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1128节

清末的法师 第1128节

  他一点不温文尔雅,针尖对麦芒开口:“为何不敢苟同?关税本该我国自主,设卡收税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吴萨缔轻咳一声:“贵国贪污现象横行,知道吗,英国人掌管贵国海关,是贵廷唯一没有滋生贪腐的海关,竟然是大清最清正廉洁的一个部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若是将满-洲里交给了你们,不但会滋生腐败,腐败也会妨碍我们的贸易。”
  清廷官员收多少税,交朝廷多少税,或者说交不交是要看心情的。结果让英国人掌管,英国人除了抵债部分,如数全部上交。曾国藩当时见了,觉得很震撼。
  张寿增看了一眼宋小濂,宋小濂脸上闪过一丝怒气。
  怒气并非对他来的,而是吴萨缔。
  任谁听到这么一番言论,估计都会气冒烟吧。
  宋小濂开口:“吴萨缔先生此言差矣。关税本就该由本国掌管,更何况厘金的加收,极大妨碍我朝商业发展……”
  所谓厘金,是列强专门为华人加设的一种税。也就是说,进口只需要交关税,但出口却额外再加税,针对的就是中国商人。
  他话没说完,就被普提洛夫无礼打断:“请伱先等等,关于关税设卡的事情,我们只和胪滨府谈。”
  宋小濂被怼,气的脸色黑如锅底。
  但还真没底气反驳。
  海关关税主权能不能收回,和俄人也谈不着。
  现在赵传薪的事他也管不着了。
  张寿增压力很大,忽然摸了摸兜,那里装着一包昨晚上从姚佳那硬抢来的烟。
  点上一根烟,他不会抽,呛的直咳嗽,但忍着没有掐灭。
  咳嗽完他说:“别处不敢说,但胪滨府的关税部门,定然不会滋生贪腐,因为没人敢伸这个手。”
  其实海关税权在此时并非绝对收不回来,曾经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主动要求清政府自己接管海关,却遭到了清政府的坚决否定。
  因为知道自己人什么德性。
  譬如赫德离职,距离当初最早时期,海关关税税收比1861年翻了6倍,要换成是清廷的官员,怕是这个数字永远都不会变,只要能交差就行,偶尔说不定还会少一些。
  可是到了下个纪元,想收回税权还没那么容易了,费了老鼻子劲,最后也只撤销了厘金。
  吴萨缔前几次和张寿增谈话,他制定了一个策略:以柔克刚。
  他笑了笑,摇头说:“不行,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张寿增也摇头:“知府大人有言,陆关关税必须收回。”
  吴萨缔脸色一滞,上次张寿增还要顾及颜面,顾及沙俄的威慑,这次却意外的强硬。
  宋小濂和黄仕福也惊讶的看了张寿增一眼,觉得张寿增变了,已经不是从前的他了。
  但吴萨缔还是保持了微笑:“贵廷之前只有海关关税,陆关只有常关,收取陆关关税没有先例。”
  张寿增寸步不让:“目前满-洲里为你们俄人把持,除了牲畜和皮毛贸易外,我们连常关也收不到。即便陆关应比海关收税更少些,这个税金多寡可由我们两国商议,却不能由你们一言决定。况且,朝廷有旨,胪滨府为自治,有权决定治下税收问题。”
  他也学会了将“自治”挂在嘴边。
  这时候,普提洛夫插嘴说:“张总办言辞犀利,就不怕闹出外交纠纷吗?”
  说着,普提洛夫恶狠狠的盯着张寿增看。
  张寿增是文人,不是武夫。
  但他这次竟然没怕,也是重重地将没抽几口的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毫无惧意的与普提洛夫对视:“不怕!”
  张寿增心说:赵传薪是杀人魔王,我有时候都敢顶撞他,你算老几啊?
  焯!
  宋小濂、黄仕福、吴萨缔等人全都震惊了。
  短短时日,所有和赵传薪接触过的人都好像变了个人。
  五翼总管以最快速度和赵传薪穿一条裤子,吴萨缔想离间?不成!宋小濂想指挥?不成!
  现在连清廷送来掣肘赵传薪的张寿增,不但和赵传薪站一条战线,胆子竟然还变大了。
  普提洛夫闻言,鼻子好悬气歪了。
  吴萨缔脸上终于青红不定,可旋即又笑了:“此事事关重大,我们从长计议。现在再说说勘界问题。”
  宋小濂和黄仕福如释重负。
  真怕双方当场刚起来,毕竟那个普提洛夫看着也不好惹的样子。
  霍尔瓦特语气沉重:“赵传薪杀了我国数百个铁路护卫队,最近又擅自挪动鄂博,竖界碑,如此咄咄逼人,是何用意?”
  普提洛夫强硬的说:“我得了皇帝授意,事有不谐,我们不惜发动战争解决争端,反正在过去的岁月里,战争通常是解决争端的最有效手段。”
  宋小濂不等张寿增说话,率先开口:“万事有理则行,无理寸步难行,我们今日谈判,就是为了解决争端,不必付诸武力。”
  可张寿增被普提洛夫的强硬的语气搞的火大,他双手按着桌子说:“那么咱们就说说看勘界的问题。”
  沙俄的勘界委员儒达诺夫上场:“第63号鄂博阿巴-哈依图界点的位置要重新确定,因为向西南流入呼伦湖是额尔古纳河,而呼伦湖是额尔古纳河的河源,所以理应都是我国土地。并且,赵传薪擅自挪动的界碑,必须拆除。”
  张寿增气笑了。
  他和姚佳可是天天看地图,日日看地图,对这里每一寸土地了若指掌。
  这货可不光光是要将界碑拆除,甚至还要反咬一口,得寸进尺想要多占上千平方公里土地。
  他冷笑说:“你说的是达兰鄂罗木河,并非额尔古纳河。呼伦湖也不是额尔古纳河的河源。界碑挪不挪先不说,你这话要是被我们知府听见了,当场就会人头落地,儒达诺夫先生,话不可乱说,我劝你慎言!”
  儒达诺夫:“……”
  宋小濂和黄仕福觉得张寿增是疯了。
  啥时候咱们也能威胁沙俄了?
  大半天的扯皮无果。
  当张寿增出门时,看着已经晴朗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宋小濂二人也出了门。
  张寿增笑了笑:“宋大人,要不要去胪滨府坐坐?”
  “……”宋小濂咬牙切齿:“就不去了,难道去看赵传薪如何鱼肉百姓吗?”
  “鱼肉百姓?”张寿增愣了一下,旋即看向了黄仕福。
  黄仕福尴尬一笑,却不能插嘴。
  张寿增淡淡道:“宋大人可亲眼看见赵知府鱼肉百姓?”
  “最近到处都是官货票,是他发的吧?那还不是鱼肉百姓吗?”宋小濂有些生气的说。
  在他看来,这定是赵传薪研究出的新的盘剥百姓的厘金杂税方式。
  张寿增刚想说话,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排排枪声。
  黄仕福身体一抖。
  有人甚至还被吓得落马。
  一些看热闹的俄人指指点点,在旁耻笑。
  只有张寿增脸色冷然,啐了一口:“啊……tui!麻辣个币的,竟然鸣枪恫吓?以为我们胪滨府的人是吓大的吗?我看这几个人是在找死!”
  黄仕福:“……”
  ……
  赵传薪醒的很早,分别跑了一趟新巴-尔虎左右翼,命车和札和波迪格日勒派人看着粮仓。
  早在光绪二十九年,东清铁路通车,沙俄就在海拉尔的岭东到岭西之间建了十余座火车站。
  自从赵传薪上任,并将海拉尔地区铁路护卫队驱逐,沙俄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朝这十座火车站增兵,从扎-兰屯开始,一直到牙-克石。
  赵传薪此前没空去看,今天一溜达,发现这段铁路的护路队密集的吓人。
  缥缈之旅最厉害的还不是平地疾驰,最厉害的是爬坡能力超强。
  以往上山爬坡他踩不住板子,所以尽量挑平地跑。
  如今有了沙漠之根,再陡峭的地方,双脚也能牢牢盘住缥缈旅者,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他勘察了铁路沿线左右的山岭,一整天没回胪滨府,在附近转悠寻找货场。
  一列从东边来的火车,途径阿勃纽尔站的时候,从载货的车厢上下来一列士兵,联合其余俄兵一起将一个个箱子抬出。
  有军官前来,掀开箱子检查,旁边士兵毕恭毕敬等待。
  在俄国,普通步兵军饷少的可怜,地位更是低微到被踩在土里。
  见到军官,他们严守等级,要表现出充足的尊重。他们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除非特殊情况,比如此时。他们不得进入剧院看戏,否则会被驱逐辱骂。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上百年。
  军官掀开木头箱子,吃力的从里面拎出一把俄式马克沁,也就是m1905重机枪,仔细检查后,这才摆摆手。
  一群士兵赶忙合上盖子,开始往下搬运箱子。
  日俄战争中,日本人用“肉-弹战术”猛攻时,在南山就遭遇了沙俄的m1905机枪。这把枪狠狠地教育了小鬼子,让他们付出了4000多性命才在沙俄弹尽粮绝后攻打上高地。
  一共有12箱,每箱只有一挺俄式马克沁,因为除了净枪外,还有带轮枪架、防弹盾。
  加一起得60多公斤,两个人抬着走远路也要龇牙咧嘴。
  为何仅有12挺?
  不能怪他们吝啬,从1905到1918年,他们总共也才生产了生产37345挺,这还要算上一战时期消耗的。
  一个步兵团,标准配备8挺俄式马克沁。
  现在仅在一个小站就卸了12挺,已经是超规格装备了。
  可见,他们现在就是在备战。
  卸完了俄式马克沁,接下来卸的箱子,军官打开后,见里面是成批的弹桥。
  弹桥是快速给步枪装弹的一个小夹子,上面卡5发子弹,能直接把子弹按进枪中。
  如果一个士兵配备一个弹桥,通常先将一弹桥子弹压入膛中,然后再将弹桥填满,战斗时打完膛内子弹,直接将弹桥子弹压进去,就能实现快速装填。
  弹夹其实就是复杂化的弹桥,后来还发明了专门给弹夹快速装弹的压弹器。
  否则装弹是一件苦差事,赵传薪最讨厌装弹,开枪一时爽,压弹火葬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