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周休息一天, 一个月放三天,周六自习,各科老师会转悠到教室给学生们解答疑惑。
  余新野从来没处在如此紧张的学习氛围里, 感觉周围个个都是学神, 压力大得一批。
  赵风闲在这时充分发挥长者的身份, 开解道是每个华夏高中生都是这样过来的, 算是他们在人生中锻炼抗压能力的第一步。
  “放心吧, 我只会越挫越勇, 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只是哥, 你的公司真的不用管吗?”
  眼瞅着哥从镇上初中图书管理员“升迁”为一中图书管理员, 余新野发现他似乎打算一直看顾自己,可是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啊。
  赵风闲摆摆手:“我从创业最开始就是这样的, 他们早习惯了。”
  经营公司哪有任务对象重要?赵风闲表示自己拎得清。
  余新野其实并不爱学习,但她从始至终拎得清,摆在她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没有别的选择。
  别人或许可以走才艺走体育路子,可她从小欠缺的现在也无法弥补,除了读书。
  第一个月月考,余新野成绩排班里前列,但和她自己预估的全年级排名比是下滑的,不过余新野早已预料到并不气馁,继续默默努力。
  当然,于她而言也有好的变化,比如周边环境。
  她在宿舍的关系、班里的关系,比起从前好太多了,她打破了每个学习阶段遇不到好东西的传统,余新野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不合群。
  或许是生活节奏快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没空太关注别人;也可能是少男少女渐渐成长,待人更加懂得了社交礼貌和个人素养,反正余新野觉得和现在的同学相处实在太舒服。
  具体表现在平时说说笑笑,不缺一起吃饭行动的朋友,但彼此之间又不算太紧密,不会去干涉别人什么。
  对此有的人可能会难受交不到知心朋友,但对余新野来说这样的社交程度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
  班上的各科老师给她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基本上个个气质淡然温和,说话富有哲理幽默风趣,互相交流时能领会到对方独到的见解和思想碰撞,而且他们情绪稳定,轻易不发脾气。
  温文尔雅的语文老师,戴着眼镜一副资深学究模样的物理老师,年轻美丽,穿搭多变的英语老师皆班主任,还有淡然知性的政治老师……
  他们各有特色,共通的点是学识渊博,专业能力强。
  顶峰相见的前语文老师虽然没有教到她,但只要她秉承刻苦好学的态度去寻求外援都会得到帮助,凭借这份羁绊,她成了她的良师益友。
  但学习总是要永登高峰,又困难重重的。
  第一个学期,余新野不适应一中的教学方式和进度,成绩原地踏步且就是提不上去。
  到高中的知识,似乎的确开始拼天赋了,她看到周围有的同学随便听听课就理解了解题思路,刷题正确率很高;也看到过恨不得课间厕所都不上的同学努力得一秒不敢懈怠,却每次拿着考完后对答案的试卷趴在课桌哭。
  她介于两者之间,她的烦恼是以前老师知识点讲得碎她基本上能顺下去,一中的老师则以一副“你肯定知道/学过”的理所当然,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其实余新野不懂,下了课还要琢磨很久理顺逻辑。
  她的优势在文科,理科学起来有些吃力。
  到了下学期该3+2+1选科的时候,她忍不住寻求赵风闲的建议:“哥,你觉得我该怎么选?”
  赵风闲反问:“你想怎么选?”
  余新野:“我想选文科,可是我听说文科越来越难就业了。”
  赵风闲把钢笔夹在看到的书页上,笑道:“高中生,以后遇到这种重大选择,你的句式是不是要更有逻辑性呢?比如我认为理科有优势,有如下理由——”
  余新野:“好吧。”
  她认为理科有优势,第一好就业,第二现在遍地大学生,一般理科好就业;第三社会岗位饱和,选理科的不可替代性要强些,她不想读完大学然后进厂打螺丝,选理科是为了以后就业。
  她认为她应该选两门理科再加一门文科就行了。
  赵风闲:“很现实,你都知道了那你怎么还一副犹豫不甘心的表情?”
  余新野想了很久,眨眨眼说:“因为我觉得我没能力改变后面几十年的就业环境,可我……想选文科。”说着她低下了头。
  她觉得她的想法倾向不理智,这才想找到信任的人帮拿主意。
  没想到赵风闲却把皮球踢回来了,“选理科主要的困境在于不理解思路带来的学习乏力,越后期可能越乏力,导致成绩下滑,排名也上不去……但我觉得你的学习天赋虽然不算顶级却也很强,后面摸到窍门就没问题,不用担心;选文科则像你说的要面临未来就业的现实问题,还有就是文科分数偏高却提分难,以后考顶级大学每科至少一百三四才行。”余新野目前不算偏科。
  “你回去再好好想想,自己决定吧。”
  “……”
  余新野考虑许多天列举了选理的无数好处,真正到统计时,笔杆一滑还是选了两门文科加一门理科,浑身轻松了下来。
  此后一如既往学习,慢慢地她适应了也跟上了,成绩排名稳步上升。
  到高二,余新野成功进了文科实验班。
  实验班听起来像是做实验的,实际上只是为了规避重点班的说法,老师更资深,教学方式多样易懂。
  就算余新野有不懂的,她还有智囊帮助辅导功课。
  这些年偶尔放假她会坐车回家一趟,有时懒得奔波就申请留校,根本不影响生活。
  只是高中印试卷报纸等种种资料学习费更多了,赵风闲给她打的资助和生活费更多,余新野手机里有个记账本,默默记着。
  倒不是她存着读出去就还给哥的想法,她就算能返还钱款,也不能还上这份恩情,哥也不缺这些钱。
  她的打算是记录下赵风闲为她资助了多少钱,以后读出来后她要创造出超越十倍的价值,才算真的偿还了他的期待。
  至于她的那对父母倒是比初中时良心了一丝没有忘记每个月给她打钱了,一般是几百块偶尔一千,余新野都收了,她可是貔貅,拿来做额外开支也行。
  学习的某一瞬间,余新野突然灵光一现,再去看曾经的困难居然都不见了,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顿悟。
  她的学习成绩从稳步提升成了突飞猛进,总算能让她在重重压力中松口气了。
  当然她的生活也不全是学习,她还有朋友,还有一些集体活动,以及每周稀少的体育课和阅读课。
  赵风闲发现最近余新野老盯着他,双手撑下巴眼睛冒星星。
  他戴着眼镜,看着试卷眉头紧锁。初中时他辅导孩子解题顶多是思考该怎么讲,现在则是还得想该怎么做。
  “你凝望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没想到财神大人也遇到了不会解的题。”
  赵风闲:“……”
  由于他不擅长理科,最近老是叫韩青来当外援,和他一起理顺解题思路。
  这位神仙隐身看戏居然还嘲讽他!
  赵风闲心声:“我现在愁的不是解题,而是对面的小女孩!你看她看我的是什么眼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