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他稍作考虑,决定应邀前往。
到了第二天约定时间,他在专人马车接送之下来到都府之内。
杨璎早早在门前等候,见他到来,喜道:“先生,你来了。”
张御合手一揖,道:“杨卫尉。”
杨璎也是连忙还了一礼,随即道:“先生,我们入府说话吧。”
张御点头。
杨璎前面领路,两人很快到了花苑之中。
张御也是第一次来到此间,都府建筑多是采用木石修筑,由数种风格融合而成,既有天夏的堂皇大气,又有古文明的庄严神秘。
随即他望到了都护府的后方,那里矗立有一座高台,巍然凌驾在诸殿之上,十分之醒目,此便是望夏台了。
传闻只要点燃了此处之火,就能让神女峰上的烽火为之亮起,天夏本土便能望见。
许多人念念不忘要推到的烽火台,其实主要说的就是此处。
杨璎见他望向那里,有些郁闷道:“那是望夏台,小时候我和阿弟想去那里,可是爹爹从来不让我们去,阿弟当了都护后,也不让我去,还把那里封禁了。”
张御点点头,他能理解,这个地方实在太挑战某些人的神经了,恐怕两任都护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所以才封了那处。
两人再走了一会儿,就来到后花苑之中,这里锦花繁盛,艳彩缤纷,绚烂多姿,正如都护府的表面一般,依旧是一片光辉兴盛的景象。
张御这时能感觉,就在花苑一座花楼内,有一个小童躲在门后看着他们,心思一转,就猜到了对方身份,他也没有说破。
他在这里并没有待多久,喝了一下午茶,便就离去了。
待他走后,小童自里走了出来,他小脸上满是崇拜道:“阿姐,那就是张先生么?我听说张先生把那杀害王先生和郭先生的异神给杀死带回来了。”
杨璎得意洋洋道:“厉害吧。”
小童嗯嗯点头,他道:“听说那异神的尸身还在广场上,真想去看一看。”
杨璎很想说我带你去看啊,可是话才待嘴边,她又忍了下来。
自从领兵上了一回战场后,她却感觉到很多以往脑子一热做出的事情很欠妥,只是把手小童脑袋上一盖,道:“乖哦。”
小童这时想了想,认真道:“阿姐,我想请张先生也当我的老师。”
杨璎犹豫了一下,这件事她也拿不出好主意,她道:“有空我问问舅舅吧。”
燕氏庄园位于瑞光城北方二十里宴丘上,这里修筑有内外石围墙,常年在神尉军军卒的重重守卫中。
燕叙伦已是得报,知道张御回来了,而且其人带回的,不仅有当日行凶的异神,还有瘟疫之神被消灭的消息。
其实后一个消息更让人震撼。
而随着这件事传出,玄府此次的行动完全就像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战略了。
先是集中全力围剿瘟疫神众,将其等驱赶到了一处祭坛,在把敌人绝大多数力量耗尽后,又逼其神力转移,并在南方祭坛完成最后一击。
而随着这个北方粮仓最大的威胁被除去,玄府先前受到的不利影响已经消除,并且在一些激进派看来,与这次获得的战果相比,这些都堂的官吏牺牲无疑是值得的。
玄府的声望现在在高涨之中。
若是在正常情况下,神尉军似乎不宜在这个时候与玄府有什么冲突,只能再继续等待机会。
可是这几天来的一个变化,让他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浊潮正在消退。
他不得不想,玄府的得势,浊潮的消退,那其等会不会借势鼓动都堂,要求都护府点燃烽火,重新与天夏恢复联络?
想到这里,他心底冒出一股深深的恐惧感,虽然许多人都认为天夏与之前数个纪元的强大文明一样,也已经在浊潮下消亡了,可是万一呢?
万一天夏还存在呢?
那烽火点燃的时候,就是神尉军的末日了。
所以神尉军此时必须再度站出来!
虽然现在神尉军无法全部解开束缚,但是设法争取一下,有限度的活动,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心中想道:“还有那件事,要设法加快,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时一名役从自外进来,来至他身边,道:“尉主,方才收到的消息,那张御再次出城了。”
燕叙伦眼神深沉,上一次他没有选择对张御动手,结果就给玄府翻了盘,这使他意识到,如不解决张御,或许其人会给自己和神尉军带来更大的麻烦。
这已不止是私人恩怨了,张御这次立功回来,成为“士”几乎是无法阻拦了,而且以其人的态度,一定是会对神尉军不利的。
想到这里,他已是下定了决心。
他道:“去把安尔莫泰请来。”
助役精神一振,道:“是!”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很奇妙的是,在场任何人光听那声音,就能感到脚步主人那自信而又坚定的内心。
燕叙伦转头看去,道:“安尔莫泰,你来了。”
自外面走进来的俊伟男子身穿神尉军袍服,他比常人高出一头有余,有着雕塑般的俊美脸庞,五官和体型的比例近乎完美。
看到他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认为世间之美都汇聚到了其人身上,如果把人类比成是神的杰作,那么看到他的人,都不会反对这个说法。
他是安尔莫泰,天夏名宁昆仑,神尉军四大军候之一。
他是第一个安人军候,是四大军候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在公平决斗中击败前军候,继而登上此位的人。
燕叙伦看着他的目光中满是赞赏和欣慰,他道:“安尔莫泰,你还记得我们的安人的来历么?”
安尔莫泰眼中露出向往和憧憬,用略带赞颂的语气道:“当然记得!
我们安人,曾经是世界的主宰!
我们安人,是太阳神的直系后裔!
我们安人,曾经在这片大陆上建立过一个辉煌伟大的文明国度,他比已知任何国家都要伟大!”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转向沉重,“可是,诸神的阴谋,仆人的背叛,使我们安人从天穹之上坠落到了凡间,而天夏人又趁此机会夺走了我们的宝贵知识,拿走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财富,现在他们还告诉我们,安人是落后的族群,是野蛮的土著,并想将这个真相永远掩盖下去,好心安理得的占据我们原本属于我们的一切!”
“是,是的,”燕叙伦也沉重叹息了一声,“现在,天夏人想永远的奴役我们,但我们是不会束手待缚的,为了这个理念,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去对付一个人,你能做到么?”
安尔莫泰语声坚定道:“为了完成我心中的理想,为了让我们安人重归天穹,我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燕叙伦走了上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个名字,随后举手在他肩膀上拍来拍,道:“去吧,希望你能记得你身份,做完这件事后,再回来一起完成我们共同的理想!”
张御离开瑞光城出发后,由东边无边旷野进入了安山,用了十天的时间,进入了山原深处。
在经过地热温泉时,他在此稍作停留,恢复了一下状态,随后继续启程,没用多久,就重新来到了那片位于乞格里斯山峰之下的神墟之地。
这里与他上次离去时,并无任何改变,神女峰那亘古不变的身影依旧孤独的伫立在那里,时光仿佛已是在此凝聚。
他进入神墟,一直走到了那个土丘之前站定,随后将封禁之金取出,拔开环链,将之扔了进去,虽然他自己很难吸收到下面那些微弱的源能,但是这个金环却可以。
做完此事后,他便在此坐了下来,呼吸吐纳着,为打破那一层束缚进行着最后的调整。
……
……
第一百零一章 神游虚宇付何处,玄浑无量载道名!
张御从深长的定坐中醒来,发现此刻已是入夜了,他仰首观去,无限壮阔的星空正悬浮于头顶之上。
他振开大袖,自高丘上站了起来。
一阵夜风吹来,带动着他身上的道袍飘舞不已。
经过一个白天的调息,此时此刻,他的精神和气意已是达到了巅峰。
可以开始了。
他于心下一唤,倏尔间光芒腾起,“玄章”与“浑章”一同浮现了出来。
这两个道章分列左右,一个古朴厚重,一个堂堂皇皇,两者光幕都是不断向上延伸扩展,直至融于上端的夜空之中,在那璀璨星光的映衬之下,就好像各自占据了一半的天穹。
他的目光在那些早已观读过的章印上缓缓移过,最后落至“真胎之印”上,心思一转之下,诸印往远处退去,唯将此印留于近前。
“真胎之印”乃是六印皆备,除了此印本来所处的“身印”在成就一刻已是圆满、位于“意”、“口”两印之上的小印,此刻也已是变得如正印一般大小。
下来,他便需观读剩下的“鼻”、“耳”、“眼”三印了。
随他意念一动,身躯之内积蓄起来的庞大神元便往此中投入进去,同时他也不忘加强心光,用以护持。
很快,此三印在大道玄章上先后明亮了起来,而当最后一个眼印都是完满之后,六个章印齐齐一震,彼此相互勾连了起来,回环一动,并缓缓飘移至六正之印上方。
这个时候,自这六印之上又放出了一道璀璨光亮,落到了他身上,许久之后,方才消散。
而这一幕,也代表着他六正之印已是尽数走到了顶端,至少在第一道章之内,除了可以增添一点用于斗战或辅用的章印外,已是无可能再往上走了。
而接下来,当就是找寻“玄机”了。
他来此之前已是看过了玄府给他的那一份秘传章法,再加上范澜之前的指点,对于此中的玄妙,他已然有所领悟。
玄修修道,在于“物我”与“灵性”之调和,说穿了,也就是在保存身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神异化自我,理解了这个,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玄章第一印是“存我”。
在这其中,两者的涨消起落实际上很是讲究,绝不能让某一面完全压倒另一面,如何拿捏好里面的分寸,很是重要。只是一般玄修就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并不知其所以然。
玄章第一章中,修士在寻到玄机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心光之印,没了心光,就很难往下走,因为此印这就是一切神异化的前提。
而到了第二章中,神异化更进一步,心光开始向外发散,就不仅仅是影响自身了,同时也能开始能照映外物。
只是心光完全是寄托于人身发挥的,若人身的根基不足,也就是“物我”这一面不够厚实,那所能发挥的神异就十分有限,便就很难触及到外物。
故而第一章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根基,养我性命。前贤于此中取‘一元初始,存我寄命’之意,谓其“元命”!
所以大道第一章,也被叫作“元命之章”!
在玄修由第一章书去到第二章书这个过程中,正确的途径,应该是心光慢慢超过物我,并自始自终处于强势地位。而修士则需要通过观读其他章印来不断调和,尽量使这两者达成一个完美的契合关系,最终将神异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就是秘传章法真正的作用所在了。
而等到契机达成的那一刻,修士就有可能一举突破极限,打破制束,去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玄机”了。
然而他的问题在于根基实在太过牢固了。也就是属于物性的那一面太过强大,反过来将压制住了心光,使得神异化的过程难以为继。
用范澜的话说,就是玄机没有了腾挪的余地,无法撞开束缚。
在弄明白了这点后,也就不难明白,他在这等情况下要想突破,那么最先需要做得就是设法加强心光。
因为玄章之上的心光是与真胎六印一起提升的,所以现在同样圆满,已是升无可升了,故他将目光从玄章上移开,转向了浑章。
玄章走到了满而无可破的境地,可浑章之上尤有足够挪转的余地,而且在之前的修持中,他不难感应出来,于此中同样也能激发出心光。
以往虽然玄浑两章都能修行,可双方是互不干扰,是相对独立的,可他有种十分强烈的感觉,唯有心光才能使两者沟通起来。
这种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他若单独在浑章上有所进步,那也只是使得浑章突破了第二道章,虽然境界提高了,也打破了障碍,可也玄章未必能跟着一起提升,这就如同从玄章转修成了浑修。
虽然他未必会从此与玄章绝缘,可若在玄章上无法再提升,那结果看起来也差不多。
而若两个大道之章有了牵连,那从此便是一个整体了。
一应皆应,一成俱成。
此刻他不再迟疑,将意念凝聚浑章之上,许是他本已是掌握到了心光的缘故,故随着心中索求,一枚心光之印就在其上浮现了出来。
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枚章印看去黯淡无光,好似很快就会消散,不过当他把神元的不断往里填入进去后,很快便就稳固明亮起来。
而随着他观读此印所用的神元越来越多,他感觉自身由滞重又变得轻盈起来,显然是心光的涌起,使神异化的那一面又开始有所抬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