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奶奶,记得下次有什么事就按铃哦,像刚才那样跑下床的事情可不要让我太担心。”雨宫轻轻地拍了拍她已满是皱纹的手,她没有责备老奶奶的意思,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关心。
“你是个好医生,孩子,我几乎每年都会有这么几次住进来,只有你会陪我说说话。”
“说笑了奶奶,这样吧,既然您睡不好,我多陪您一会好吗?”
其实已是垂暮的老人还能有什么愿望呢,无非是儿女健康,能够团聚,但是从雨宫分到呼吸内科到现在都没有见到过监护人的身影。
她对患者的事情不爱过问,大多都是安静的倾听着老人的温声细语,只是明显能从流露的神色之中提炼到老人的孤独。据老奶奶所说,自己的老伴已经过世了好几年,儿女也相继成家,离开母亲的庇护。人活到这个岁数,不过也就是想在以后的弥留之际能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对此少女只能说能体会到老人的孤单,不然也不会每次在她巡房的时候抓住自己的手多聊几句。想到这里,她很希望有什么东西能带给她一些慰藉。
“奶奶喜欢运动吗?我这里有一些网球比赛的视频,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给您解说的。”
“好呀,好孩子,快让我看看,我老伴以前打羽毛球的,这个是不是也差不多呀。”
……
原本空荡的病房此刻充斥着少女明显比平日里洋溢的声音,她对于幸村的每个动作都一如既往的熟悉,从为何抛高球到破底线、上网截击、扣杀,还有对手因心智不够坚定而陷入的迷茫,都被少女平稳道来。
“这个孩子打得不错啊,叫什么名字?”
“se…幸村精市,他也是日本的选手。”
“嗯,不错不错,雨宫医生的解说也很不错,是不是做医生之前也是打网球的啊?”
“没有啦奶奶,算是业余爱好吧。”
都说人的回忆常有漏洞,可偏偏雨宫什么都清楚的很,而这或许只有在具体说出口的时候,才有那样深刻的奇妙。
第105章 九十九
由于第二天不是休息日,雨宫在交接后还要继续上班。但她的精神暂且不错,也许是因为晚上和那位老奶奶的聊天很舒服,又或许是因为趁机回味了番少年的风采,虽然没有了睡眠,可她有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结果正在少女觉得中大奖的时候,急诊送来了两个病患,恰好有位实习医生生了病没来,她又急匆匆地赶去帮老师的忙。
在开始了工作进程以后,雨宫整个人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还要确保自己不会精神崩溃,有时候她自己也会感慨像是个无情的跑步机器。
不知为何今天的电梯间比往日更人满为患,之前是因为开春,可她正急着去取单子,还有老师刚交到她手上的需要复印的文件,少女只能跑楼梯,安慰自己把这当作锻炼。
一小簇阳光打落在楼梯间的格窗,她一时间没能适应光感,差些跌倒,幸好眼疾手快扶住了墙壁,随后重新捋了一下成叠的文件,再次小跑起来。
其实并非是雨宫热爱沉浸在忙碌之中,只是这样的时光能够让她把所有都抛却脑后,这对于一个合格的医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工作需要细心,她如今的身份已经更进一步,略微的差错都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
大概是看实习生们也来了一段时日,一开始还对新人有些排斥的患者,逐渐会开始与他们熟络。其实大部分人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所以根据经验刚开始会更想和老师沟通的多,在熟络之后,让人心惊胆战的医患大战倒没有发生过几回。
“医生啊,你看看我这个地方,又开始疼了…”
“医生,我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会出现,雨宫已经能够对答如流,科室的老师们看在眼里,各有各的想法,但多数还是认为雨宫十分努力,是个可塑之才,剩下的则是或多或少觉得这个实习生太过孤僻,虽然和患者的关系不错,但是却和同辈们明显相处不来。
不过雨宫一直也不太在意,只是认真仔细地完成她的工作,日子久了之后,她在呼吸内科的患者眼中也开始可靠起来,一方面是她对病患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另一方面则是对各自的病情都刨根问底,并且还会请教林轩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去对病情再次探讨;而对于患者来说,能够亲眼见识到负责自己的医生认真工作的样子,实在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午后收尽了春光,下起了霏霏芳雨,这样的天气有些让人生厌,但一件对她而言的好事发生了——雨宫在老师的带领下见识了呼吸内科的小手术。
其实一般而言,手术在外科几乎是经常存在的老常客了,但是内科偶尔也会有小手术。老师见她最近表现不错,特地选了她来跟随自己,说是参观,其实就是想看看她的功底扎不扎实。
“雨宫,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吗?”在上楼的电梯里,老师临时考核她。
“是的,今天下午有两台内镜,分别是一房三床和二房一床的患者。”雨宫点点头,她刚才在午饭的时候就熟读了两人的资料,一房的患者是需要支气管镜来观察支气管病变的情况,有机会让她接触更多,她也乐在其中。
“一会给我打起精神来了。”
“是,老师。”
-
大型医院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见识到世界级的先进设备,氩气刀和冷冻技术介入了诊疗之后,内镜带给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感能降至更低,但如今这些都只在少数的医院拥有。如今是她第一次亲历这个高阶殿堂,一切都是让她兴致高昂的存在。
步入内镜室前,雨宫洗干净手消好毒,换上了专门的口罩和手套,再三确认之后才进入。老师示意她站在右侧准备观摩,早已到达的麻醉老师也准备完毕,两人点了点头,随即老师宣布开始。
为躺在床上的患者进行局部表面麻醉后,细长的支气管经口放置进病人的下呼吸道,屏幕随即显示了他的气管情况,可惜的是暂时见不到异常。
“再深入些,到9、10段。”
“是!”
感觉到了阻力,老师们立马将活检钳后撤20px,他们不做联合麻醉正是因为需要患者的配合,此时正是需要他发力的时候。她看着熟练的操作,像是鲜活的课本在纷纷而飞,只有患者的状况完全是在她熟知的状况外,现在处于不明朗的时期。
“来,深吸气,对,不要紧张。”安抚着病患的情绪,一边点头示意,同时老师将活检钳再向前推进,直至再次遇到阻力。这次在场的三人都看到了屏幕中不太乐观的情景,病灶并不浅显,但依旧让她深刻。
检查完毕后,老师将活检钳夹闭并缓慢退出,前来接应的护士将患者接了出去,两人再三消毒洗净双手,老师对着病历本快速书写,也没有抬头望她的时间。
“说说你的看法。”其实她的老师但心里有底,不算大的场面走下来依旧比他想象中的良好,但还是选择先询问这个新来的实习生。
“患者肺部有弥漫性病变,阳性率保守估计是高,具体数值…还需要老师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