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361节
赵传薪说:“刚刚,我路过一个人家,那人自称是朴齐纯。跟我呜呜渣渣,被我当场击毙。这人是个实权大臣,走,我们去抄他的家,先抢一波再说。”
他得用点手段,转移众人注意力。
否则光盯着伤亡数字,容易毁伤士气。
朴升烈犹豫:“这,赵先生,我们是正规军啊,这样干是不是有点……”
赵传薪直起腰,一本正经道:“朴升烈,你记住了。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起了邪念而已。”
“……”
所有人都无语的看着赵传薪。
实在想不出两者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有人说:“朴齐纯是‘乙巳五贼’之一,抄他的家是应该的。”
乙巳五贼,全是实权亲日派,日俄战争后和韩国与日本签订协约的代表之一。
今日能来的,都是大韩的爱国者。一人说完,其余人也跟着口诛笔伐。
赵传薪挥挥手:“我们先去抄家,受伤的都坚持一下,到地方再进行救治。”
朴升烈跟在赵传薪身后说:“赵先生,侍卫队已经解散了,不如我们以后也叫‘义兵’。”
赵传薪头也不回的说:“叫什么义兵,一点都不响亮。今后,我们就叫战神小队。无论何时何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话可太提气了。
后面的侍卫队各个挺起胸膛。
日军厉害吧,今天不照样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连梶原义久都被赵先生乱拳打死,打的不成人形。
可见,日军也并不是战无不胜。
朴升烈犹豫了一下道:“可我们的弹药不多了。”
说到这,赵传薪想起来了。
他驻足:“都退后。”
挥挥手,在众人惊愕目光中,空地上出现了无数枪支弹药。
“仙术啊,这是仙术!”
“赵先生法力高深。”
在此时代,这一招无往不利。
在后世,搞不好赵传薪玩这个第二天就会消失。
赵传薪背起手,一派仙风道骨:“这是你们武器库里搜刮来的,没有给小鬼子留一粒子弹。我这甚至还有机关炮,不过不利于携带,等打仗,我再给你们。”
都说狗仗人势,人其实心里有了指向后,和狗没啥区别。
肯踏实自力更生的,一般都是心里清楚只能靠自己活下去的人。
要不然为何后世啃老族比比皆是呢,因为老一辈积攒了家底,且家家都一个孩子,惯的不得了,有滋生惰性因子的土壤。
为何许多人成家后就成熟了呢?
因为结婚一次,彩礼、房、车将家底耗尽,再不努力就得朝西边张嘴——等喝西北风了。
战神小队看见了赵传薪的能力,这极大的缓解了他们对日军的畏惧心理。
天塌了,战神个大,有他顶着。
可他们却不知道,赵传薪利用他们这种心理,将侍卫队改名战神小队,那岂不是这个队伍成了他的私人武装?
看他们一个个咧着大嘴笑,赵传薪心说真是一群棒槌。
到了朴齐纯的家里,除了院子里的两具尸体外,这里已经没有活人了。
即便有仆从,怕是也吓得逃走。
赵传薪在院子里,拿出一堆医疗器械和药物,都是当初在天津城,从法国人的小火车上顺来的。
他洗了洗手,亲自上手演示如何治疗枪伤。
他拿出一根烟递到伤号嘴里:“我也受过枪伤,知道我当初是怎么忍耐痛苦的么?”
伤号摇头,猛吸了口烟,似乎这样能缓解痛苦。
赵传薪淡淡道:“我一边读《春秋》,一边让人给我取子弹。当我沉迷书中无法自拔的时候,是无法体会到任何痛苦的。”
伤号诧异:“赵先生,这里没有《春秋》啊,我也不识字。”
旁边的朴升烈,也拿出一根烟。
这是从日军那缴获来的。
他又拿出缴获来的钢笔和本子,插嘴道:“赵先生,干脆你给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吧,比如你在哪学习的法术?”
一听到“法术”二字,众人都来了精神。
赵传薪看看所有人都满脸战斗后的疲惫不堪,他们也确实需要休整一会儿。
而朴升烈一副“战地记者”的架势,所以赵传薪也来了几分兴致。
信口开河道:“这要从很久之前说起了。我的伯父,喜欢看《老庄》、《参同契》、《抱朴子》这一类的书,妄想有一日能脱离苦海,得道成仙,获得永生……”
赵传薪是看菜下碟的典范,和熟人讲故事都讲修仙玄幻内容,精彩够精彩,但一听就是扯淡。
可朴升烈竟然拿了纸笔,郑重的记录。
赵传薪不知道这孙贼想要干啥,讲的就比较贴合实际。
故事从他大伯那说起。
他大伯好老庄,从小读这些神神叨叨的哲学。
他家里有很多书,赵传薪对其中的小本连环画感兴趣。
好为人师的人都懂,有时候想厘清头绪,就要给别人讲解。
这种方法,还被人当成一种学习方法,堂而皇之的编成了书。
他大伯不能跟别人讲他的那些玄学哲学,因为大家会把他当成疯子对待,就只好对年幼的赵传薪说:“想看我的连环画,就必须听我讲故事。”
赵传薪那时候小,为了天天泡在小人画里,就忍受枯燥听大伯唠叨。
那几年,大伯经常给他讲这些,连听数年,赵传薪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有天,大伯问他:“你想不想成仙?”
赵传薪毫不犹豫的回答:“不想。”
大伯诧异:“为何?”
“你说,世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我还小,没喝过酒,没有耍过酒疯,没抽过烟,没有睡过女人,甚至我天天睡得早,都没像你们那样日上三竿才起床。
这些快乐的事情,我都没有尝试过,那我求仙图什么呢?
等我把这些都尝试一遍,我获得的快乐,不比成仙要强一万倍?
没有快乐,没有欲望,我求得长生还有啥意思?
混沌开了七窍便死了,但我觉得他死之前,肯定品尝到了世俗的快乐。
所以壶子说他用心若镜,我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等我以后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就快活胜似神仙。”
当赵传薪说完,他大伯目瞪口呆,倏地豁然开朗,一扫数年来痴痴傻傻的模样。
他伸手,连拍赵传薪脑门三下。
说:“得脱,得脱,得脱。”
于是,赵传薪便无师自通,学会了各种法术……
这故事肯定是比不得斗破苍穹装逼打脸来的精彩,比不得凡人修仙那种靠种田积累,一朝得道,鸡犬升天来的淋漓畅快。
但胜在真实,让众人觉得好像就发生在身边,给人错觉,仿佛人人都有机会悟得大道。
因为大道至简。
朴升烈兴奋的记录着,问赵传薪:“赵先生,那你大伯,他有没有成仙?”
“没有,他被关进精神病院了。就是美国兴起的那种,专门治疗心理疾病的医院。”
“这……”
众人被这神转折闪了腰。
“呵呵。”赵传薪自得一笑:“事实证明,想要习得法术,并非靠痴男信女那样苦苦求索,有天赋的人,不当回事也能随随便便成为大法师——比如我。”
这让想要开口求赵传薪教点法术神通的人,大失所望。
看来自己并非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赵传薪看朴升烈奋笔疾书,问他:“你记录这些干嘛?”
朴升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想等将来出一本书,为赵先生著书立传。”
赵传薪诧异的看着他,没料到这货五大三粗的,竟然还有出书的野心。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万一你要是真的出书了,记得千万别说我是你们大韩人。你要是敢扯淡,我就打断你的腿。”
棒子惯会把金子都往自己脸上贴,全宇宙都是他们的,不可不防。
有人说:“赵先生虽非大韩人,却是大韩的朋友。”
赵传薪哈哈一笑:“是极是极,赵某最见不得大韩受日本欺凌,所以必须带领你们将日本人驱逐出境,恢复大韩主权。这么跟你们说,你们的皇帝李熙,和我是莫逆之交,我们差点拜了把子。”
这是大伙万万没想到的。
于是将信将疑。
赵传薪见他们不信,正好已经给伤号缝合完伤口,便拿出了五彩璎珞高脚碗:“不信?这就是你们皇帝陛下送的,是他的心爱之物,价值万金。”
即便身为大老粗,众人也能体会到这件古董的不凡。
“赵先生说的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