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117节
“是啊,一言不发,看都不看咱们一眼。”
“到底是什么人?”
“不知道,听见警报就来了……”
赵传薪等人找到了马,一边跑一边换衣服。
将破旧的褂子袄子脱了,直接丢在路边,穿上自己的羽绒服。
既然不打算继续南下了,赵传薪也没必要掖着藏着,快马加鞭的准备出天津城。
然而他忽略了一点。
此时的电报系统,越是沿海城市铺设的越完善。因为一开始清廷不同意铺电报线,觉得杂乱无章难看,破坏风水,耗资巨大等等。
在这一点上,他们对待洋人的态度很坚决。
洋人也不惯着他们,直接私自铺设,不过是在海底拉的线。后来造成既定事实。
加上打仗的时候,发现人家消息传递之快匪夷所思,而朝廷却需要驿站传递,李鸿章见识了电报的厉害就主张不如自己动手掌握通讯。
所以,作为沿海口岸的天津城,比bj的电报系统更加完善。
赵传薪等人这边闹出了动静后,消息立刻在天津城各处传递开。
他们一路向北,路上已然设置了关卡阻拦,并且全城搜捕。
大家都望向赵传薪。
“慌什么,咱们从霸县绕路,当初义和团就从这打进天津的。”
……
此时,盛京将军赵尔巽正在天津城和袁世凯商量东三省事宜。
下半夜,有属下敲开了袁世凯的房门,告知他有劫匪连夜劫了两家银行的钱库和一家洋行的仓库。
袁世凯大惊失色。
此前他已经对京城的银行失窃有所耳闻,可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的地盘上竟然也发生了这种事。
“全城搜捕,彻查,绝对不能让匪徒离开。让巡警局的局长问问那些受伤的巡警,看看能不能查出些线索。”
属下回答道:“已经问过了。说是他们只挑洋人银行和洋行下手,并且,他们对洋人下了杀手,但对我国巡警和马快,只伤了肩膀和大腿,避开了要害,还给留下了一些银元……”
袁世凯:“……”
虽然自己人没有伤及性命,但他隐隐觉得这样不是什么好消息。
果不其然,很快就又传来了消息说:“他们先是往北走,可能是看到设卡拦路,便转向向西。碰上了巡警,他们只开了一枪,巡警和马快便四散而逃。受伤的巡警也不害怕,只等着给赏钱。后来这事儿就传遍了全城,有马快故意挡在路上挨枪等着拿钱,他们一律都给……”
袁世凯:“……”
手下又说:“洋人那边的军队已经组织起来追击了,不过那伙匪徒快枪快马,怕是难以追得上。”
……
赵传薪已经撒出去了几百块大洋了,财大气粗的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无论快马或者巡警,不过都是个糊口的营生罢了。
挨了枪子只要不打要害,不死不残,但一下子拿几十块银元,还真有人愿意这么干。
后来,赵传薪干脆都不打人了,直接开枪,走到近前再撒钱,拦路的立刻就散开。
“这特么的,跟过家家一样……”刘宝贵看着喜笑颜开拿着钱跑开的马快哭笑不得。
赵传薪则说:“这还要感谢天津城发达的电报系统,不然消息不会传播这般快。”
第123章 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但袁世凯也绝对是个有头脑的,很快就想到了对策。
他发出了悬赏!
谁能捉住这伙人,凡参与的都能得到200块银元。凡击毙一人,可得300块。凡活捉一人,可得400块。
赏格够高,当然这钱是洋人出。
但是赵传薪已经带人出城了。
一路策马狂奔,人困马乏。
天色大亮后,他们开始往山里走。
找了个山坳,赵传薪取出此前在小火车上搞到的全新棉被,给大家一人分一捆:“凑合着先睡一觉,休息够了再走。”
牛肉罐头打开了管饱,可劲吃。
官兵,马快,巡警沿途盘问民户,大伙一听有人抢了洋人的银行,不但不配合,反而幸灾乐祸?
你道为啥?
没有比霸县、文安以及静海这些地方的百姓更恨洋人的了。
当初闹义和拳就是从静海开始的,周围的村庄纷纷响应,一举攻破了天津城大闹一场。
当然后来死伤也惨重。
当地百姓不但恨洋人,连清廷的衙门也一并带着恨上了。
当时坛口二三百,拳众数万,声势浩大的很。
现在一听,这伙人竟然这般有种,数个人就敢抢银行,而且专抢洋人银行,只杀洋人,这不就是当初义和团干的事么?
“杀得好!”
“没看见,看见也不告诉你们!”
“呵呵,他们不愿伤你们性命,你们反而给洋人当走狗,什么世道?”
张占魁一脸郁闷的从百姓家里出来。
左右手周玉祥负伤在家休养,此时身旁是别人。
“大哥,要不咱们应付了事吧,何必真的去追?就算追上了,听说这伙人枪法厉害的紧,咱们也不是对手。”
张占魁叹口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咱们尽力就好,不必强求。”
“要说这伙人端的是厉害,听受伤的兄弟说他们只有七八人,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开火通常就一两枪,枪枪必中。打完就走,绝不恋战,并且对自己的枪法自信非常。”
他语言还是匮乏,换成是赵传薪,一定会这样说:“自信回头!”
听说对方只有七八人,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忽然张占魁脑袋里有那么一道灵光闪过。
自己好像漏了些什么。
他忙问:“对了,五子,知道这伙人用的是什么枪吗?”
“有人去检查子弹了,据说玉祥中的枪弹,应该属于俄人的七响转轮,后来兄弟负伤中的是俄人的步枪。”
这样,张占魁又摇摇头。
他知道赵传薪那些人买了一批手枪,但那种手枪叫什么半自动,新研发出来的,根本不是俄国枪。
难道是我想多了?
他忽然道:“五子,咱们先回去一趟……”
等他回到李光宗他们下榻的旅店,一问才知昨天就退房了。
张占魁之前觉得自己猜错了,可一听如此,顿时倒吸凉气。
擦,还真是他们。
那么,自己究竟要不要上报此事呢?
算了,人家很讲江湖义气,自己若是那么干的话,会遭到江湖同道耻笑的!
但他又生出无限的好奇来,这些人究竟什么来路?关外的哪伙绿林?他们如何将那些钱带走的?
赵传薪带人在霸县转了个弯,又朝廊坊行进。
稍作休整,途径玉田,卢龙,直奔山海关。
虽然餐风露宿,但赵传薪的补给充足,困了有被子有枕头,饿了有肉有饭有酒,这一路虽然辛苦,但士气高涨。
谁都知道赵传薪手里捂着大笔钱,就算再少,每个人分个一两千大洋都不成问题。
妈的,这数目足够让人眼红了。
没见那袁世凯发出几百悬赏就有人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拼命么?这还给大伙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当时赵传薪以为拦路的也是要钱的,结果那人直接开枪,高丽胸前中了一枪。
此刻休息,高丽掀开衣服看了看,心有余悸道:“这护甲就是好,竟然能防住子弹!”
二肥子拍拍肚子说:“俺就怕中弹,这一身肥肉,中弹了里面白花花的肥肉就会翻起来,连缝合都难。”
李光宗叹息道:“可惜,咱们的投资计划打水漂了。”
他还一心想着去南方投资铁路,将来赚个盆满钵满。
赵传薪拍拍他的肩膀:“现在环境还是差了些,另外铁路投资也并非最好的选择。等有机会了,带你去美国,做空他们的股票市场,那赚钱速度才叫快。应该再过两年,他们就会有一次经济危机。”
其实赵传薪并不想现在进行实业投资,他一点都不愿意为清政府添砖舍瓦。
等清政府被推翻,到时候那些军阀更不讲理。甭管什么实业,到时候说给抢了就抢了,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若是在东三省大力投资也不行,将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都为小日本做了嫁衣。
那要说是将钱一直留着也不现实,民国时期还成,后面都不用银元了,银价贬值的厉害,再想花就晚了。
思来想去,最好的选择还是将银元都变成外汇,甭管美元还是英镑,然后在稳定的地方投资,赚了钱回头再用来救国。
专业补刀,哪里需要把钱丢哪里,自己却不下场,估计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想通了这些事,赵传薪眉开眼笑:“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了,等回去先把鹿岗镇盖好。”
他必须在这个年代给自己留下一些记号,百年后有游客来到鹿岗镇,导游会说这当年是赵传薪盖的……
正当再次上路,却碰上了一个当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