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446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446节

  怎么感觉话题有点歪?
  哦,大约是修炼了此人的武功,才算是真正的投诚。
  “你们啊,少想点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就是真犯病了。”
  贺宗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抓来酒杯,头也没抬的喝着酒,说道,“这家伙以前心里,总有个趋利避害的正常人准则,为了装得像个正常人,憋得挺狠的,偶尔才会有下憋不住。”
  “不过我看他最近这些年,是越来越不乐意装了。”
  在贺宗看来,苏寒山着实是个别扭的人。
  他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单纯想做好事,根本对自己没有实际利益,反而还会招惹麻烦。
  但是好像在他看来,正常人应该做的事情,至少该有大半,对自己有利益可图。
  所以,为了活得像个别人眼里的正常人,他总是硬掰硬扯。
  直到现在,他竟然真扯出了一套,明明是在多管闲事,自找麻烦,却真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古怪修行途径。
  而且是可以让别人也走上去的手段。
  六御之道,让执拗心软,不舍得放下梦想而因此吃苦的人生阅历,可以变成引天星,动地脉,改命改运的优点。
  让虚无缥缈的时事风水,功德阴德,变成实际的力量。
  乃至有几次,贺宗听到过他的神树分身在念叨什么,十万转阴德拳力,一拳就得赚回十一万阴德。
  “人过留名,雁过留影,你们也可以当我在追求无比响亮的名声,总之,我不喜欢地球变得人心诡诈,到处乱长晶体和血肉,废墟与迷宫,因而,平复天心创伤,共生天心这件事,我原也自有打算。”
  苏寒山站起身来,朗朗说道,“我修炼丹道,要成就八颗元丹,一举修成天人法相的巅峰战力。”
  “这八个阶段,不是有什么练什么,而是全由自主,按需修行。”
  “要思考需要先观测,光观测不够,要能包容进来,如果没有坚定主见,胡乱包容,则我已非我,所以还需要坚固概念。”
  “坚固之后,才能消化,归于己用,但是有些东西,光是包容进来已经够恶心,所以需要排斥概念,根本不让它粘上。”
  “但是还有很多好的事物,不是站在那,就能让你看到的,要主动去追求,去推动制造,所以需要竞逐的概念。”
  “理性,感性,观测,包容,坚固,消化,排斥,竞逐。”
  “寻常无论天人还是神明,在冲向这个关卡时,都是靠一蹴而就,其实颇有侥幸成分,自己都未必明白且善用自己全部的能力。”
  “我估计,以我的修行道路,只要修到坚固这一关,就能跟一般初成神明者相仿,得了共生天心的秘法,原本自己摸索的过程,还要变得更加顺利。”
  苏寒山看向天空,“经历埃及圣城之事,我就已经跟此界天心,拥有深刻联系,正普览天心万象,要雕琢出代表包容概念的蜃龙之丹。”
  “然后,就要借着硬扛天心所受的创伤干涉,磨砺出代表坚固概念的虬龙之丹。”
  “要让现实的变化,呼应我的修行,还须在这个过程里,把天工、洞幽两系的干涉力,也扭转掌控。”
  贺宗听到这里,抬头说道:“等会儿,智光一系这边造密修行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你跑去针对那两系,这边的恶劣影响要怎么扭转?我可不负责这类事情啊。”
  “也没指望你会处理这些事务,你这段时间,也好好修炼此界古文明功法,帮我唤醒更多天心活力即可。”
  苏寒山瞥了他一眼,对李杜二人,说道,“智光麾下,是唯一保持着表面政府架构的,正好请你们发动全部的影响力,配合我的门人改造城市风水。”
  “要扭转造密修行这种恶劣影响,首先就要废除这类环境,让他们在造密夺秘时,无法得到加持,反而有损咒力,先从事实上遏制,往后再徐徐图其心态。”
  杜兰度将信将疑道:“苏先生似乎对造密修行,还没怎么深入了解过,真能制造出遏制这类修行的环境?”
  “所谓造密修行,无非还是围绕心在做文章。”
  苏寒山淡然说道,“一群趁着灾变,煽动人心的五阶四阶,靠着创伤、戒惧,这些人所厌怕的阴暗之物,驱策修行。”
  “怎么斗得过我们光天化日,闯荡乾坤的热心?”
  善恶时势为风水,城市风水的改造,只是一个固化式的放大器。
  真正改变风水的原动力,是来自神树世界的百万援军。
  生活在新时代的他们,虽然可能心软到,能被一眼假的乞丐骗钱。
  但他们也是最讨厌阴谋欺诈的人。
  不过,那些分配到了天工地盘上的跨界投影,就不能是只靠活力和热心了。
  苏寒山选择的那些人,都是性格更偏向温和或沉静的人。
  杜兰度挽留了他一句:“苏先生,天工和洞幽,很可能有结盟的关系。”
  “我知道,我在天心之中,隐隐看出一些端倪。”
  苏寒山说道,“他们的谋划,如果是在四系神官之中来说,是最难看破的。”
  “站在神官的立场上,即使看破,也绝难克制。”
  “但是对我来说,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已经在破坏他们的谋划,我只要到了他们的地盘上,就更是在考验他们的耐心了,且看,他们有多能忍吧!”
  苏寒山一步迈出,身影已经消失。
  李志飞和杜兰度相视之间,眼神都非常复杂,顾虑到那边坐着的贺宗,也不好发表什么感慨。
  客厅中突然又回荡起一句话。
  “你们俩别忘了召集同伴,多多学习我的武功,我要当你们所有人的师父!”
  第355章 抛弃血肉何足赞,仅凭假想合自然
  厚重的云层遮蔽着日光,缓缓移动。
  天空显得暗沉一片,下方的城市里面,则到处都是白色的浓雾。
  这样阴暗潮湿的气候中,城市里也并不平静。
  浓雾里时不时有连绵的爆炸声,枪口吞吐的火舌,还有猩红色的高能激光闪过。
  伴随着一声轰鸣,三米多高的机器人躯体,砸在了一栋高楼的外墙上。
  这个机器人,头部如同金属骷髅,显得十分精瘦。
  但身体却有几分臃肿,黑、红、黄、军绿,杂色的外层装甲,显得颇为厚重,双肩扛有微型导弹发射器,腰间环绕着子弹链。
  因为受到大力打击,机械关节处的装甲崩开,还能够看到内部被保护起来的导体和线路,现在正在冒着滋滋的电火花。
  这个机器人从墙壁凹坑中挣脱出双手,正要起身,又是一道红色激光射来,两下扫切,精准的从缝隙中,切断了双肩关节薄弱处,也在墙壁上留下两条贯穿性的烧红裂缝。
  浓雾中,另一个机器人的身影飞奔而来。
  这个机器人的体型看起来,就非常协调匀称,仅有两处不和谐。
  一是在背部,装载了一个黑色的金属背包,大背包底部还有喷射口,可能是用于飞行,但喷射口已经被破坏,正在冒烟。
  二则是这个机器人的头部。
  方方正正的头部,四面都是显示屏,其他三面处于节能备用状态,只有正面亮着,显示出一个人类女性面孔。
  这也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从人类转化而来的机器人,都会在身上保留一个屏幕,显示自己作为人类时的面貌。
  这里是伦敦,天工神系的影响范围内。
  天工神系传播的修行手段,都是艺术家、雕琢者,是非常出色的宝物制造商。
  本来在四个神系之中,相对比较下来,好像是不那么凶险的一方,没有太大的破坏性。
  可是实际上,他们在来到地球维度之后,采用的手段最为极端。
  洞幽神系利用迷宫领域、冒险纹章,来压制炼化血肉孢子的潜能,智光神系利用咒语加持,来把血肉潜能提炼出精气咒力。
  天工神系,却是直接把人类从血肉之体中转移出来。
  他们拥有一种名叫“灵魂转译”的技术,可以把人的灵魂,转变成数据体,存储在芯片之中,当时刚一来到地球维度,就制造了大量强智能机器人,到各地执行这项技术。
  是雕琢者不假,但雕琢的对象是人工智能,是灵魂数据。
  那个时候,不少体验者对这项技术是极为追捧的,他们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意识在网络上畅游,可以拥有机械躯体,无畏痛苦,在肢体损坏后,可以靠着转移芯片,直接拥有新的躯体。
  但是更多的人,对机械躯体还是有着排斥畏惧的心理,不相信这么转化成芯片,还能保持原本的性格意识。
  当然,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心理上抗不抗拒,没有意义。
  因为在那些强智能机器人,自己建设流水线,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直接撕掉了刻板守礼的外衣,强制抓捕人类,进行转化。
  这些天工神系制造的强人工智能,竟然从一开始,就没有设限。
  他们也有着生命本能的扩张欲望,而把人类灵魂转化成数据,这个行为,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比起编写强人工智能,更省力的制造同类的方式。
  如果能够在人类灵魂数据中,植入限制程序,让人类的灵魂数据,不得不为人工智能服务,那就更美好了。
  这些行为,很快引起了人类的大举反抗。
  无论是已被转化的,还是没被转化的,都被这些智能机器人逼迫得站在同一阵营。
  初期,人类一方可以说,完全处在挨打的局面。
  好在,天工神系好像故意没有在“灵魂转译”技术上,做太多的保密措施,人类很快就从各种渠道,盗窃到了这些资料,甚至有成品设备。
  人类也摸索到了转化成数据体之后的各种附加技能,如何利用数据体的便利,更高效的改造自己的机械载体。
  现在整个欧洲和西亚地区,到处都能够看到机器军队,游荡战斗的痕迹。
  “女性”机器人奔到近处,重重的一掌,按在了金属骷髅机器人的脑壳上。
  在女性机器人的引导下,两者之间,建造起了类似局域网的环境,将对方的芯片数据,全部导流而来,过滤吸收。
  “啊……”
  胜利的一方传出低低的叹息,显得非常满足。
  灵魂转译这个技术,确实有很大缺陷,转化完成后,人类对外界的感官其实受到了不小的困拢,仿佛眼耳鼻舌,时时刻刻,都被厚重的湿布包裹。
  还会不定时的,感觉到自己的小段数据成了乱码,或者冗余之后,无法读取。
  原本网络世界还在的时候,他们可以让自己的数据体,遨游各类网站,让这种情况得到缓解。
  但是欧洲多样化的网络世界,早就在最初,人类数据和智能数据大举对轰的时候,被破坏殆尽。
  人类既没有那个余力,也不敢再度建造长期稳定的网络世界,白白给那些智能生命,当做入侵的踏板。
  现在对于人类机械体来说,电力就像水一样,是维持活动必需的东西,但如果只喝水的话,营养缺口,也会让人完全受不了。
  高明的程序员,可以在扎堆的时候,靠局域网自己编织一些数据美食包,补充营养并对外售卖,又被称为数据美食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