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烈夏> 第4章

第4章

  黎听看眼杯中浮漾的桂花瓣,笑得坦荡,“他不喜欢我。”
  遗憾落幕的故事总引人沉沦,再添上一笔酸涩暗恋文学,简直就是王炸。
  在爱情这种奢侈品面前,众生平等,无关身份地位、样貌家世。
  比金钱更难以得取的是人心。
  大家表情亦惊讶,亦疑惑。
  文馨怕黎听由此再生难过,急忙岔开了话题。
  桌面的谈资转了好几个圈,说起了今早来台里的那位宇隆集团公子爷。
  在文馨或夸张或添油加醋的话语渲染中,黎听转头看向落地窗外波光粼粼的喷泉水池。
  石雕丘比特在水雾喷散中蒙眼举箭,烈烈日头,水雾在光学效应中形成七色光桥。
  弓箭指向之处,五光十色的濛濛雾气中,走出两道身影。
  男俊女靓,养眼登对。
  女生晃着食指,念叨不停。
  身旁的伴侣似是终于耐心耗尽,将手上的西服外套甩上肩头,扣住她的脑袋,将她推离自己身边,让她不要再叽叽喳喳不停。
  巨大的玻璃屏障,像是一层隔断虚实的泡影,屋外是即将强势到来的炎夏,她能亲眼所见,却无法直接触及。
  泡影终会破碎,曾经误入的仲夏夜之梦也会在黎明到来之际化为虚无。
  第4章 昨日班机
  七月初,毕业季轰轰烈烈到来,在充满离别伤感的氛围中,一场盛大的青春聚会就此散场。
  黎听早在实习前就将行李运回了家,拍完硕士服大合照,几个舍友约着吃了顿饭。
  四个人里只有黎听是陵州本地人。
  吃完饭,几人就地相拥告别,相约传媒界顶峰相见的同时还相互警告,要是结婚一定要发请柬,少了一个都不行。
  分别总免不了湿红眼眶,行李箱的万向轮运载满满往日相惜情分与对未来的满腔热忱,至此各奔东西。
  洛敏察觉黎听回来后情致不高,也没打扰她,只耐心在厨房炖邻居送来的土鸡汤。
  寄希望于一碗暖热浓汤能慰藉她的小姑娘因离别而黯淡的心绪。
  黎听自小就很懂事,学业生活从不让家里多操心,遇事伤心也都是自己一人在屋子里消化,很多时候乖顺得让人心疼。
  炖了一下午的土鸡已经软烂脱骨,隔热垫拖住耳柄端上桌。
  洛敏对着房门方向轻唤:“听听,吃饭咯!”
  朦朦胧胧的一声低应,门缝下透出的微弱灯光骤然扩大,黎听从里面走了出来。
  红红眼圈、红红鼻头。
  洛敏拿起桌上红酒瓶,靠在脸旁,眉眼柔和笑起来,“陪妈妈喝点红酒,好不好呀?”
  黎听看向桌上并列摆放的两只高脚杯,点头应了声:“好。”
  微弱鼻音,共鸣出down到底的情绪。
  木制瓶塞在旋钮开瓶器下“啵”的一声,甘洌果香四溢。
  干红口感稍涩,黎听品不来这些,洛敏只给她倒了杯底一点。
  举杯碰撞,清脆声响后,洛敏笑着道贺:“祝贺我们听听顺利毕业,希望未来的每一步都长虹且长宏。”
  黎听笑起来,小巧鼻尖依旧红红的,“谢谢妈妈。”
  见小姑娘情绪终于转晴,洛敏也终于宽慰地笑起来,呷一口杯中红酒,放下杯子,双臂堆叠放在桌面。
  以黎听对母亲的了解,这么具有少女心的姿势代表她要说八卦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老旧话题被重提,“你还记得那天妈妈给你说的,苏姨姨给你介绍的对象吗?”
  黎听点头,“嗯。”
  见她给出肯定答案,洛敏才继续话题,“我问清楚了,是姓胡,叫胡越,你记得吗?小时候在外婆家,经常给你抓蝴蝶玩的小男生。”
  黎听没有印象了,年代太过久远,她甚至不知道这个“小时候”是幼时的哪一阶段。
  倒是洛敏,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愉快笑起来,“那时候你们俩还有模有样地举行过婚礼,我和他妈妈在一边给你们撒花瓣呐!”
  黎听愣一下,似是羞于这般调侃,拿起碗盛鸡汤,“小时候的事情,又不能作数。”
  洛敏笑两声,“是,不过说起来,你们其实有婚约的。”
  说到这,洛敏停顿一下,看眼黎听的脸色,未察异常后才接着道:“在和付家之前就有。”
  只是后来黎家日益繁荣昌盛,这桩儿时笑谈,对方也不再有底气提起,两家互以为对方无意儿女之事,便就此默认地作罢。
  “你苏姨姨给对方说过后,很惊讶,人家爸爸妈妈还记得你,说要是你和胡越还有缘分,他们也很欢喜的。”
  洛敏双手托脸,等着黎听的答复。
  黎听捧碗喝汤,鸦羽般的睫毛垂在热雾中,不说话。
  洛敏见状叹一声,似规劝又似无奈,“听听,我们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昔时生活如往日旧梦,人、物,都已留在昨天。
  回不去了。
  黎听放下碗,汤碗热雾粘湿眼角,“我见。”
  几秒的停顿后,她弯起嘴角,“我见,妈妈。”
  -
  台里给转正的实习生调了新岗,黎听不再跑外勤,而是坐去了演播厅,被作为财经主播的接岗生开始接受正规培训。
  这是整个财经组一致举手表决同意后的决定。
  因为真的是太适合上荧屏了,不露一手,真就要坐实了外界对财经台的传言——只剩老旦旧生,看财经节目还不如看隔壁家长里短的帮帮团。
  培训任务紧张而严密,黎听根本无暇想其他。
  只是偶尔下班后和于楠在门前碰到,没再见付屿阔来接她。
  两人算不得熟悉,也只称得上点头之交,微微一笑后便交身错过。
  她想,他或许已经不在国内了。
  -
  洛敏从苏姨姨那边得到了胡越父母的联系方式,说是胡越目前在加州念书,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有空回来。
  胡母言辞不满又心疼,“这孩子总说忙,没空,说国外大学学业和国内不一样,也不知道不一样什么,反正就是没空,已经有好久没回来了。”
  洛敏也不是紧着要搭这根线,“不着急,也许两孩子都没这意思呢。”
  黎听那天虽然答应了,但洛敏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她忽然有些后悔,当初黎父病危之际,她为什么要将黎听寄养到付家。
  虽然也不确定黎听究竟对付家那小子什么心思,但总觉得像是自己亲手送了女儿一个美梦,最终又亲手摧毁。
  黎家落败之始,就注定了两孩子没有再走下去的缘分。
  世事如此,莫怪人心。
  胡母却十分喜爱黎听,刚牵上线的那阵,洛敏就带着黎听去胡家赴过宴。
  夫妻俩都对黎听颇有赞扬,只是方向不同。
  胡父夸黎听能力学识,胡母只一心瞧见了那漂亮的脸蛋与和顺的脾性。
  “阿越肯定喜欢!”夫妻俩背后也这般一致肯定过。
  “别啊,我听阿越说,过两个月学校有个小假,两个礼拜左右呐,你不是还考虑今年去哪儿玩嘛,我联系那小子,你和听听一起去,让他给你俩做地导,晒晒加州的太阳!”
  洛敏有些犹豫,说要问问黎听的意思。
  胡母说不急,还有个把月呢。
  -
  七月底,黎听培训课内第一次实践,以场外连线的方式出现在演播厅。
  那天的节目收视率平平,但搜索复播率却成了台里第一。
  各大平台上,省台相关的话题tag出现了一个新词条——财经台场外记者。
  连线完从副台的棚里出来的那天,恰好是大暑节气。
  手机里忽然收到当年高中要好同桌的结婚请柬。
  说是婚礼定在秋末,不冷不热的天气,再适宜不过。
  但准新娘已经按耐不住雀跃之情,提前将请柬发送到她们这帮上学时要好伙伴的小群里。
  沉寂许久的小群像是平静水面被丢入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狂热的祝福后,有人问居然不是当年的bking小王子,新郎换人了!
  准新娘是她们这帮女孩子里最早开情智的,念书那会儿和同校一个家境殷实的二代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一腔热血、致死相爱的誓言仿若还是昨日之词,新郎却在多年后的今日不是旧人了。
  准新娘打哈哈道:年纪小,不懂事,瞎谈谈的,到时候你们可不准在我老公面前提啊,醋坛子一个,烦死了。
  虽是抱怨,却难掩甜蜜。
  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黎听也道了声恭喜,说届时一定到场喝喜酒。
  有多年未联系远在大洋彼岸的同学问起黎听和付屿阔的状况。
  说他俩应该也快了,还笑侃要催催付屿阔了,怎么还不给仙女接回家。
  底下立刻有人接茬,打掩护道:「不是早就接回家了,高三那会儿听听不就住他家。」
  几人跟队刷频,将这条不合时宜的消息淹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