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251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251节

  凌度仙双手爪子上,灌注着那样浑厚的真气,竟然也挡不住那半透明的金色气针,被直接打穿。
  手心手背,出现前后透亮的小孔。
  苏寒山从前模拟的“千龙无影针”这一招,必须要通过经脉末梢,运行到手掌处,才能向外发力,合成气针。
  但是阅览了苍天意志推敲过的阴符六韬经之后,苏寒山对于这一招,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更关键的是,他在真形境界中修炼已深,双臂经历了完全的淬炼,就算是让毛孔迸发气针,这样的负担,也能够承受得住。
  凌度仙两只手掌都被打穿之后,苏寒山的手掌反拿,左拳追击。
  须臾之间,苏寒山就已经反攻了上百次。
  但凌度仙却全都承受了下来。
  他的双手,现在难以招架住苏寒山的全力攻击,但是他退得够快。
  苏寒山打出去的力量,往往只有三成来得及落在他身上,被他的手臂格挡,其余七成,全都追不上他的身影。
  他在退,退出去的轨迹,像一条天然的闪电。
  那样曲曲折折,不可捉摸,偏偏又那样的快。
  人体十二正经中的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
  一条起于小趾、结于踝、结于臀、顺背部、入舌本、上枕骨,另一条,起于足二三趾,上足三里、主胃、沿大椎、过咽喉、上鼻侧迎香穴。
  十二正经中的每一条经脉,其实都是两组经络,左右对称。
  凌度仙施展大鹏王护法拳的时候,内力运行,就是以这四组经络为主干。
  无论是庄子神话中的大鹏,还是金翅大鹏明王,都以速度著称,大鹏王护法拳,当然也秉承了这样的特色。
  一眨眼的时间里。
  那条长达几里的水泥小路,已经被凌度仙退到了尽头处。
  如果再退的话,就会进入泥地的范围,松软的泥地,提供反震力的时候,会比这些水泥小路慢上一拍。
  放在别的时候,这一点点差距无足轻重。
  但是他在水泥路面上的全力爆发,都没能甩开苏寒山,一旦踏足泥地,那一点落差,足以变成致命的破绽。
  可恶!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这样麻烦的对手?!
  凌度仙心头急怒,眼神中多出一股决绝之意,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都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神化气,三种内功气息的调和,还显得不够,又从身体的玄秘处,汲取着带有其他特征的气息。
  他的身体还在后退,功力品质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
  那是一种从稳定变得不稳定的变化,也是一种即将升华的趋势。
  如水般的光泽,在他的经脉中流淌,随着他的手势变化,全部涌入右手之中。
  那个之前被气针打穿的手掌,这时候一握拳,立刻变得沉净坚固而光明,好像握住了一块传家传国的宝玉,好像掌住了一块号令天下的令牌。
  三坛海会,掌握乾坤!
  凌度仙低喝出拳的那一刻,空气中,有成百上千条光线亮起。
  所有光线,都聚焦在他的拳头表面,形成一个小圆环,宏观上看,则是出现了一个以他身体为顶端,极为狭长的多棱尖锥,光棱线的末端,都隐在远方空气中。
  如果把那些光线看成锁链的话,看起来他这一拳,拖动了天地无形中一种了不得的东西。
  苏寒山追击的身影,凛然一顿,目光乍然亮起。
  无论是神魄秘法还是大楚的秘术,要在玄胎以前,借天地元气来增加自己的实力上限,靠的都是共鸣之法。
  以心意为主,调整身体的气场,来吸引天地元气,再攻向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比较像是磁力的相互影响。
  凌度仙这一刻体现出来的思路,却截然不同。
  他的做法,就好像是之前把一堆已经超过燃点的煤炭粉尘,藏在一个无氧的环境中,这时候突然拿出来,接触到外界的氧气,立刻发生爆燃。
  他的功力,就像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煤炭,而外界的天地元气,就充当着这个氧气的作用。
  不需要去调整共鸣,吸引元气,只要他的功力达到这种状态,外界对应的那类天地元气,自然要来与之产生反应。
  变成凌度仙攻击力的一部分。
  苏寒山的五脏斗拳大法中,模拟五气朝元的那一招,能够让真形巅峰的传法堂主,都暂且失去对天地元气的共鸣感召。
  可是,那一招对于现在的凌度仙来说,恐怕是全无用处。
  他根本不需要在乎天地元气的运转频率和节奏,只要外界有那类天体元气的存在,这一拳的威力,就立刻可以暴增三倍、四倍、五倍、六倍!
  这不是真形境界,而是一种与真形极境,殊途同归的状态。
  这个松江知府,还真是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
  周围的环境,突然冰蓝寂静,又突然赤红如火。
  两次切换,一点也没能挡住凌度仙的拳头。
  但苏寒山自己的手臂,已经在两次切换中,已经在两次切换中完成了变化,右手肘部以下的衣袖,不翼而飞,小臂上燃烧着无色透明的火焰。
  玄冰赤焰结界,太虚双华碎元功!
  拳头对撞,凌度仙眼中的思虑、果决等等情绪,终于变成一种单纯的震惊,连接到他拳头上的所有光线,全部崩断,喉头涌起一大股腥甜味道。
  苏寒山的小臂上,无色火焰也呼地熄灭,却毫无迟滞,腰部扭转,五指弹开,一掌按去。
  嘭!!!
  金色的掌心,撞在失去元气加持、功力溃乱的拳头上,纯阳一气,长驱直入,贯彻凌度仙全身,使其发冠崩碎,满头长发冲天扬起。
  还多出一股金色余劲,从凌度仙右肩后方,爆射出去。
  第222章 心血炼金银,十类化气法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明媚。
  郊外的景色苍翠欲滴,花园洋房里面,鸟语花香。
  那些凌乱的草地,断折的花枝,反而散发出了更明显的香味。
  有着黄褐色羽毛的小鸟,落在涂了白漆的尖头木质栅栏上,歪着头,好奇的打量面前的场景。
  绝大多数人都坐在地上,脸上满是忐忑不安。
  富态和尚的光头晒出了油,满脸颓唐,华贵道士的发髻,被晒得更不舒服,发热发痒,又不敢抓挠。
  苏寒山坐在那洋房门前的台阶上,旁边放着茶,也放着一些册子。
  寿全道士和福兴道士,正在那些洋房里进进出出,搬运账册,自己翻出最重要的总结部分,放在苏寒山身边。
  松江知府历年来,跟这些寺庙烟馆的主持聚会之后,也会收走今年抄录的账册,事后核对。
  最后的结论,会重新登记,带回知府衙门,而这些账册,就只是存放在花园洋房之中。
  “看看人家的账本,这就比你们东岳庙的有条理多了,连客户来历,都顺手记上一笔呢。”
  苏寒山拿着华佗庙的账册,从人群中找出开明道士,多看了两眼。
  开明道士冷汗直流。
  这人确实是个会做“生意”的,按照账册里面的记录,他居然还跟华佗庙附近的几个大工厂,签好了合同。
  那几个大工厂,会主动把辞退的工人,往他华佗庙里引导,从他这里收取一点中介费用。
  其实,别的寺庙烟馆,虽然没有直接像开明道士这样,跟大工厂里签下合同契约,但他们的大烟贩卖对象,有九成多,也都跟工厂有关系。
  松江府是东西潮流交汇之地,工厂非常多。
  纺织、木工、皮革、陶瓷、钢铁、造船等各种各类的厂房,仓库,进出货道路,宿舍棚户,几乎占满了松江府东半部分的所有土地。
  不过,从顺治到康熙年间,爱新觉罗家几度推行迁海令,靠海五十里内的渔村、码头,被摧毁殆尽,稍有不从,即行屠杀,更事事借鉴明朝前例,认为明初禁海仍不够有力,以至后患。
  所以即使到了嘉庆年间,除广府以外,似松江府这等临海重镇,依然堪称人丁寥落。
  如今的松江府,能够支撑起这么多工厂的人力,其实足足有七成左右,都是来自江浙湖广、两河齐鲁的青壮年们。
  他们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念想,有积攒工钱、回家置地的朴实心思,也有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渴慕志气,投身到这个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可是最后,真正能还乡的,百不存一。
  松江府的工厂,工钱比起别的地方,别的行业来说,确实称得上优渥,可是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六个小时,都是常态。
  平日里的吃喝拉撒,只在工厂不远的棚户之中,卫生堪忧,但谁都不会有余力在意到这个,如此亏空身体,因而折寿的,自然比比皆是。
  但这还不够。
  武功的存在,能够为世界上的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好的,也有更坏的。
  就拿纺织厂来说,一台老式水力机器的价格,需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一台十六匹马力的蒸汽机器的价格,是六百两银子,而如果是三十匹马力的蒸汽动力机器,价格直接升到了三千多两银子。
  而且这种机器的寿命并不长,日夜生产的话,损耗很严重,需要定期维修或者更换。
  可是在工厂这种东西,普及到华夏大地上之后,那些不但精通内家练气之道,还精通外家合药之法的高门传承,立刻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他们研究出了适用于机器的药油和药沙粉末,添加到机器部件之后,只要有人灌注内力,就可以将机器动力大幅增加,并极大延长使用寿命。
  但自古以来,修炼内功培养气感的,都需要一定的天赋,需要不错的环境条件,能练出精纯功力的,也没有几个甘心去做工人。
  即使被请到工厂之中,所要的价钱,当然也不会少。适用的人手不多,就是有提价的底气。
  工厂主们和他们背后的人物,当然不甘心停留在这一步。
  无论东方西方,华人洋人的才智之士,都在肉眼可见、咫尺之遥的巨大利益诱惑下,投入到了相关的研究之中。
  很快,他们研究出了先开“中丹田”之法。
  三大丹田,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血化气,上丹田练神化气。
  正常从下丹田着手的练气之法,既需要有足够天赋,练出来的功力还不够纯净,颇多杂气。
  上丹田的潜意识精神之用,又过于虚无缥缈,要能将之捕捉到,并炼化成实实在在的内气,更显繁琐。
  中丹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练出来的功力足够纯净,又更为实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