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328节
最后的一刻,他撤去了蔚蓝幽灵甲,所以衣服也被江水打湿了。
上了船后,他在甲板上歪着脑袋跳动,将耳朵里的水空出来。
把头发随意的往后一划拉,抹了把脸上的水渍。
发现一船人,如同看天神般的目光看着自己。
赵传薪抬手虚压:“小风小浪,却还用了这么久才把人救上来,让大伙见笑了。”
金武志“……”
这个比装的,就算给二百分都不怕他骄傲知道吗?
赵传薪把上衣全脱了,露出精壮的上身。
他虽然肌肉线条明朗,却不是那种天天晒日光的健美先生,反而皮肤白皙细嫩。
船上但凡知道《水浒传》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浪里白条!
赵传薪两臂较劲,拧干衣服上的水分。
两条手臂肌肉像蛇一样扭动。
旁人不由得喝彩:“好汉,这绝对是好汉!”
“好样的,英雄你可曾见了水下的龙王爷?”
“胡说,见了龙王爷还能活着上来吗?”
“屁,这位好汉,我看连龙王爷也不敢拿他怎样!”
赵传薪抄起衣领,猛地一甩,砰然作响。
他笑嘻嘻道:“看见龙王爷了,还想跟我掰掰手腕。就我这小暴脾气,我能惯着它?我上去一脖搂子,就给龙王爷的脖颈子搂住。它被勒喘不过气来了,赶紧求饶。我指着它脑门告诉它,以后再几把胡闹,我特么就拿杀猪刀给它放血,回去炖酸菜!”
哪吒都能给龙抽筋扒皮,他赵传薪难道就不可以放血炖酸菜吗?
众人将信将疑。
还真有几分信了。
为何?
看船老大丢孩子的反应就知道了,此时的人迷信的很。许多人对龙王爷深信不疑,而刚刚在那妇人说要把孩子丢水里后,小汽轮确实差点掉了腚儿。
将孩子丢下去,汽轮便立即恢复正常。
这不是有龙王爷是什么?
而赵传薪轻松的就将孩子救了回来,而且在水中那速度,估计龙王爷也不过如此。
“厉害啊,这不是好汉,这是神仙那!”
赵传薪摆摆手:“低调,大伙都低调昂。以后别给什么龙王爷下祭品,它不配知道吗?我法力比它高深一万倍,但是我骄傲了吗?”
“……”
这边的吵闹,加上孩子的摇晃,惊醒了昏迷的过去的妇人。
她睁开眼,便看到了身旁满脸惊慌的摇动她手臂,一直喊娘的孩子。
“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的孩儿,咱娘俩这是在地府又重逢了……”
第249章 大韩皇帝的最后一哆嗦
孩子母亲以为自己已然身陷阎罗殿,和孩子地下重逢且喜且悲。
有人提醒她:“是那位赵先生救了你的孩子,你们尚在人间。”
孩子母亲懵了一下,不可置信的伸手,在孩子脸上身上连续按下,发现血肉温热,爱胡闹的小兔崽子骨骼依旧清奇。
他,真的还活着。
又是忍不住大哭。
哭过后,她拉着孩子“噗通”给赵传薪跪了。
“恩公,大恩大德当牛做马也难报万一。
儿啊,快给恩公磕头。”
那孩子懵懂的跪下,也跟着磕头。
之前在水下,他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挣扎半天,忽然就被托举上江面。
他看着赵传薪,牢牢将赵传薪记在心里。
赵传薪将衣服搭在肩头,硬生生的受了母子俩一拜。
除了赵家二代目赵宏志以外,赵家五代目赵传薪表示不惧任何人的跪拜。
反正今日过后,怕是也再不会见面,除了接受跪拜外,赵传薪也收不回什么利息了。
做好事要是不求回报,那以后谁还做好事?
等他们娘俩磕完头,赵传薪大喇喇的说:“起来吧,船晃的厉害,别再掉下去,我再救你们还得磕头。”
“……”
那母子又是千恩万谢,最后才起身。
船上对此津津乐道,唯独船老大神色十分不自然。
等赵传薪坐回座位,金武志添油加醋的将船老大的见死不救妇人招人恨劲儿讲了一遍。
赵传薪听后不置可否。
跟愚蠢的人计较,那他会跌智商的。
见赵传薪不为所动,金武志只好悻悻作罢。
片刻又问:“赵先生,伱在江水下,真的见到龙王了吗?”
前后座位的人,也将耳朵竖起来仔细听。
对这种事的猎奇,永远都不会觉得够。
赵传薪不屑道:“屁的龙王。刚刚我下去的时候看了,是一根大圆木,很粗。这应当是小日本的杰作,他们在上游伐木,偶尔会利用江水运输一段,或许这根圆木是漏网之鱼。”
小日本在关外没少掠夺自然资源。
赵传薪就算千般不好,但至少鹿岗镇周围方圆百五十里内的自然资源,他给保住了。
众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觉得船身猛烈震动,原来是被木头给撞了。
如果木头浸水久了,也未必会沉,但吸了水的木头尤其重,没把船给撞翻,已然是大造化了。
同时,大家又神色古怪。
既然是木头,那赵传薪又是搂龙王爷的脖子,又是破口大骂什么的,自然也都是吹牛逼的了。
偏偏他们还都信了。
真是惭愧的紧。
还有些恼羞。
而船也终于靠岸。
赵传薪和金武志两人登上韩国新义州的土地。
金武志拿出吴禄贞给的文件,递交给江岸港口检查的日本宪兵。
日本宪兵看了看文件,又看看人高马大光着膀子的赵传薪。
赵传薪也笑嘻嘻的看着他,心道:小鬼子敢说个“不”就弄死你。
旁边有人好心的解释:“这位先生刚刚救了个孩子,所以衣服都湿了。”
日本宪兵点点头,将文件还了回来,放行了。
金武志长舒一口气。
或许,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日本人对赵传薪恨之入骨,而文件上的名字自然是伪造的。
若是日本人知道眼前人是赵传薪,怕是要出大乱子。
过去后,他擦擦额头:“吓死我了。赵先生,咱们搭一辆马车,直接去火车站。”
赵传薪点点头:“行,你看着办,反正我听不懂你们棒子的话。”
被称为“棒子”,金武志也不恼。
要是赵传薪嘘寒问暖客客气气的,他可能反而要心里发毛了。
由于经常有日本人出没,在新义州存在不少日本秀气的四轮马车。
两人搭上一辆,朝京义线的火车站驶去。
一路上,赵传薪见识了不少“奇景”。
他心里破口大骂:什么大长今之类的韩剧都是骗人的。
街道上的女人,那发型比清朝女人强不到哪去。
街上到处有穿着白色长衫的男人,也有穿着粗布的农夫百姓,头上还系了白条,要不是金武志解释,赵传薪还以为他家死人了呢。
经过一口水井时,赵传薪发现韩国人挑水的方式和国内极为不同。
不是手提,不是肩担,而是在背后弄了一块木板,像书包一样背着,扁担挂在木板上。
这不是挑水,而是背水,有点意思。
马车上,赵传薪指着路旁说:“小金子,那个獐头鼠目的家伙是干啥的?”
“小金子”这个称呼,总让金武志觉得自己是个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