流不息的黄河也不可能结出能供人马行走的坚冰来。
  事有反常必有妖。
  高云桐不由忐忑起来,一时也只能多增斥候打探消息,想知道温凌增兵包抄的原因。
  “如果真只是他耐不住性子,倒也罢了,就怕另有图谋……”
  凤栖也百思不得其解说:“温凌不是莽撞冲动的性格,除非是他在四边城池中掳掠不到粮草,才会犯险进犯汴梁。但大名府附近不是割让给他的地盘吗?不至于已经竭泽而渔,抢空了吧?”
  打听了几天,是王枢那里先来了消息:“润州的沈家已经派人到了洛阳是打算往北接应沈素节回乡‘祭祖’的收到了琅玕写去的家信。”
  传信的使者说:“王相公吩咐小的把沈府尹的家书誊抄一遍给高将军过目。”
  这大概意味着王枢已经发现这封家书中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但高云桐认真读了几遍,也没有弄清书信里想表述什么。
  他把信交给凤栖:“你也看看,帮我掌掌眼。”
  凤栖仔细看了一遍,皱起眉头又看了一遍,才说:“极力夸赞北国风光,又夸靺鞨皇帝的用人之明远胜于我们大梁历代的诸帝,还说他在那里才如鱼得水,受到了重用,遍地都是出人头地的机会,劝家人以后都去北方地区定居。最后才提了一嘴,说希望过年能尽量带家人回老家祭奠祖先,实在自己回不去,也想让儿女们回去几个或者一个替他祭祀先祖。”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凤栖看完第三遍,最后总结。
  高云桐也说:“我也觉得这个口吻不太对劲。但他身在靺鞨,可能来往信件都会被审查才许发出去,所以不得不说些溜须拍马的好话,避免被抓住小辫子。”
  “我觉得还不止于此。”凤栖道,“一边说想回去,一边又暗示回不去,只求能把儿女带回去。语气不仅纠结,而且怖畏,只是不能明说。”
  这么一说,确实如此。
  高云桐想起那时候沈素节的家人本来在润州好好的,硬是被章谊使坏,以“团圆”之名哄到了靺鞨的北边老巢,去了如何好脱身?
  如果再遭到猜忌或怀疑,沈素节和一大家子都危乎殆哉了!
  凤栖又提醒道:“琅玕是个剔透玲珑心,家信里不能写的内容,他会通过哑谜等其他方式悄然告知。你赶紧问问三姊夫,除了这封家书,还捎过来什么东西?”
  可惜送信的使者并不清楚这些细节,只能再快马加鞭回到洛阳询问,一来一去又是两天时光,消息倒是确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