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109节

清末的法师 第109节

  好像不大对劲!
  咋听着是俄军和“援军”干起来了呢?
  刘永和抬头一看,眼睛瞪的溜圆。
  远处,黑压压一片不下数百人的武装队伍出现,正将俄国骑兵打的抱头鼠窜。
  俄国骑兵上马,朝着东边开始逃跑。
  而后面那些人当中的一人,骑马带着五六人跟着冲出来,之后有骑马的,有跟着跑的,乌泱泱的全是人,一股脑的追着俄国骑兵而去。
  待得近了,刘永和仔细一看:“我曹,是传薪,传薪带着人来救咱们了!”
  要说也是巧合,昨夜赵传薪逃跑路上竟然碰上了一伙人。
  这伙人由杜立三带队,足有百人之多,也是荷枪实弹。
  双方一照面,都是欣喜不已。
  赵传薪立马让杜立三派人去找张作霖,让张作霖还上次的不杀之情,又聚拢了百八十人。
  而这里是张作霖老大哥冯麟阁的地盘,冯麟阁和日本人走得近,听说了大名鼎鼎的“混元霹雳手”号召群雄,这种痛打落水狗还能落得日本和混元霹雳手两方人情的事,哪里能不干?登时又叫了百来号人。
  于是浩浩荡荡的杀了回来。
  赵传薪哈哈大笑:“俄国佬,跟我比人多?”
  这一场追击战,将俄国骑兵杀的丢盔弃甲,哭爹喊娘,最后撂了不下五十六具尸体,才算四散逃离了追杀。
  赵传薪和俄国骑兵拼刀,一连斩杀三人!
  之后,他满脸的疲色,强打精神朝杜立三、张作霖和冯麟阁派来的金万福拱拱手道:“今天承蒙各位好汉援手,这个人情赵某记下了。”
  杜立三赶忙摆手:“赵队长过了,过了,杜某能有今天,还多亏了赵队长。”
  张作霖则道:“上次是张某的不是,能帮上混元霹雳手的一点小忙,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自从上次得罪了赵传薪,他连做了许久的噩梦,梦里自己总是被一道雷给劈的外焦里嫩。
  这次算是一睹真容了。
  金万福也好奇的打量眼前这人,传闻此人总是单枪匹马杀日本人,杀俄国人,但是中国老百姓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他都秋毫无犯。并且还广施善财,援助辽地的难民。
  这会儿一看,此人满脸大胡子,言行放浪不羁,身材高大但并不算魁梧,长得颇为英俊不凡。只是那如神般的枪法,竟是比杜立子还要厉害几分,让他印象深刻。更深刻的是赵传薪敢于拎着那把奇特的刀,和那些哥萨克骑兵拼杀,看着并不魁梧的他,竟然没有一合之敌。
  这特么就厉害了,在古代绝对算是绝世猛将了!
  他们敢跟哥萨克骑兵拼枪,但是绝对不敢在马背上拼刀。
  金万福抱拳:“今日见阁下风采,足慰平生。”
  今天的赵传薪格外给人面子,毕竟人家帮了大忙。
  所以哪怕眼前此人今后会成为日本人的走狗,他也没有加以颜色,反而笑容可掬道:“谬赞谬赞,跟各位在绿林上的作为比起来,赵某不过是瘸子打围坐山喊,只是一点名声漂亮些而已。”
  这边正商业互吹,那边,三伙人的手下却为了缴获俄国骑兵的马匹装备差点动起手来。
  杜立三、张作霖和金万福顿觉脸上无光。
  看看人家保险队的人,压根就没往那瞅一眼,没有赵传薪的命令简直就是不动如山。
  “赵某这次有急事,急着赶往关内,暂时就不能和诸位把酒言欢了。待赵某回来之时,再答谢各位的援手之情。”
  杜立三却道:“赵队长,现在到关内的火车停运,你想去关内怕是要靠马了。但这一段路,不光是有马厩行,还需要关系。我已经打通了这条路的关系,不如由杜某派人送你去山海关。”
  金万福不无嫉妒的说:“杜立子你的商道倒是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杜立三笑笑没搭茬。
  这让赵传薪想起了杜立三似乎有一条独门商道,就说:“那就有劳了。”
  之后,赵传薪又对刘永和嘱咐了一番,带上了二肥子,高丽,刘宝贵以及李光宗一行人,随着杜立三的人走了。
  各个山头的绿林人士也抓紧散去,俄人军队被击溃,但俄军主力还在,此时退守到四平街驻守,万一派人来围剿那乐子就大了。
  绺子比正规军的好处就是,随时都能化整为零,你根本分不清是绺子还是老百姓。
  第114章 这是碰上斧头帮了
  五天后,山海关。
  杜立三的小弟吴文乐给关隘的将官塞了钱,然后满脸得意的回来说:“山海关的副都统是咱们的人。”
  以防万一,赵传薪把所有人的步枪都收了起来,仅留衣服遮盖起来的手枪。
  他发现,就算其他百姓,那些官兵也没有搜身,随意的就放行了。
  众人骑马过了关,都是松口气。
  吴文乐抱拳说:“赵队长,此行就只能送到这里了。”
  赵传薪也拱拱手:“多谢一路照应,帮我给你家大当家的带个谢。”
  还真多亏了此人,不然一路上多走弯路不说,可能也会平添许多麻烦。
  辞别了吴文乐,赵传薪没急着走,看到路边有卖簸箕的,就随手买了一些,还买了几副扁担。
  看见有卖柿子饼的,同样也买了些。
  就这么随走随买。
  高丽终于忍不住问:“传薪,买这些作甚?路上吃用么?”
  赵传薪在一处卖二手衣裳的摊子前驻足,买就衣裳叫“验衣”,穷人家一般不会做新衣服,都是卖旧了的穿。
  他随口道:“为之后的行动做准备。”
  说着,挑挑拣拣的按照大家的身材买了几套旧衣服。
  几乎在没在这停留,径直赶往京城。
  这一路赵传薪真正见识到了清末的末世景象,河北地带不像东北那样土地肥沃,掐一把土好似能攥出油来。
  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赵传薪看到的百姓就没一个不是瘦的皮包骨的。
  有的壮年推着独轮车,赵传薪都怀疑他那细胳膊细腿能不能被一大车货物给压断了。
  他也看到戴着很大帽檐的奇装异服风的旗人子弟,数百年了,他们依然用胳膊架着鹰,骄傲的像自己真就是贵族一样。
  他们也瘦的皮包骨,赵传薪觉得那是抽大烟抽的。
  忽然,赵传薪就想唱一首歌。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万里长城永不倒……”
  他唱的声音很小,只有身边的李光宗和高丽听见了。
  高丽问:“这是什么话?听不懂。”
  李光宗说:“调子倒有些振聋发聩……”
  恰逢有一洋人夫妇拎着皮箱路过,好奇的打量这一行精气神格外足的人。
  赵传薪呸了一口:“你们看啥看?没看过长的帅,歌唱的好的人么?”
  一口唾沫,吐到了洋人妇女的衣摆上。
  那洋人大怒,掀开帽子就想发作。
  高丽取出马鞭,一鞭子抽了过去,洋人脸颊登时多出一道红印。
  高丽冷声道:“敢多话,今天宰了你!”
  可能是被赵传薪带的节奏,保险队的人瞅见洋人就来气。
  洋人敢怒不敢言。
  事实上,此时在国内的洋人、官府和百姓是这样的: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府。
  洋人为啥怕百姓?
  闹义和拳的时候可没少杀洋人,不管是当兵的还是来华的普通洋人。有许多当土匪的,也敢绑洋票勒索钱财。
  所以洋人一般受了气,就去找衙门。衙门就来找百姓的晦气。
  那洋婆子见状,赶忙拉了拉男的,让他不要说话。
  虽然此时赵传薪把大家的步枪都收了,但看他们腰后的形状,显然是有武器的。
  赵传薪很满意,觉得自己这才有了几分地主老财土豪劣绅才有的气势。
  洋人算个蛋。
  可没多久,麻烦就上门了。
  一队衙门的人,一半拎着枪一半扛着长枪小跑了过来。
  赵传薪一看,后面远远还吊着那俩洋人夫妇。
  二话不说,将步枪从秘境吊坠里取出,挨着丢给大伙。
  众人都不下马,直接在马上拉栓瞄准。
  赵传薪直接就开枪了,砰!
  一个衙门的兵丁脚下泥土翻飞,脚步一顿,闪的他往前一扑,倒在了地上。
  “哪里来的哪里给我滚回去,再敢向前一步,格杀勿论!”
  高丽大声喊道。
  这群兵丁本来还想取枪,闻言左右面面相觑,片刻真听话,直接转身滚了。
  赵传薪眯起了眼睛,对准更远处的洋人脑袋上的帽子开了一枪。
  这么远的距离他也没把握能准确击中,如果打不中帽子,那这洋人就得死在这。
  结果,老天爷可能也怜悯那洋人,这一枪打中了。
  洋人帽子被掀飞。
  那群兵丁一看,跑的更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