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767节

清末的法师 第767节

  此时,智能陀螺仪转移到阿拉亚板下,推动冲浪板缓缓前行。
  一大一小两人加上狗,再加上阿拉亚板子的重量,智能陀螺仪想爆发也爆发不动,只能逐渐加速。
  “天啊,那块木头怎么能动?”
  “他们怎么做到的?”
  一群葡萄牙人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人和狗能在水上漂,一块木板可以无风自动。
  他们可是亲眼目睹赵传薪将那块板子削出形状并下水的,这里面并没有机关。
  跑起来后,赵传薪就松开了本杰明·戈德伯格,只是还抱着干饭。
  饶是远没有赵传薪自己快,但速度也远超此时船只,当跑起来惯性和加速度,能让阿拉亚板最高达到35节的速度。
  当出了南湾,进入了九州洋,有了海浪之后,赵传薪发现速度又提升了几节。
  但这种提速不稳定。
  片刻他就察觉出里面的门道,原来当有海浪的时候,智能陀螺仪便带着阿拉亚板迎上去,利用海浪的推力加成提速。
  本杰明·戈德伯格也很聪明,看出了一些端倪,他问:“师父,你怎么做到的?”
  赵传薪神秘一笑:“因为最强大脑。”
  看来星月的计算能力,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强。
  或许未来有一天,赵传薪能还原它真正的智能样子。
  一个小时的时间,两人一狗路过了小横琴岛、高栏岛,航行至荷包岛一带。
  愈往南,温度愈高,否则还真有些受不了。
  在荷包岛附近的海域,追上了一艘轮船。
  本杰明·戈德伯格站在赵传薪身后,露头说:“师父,咱们去那船上暖和暖和,反正顺路。”
  赵传薪在前面可以挡风,他点点头,很无所谓。
  于是朝轮船赶去。
  轮船上,一个长髯飘飘,脸颊长了痦子的四十多岁男人,和另一个留着八字胡、年纪相仿,带着些傲气的男人,正靠着船舷,远望风景遗世而独立的荷包岛。
  “萍生,你看这岛如何?”傲气男人指着荷包岛问。
  “此荒岛十里银滩皎洁,草木蔚然,少了些人气,多了些自然……咦,葆生兄,你看那里,似乎是人。”
  郭人漳手搭凉棚望去,惊诧莫名:“像是踩在板子上的人,可板子如何能海上行舟?”
  说话间,板子距离更近了。
  齐璜说:“是两人,还有一条狗。”
  更近了。
  一道海浪推来,靠近板子,齐璜和郭人漳不由得替站在上面的两人一狗捉急。
  然而,板子微微倾斜,不但没有没入水中,反而借着海浪推波助澜的速度更快的靠近。
  那板子就如同活过来一般。
  赵传薪靠近了轮船,也看见了这两人。
  他觉得其中戴着圆框眼镜、脸颊长着痦子的男人有些面善,但他又确定自己没见过。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这年头转瞬即逝,赵传薪朝船上招招手:“你们好呀,帮忙接着点我徒弟。”
  船上两人正在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就见赵传薪将干饭放在海上,然后揪住本杰明·戈德伯格的衣服,向上悠了过去。
  本杰明·戈德伯格吓得哇哇大叫……
  第564章 几十年后再取画
  先把本杰明·戈德伯格丢上去,旋即甩出裁决之鞭,同时吹起了口哨。
  裁决之鞭后发先至,缠在了船舷上,另一端卷住了本杰明·戈德伯格。
  赵传薪在下面喊:“两位,帮忙拉一把,别只顾着看热闹。”
  郭人漳没动,齐璜却伸手去帮忙拉扯。
  别看他戴着眼镜,一副书生模样,但年轻时候干过木匠,学过雕花木工的活计,手上还算有一把子力气。
  本杰明·戈德伯格自己也用力,跨上了船舷。
  见一个洋人半大孩子,齐璜和郭人漳倍感惊奇。
  再看下面,发现那板子已经消失不见。
  干饭海上奔跑,忽然跃起。
  赵传薪屈起双膝,智能陀螺仪先沉后起,赵传薪在半空接住干饭,顺势跳了数米高。
  庞仓……落在甲板上。
  赵传薪乐呵呵的拱拱手:“二位,幸会幸会。”
  齐璜和郭人漳满脸呆滞。
  郭人漳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你是赵传薪?”
  齐璜的反应与他相反,露出惊喜之色,拱手说:“赵先生,久仰大名。在下齐璜,字萍生,号白石,一介懂作画的乡巴佬。这位乃……”
  没等介绍到郭人漳,郭人漳就出声打断:“郭人漳,字葆生,湘潭人。”
  显然不愿意多透露自己身份。
  赵传薪惊讶的看着齐璜:“齐白石?”
  委实意外。
  小学课本上的名人,只是年轻了无数倍,怪不得看着面善,但大体轮廓没变,胡子和他老年时没什么区别,头发此时更加整齐,阴阳头留辫子……
  齐璜诧异:“赵先生认得我?”
  赵传薪缺乏对名人的敬畏,大大咧咧的说:“名号有些意思。你说你懂作画,那好,不如就在此时此地,我出钱你给画个十幅画。”
  名人,未必是大家想的那样出淤泥而不染。
  事实上,赵传薪因为也喜欢绘画,读了不少艺术相关的书籍,还算了解齐白石。
  他幼年时贫苦,放过牛,种过地,砍过柴,上过半年私塾就辍学了。
  他也好色,垂垂老矣还不忘纳妾,且有了旧人惦记新人。
  他也自卑且自负,跟人吹嘘: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事实上却正相反,他浸淫一生的画技排第一,其余排不上号。
  这就是越缺少什么,越在意什么,典型的自卑而自负的表现。
  赵传薪不在意其它,只是想着此人的画有纪念意义。
  齐璜没料到鼎鼎大名、时常搅动世界风云的赵传薪,会一见面就提出这种要求。
  他欣然接受:“十幅画不免透干灵气,在下不收费,能为赵先生作画乃是荣幸。”
  此时的他已经斩头露角,小有名气,靠卖画有了些家资。
  但远不像后世名气那么大。
  作为艺术家的傲气或许有,但在赵传薪面前,那点傲气也就收敛起来了。
  赵传薪眼睛一亮:“那还等啥?现在就画吧。”
  “……”齐璜摇头:“舟车摇晃,稍有偏颇画作便毁于一旦,赵先生不妨等到了钦州,再作不迟。”
  既如此,赵传薪就掏出了纸笔:“行,既然你我有缘,你要送我画,我也送你一幅。”
  没道理只单向索取,赵传薪偏要反向输出。
  后世人将知道,这个时代里,除了齐白石还有他赵传薪的一席之地。
  齐璜眼前一亮:“原来赵传薪也会作画?”
  “说来惭愧。”赵传薪这次很谦虚:“技术很浅显。”
  本杰明·戈德伯格错愕的看着师父,这可不像师父的性格啊?
  他不知道,在绘画的领域中,赵传薪在齐白石面前也不敢托大。
  他又拿出了画板,将纸夹上。取出钢笔,以他此时的角度观摩船和在场人物,稍一打量就下笔了。
  齐璜纳闷:“赵先生从哪拿出来的板子和笔墨?”
  随手一抄就有,不科学。
  赵传薪头也不抬:“都是细枝末节,不重要。”
  口头谦虚,不代表下笔会迟疑。
  想当初,他练习钢笔画的时候,练习线条练的快吐了,螺丝钉和梯子通常一本一本的画。
  再到后来的赛博朋克风的幻想图,复杂到极点的建筑……
  赵传薪作画的特点就是毫不停顿,容错率超高,手腕抖动的频率叫人拍案称绝。
  真·速写。
  郭人漳不愿意多和赵传薪接触,但他热衷艺术,忍不住在后面和齐璜一起观摩。
  待看到赵传薪打印机一样的速度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花活,在这个时代还不存在。
  颇有种在麻瓜面前使用魔法的意思。
  好像假期最后一天赶作业的学生,像极了夜半三更发现只字未动而第二天等着更新的写手。
  齐璜忍不住:“赵先生,你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