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太平令> 太平令 第950节

太平令 第950节

  路过了和夜不疑他们喝酒的酒楼。
  路过了和晏代清打架的地方,路过了当日被李昭文拉着手跑过的古道,这古桥一如往日,恍惚之间,还可以看到七年前,从水面上缓缓驶过去的大船,还有甲板上站着,犹如富商的瘸腿老者。
  耳畔似乎又听得了那豪迈大笑。
  李观一勒马止步,看江流涌动,并不停歇,又驱使坐骑,一路前去,到了城中道观,在道观门口翻身下马,将这马匹系在一旁。
  如今的江州城经历大变,虽然有秦王的名号和声望,民心没有大乱,出现了的短暂的骚乱,以及想要趁着乱世挑拨局面,得以得到利益和好处的人,都被越千峰处理了。
  越千峰当年就算是当山贼不怎么称职。
  那也是混过这一路的。
  秩序,民生,律例。
  一座辽阔的大城,不可能短时间内被彻底掌控,如今街道上不能够和往日繁华相提并论,就连这城中道观,都难得萧瑟,没有多少人来。
  又有一个小道士出来迎接,恭恭敬敬道:“不知道这位居士,可有故人?”
  李观一取出一个道门度牒递过去,道:“在下药师,家师曾在这里挂单,所以想要再多进来看看。”
  那小道士讶异,道:“原来是道兄,还请快快进来。”
  他侧身让开道路,让这年轻人走进来了,李观一踱步走在这道观之中,往日种种,如在眼中,他就是在这道观之中,拜见祖老,学会了麒麟宫大阵。
  也是在这里,祖老完成了那惊天动地的一次谋划。
  当代的算经第一人,在这一次里面,拨动命数,帮助他们完成计策之后,成功离开了,这一次,陈文冕,越千峰,岳鹏武,麒麟,李观一,皆全身而退。
  唯老道一人,留在过往。
  安静看着这些年轻的火焰奔赴向天地和四方。
  那小道士带着李观一往前,眉宇带着笑意,活泼泼的,说这道观可是名声很大了,当年其实是和尚庙的,后来摄政王灭佛,这里的和尚都跑了,那时候道士们重建了这道观。
  慢慢的,香火也多起来了,这地方也算是成了江州城一处颇有名气的观景之地,往日还有个瞎眼目盲的老道士在这里给人算命,算得还挺准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
  不过这天下的事情,来往聚散,都是寻常的。
  “啊,师父!!”
  那小道士忽然喊一声,快步跑过去了,李观一止步,看到那里站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道长,气质清淡,眉宇温和,一领素净的道袍,握一柄拂尘。
  只是他看着眼前这居士的时候,却是微微怔住。
  年轻道长缄默许久,拱手,轻声道:
  “贫道,追月,见过居士。”
  七年前,这个小道士是李观一最熟悉的,当日活佛来,就是追月小道士带着他一路钻进去了,如今看来,那时候还带着婴儿肥的小道士,也已经是一位道长。
  李观一道:“道长,当真是,许久不见了。”
  追月道:“是啊……”
  他摸了摸弟子的头发,让他先离开,然后亲自带着秦王往前看着这地方,这些年过去了,这一处道观,倒也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仍旧如往日一般。
  李观一被带着往前,到了道观后面的后山上,有一处小凉亭,后面还有许多的墓葬,追月抬起手指了指前面的墓葬群,道:“……祖老,就是葬在了这里的。”
  李观一嗯了一声。
  他在那些墓葬里面看了看,作为弟子,想要找到祖老,但是每一个墓葬都只是一个坟包,一座石碑,的文都是空无一字,道门弟子归于天地之间,往日因果休提。
  自此皆断,无来,无去。
  纵然是学宫道门二十四位祭酒之一,生死之后,也不过只是无字碑文。
  但是李观一毕竟是当代顶尖的武者,气机相联,寻找到了祖文远的墓葬,李观一以弟子的礼数上墓拜见,亦没有什么所谓的君王威仪。
  只是在上墓之后,却微微怔住,身前有一个小土包,李观一好奇,伸出手摸了下,这土包里面,是一个木头,木头上刻着两行字。
  【来得倒早,却未找错了人】
  【李小子,没有偷懒】
  总说见字如面,可是这四个字的道理,李观一到现在才明白。
  李观一怔住,看着那熟悉的笔触,仿佛还能够看到那位温雅的老者,还能听到老人那种带着揶揄的声音,这生死离别,往日种种,像是一下子就不再间隔在他们中间了。
  道门洒脱,长者勘破。
  李观一忽而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哈,祖老啊祖老。”
  “您连这个也算到了吗?还是只是个简简单单的技巧,您就这样相信,我可以再度过来吗?祖老啊祖老……”
  李观一的笑意渐渐平息,他坐在这里。
  秦王轻声道:
  “我,我们。”
  “是不是,没有辜负当年您的选择呢?”
  李观一轻笑着,只是他的回答,注定得不到答案的,这个问题会留在他的心中,在他的余生不断的盘旋和回荡着,他看着这往日之地,终究还是要离去。
  只是下来的时候,路过一处偏殿,看到里面有年长的道长皱眉,前面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少年郎死皮赖脸,缠着这道长说要拜师,直接就噗通一下跪下来了。
  此时此刻,犹如当年,秦王路过,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那年长道长抬起头看来,却是当日骑马狂奔,把祖老礼物送给他的那位道长。
  当时年轻,此刻鬓角多少有了些白发。
  那道长微怔,眸子收缩。
  秦王微微颔首,只是如此一礼。
  就此别过,似乎是今日道观不允旁人入内的,有人见李观一走出,颇为不服气,大喊着道:“他怎么能进去的?怎么,道长也讲究个三六九等,终生根器吗?”
  李观一笑而不答,不再回应,走远了,却忽自语道:
  “斩尽天下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追月道士疑惑:“这诗句颇气魄宏大,可是却不合乎场景。”
  李观一道:“这是,我在……流浪,对,做流浪军团的时候,遇到了的一个和尚乞丐,他吟了一首诗,我记住了。”
  “哈哈哈,我早就想要再多吟一次了。”
  追月瞠目结舌。
  李观一却放声大笑,已是翻身上马,道一句告辞,从容离去了,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并不迅速,有的消息是要几个月才能传递出去。
  但是秦王讨陈的事情,还是太大了。
  大到消息的传递几乎抵达这个时代的极限。
  经过了数日的功夫,终于还是,传遍了这个天下。
  世人,皆知。
  而秦王的及冠礼,也已到来。
  第56章 烈烈大势
  长风浩瀚,飞鹰异兽,神驹走马,江州城的变化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各方势力的情报都和死了一样,完全不敢动弹半分,是等到局势渐稳渐缓下来的时候,才拼死力,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传递四方。
  应国·皇宫之中。
  太师姜素大步踏入皇宫之中,这位太师身材极高大,神色肃穆,白发白须,又是习惯性地穿着一身墨黑袍服,整个人的气质冷硬肃杀,犹如钢铁铸造出来的山峦,不怒自威。
  旁人往日,对于太师姜素,都是惧高于敬。
  只是今日,太师姜素的气质更为凌冽,犹如那冰冷的寒风一样,不要说是和太师搭话,就是靠近了太师,都会被这一种凛然肃杀的气机给触及到。
  却不知,是什么人,是什么消息,竟然能让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师姜素都表现出这样明显的情绪波动,没有人敢于深究,姜素直接前去摘星楼,寻找姜万象。
  姜万象正自煮茶,见姜素来,便是笑着道:“太师来了,哈哈哈,来得正好,来得正巧,朕新翻腾东西,找到了以前储藏的好茶,那时觉得是难得的珍品上品,舍不得喝。”
  “如今想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索性把它彻底拆开来喝了,也算是对得住我苦心孤诣地把它搜集出来。”
  姜素盘膝坐下,脊背笔直,道:“此茶可还好?”
  姜万象大笑:“哈哈哈哈,和寻常的茶差距不大。”
  “还发霉了!”
  “如果不是打开来的话,怕是虫子都得要把这茶给蛀干了,到了那时,恐怕就连现在的品相都不如,也还幸亏打开来了,不然后世子孙,还以为我姜万象,这样没有品位。”
  “哈哈哈哈。”
  是这样有些倒霉,有些觉得遗憾的事情。
  姜万象却颇豁达。
  笑着道:“太师今日匆匆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是陈国出事了?”
  姜素道:“陛下如何得知。”
  姜万象道:“朕虽已老而将死,心神之涣散,精力不如以往,不能够把天下的事情都握在手中,但是这些事情却都入我心中,我虽老,心里面却还是明镜也似。”
  “天下的事情虽然多,但是没有几个能够入你姜素的眼。”
  “能搅动你心境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
  “放在当下,也就只有陈国了。”
  姜万象从容煮茶,看着茶叶在水中翻腾起伏,道:“人之一生如茶,起落无常,国之一脉也如茶,始时热烈,终究还是归于冷寂,陈国,应国国祚三百余年,多有些疲惫。”
  “秦王出手狠厉,以四路兵马做幌子,岳鹏武这天下顶尖的帅才才是主力,可是,大战吃的是国力和底蕴,秦虽勇烈,犹如人之少年,意气风发,但是底蕴后勤,还是不够的。”
  “他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太短暂了。”
  “秦王缺钱。”
  “秦国比他更缺钱。”
  姜万象穿一身宽松衣裳,颇为得意地道:“还是立国太弱,国力反倒是拖累了岳鹏武的大军,后勤补给的速度跟不上,打下城池的收复速度也慢,掌控也要消耗人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