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91章

第91章

  张御道:“当已为时不远了。”
  柳光眼中微亮,身躯稍稍向前挪近了一些,看向他道:“张兄何以如此说?可是玄府那里有什么消息么?”
  张御道:“都护府之所以与天夏绝途,那是因为浊潮之故,而今这浊潮就正在持续消退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地界之上的阻碍便将减弱到最小。”
  柳光忍不住一阵激动,道:“这么说来,等浊潮完全退去之后,都护府便可点燃烽火……”只是说到这里,正有一阵冷风吹来,他一个激灵,酒醒了几分,语声也是不由一顿,嘿了一声,摇头自嘲道:“酒喝高了。”他拿起酒杯,仰脖一口饮下,“那就不妨一醉吧。”
  张御看他一杯接着一杯,也没有去劝说。能看明白的人都知道,自六十年前洪河隘口一战之后,点燃烽火的阻力,就从来就不在浊潮上。
  柳光酒量不错,连饮十数杯后,才撑不过酒力,伏倒在了案台上,不过嘴里似还在嘀咕着什么。
  张御没有再饮,只是默默看着远方,妙丹君来到他身边,冲他轻轻叫了一声,他伸手上去一抚。
  这时台地之上忽有宏大的钟鼓之声响起,回荡在整个瑞光城的上方,再是传至海面之上,顺着波涛往远处送递而去,不停在那里回荡着。
  旧岁已除,又是一年新始。
  他将杯中之酒往地下一倒,算是敬过去之己,过去之人。
  他抬起头,注视着那些升腾而起,在半空之中绽放熄灭,却又不断后继上来,始终照亮夜空的烟火。
  浊潮一直存于某些人阴暗的心思之内,可是那烽火却根植在千千万万的人心之中,只要这些火种未曾灭去,那么终究有一天是可以点燃的。
  他心意一动,夏剑腾掠而来,霎时落至手中,伸手握住剑柄,锵的一声拔刃而出,剑刃抬高,映着那漫天星火,口中吟道:“渡天归去薪火照,心越汪洋比云高,玄机一动惊雷起,剑斩万里断天潮!”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决事
  初十一过,短暂的热闹喧闹之后,整个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气象。
  玄府议堂内,张御坐于一侧席座之上,这次他是来参与玄府年初的决事的。
  他眼望过去,凡是坐于此间的人,都是修炼到灵明之章的玄修,连他在内,一共是十三个人,大部分是他认识或是曾经见过的,只有寥寥两三人是陌生面孔。
  其中有两人,按照玄府的说法,是常年驻守在南北两个玄府分府内的,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异变。
  不过无论是之前南方坚爪部落的到来,还是北方平原上遭受瘟疫之神侵袭,这两位的身影都没有出现过。
  而关于这两个分府的具体位置也是语焉不详,也从来没有过轮替,所以张御认为,这两人身上应该是肩负着更高一层的事机。
  除却不常见的这两位,以前玄府的上层战力,算上项淳,实际也就是十人而已。
  而玄府的对手神尉军又如何呢?
  最早的神尉军是以千人规模来算的,故而可以称军。
  虽然在洪河隘口那一战中神尉军也损失了不少神袍,可至今仍旧有六百余数。
  四大军候之下,拥有至少六十名队率,每一个队率都有替补军候的资格,军候少缺一人,就会进行一次开启力量枷锁的仪式,使人替继上来。
  不过这个仪式有一定的失败几率。
  因为每一个神尉军士族都拥有一定的独特“神力”,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至四个队率,就能与一个观读到第二章玄修相周旋了。
  在以前浊潮未退,不能飞遁之前,玄府曾有过一个大致的估量,差不多要两个灵明玄修,才能保证与一个军候相对抗,三人以上才有绝对胜算。
  所以此先在试图解决朝明城的时候,玄府上层一共派出了包括张御在内的四个人,假想敌就是迟授和阿尔莫泰两个,若不是玄府当时并没有把那两个未曾复苏的异神放在心上,派遣出去的人当会更多。
  只是神尉军的普通士卒也是不能忽略的,此辈也拥有一定的实力,尤其到了伍长,就至少拥有了苏匡那样的战斗力,也就是拥有了灵性光芒。
  所以玄府的中下层力量,对比下来也是远远不如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神尉军中有一部分人只听从都府的调遣,可谓受到了一定的牵制。倒是玄府中属于都府的那一部分势力并不参与玄府事机,也从来没在玄府内待过。
  很明显,都府一直在试图平衡着两家的势力。
  项淳此时见人已到齐,便先客气说了两句,随后看向窦昌,道:“窦师弟,年前最后一桩事机就是由你负责,先说说你那里的事吧。”
  窦昌沉声道:“这一次总体来说算顺利,清理了大部分的土著,我们最后还发现了一个陷入亡眠中的异神,本来准备一口气解决了,只或许是上几次探查惊动了他们,那些祭祀早就准备,在最后一刻将那异神的神力转挪走了。”
  所谓亡眠异神,就是之前被镇压杀死过,但是在信徒一遍遍的祭祀中又将其唤醒,可还没有能够完全恢复神力,得以选择寄躯的异神。
  项淳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他现在对异神异常警惕,他关切问道:“能判断出那异神神力会往哪里转移么?”
  窦昌摇头道:“那个地下空间很大,通道也很多,没个千把年是挖不出来的,当时我人手中很少,所以没办法展开搜索。”
  项淳考虑了一下,认为这个事情要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可以先往后放一放,等回头具体再议。
  于是他越过此议,又开始问起了其他事。待逐一问下来后,他看了看张御,道:“去年年底最后一次决事,张师弟曾提出,我们玄府对于后进弟子的训教不够,所以人才难出,我后来想想,也确有几分道理。”
  坐在张御对面的一名胡姓玄修这时开口道:“师兄,恕我直言,玄府这一百年来,不都是如此过来的?何况我们玄修是观读大道之章的,与那些旧修不同,又哪里需要什么老师?学不了的,那只是自身资质不够罢了,再训教一番就能教好?我却是不信。”
  项淳望着座上其他人,道:“唔,诸位师弟如何看?”
  范澜道:“胡师兄这话,有些不太公正了,莫非你修行之时就从来没有过什么疑惑么?”
  他看了看所有人,“今天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资质远超同辈之人,可是诸位同门,当真觉得行道途上只需独来独往,不需要任何人带领指引或是辅助帮衬么?”
  胡姓玄修这时道:“那不同,玄府中不是还有你范师弟么?”
  范澜摇头道:“我这个引路人并不合格。”
  胡姓玄修道:“可是就是在范师弟手中,才有了张师弟这般人物,我看还是很合格的。”
  范澜道:“张师弟乃是六印俱见,像这样的天资,以往又有几个?又是什么成就,诸位同门莫非不知么?有我没有,真的很重要么?”
  他这句话一说,在座大多数人神情都是微微一变,似乎想到了谁人。
  许英脸色忽然难看了几分。
  窦昌这时言道:“这事情,好坏我们都说不好,我看既然是张师弟提出来的,那就不如让张师弟先做起来,若是能做好,那当然玄府之幸,做不成也没什么,玄府又不损失什么。”
  胡姓玄修皱眉道:“现在玄府人手这么少……”
  窦昌笑道:“胡师弟,这件事不就是为了解决人手少的问题么?你要有什么主意,也一起说出来,我们一起参详参详?”
  胡姓玄修看了看他,道:“窦师兄说得是。”
  项淳见没人再说什么了,就道:“那就这样吧。”他看向张御道:“张师弟,你本就是玄府师教,授业解惑当是擅长,不如就由你来担任这次的训教师长,你看如何?”
  张御考虑了一下,因为按照安巡会和学府的看法,在士议之前,他最好不要轻易在外露面,那么在此训教后进倒正是合适,总算也是为玄府做事,不会引人诟病。
  想必项淳也是出于这等考虑,才愿意放任他在此事之上施为。
  不过,他也有一个条件。
  他抬头看去,道:“项师兄,我要求获得寻觅心光的所有六印章法。”
  他这句话一出,有不少人看过来,有些人皱眉,有些人则无所谓。
  项淳深思片刻,同意道:“可以,但是张师弟,你每次传授章法前后,都要向玄府递交呈书,并且不得向外泄露半分。”
  张御回道:“此事我当会按照玄府以往的规矩办。”
  项淳看了下所有人,道:“诸位师弟,可还有什么事么?”
  许英这时忽然道:“师兄,我有一问。”
  项淳看过来,道:“许师弟请言。”
  许英望了望其他人,再看向项淳,咬牙道:“英颛这个叛徒,若是再出现在瑞光城中,或是做出什么残恶之事,我们当是如何?”
  项淳沉默片刻,道:“许师弟,这件事我们回头再议吧。”他对着在座之人言道:“今天决事就到此。”言毕,他站了起来,直接就走出去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也是陆续起身,离席而去。
  张御坐了一会儿,这才迈步离开议堂。
  从玄府出来,他直接回到了居处,见妙丹君不在屋内,当是出去玩了,便就直接来到了静室之内坐定,将手中夏剑横隔在膝上。
  他心下一唤,光芒微荡,大道浑章已是现于眼前。
  他目光凝注其上,就见“飞剑”章印之上,此刻又多了一个“剑和”之印。
  此前他一直在试图让夏剑与自身的心意沟通变得更为顺畅,飞腾转挪之间更为迅快自如,只是迟迟未能成功,似是总有什么挡在那里。
  而在除夕那一夜之后,他持剑对天,吟歌抒愿,心意勃发之下,那一刻,好似江河之水奔流至尽头处,那原本只差一点阻碍顿被一气撞开,便在浑章之上映照上了这一枚章印。
  不过他当时并没有立刻观读,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在章印浮现出来后,可以自己再稍稍磨练一会儿,这样再观读时,耗用的神元当会更少。
  这一连十天下来,他感觉时机已是差不多了,于是看向此枚章印,随着神元投入,“剑和”之印瞬息间明亮起来,而后一道光芒照出,将他笼罩进去。
  待光亮散去,他心意一动,夏剑如一道匹练一般在室内绕转一圈,而后重新回到他前面。
  尽管这回未有手持剑柄,可他却能感觉到,人与剑之间的呼应却是无比顺畅。
  静室之中,他的眸光明亮了几分。
  以前他驱用此剑飞驰之时,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心到剑到,心意指出时,剑身纵去总是有一种微微的滞后之感,而现在,却是再无这等隔阂了。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持
  三天之后,张御带着严鱼明来到了玄府偏殿之内,他站在此地打量了一下,就往主位之上走去。
  玄府现在的确缺乏人手,由于他承担引路人这一角色,所以现在范澜已是被派遣出去做其他事了。
  到了主位之前,他转过身,面朝殿门,把袖袍一展,在这里坐了下来。
  从现在开始,这里一切就由他来负责了。
  他坐了片刻之后,对立在一旁的严鱼明道:“鱼明,你去把年龄在十八岁之下,所有能观看到大道之章的玄府弟子的名册都拿给我看。”
  既然做了训教,那么就要承担起职责。
  但是他也不可能去兼顾所有人,一来是范围太大,二来他也有自己所需完成的事,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此去,所以这里只能有所取舍。
  年龄偏大的人都是自己一套成熟的思维,尤其是修道人,很难再被改变,反不如年轻一点更容易听进去,即便只是种下一个种子也是好的。
  所以他把年龄选定在十八岁之下。
  其实能在这个年纪看到大道之章的,本身也算资质不差了,只是他认为,玄府以前对这些弟子的重视并不够。
  从旧的眼光看,这些弟子因为出身和学习的环境,自身的学识和眼界不够高,所以可能未来成就有限。
  可是人又不是一出身便已定型了,是可以不断学习成长的,若是多给这些弟子一些机会,却未必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严鱼明一拱手,道:“老师,弟子这便去。”
  其人下去之后,过了一会儿,大殿外听得轻盈脚步迈来。
  张御看去,就见一个手持竹剑,戴着眼镜,身形窈窕的白衣女子走入了大殿之中,他自座上站起,合手一揖,道:“辛师姐。”
  辛瑶在殿下站定,敛衽还有一礼,道:“张师弟有礼了。”
  张御现在接手了范澜的事职,也需设法了解了一下之前与此职相关的玄修,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辛瑶,这一位一直是负责在学宫中寻觅遗落人才的。
  就如先前,他申学贴尽管在送到治学堂的时候被挡了一下,可是辛瑶却是直接将他的帖子递到了项淳的桌案之上。
  若无此事,可能他那时还要花费更多手脚才能进入玄府。
  行礼过后,他请了辛瑶坐下,道:“辛师姐,请你过来,是我而今接替范师兄之职,需有一些事宜交代。”
  辛瑶把自己的眼镜扶正了一下,看着他道:“张师弟请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