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403节
丹田气脉最为紧要,在武道修行的初期,可以说是全身武学秩序的中枢。
阴间黄泉始终未曾成型,也就没有遍及整个阴间的脉络可言,最大的麻烦,就是一个乱。
金昌、普群生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鼓荡自己的元神,把处于南海的天地丹田秩序,拓印投影到阴间去。
让阴间拥有这么一个秩序中枢,与阳间呼应,历代心念,自会逐渐归拢守序。
等到将来,阴阳两界一起发力,乾坤灵台作为指导,就可以把整个世界,成功驱动起来。
南海海底,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突然只见一团玉白色的光芒绽放开来。
雪竹莲的身体在白光中飞速膨胀,长满了黑白二色的长毛,身体向前一扑,就化作了一头山陵大小的白虎。
正对面十里开外,紫金色的沉重光晕,在这幽暗海底忽隐忽现,缓缓拉长,如同有一条神龙蛰伏,发出深厚的吐息。
另一边,海水虚空一并扭曲,向上拱起,形如龟壳,至刚至阳,明光灿烂。
金昌在龟壳中踏步挥手,龟壳尾部又有一条大蟒虚影,徜徉而起,至阴至柔。
三大高手元神运转,力量汇聚到一处,在半空中,仿照海底灵穴气脉,造就了一段长达十里的投影。
白一子剑在鞘中,眼神清澈,骤然向前一刺。
虚空之中,犹如有一只小巧的燕子掠过,拉开了长长的涟漪。
庞大的气脉投影,刚一靠近那条涟漪,就骤然被吞没,落向冥界。
“虎形携风销金铁,龙形深藏若待渊,龟形盘守蛇峙尾,燕形吞阳一把火。”
数十里外,三条身影并肩而立,中间一个最为老成的剑客抚着胡须,口中念叨着剑诀。
这三人正是峨眉弟子中,曾经与白一子齐名的三大弟子。
白云剑客夏侯仁,一字峨眉女马凤姑,寒江孤雁尚云凤。
他们三个,原本修炼四象剑诀中的另外三套剑法,配合小师弟白一子的朱雀七杀剑,可以组成四象剑阵。
如今白一子和三位老辈高手联合,布置下来的阵法,其实仍然有着四象剑阵的影子。
但却是走由高而低、由大至小,化繁为简的路子,化四象神兽为灵兽,乃至化为凡兽,更能贴合当前人间武道大势。
于平淡之中显出无边大力,比当初夏侯仁他们参与布置的四象剑阵,威能大了不知多少。
这样的场合,本来没有夏侯仁他们参与的余地。
不过考虑到乌灵圣母现在行踪诡秘,这三大弟子,至少也能起个警戒的作用,让四大元神强者能缓过手来。
普群生他们投影了一段灵穴气脉,赶往下一段的时候,三大弟子也遥遥跟随。
此时此刻,冥界地表。
青铜分身手持碧血鸳鸯剑,在大地上,已经开出了漫长沟壑,静静等待。
冥界最近的环境光线,显得有些闪烁不定,罪魁祸首当然是北方天际的那只眼珠子。
赤红眼皮之下的苍白虚空,有朦胧难测的百万怪影,不断涌动冲撞,数十日来都不见停歇。
虽然涌出多少就撞散多少,根本不能进入此界之中,但带来的紧迫感,也是一日比一日深重。
那些怪影形状节奏的不断变动,显然是在试探破绽。
青铜分身盯着北方看了良久,忽然感受到上空一段庞大气脉投影,坠压下来。
铜绿色的眼珠发亮,分身精神一振,挥剑接引。
体积这么大的气脉投影,从阳间送到阴间,速度已经迟缓很多,被他这一引,速度再次加快,轰然撞向大地。
大地上那些沟壑之中,却正好有一段,形状深浅,都跟这段投影无比相契,落下去的声音,仅是一道沉闷的响动,恰到好处。
每当阳间有一段气脉落下的时候,青铜分身的牵引,就如约而至,嵌合到自己制造的沟壑里面。
这种沟壑投影,现在跟阳间气脉的共鸣度还不够高,遇到冥界环境,活性增长,要不了多久,组成投影的念力就会分化出去。
但,现在主持这件事情的,相当于是足足五尊元神战力,此界开辟之后,前所未有。
只要投影制造和铺设的速度够快。
被吸纳过来、有序运转的心念就越多,投影愈发厚重,与阳间灵穴气脉的共鸣就越深,产生一种冥冥中的约束,自成循环,不用再担心分化散乱。
五大高手联合办这个事情,预计只要二十四个昼夜,就可以办成。
不过,就在最后一个晚上,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这么久的冲击尝试,已经能让那个眼珠子窥探到界内的大势变化。
它偏偏挑在最后这一段至关重要的收尾时,有了新的花样。
赤红的眼皮往下一垂,盖住整个眼眸,突然又抬起,完成一个眨眼的动作。
大如山岳的那种黄色瞳孔,在这个眨眼的刹那,微微颤抖,然后是又一次闪动。
那只属于界外大魔的眼睛,开始不断眨眼。
冥界的光线环境,却反而变得出奇的稳定起来,柔光熹微。
使人怀疑,是不是因为那只眼睛在眨动的同时,比之前离得更远了,对界内本就淡薄的干涉力,再度降低。
灵台之门间,苏寒山真身这时忽然扭头,看向灵台内部,伸手轻轻一抹。
他真身长久坐镇在灵台之门,是竭尽所能,要为乾坤灵台附加一种趋势,成效已经不浅。
除了因为他手上拥有轮回莲之外,更大的原因是。
阳间众生最近的生活,受太一令牌影响,出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体现到了武者的武学修行、灵感启发之上,同样被乾坤灵台收集。
而太一五雷塔中的无数信号大脑,都是苏寒山一手缔造出来的,对这股势头的把握程度,是最为密切,最为精准的。
依靠这层关系,他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心意,与乾坤灵台采集的变化节节相合。
轮回莲,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此时他伸手一抹,不为别的,就是要主动引乾坤灵台,推演那只大魔造成的变化。
乾坤灵台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推敲降魔武道而存在,纯粹到了极点。
就算那只大魔有可能造成天大的祸害,只要他的手段中,对降魔武道没有足够大的启发,放在乾坤灵台这里,就不会成为推算的要务,仅仅是沧海一粟,海量光影中的一个小片段。
苏寒山一抹之后,那个小片段却被提到了前列,大量的演算能力倾注下去,用一种比现实中更快的速度,呈现后续的种种结果。
“竟然是一种非圣非魔,非念非气的虚空律动,在界外引发这种律动,尽可能贴近一种能够钻透破绽的形态,干涉界内。”
苏寒山神色一冷,双眼紧盯着灵台内的光影进程。
冥界光线环境变的稳定,并不是那只眼睛离远了,恰恰相反,是因为那只眼睛,已经选定了某种律动,全力动手。
青铜分身和阳间的四大强者,虽然都感觉不出来。
但实际上,在气脉投影的最后这段时间里,这层律动,极有可能渗透冥界的气脉投影,误导气脉投影,向另一种方向呼应。
不去呼应阳间的大海气脉,而是去呼应界外的大魔。
“怎么才能对抗这种误导?”
苏寒山心中作出无数假设,同样被灵台采集,他找出那些假设,放到演算前列,同时将这些结果,告知阳间的四大强者。
“什么?那只魔头已经能够产生真切影响了?!”
普群生吃了一惊,看向另外三人,四个人眼睛里面都是相似的坚定神色。
按照乾坤灵台的推算,要在制造气脉投影的同时,进行扰动,既要投影完整,又要扰动剧烈。
只能纯凭武道意志,在投影中形成一个个压缩点,等穿到阴间的时候,再相继引爆,制造出扰动感。
因为是纯粹武道意志,就算远隔在阴间,他们的控制也更加随心所欲,有苏寒山的接应,足以保证投影最后完好拼凑上去。
不过武道意志跟普通元神念力是不同的。
元神念力可以有杂念,可以有大方向的变化,某种情绪心境累了,换一种就行。
武道意志却必须含有本心萌发的执念,平时深藏倒也罢了,如果要一直催发的话,所带来的疲惫感,也不是单纯利用元神念力,所能比拟的。
好在降魔武道的水灾境界,就主讲武道执念的凝聚。
在这一点上,降魔元神虽然要经历三灾,风险比正常元神大得多,却也比正常元神的武道执念,更早成型,更具底力。
四人再一次凝聚投影时,雪竹莲最先发动武道执念。
“子到午,风争雷变,午到子,北海澄清,神元不动,坐转天地之变!”
第二回,金昌双手画圆,带着满满的烟火气一推。
“龟蛇盘,性命坚,偷天换日俗家仙!”
普群生浓眉一展,挥剑刺影:“欲待黄河,九澄清!”
白一子横剑回旋,身影忽大忽小。
“大小如意,嬉戏芥子,上接天星!”
四人如此轮替,全速的制造着气脉投影,而当他们都感到深刻疲态,力有未逮的间隙里,就完全由苏寒山接手。
青铜之身是于和的真身,碧血鸳鸯是于和的配剑。
武道执念,却需要来自苏寒山。
他虽然不曾经历水灾阶段,现在却也不用仓促反思执念何在。
发源于轮椅上的那五年苦练,小成于武德世界的思考,早就让他知道自己的追求。
跟于和本身执念有颇多相似,仅有少半不同的武道理念。
“心求纯阳,万物升变,搜遍玄阴,认知暗煞,然后以大小五行生克,成六御万用之法!”
不是单用思维去扭曲,而是要用思维来认知缺憾,追求实际物质去满足,竞出森罗壮阔,万般多彩。
所以,连接心与物的桥梁,炼气之道,才是最重要的主轴。
“凭我生发之气,合天地之造化,反哺万象,是为……气炼森罗!!”
冥界地表,五彩光芒轰然压缩,迸发开来,说不清是挥剑还是挥拳。
大量的气脉投影受到扰动,波澜壮阔,焕彩多姿。
只要扛过最后这段时期,等到气脉投影彻底完整,与阳间的呼应紧密起来,就不用太担心被渗透误导了。
但苏寒山的真身,仍然在观察灵台中的光影,将目光投向了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