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962节
那是取纸吗?那是搬救兵去了。
此时,德璀琳完全将自己代入狗腿子的身份当中,腆着老脸一副为赵传薪着想的模样说:“赵先生,西洋有句话说——战时不要讲法律。此时国内承平,改组开平矿务局之事很难办,因为股份不光涉及到东方辛加迪公司,还有国内各个持有新股股东。若来硬的,他们怕是不会同意。”
赵传薪想了想。
破坏规则,其实对大环境不利。
但也要分时候。
闹义和拳时,八国联军侵华,开平矿区差点就被沙俄和德国侵占。
当时的明明有机会占便宜的比利时投资者已经打了退堂鼓。
这就是所谓的战时莫谈法律,因为可能不认账。
赵传薪眼珠子转了转:“如果我五万块买了开平煤矿,想来英国人一定会噘嘴不悦对吧?”
噘嘴?不悦?
德璀琳和叶溶光心说你可真敢想。
而威英则不屑的撇撇嘴。
德璀琳苦笑说:“赵先生,开平煤矿比之汉口租界重要十倍不止,英国会不惜一切代价讨要。”
他在点拨赵传薪,意思英国人或许不会为了汉口租界割地赔款拼命,但一定会为了开平煤矿拼命。
“例如?”赵传薪迫不及待的问。
威英和叶溶光发现,赵传薪脸上的神光,似乎应当被形容为——期待?
德璀琳犹豫片刻,小心的看着赵传薪:“炮舰挺进天津卫?乃至于渤海湾?”
赵传薪喟然长叹:“哎,换做一年前,我定然陪英国鬼子玩玩!”
听他如此大的口气,旁边静静听着的叶溶光忽然插嘴问:“那如今呢?”
“如今?”赵传薪吐出一口雪茄烟:“如今也是一样!”
“……”
威英面色大变,冷冷对德璀琳说:“德璀琳先生,别忘了,你尚且心心念念加入英国籍,你这样做,若是被我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朱尔典先生知道了会如何?”
德璀琳是个非常矛盾的人。
他知道权势来自于清廷,但屁股却总是坐歪。坐歪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一直想要加入英国国籍。
闻言他脸色一变:“我……”
当他看见赵传薪乐呵呵的表情后,一咬牙:“我现在与赵先生共进退。”
赵传薪一拍桌子:“好,冲你这句话今天就不会死。”
德璀琳:“……”
他心里苦涩到了极点。
这个曾经给李鸿章当首席外籍顾问的老头,也风生水起过,如今感觉自己好像一条被人嫌弃的老狗。
但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威英又说:“赵先生,在下只拥有管理权,而开平矿务局的一切土地、房屋、矿山、轮船以及一切其余财产,都掌握在注册于伦敦的开平矿物有限公司,而开平矿物有限公司则掌握在东方辛加迪公司下。即便有我签字,也不具备法律效应。”
赵传薪摆摆手:“无妨,只要你签字就行,因为战争将至,战时莫谈法律。”
我焯……你真是活学活用!
威英听的头皮发麻。
他怒道:“赵先生,退一万步讲,即便你蛮横的夺了矿权,我们也不会让你安然采矿,你总不会每天坐镇于此吧?”
这就是在威胁了。
赵传薪乐呵呵道:“我不需要开采啊,我就放那放着。我有钱,我乐意,管的着吗?”
“你……”如果是这样,威英还真就拿赵传薪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要拖个几年,滦州煤矿崛起,那么开平煤矿的意义也不大了。
旁边的叶溶光一直听他们叫赵传薪为——赵先生。
暗自猜测赵传薪身份。
见听到英国炮舰会挺近天津卫和渤海湾,赵传薪依旧有恃无恐。
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霍然起身道:“你是赵传薪?”
赵传薪将他重新拉回座位:“诶,你这老头激动什么?坐下说。”
可叶溶光却急了,赶忙招呼:“来人。”
一个士兵在赵传薪点头后,犹犹豫豫的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快去,告诉衙门不要派兵来援!另外快些将纸取来,要最好的。”
如果此人是赵传薪,那来多少人命也不够填的。
赵传薪笑了。
士兵拔腿便跑。
叶溶光也总算弄明白今天唱的是哪一出戏。
如果赵传薪能收回开平煤矿,他叶溶光举双手双脚赞成。
当心态变了,心里再无畏惧。
他连坐姿都调整到最舒服,先是拿餐巾擦拭头面上的血迹,甚至还伸手去给自己斟了一碗茶。
第730章 唯有刀锋枪口取
关于开平煤矿归属这件事,叶溶光只了解大概。
每个人都是只言片语不全面,当局者更迷。
但是,叶溶光能确定一件事。
当年,开平矿务局,这个在毫无争议的清朝领域上的煤矿,却要在法袍、假发、天平、辩论为装点的西方法庭上,以纯西方形式来决定其所有权。
无关于朝代,但凡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的中国人,听了都会觉得憋屈。
既然赵传薪兜底,叶溶光已经不去想这件事最后能不能做成,哪怕赵传薪多弄死几个罪魁祸首,那都是大快人心的事。
若非场合不合适,叶溶光甚至都想要痛饮几杯直抒胸臆。
当年龙旗事件让他憋屈的不行。
不多时,士兵带着一摞纸回来。
赵传薪取出随身携带的自来水笔,递给德璀琳:“你了解开平矿和相关产业架构,你来写协约。我和张翼一样,你写完了我看都不会看一眼,直接签字。”
说完,他还起身去踢了一脚张翼的尸体,凉透了……
叶溶光这个痛快啊,好似三伏天被浇了一盆凉水。
当初张翼这个二逼就是看都没看便签字,被德璀琳和胡华哄骗了还不自知,后面这货发现被骗后直接躺平接受好处了。
现在赵传薪直言自己不看协约直接签字,和当初张翼如出一辙,但叶溶光知道但凡这货敢动一点猫腻,下场肯定比张翼还要惨。
果然,德璀琳紧张的不得了,连连擦拭额头汗水:“赵先生,这,这,撰写卖约和移交约,需要原始文件抓住其中堂奥,需要资产清单,需要股东名单,据我所知,小股东便有类似《泰晤士报》首席记者莫理循这等名流,都需要股权交接,否则我等将失去股东奥援……”
赵传薪摆摆手:“什么莫理循李鸿章的,之前的协约统统作废,伱就写开平煤矿现有的一切资产,都转移我名下,以前的股权全部作废,权当他们投资失败了。老子买矿,就为了摆在那好看,无需旁人奥援……”
德璀琳和威英无语。
德璀琳继续道:“可若没有英领事的承认,没有直隶袁总督的签字,这协约的效用……”
“我赵传薪三个字摆在案头即王法!”
叶溶光闻言侧目。
德璀琳不再废话,开始下笔。
威英则冷眼旁观。
裕盛轩内,只剩下笔走龙蛇的沙沙声。
但小道消息已经漫天飞。
首先是京奉铁路列车的头等车厢中,有一个中国人杀害并侮辱洋人的消息,在列车还没抵达山海关便传开了。
无数电报飞致清廷外务部,多个国家同时抗议,并要求清廷立即交出凶手。
其次唐-山镇衙门口,在裕盛轩,知州叶溶光以及开平矿的现任负责人威英被贼人所困的消息同时传开。
此时清廷的衙门四面漏风,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英国驻军那边。
自《辛丑条约》签订,列强在各大租界和沿海城市,以及重要铁路沿线都驻有重兵,这其中尤以天津卫和京师铁路沿线为重。
在附近就有大批的英军驻扎。
消息传递到开平矿区,很快有英国工程师去联络当地驻军。
本就因为接收到了京奉铁路上有英国人被杀的消息,当地驻军便已经有所警觉。
英国当地驻军立即派出大队伍,朝裕盛轩进发。
与此同时,爱新觉罗·奕劻也是焦头烂额。
各国驻京使者,联合起来要求照会外务部讨个说法。
但目前爱新觉罗·奕劻对凶手是谁一无所知。
紧接着,他又收到滦州方面的电报,说知州叶溶光和开平矿的威英被扣押。
爱新觉罗·奕劻瘫在椅子上,揉了揉老花眼:“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此事本王要向老佛爷报告。”
自从庚子之乱被压下去后,近年来,但凡胆大包天的闹腾的人就那么几个。
如果事情发生在南方,慈禧第一个会想起孙公武。
但闹剧发生在京城左近,那都不用想了,慈禧将茶碗摔碎,捂着胸口呼吸有些急促:“贼子,赵传薪那抽了反骨都不剩几两肉的贼子,定是他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