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300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300节

  更有四尊异兽,相当于真形战力的。
  整个东部战场中,除了东南角山峰背面,那股剧烈胀缩的庞然冰寒气息之外。
  表现最抢眼,几乎引导着整个战场局势的,就是这个老者。
  唯有得了画魂道真传的人,才有可能,以弱驭强,以寡御众,驾驭这么多的画魂猛兽。
  “看来,这边的战场……”
  东方新看过那个老者之后,目光也投向东南角的那座山峰,“他们本来就已经大占上风了。”
  夏侯忽然道:“既然我们到了,能让他们减少一些伤亡,也是好的。”
  话音未落,他已经从青云画卷上扑了下去。
  苏寒山转着右手腕上的铜镯子,看着夏侯的背影,轻笑了一声。
  东方新摸着胡须,说道:“这小子还真是古道热肠。”
  苏寒山道:“这样的人很不错啊,他老是喊你师父,你要不要真收个徒试试?”
  “算了。”
  东方新摇摇头,“我不喜欢太热心又太好奇的人。”
  说话间,他们两个已经保持着一定的高度,绕向东南角的山峰。
  之所以没有直接降落,是因为他们察觉到,东南角山峰背面的那块战场上,正在作战的人,同样是一个玄胎高手。
  一个已经占据上风的玄胎高手,如果这时突然察觉到,两个同境界人物到了近处,反而可能产生顾忌,多出变故。
  因此,靠近那个山头之后,苏寒山他们散发出平和的气息,只在高处观望,展示掠阵之意。
  山峰背面的玄胎高手,是一个头戴方巾、短眉短须,身穿灰色劲装,不到六尺高的中年汉子。
  他的对手,是一个仿佛全身都由黄铜雕刻而成,四肢修长,脖子上却顶着一个山羊脑袋的怪人。
  苏寒山跟司徒云涛会面时,探听过妖国之乱的一些情况。
  东海妖国方面,真身来到中土的高手,其实数量不算太多。
  奈何,那位大妖王“盘诛神后”,最善于阵法祭祀之术,事先已经在九郡布置了很多祭坛。
  祭坛发动后,就可以接引那些在秘密空间中,苟延残喘的海外老妖怪,意念降临,附体在对应种族的神像之上,发挥出一定的战力。
  山阳郡主城这里的祭坛,按理来说,已经全部被摧毁了。
  不知道太师大军调往前线之后,怎么还会有这样一尊羊头神像现身,与人交战?
  那羊头妖怪,已经发现空中又多出两尊人族的玄胎强者,心知不妙,怒而怪啸起来。
  “魔劫将至,九郡大乱,精怪化妖,我们在中土建立妖国,是顺天承运之举。”
  “你们这些肉猿,最多逞一时威风,终究要后悔的!!”
  那中年汉子抓准机会,大喝一声,身体忽然一分为三,一个出拳,一个出掌,一个出腿。
  出腿的身影,快意纵横,面貌似乎也宛如少年。
  出掌的身影,浑厚刚强,面貌如同壮年。
  出拳的身影,沧桑古朴,倒仿佛比中年汉子本来的样子,还要老上几岁。
  三道身影并非惊鸿一瞥,而是持续存在,分合起落,打得那羊头妖怪节节败退,身上多出许多孔洞凹痕。
  东方新赞道:“原来是军神三绝,练出精髓了。”
  这《军神三绝》,据说是中古某一圣地中流传出来的,本来颇为粗陋,只练气而不练身,对精神养炼之法,也是云遮雾绕,不成体系,只能靠天资高明的人,自己去悟。
  只是在大楚开国时,一位大将,就是靠这套武功起家,深为喜爱,多次编修完善。
  苏寒山在某些野史趣闻中,也看过那位大将的几版故事,但今天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门武学,一见之下,忽而有所联想,神色就有些微妙。
  “这《军神三绝》的三套绝技,是不是也该另有名目,分别是叫什么?”
  东方新尚未回答。
  那中年汉子的三道身影,忽然又是一变,用拳法的定立不动,全然内敛,另外两道身影,则化作两股浑厚元气,交错螺旋。
  “风云天霜,摩诃无量!”
  第256章 风云有三术,七十二名泉
  轰隆呼呼呼呼呼!!!
  中年汉子的“摩诃无量”这一招,刚施展出来的时候,原地立刻迸发出一条长达两百丈的庞大龙卷,屹立在群山之间。
  但这一股风柱,又在转瞬之间,越压越小。
  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那条龙卷风,就已经压缩得只剩下大约二十丈高。
  羊角妖人的雕像,彻底被吞入旋风之中,层层裂解磨损,看似普通的黄铜材质下,遍布着老妖意念凝聚的妖气脉络,猩红发光,触目惊心。
  仅仅是那种猩红光芒,就好像带着一种邪恶的脉动,能够让普通目击者心脏乱跳,血液不畅,心脉间开始沉积毒素,直至暴毙。
  中年汉子双手高举,低喝一声,高度压缩的风云元气,形成白玉一般浓密纯净的质感,将这种异常景色,也完全封闭起来。
  别人乍一看过去,甚至看不出来那是一股正在旋转的气流。
  反而会以为,那是一座静止的漏斗状白玉雕塑。
  东方新抚掌赞了一声,同时向苏寒山解说答疑。
  军神三绝,分为天霜拳,排云掌,风神腿。
  三种功夫,各有一门配套内功,初习武之人,可以单练其中一绝,照样能够做到内外兼修。
  等拳脚功夫都练出了火候,就可以考虑,将三套内功兼容并蓄,形成一套归元总纲。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套武功在天下各类武学之中,只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
  即使仗着这套功法练成玄胎,多半也只是下品玄胎。
  但是,只要算上《军神三绝》密篇中的“摩诃无量”这一招,整套武功的品质,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历史上,曾经有两人,各自专修风之真意、云之真意,在真形境界的时候,二人联手,发挥出摩诃无量,竟然就能够抗衡玄胎,等他们修成玄胎之后,风云合璧,更是足以对抗神府。”
  东方新赞叹道,“虽然那两人,是那位开国将军,晚年倾尽心力,从广大门徒家中选拔出来,从幼儿时培养而成,禀赋超常,难以复刻,但也足可以见证摩诃无量这一招的高明之处。”
  苏寒山原就怀疑,这套武功是某位圣地祖师,意念遨游之际,从别的世界带回来的。
  听到这里,他心中就彻底确定了。
  那位开国将军,竟然还摹仿培养出了“风云”两大弟子。
  还好他姓李不姓雄,否则的话,也不知道算不算在诅咒自己。
  就在苏寒山和东方新交谈的这几句话时间里,那白玉般的龙卷风,轰然炸裂。
  内部的羊角雕像,已经被磨灭为尘埃,连一丝妖气妖毒,都没有残留下来。
  “哈哈哈哈,两位想必就是雪岭方面派过来的援军吧?”
  那中年汉子收功之后,双手翻转下压,平复气息,随后哈哈大笑,脚尖轻点,纵身飞起。
  “阿弥陀佛,在下刘七尺,这厢有礼了。”
  苏寒山与东方新还礼,各报姓名。
  苏寒山问道:“刘兄原来是佛门中人吗?”
  刘七尺拱手道:“带发修行而已,不算是真和尚。”
  东方新笑道:“毕竟是修炼军神三绝,练就摩诃无量的人,参悟佛法禅理,带发修行,也属常事。”
  刘七尺惊讶道:“东方兄着实博闻广记,居然知道我们这一脉与佛门禅宗之间的渊源。”
  摩诃无量这一招,博大精深,其实共有三种练法。
  第一种,是观摩天象风云,要禀赋超于常人之辈,天生就契合大自然中的风云规律,才能够练成此招。
  这种依靠天生禀赋的练法,可遇而不可求,显然不适合代代传承。
  第二种,则是要从男女情爱这条途径入手,大爱大恨,以爱为风,恣意潇洒,飘然欲仙,以恨为云,愁云惨淡,黯然终身。
  但是,绝大多数人,在男女情爱方面,也很难做到如此极端又纯粹,即使真做到了,性格也容易走向偏激邪道。
  因此,在《军神三绝》的修炼者之中,向来都最推崇第三种练法,认为那才是堂皇正道。
  第三种练法,就是熟读禅宗佛经,用一颗饱经霜雪沧桑的金刚禅心,作为中轴定点。
  在中点以前,过去青春年少的经历,恰如一阵长风,倏然间就已经消逝,只剩怀念与遗憾。
  在中点以后,未来暮年老朽的生活,正如一朵苍云,变幻莫测,难以预料,忧心忡忡,愁绪繁多。
  过去为风,未来为云,风云合璧,以心合气,迸发出摩诃之力!
  《军神三绝》,虽然是在军中流传很广,但修炼这门武功的沙场宿将,有不少都在晚年出家为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一桩美谈啊。”
  东方新不吝于赞誉,着实展现了一个老江湖的交际手段。
  刘七尺对这种说法,却有些不以为然,道:“为了练功,读些佛经禅卷,确实不假,但要说因此就皈依佛门,那倒也未必。”
  “说不定是沙场征战,杀戮太多,人老疲累之后,面对挑衅挑战,又不好明说自己疲老,转说是自己遁入空门,大慈大悲,就有面子多了嘛!”
  东方新顺口就道:“好,刘兄这样,才是真性情。”
  人都爱听好听的,东方新有一百种搭话方法,保证不让话头落空。
  这样谈话,也特别容易拉近陌生人之间的氛围。
  “雪岭方面,竟然如此大气,肯分出两位玄胎境界的人物来支援山阳,我原以为,能有一个玄胎当领队,都算好的了。”
  刘七尺的态度更显亲近,道,“在下年轻时,于军中供职,年纪大了,想求个安稳,辞官经营一家小势力,颐养天年。”
  “几个月前,朝廷调令发到我们这些退伍老将的手上,我只好带了些门人,就近到山阳来帮衬,着实辛苦。”
  “如今有了两位相助,总算能喘一口气了。”
  他说话的同时,眺望群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