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郑妤有所触动,黯淡眼眸泛起微波。
  温昀讪讪收回出格的双手,轻声为他的唐突之举赔礼。
  斜风细雨,竹筏离岸,他忸怩絮叨着,郑妤忽捧起他的脸,闭眼吻上去。
  远岸草丛纸伞侧,淋漓水墨点染的黛眉绀眸*,在窥见鸳鸯双嬉那一刹,悄然褪色。
  温昀轻轻推开郑妤,背过身去,诚惶诚恐道:“郑姑娘……这不合规矩。”
  “这些年,我一直守着规矩。”体内封印已久的妖魔冲破桎梏,郑妤一反常态,扳着温昀的肩,“你陪我放肆一回,行不行?”
  过往云烟抛诸脑后,从此水阔凭鱼跃,没有至关重要的人需要顾虑,没有浮华虚名牵制她一言一行。
  此时此刻,她只是苍茫天地中,一个寂寞疯狂的普通人。
  温昀覆住她手背,轻拍劝谏:“郑姑娘,坠欢莫拾。”
  “就这一次。”郑妤双臂从腋下穿过抱住他,下巴抵在他肩上,“我又不是让你陪我纵情声色。”
  倒不是不想,只是这个书呆子并非合适人选。若非条件不允许,她此刻真想去那堕落腐朽的销金窟,当一回奢靡风月客。
  她的手指抚摸他唇瓣,和李殊延极为相似的唇,比李殊延更加温软的唇,她偷偷亲过的唇。
  泪花涟涟模糊视野,郑妤闷声抽泣,温昀牵住她的手,道:“郑姑娘,我姓温名昀,字寒花,取寒花晚节之意。先父年轻时曾在国子监任职,后遭佞臣陷害革职回乡,在丹阳郡内小有才名。今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旧宅一座,土地一亩。”
  他越往后说声音越小:“简言之,家道中落,穷困潦倒。所幸皇天不负,科考顺利……”
  “你想娶我?”郑妤戳他唇角,柔声问。
  “姑娘若不嫌弃……”
  “不嫌弃。”郑妤低笑,话锋一转,“但我不嫁。”
  温昀偏头看她,笑道:“姑娘若不嫌弃,我们可以慢慢了解对方。”
  这是第一次,有人珍视她。
  也是第一次,有人陪她疯闹。
  还是第一次,有人愿意慢慢了解她。
  郑妤浅笑低喃:“谢谢你,温,寒,花……”
  寺中高塔孤灯茕茕,上有一男一女并肩而立,却比形单影只的亮光更显萧索。深夜未眠人,心有千千结,愁思难堪与人诉。
  女子细眉颦蹙,和声低语:“不去争取?”
  李致双臂背后,手藏于袖中,摩挲着虎口咬痕,淡然道:“此人家境虽贫,但学识渊博,行不苟合,忠孝廉明,算得上正人君子。于她而言,不失为好归宿。”
  “难得听你用这么多词称赞一个人,可见这位状元郎本事过人。”女子感慨。倒不是李致鲜少用赞词形容别人,而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说的并非那些词的人字面意义。
  “君子和好归宿,二者不存必然关联。”女子眸光微动,望向李致的眼神略微古怪,声音糅合许多难以言喻的情绪。她问:“殊延,那你当如何呢?”
  “她这种满眼情爱的女子,嫁个满心是她的人,好过留在本王身边守活寡。”李致远眺阴沉沉的夜幕,“她求的忠贞不二,浓情蜜意,本王给不了。”
  女子俯首叹息:“你啊……真是一点没变过。”
  玄袖摇曳,背影凄清,他从未变过,她却早已不复当年。
  女子默默目送他离开,亲眼看见他将双鱼镶金白玉镯,信手抛出栏外。
  玉镯于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咕咚坠入忘忧湖中。女子凭栏俯瞰,衣袖滑落,套在她手腕上的镶金白玉镯,与他抛出去那枚,大同小异。
  “如昔,派人将玉镯捞上来。”女子吩咐。
  如昔闻令而来,斟酌片刻后劝她三思:“燕王殿下不喜旁人多管闲事,况且郑姑娘的脾性您也了解,倔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您何必多此一举为他们搭桥牵线。娘娘,奴婢说句不好听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您……”
  “住口。”卢清漪呵斥,顿觉失仪,便放柔语气,“照做。”
  “娘娘对郑姑娘可真好。”如昔不敢置喙,领命去了。
  烟波浩渺,湖上突起大雾迷人眼,卢清漪放眼望去,山巍巍,水泱泱,渐没迷雾中。她喃喃自语: “这深宫里,爱而不得的人,有我一个足矣,何苦再多一个。”
  竹筏随波漂流,玉指折芦苇,扬起一汪湖水。温昀抬袖去挡,不料郑妤梅开二度,湖水迎面泼来。
  “郑姑娘,夜里风寒易受凉,你……别闹。”温昀夺走在他脸上乱蹭的芦苇,藏到身后。
  笑容转瞬即逝,郑妤乖乖坐回去,怅然若失。
  她宛如所在竹筏一般,孤零零飘在湖中央,无人可依,无处可去。
  据齐晟所言,陈氏带着陆玥回庐江娘家去了。太师府匾额已撤,家仆遣散大半,剩下那具空壳子,算作她的财产。
  唯一眷恋的人在世时,她年纪尚小,待及笄返回后,已无人可眷恋。她住在那个地方时间不长,谁能想到,那是仅剩的容身之地。
  三月门庭若市,四月无人问津,待在府里的每一日,度日如年。
  说好会来见她,结果连个影儿都寻不见。郑妤百无聊赖趴在榻上,对着一盆牡丹花大眼瞪小眼。
  “解霜,把这盆牡丹花送去顺安客栈。”
  解霜无奈摇头:“小姐您别白费心思了,温公子这几日都在吏部参训。”
  科考榜上有名的举子,正式授官前都要经过吏部考校,难怪见不到人。算算日子,任职文书快下达,也不知温昀被留在宣京还是外放州郡……
  外有家丁通报:“小姐,长乐宫来人说,晋王今早醒来上吐下泻,啼哭不止,这会儿吵着要见您。”
  第17章 逾矩
  花荫小径旁,奇石假山围绕,形态各异,如狼似虎。
  山雨欲来风满楼。郑妤出门匆忙,未及添衣,这一路冷得直哆嗦。
  “去长乐宫应往左走。”郑妤以为如昔犯糊涂,出言提醒。如昔步履不停,冷冰冰告知她晋王在寿宁宫。
  如昔今日对她不理不睬的,郑妤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她。想开口问,考虑再三,郑妤最终没挑明。反正在这宫里,明面敬她背地欺她的人,并不少。
  “韩公公。”如昔远远瞧见人,退到一边行礼。郑妤听到尖锐笑声突感心悸,慌忙捂住心口跟着如昔回避。
  如昔见郑妤这窝囊样,忍不住翻白眼。
  虽无正式封号,但无论怎么说,郑妤都是太皇太后当成亲闺女养在身边的人,这宫里谁见了不得毕恭毕敬称一声“郑姑娘”。
  可她倒好,居然给一个太监让行,果然是山鸡成不了凤凰。
  如昔腹诽咒骂,丝毫没察觉郑妤异样。
  韩杰前呼后拥走过来,问:“郑姑娘这是怎么了?”
  “没事。”郑妤咬紧牙关摇头,韩杰却近前来扶她,那双布满老茧的胖手探进衣袖,握住她手臂,有意无意捏了捏。
  叶佳尸体的惨烈死状,猝不及防涌入脑海,郑妤脸色惨白,畏畏缩缩后退。
  韩杰另一只手贴上她后背,扯着嗓子支使身后小太监:“郑姑娘身体不适,去请太医来。”
  郑妤强作镇定,避开后背那只手,往如昔那边躲:“我没事。”韩杰拉紧她手臂不肯分开,坚持说她身体有恙。
  两人拉扯僵持,如昔袖手旁观,剩下的小太监头都不敢抬,遑论上前规劝。郑妤板起脸,强硬道:“放手。”
  韩杰面楼为难:“奴才担心……”
  “放开!”不远处传来一声呵斥,郑妤循声望去,昭宁郡主正阔步走来。
  何络将她护在身后,双手叉腰,对着韩杰叽里呱啦一通痛骂,韩杰连连认错。
  何络一脚踢过去,斥道:“滚,本郡主不想再看见你。”
  插曲过后,何络热切挽住郑妤胳膊走在前方。如昔想说要带郑妤去寿宁宫,发现她们去的正是寿宁宫方向,便一声不吭跟上去。
  “那夜我以为你是勾引小舅舅的狐狸精,才对你恶言相向,郑姐姐,你别生我气哦。”何络鼓起腮帮子跟她认错撒娇。
  经历那么多大事,她早已忘了这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
  “郡主言重了。”郑妤含笑回话。
  “郑姐姐人美心善,你不怪我就好。”何络靠在她肩上,“你能原谅我,那你也不要记恨小舅舅了,好不好?他刚回来就被外祖母罚去永宁寺跪了三夜,又不知怎地惹了外祖母生气,连着六七日在寿宁宫外跪两个时辰,太可怜了。”
  愁云惨淡,午时刚过,却似入夜般昏暗。宣京偏近北地,按理雨季不长,可今年气候反常,格外多雨,洛水漫涨,冲毁好几处濒水村落。
  授官、劝农、祭祀、赈灾……三月底还积存不少公务,又逢多事之秋,每日还要浪费两个时辰长跪,想来这半月都没好好休息。她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他自讨苦吃,关心他作甚。
  “郡主,这与我无关。”郑妤撇清关系。何络失落努嘴:“我知道是外祖母惩罚他,可外祖母是因为你才罚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