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906节

清末的法师 第906节

  赵传薪坐下:“伸手,我把把脉。”
  赵传薪捋着胡须,片刻收手:“好了,我知道你有什么病了。”
  “赵掌柜不愧为神医!还请说……等等,赵掌柜,在下无病。”
  他走路姿势怪异,脚步虚浮,嘴唇发白,一看就是受伤失血过多了。
  “不!”赵传薪笃定道:“你有病。”
  “额……那,那是什么病?”
  “你有选择困难症!”
  “没……没听过啊?”
  赵传薪解释说:“所谓选择困难症,就是在容易和困难之间,你总是选择困难。例如说,你有仇人,你分明可以躲的远远地,你却非要报仇。例如说,你可以安逸生活,却非要当刀客。再譬如,你要造反。”
  王改名猛拍桌子:“哎呦,疼死我了,不过赵掌柜不愧为神医,一语道破天机。江湖中人,正当快意恩仇。”
  郭秃娃也满脸敬佩的看着赵传薪。
  俩二逼。
  赵传薪乐呵呵道:“好了,亮出你的伤口我看看。”
  “啊?”王改名惊讶:“原来赵掌柜早知我受伤?”
  他伤在了腹部和肋骨处,一条斜着的伤口,足有二十公分,触目惊心。
  不知上了什么药,臭烘烘的,伤口已经化脓了。
  赵传薪拿来医药箱,用李建功送他的一把藏刀,将来历不明的伤药剥去。
  这把藏刀,刀柄为牛角材质,刀鞘应是黄铜合金,镶嵌松石、南红和珊瑚。
  刀坠则是一块老蜜蜡和砗磲。
  赵传薪用酒精给他冲洗伤口,挑破了放脓,然后拿针给他缝合伤口。
  王改名疼的龇牙咧嘴,直抽凉气。
  包扎好,赵传薪说:“别穿上衣,晾着吧,七天后给你拆线,忌口……算了,趁着还有机会,想吃啥就吃啥吧。”
  王改名发懵:“等等,赵掌柜,此言何意?”
  赵传薪却不理会他,径直走了出去。
  郭秃娃却神神叨叨的说:“且放宽了心,我们掌柜活死人肉白骨,那是神仙般的手段,七天保准你生龙活虎。”
  王改名将信将疑。
  赵传薪出门,远远看见来了一群孩子,足有二十多个。
  各个背着个大背篓。
  “赵掌柜,我们来了。”
  他们一边走,一边好奇打量赵传薪新建的人工湖。
  赵传薪见他们的背篓里,要么是刚发芽的草木,要么是各种种子,其中赵传薪还看到了玉米、大豆、麦子、青稞混在里面充数。
  这让他哭笑不得,很显然,这群小犊子是从家里偷来换糖的。
  龅牙做贼心虚的问:“掌柜的,能,能换糖吗?”
  见他担忧的抬头纹都皱了半厘米深,赵传薪笑笑说:“这次可以,但今后不得偷家里粮种了。”
  龅牙龇牙:“嘿嘿嘿,嘿嘿嘿。”
  “哎我焯,你可别笑了,跟旱獭成精似的!”赵传薪无语。
  一个孩子说:“我捉住旱獭两只,掌柜的换糖吗?”
  赵传薪伸手:“拿来看看。”
  孩子将从背篓底层,将旱獭提溜起来,递给赵传薪。
  说来怪,在孩子手里还折腾几下的旱獭,到了赵传薪这动也不动。
  挺肥的。
  赵传薪将两只旱獭丢地上,小东西直接钻进草丛里:“换了。”
  第678章 赵传薪销声匿迹的世界
  赵传薪答应每人多给一块糖球,但要这些孩子帮忙去栽植草木。
  他安排区域,一群孩子撅着腚忙活,身体虚加上累,各个满头大汗。
  赵传薪见他们都带着水囊,就说:“水囊拿来,给你们汲水去。”
  其实里面都有水,但跑了一路,已经温了,喝着不解渴。
  赵传薪将水倒掉,去暗河井给他们打满了水。
  “哇,凉!”
  “痛快!”
  一群孩子发出惊叹。
  赵传薪招呼郭秃娃:“去厨房,按人数取烧饼来。”
  郭秃娃犹豫:“掌柜的,人可不少啊?”
  “拿就是了。”
  赵传薪赶在他们捡粪之前,先让他们把烧饼吃了。
  烧饼噎人,可这群孩子眼睛瓦亮瓦亮的,仿佛发现了新的“丝绸之路”。
  赵传薪却摩挲着下巴想,应该多买点蜜饯糖球之类的零食回来。
  只是,兜里不剩几个大子儿了……
  ……
  钦州府,战斗已经打响。
  黄兴所率,乃安南的华侨同盟会,200来人组成的中华-gm-军南军。
  慈禧依旧管他们叫反贼,而人家已经正八经建军了。
  当地百姓管他们叫——义军。
  黄兴叫来双喜:“张双喜,给你一天时间,拿下清军36营。”
  双喜将一个饭团子塞进嘴里:“何须一天,给我一个时辰,我们继续向下一营推进,争取后日拿下马笃山。”
  双喜自然没吹牛逼。
  义军人数少,弹药补给感人,连炮都没有。
  双喜曾秘密联系李光宗,询问义军在此时能不能成事,李光宗的回答是,尚未到火候。
  双喜就明白此战要领了。
  他没办法保证所有人的战力,但他突击加强训练了十几人。
  这十多人是他的核心战斗人员。
  他制定了八条此战战术要领:
  一:集中兵力,攻占要地,放弃次要地带,由黄兴动员和策反当地军民。
  二:自信,不盲目,做好侦查,尽量杀伤有生力量。
  三:侵略如火,不拖延,该冒险就冒险,不给清军喘息机会。
  四:作战果决,不怕死。
  五:侧翼和后方该暴露就暴露,核心战斗人员却灵活大胆穿插迂回,攻敌人侧翼与后方,清军军心散漫,如此很容易瓦解他们的防御。
  六:远端自动变幻防线。核心人员组成的前锋突破,后方自动关闭口袋消灭敌军。
  七:后方以一挺哈奇开斯重机枪吸引清军火力,余者交叉掩护进攻。
  八:后方钳形进攻,当前锋突破后,后方对敌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双喜只知道战斗,唯一的战略是:如果郭人漳没有履约帮忙补给,双喜会当机立断前阵变后阵,交叉火力掩护撤退,绝不给清军时间对他们进行包围。
  这是基于李光宗给出此战无法定鼎的大前提制作的战术和战略要领。
  双喜带着核心战斗人员,攻其不备。双喜冲在最前面,摸爬打滚,枪枪收割人命。后面核心战斗人员见他如有神助,打的清军哭爹喊娘,于是军心大振,发挥十分稳定。
  果然一举奏效,清军来不及反应,就被前锋队给突破了。
  清军根本没有战斗意志,遭遇敌袭第一时间就乱了。
  后队趁机钳形进攻,只是重机枪并没有吸引火力,反而直接让清军溃散,他们甚至都没有尝试用炮火和重器反攻。
  战斗总共用了一小时二十三分钟,双喜带队总共击毙清军68人,清军36营告破。
  黄兴带人追上来的时候,兴奋的拍着双喜肩膀,连连道:“好小子,好小子……”
  捡到宝了。
  双喜一战成名,在义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
  乃至于次日,第二次作战队伍更有经验了,双喜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再次突破清军一营。
  也就是第四天,攻占马笃山的时候,稍微困难了些。
  但义军人数,已经由原本的200人,扩增至600余人。
  这也是孙公武等人一直以来的滚雪球战斗方式。
  双喜深深记得上一次在镇南关-起义的时候,乌合之众的缺陷暴露无疑,所以他将队伍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前锋,第二梯队是原本人马组成的中队,第三梯队是作战经验不足的新人。
  双喜作战时猛打猛冲,带兵时却稳扎稳打,一旦有了作战经验的新人,就会并入中队,于是战力陡增。
  他们转战于钦州、廉州和上思一带,远比原历史要勇猛的多,隐隐有野火燎原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