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49章

第149章

  霍治深思了一下,当他想再度开口的时候,却愕然发现,苏芊声音居然从自己身侧传了出来,可其本人明明还站在自己的身前。
  他不由一凛,在这一瞬间,他居然无法判断出对方真正身处的位置,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的错觉。
  “霍副尉主,在你还没有纠正这个习惯之前,你还不具备和我斗战的资格。”
  霍治此刻发觉,那声音又来到了自己的另一边,在知晓了自己的错处在哪里后,他便立刻试着去改正,当即降低原本的感官,而运用灵性的力量去感知,可这一看下来,不由神情一凛。
  他的面前,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山头,而苏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可其人声音却是依旧在四处回响着。
  “霍副尉主,我和你之间的差距,是六十年的差距,希望你能尽早追上。”
  霍治一抬头,见上方那一艘银色飞舟骤然一疾,就划空飞去了。
  ……
  ……
  第两百二十一章 去留
  张御从库藏出来后,回了自己位于学宫中的居处,他唤来妙丹君,逗弄了一会儿,就将那枚雅秋女神留下的宝石拿了出来,摆在了那里。
  妙丹君一见这宝石,先是用爪子拨弄了一下,而后四肢伏卧下来,试着用鼻尖上去一碰,就见那宝石化作一缕微光,就与它身上七彩薄雾丝丝缕缕融合到了一处,
  张御微微点头,他之前就已是看清楚了,这枚宝石之中,蕴藏的是豹猫的生存技巧。
  幼年豹猫的捕猎和战斗技巧也是需要有父母来教授的,但是身为灵性生物,并不需要成年豹猫去教,只需要用灵性传递就能够知道这些东西,并在下来的成长和战斗的过程中逐渐消化和熟悉。
  他再揉了一下妙丹君的脑袋,就离开了客堂,自己则是来到了天台之上。
  桃定符正背对着他站在这里,悠然看着远方景物。
  张御早知他来此,在长案之后坐下,拿着茶壶倒了两杯茶,道:“师兄可是有什么事?”
  桃定符唉了一声,转身过来,道:“我也想去本土啊,可我在都护府又没身份,也不想再多等,自然要在师弟你这里讨一份文册了。”
  现在东廷都护府的不少民众都要想随飞舟去到本土,可要做到这件事,那就需要一个能够证明自身身份的贴引,没有这份东西,光烨营就不会让你上飞舟。
  而贴引都护府中目前只有四个人能批。
  张御身为代玄首,自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都护府名义上的最高统领大都督杨珏、治署署公柳奉全,以及泰阳学宫的迟学监
  不过大都督年纪太小,不管事,所以落到具体事务上,实际也就是张御和柳奉全、迟学监三人能批。
  而凡是拥有超常力量的人,则都要经过张御的核查和允准,而且名额并不多。
  好在都护府终归是和他本土建立联系,所以这一批走不成,也可以等下一批,随着两边往来越来越多,之后自然也不会现在这么严格了。
  张御道:“师兄放心好了,我已是给你安排好了。”
  桃定符一拱手,笑道:“那就多谢师弟了,不过有一位道友也想麻烦你一下。”
  张御往一侧看去,见一阵黑火飘扬,英颛出现在了半空之中,不过他没有踏到平台之上,而是隔着一段距离漂浮在那里。
  “张玄首,我需要一份贴书,我欠你一个人情。”
  张御思索了一下,道:“可以。”他又言道:“既然来了,就坐下一起饮一杯吧。”
  英颛看了看他,来到了平台之上,在案前坐了下来。
  城西某处,余名扬回到了家中,尽管他现在有了职事,薪俸也是不少,不过他很念旧,所以也并没有搬离原来的居处,仍是住在这里。
  到了屋里,他见中年汉子正坐在那里,喜道:“大兄,你回来了?”
  中年汉子点点头,他问道:“名扬,我近日听闻不少人都是递送申书,想去天夏本土,你可是递上申书了么?”
  余名扬回道:“还不曾。”过了一会儿,他吸了口气,抬头道:“大兄,我不准备去本土。”
  中年汉子沉声道:“为什么?”
  余名扬正容道:“都护府如今与本土恢复了联系,那必然不会再如以前一般守着一隅之地,在本土支援之下,一定会设法向密林深处探索,期间定有许多土著蛮人等着人去教化,这里必然是缺人手的,何况当年我求学的时候,学府免去了我的学资,我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中年汉子对他道:“去了本土,你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前途也比窝在东廷更为远大。”
  余名扬认真道:“大兄,若是论及建功立业,我觉得还是在东廷更适合我,况且东廷与天夏连通之后,什么时候要回本土了,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中年汉子沉默许久,才道:“你长大了,你的道路应该你自己选,刚才算我多问了。”
  余名扬还想说什么,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喊:“名扬,快出来,就缺你了。”
  中年汉子对他道:“去吧。”
  余名扬道:“那大兄,我先去了。”他对外喊一声,道:“来了。”
  走到了外面,见段能、王薄、郑瑜三个人正在那里等着他,打过招呼之后,四人就来到了城西北坊市的一座颇为出名的酒楼里,包下了一个雅间,叫了一桌好菜上来。
  段能偷偷摸摸从袖子里摸出一只酒葫芦,摆在案上,得意道:“我从我爹那里顺来的,郁兰香,少喝点,别醉倒了回去。”
  王薄把手中扇子刷地一下打开,取笑道:“我们醉倒了不要紧,就怕段兄也醉倒了,那我们三人都抬不动。”
  余名扬和郑瑜都是笑了起来。
  王薄把扇子往桌上一敲,问道:“对了,你们这次都准备去天夏本土么?”
  郑瑜道:“我回去见了母亲,她说让我去天夏游学,前日我递了申书,玄府也是准了,说是我去青阳玄府修业,大约要两年时间才能回来。”
  王薄喜道:“行啊,那我们顺路啊,我也是要回去天夏的。你们不知道,我曾祖九十多岁了,他老人家十几岁的时候就乘船到此了,所以让他老人家让我代他回去探望一下亲族,待将来浊潮退了,与本土往来方便了,他老人家也会亲自回去看一看。”
  段能摸了摸脑袋,道:“我老爹也是让我去本土进学,说是现在本土的武备超过都护府太多,要我学明白了再回来,还说这个名额用了老大的情面,让我别浪费了。”
  这时三人都是不约而同看向余名扬。
  王薄道:“就剩你了,名扬,你呢?你和我们一起去吧,凭你教化利爪部落的功劳,都护府怎么也不会拦着你吧?”
  余名扬摇了摇头,道:“我要留下来。”
  “为什么?”
  三人都是不解。
  王薄喂了一声,道:“我们四个向来都是在一起的,不行,你得和我们一起走,我们可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这。”
  段能连连点头。
  郑瑜小声道:“兴许,兴许名扬也有自己的想法吧。”
  王薄道:“什么想法?想法可以改嘛,名扬,你到底怎么想的?”
  余名扬就把自己和兄长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歉然道:“对不住了,我在这里有事要做,就不能陪大家一起去了,我自罚一杯。”
  说着,他倒了一杯酒,一口饮下。
  三人面面相觑。
  王薄看他这么郑重,知道是劝不回来了,咕哝了一句,道:“这么说,你要和我们分开了啊。”
  郑瑜道:“嗯,我觉得,名扬的想法也挺好的。”
  余名扬却是笑了起来,道:“无论我等身在何方,不都在天夏的土地上么?”
  段能心很大,拍着案道:“对,出去了,也可以再回来么?又不是不见面了,都是男子汉大丈夫,矫情什么,来来,吃吃,我告诉你们,到了本土,我要吃遍天夏的美食!”
  说着,一把扯过一只酱猪蹄啃了起来。
  “哎,给我停下,那我爱吃的,都被你给抢了!”
  “手快有,手慢无,啊呀,那是我的手……”
  毕竟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打打闹闹之间,他们很快就忘却了即将离别的伤感,心中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瑞光城南一处宅院里,一株挺拔大松之下,秦午坐在一把楠木椅上,随身携带的长剑和手铳就摆在手边的案上。
  他的身前是十来个亲近弟子。
  站在最前方的一名年轻剑士道:“师父,你是说,你要去天夏本土了?”
  秦午点头道:“不错,申书已是下来了,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剑士,如今又是如何修行的。”
  有弟子道:“可是师父走了,我们怎么办?”
  有人喊道:“师父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秦午摇头道:“该教的我都教了,下来的路,你们该自己走了。”
  众弟子的神情不觉有些黯淡,他们很多人都是自小跟着秦午长大的,视他如父如母,现在陡然说要分别,心中总觉的空落落的。
  秦午对着那年轻剑士道:“小展,一众弟子里面,就你学得东西最精,也最有天分,你适当照拂一下师兄弟。但也不要顺着他们,该放手时就放手,要是有违反规矩的,你直接给我送到司寇衙门去,千万不要手软。”
  小展正色道:“是,师父。”
  秦午一挥手,道:“话就这么多,散了吧,嗯,小展你留下,我还有件事和你交代。”
  众弟子无奈,只能抱拳告退。
  秦午待人都走后,把小展喊进宅子,将一尊一看就是天夏风格的神将玉像交到他手里,道:“你带着这玉神像去一趟张玄首的府上,就说我谢谢他,我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听说他喜欢收集古物,就把这个代我送给他吧。”
  ……
  ……
  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文
  居处之内,张御正在打量着一尊神将玉像。
  这是秦午命他弟子小展送过来的,是为感谢他上次赠书指点,同时也谢他批了其人登上飞舟的贴引。
  神将玉像只是用寻常白玉雕琢而成的,但是雕工很好,面目威严,双手拄锏而立,甲铠鳞棱分明,腰上抱肚微微突起,看得出是出自名家之手。
  只是他方才从这上感觉到了一丝源能。
  这源能并不多,在靠近他的时候就被吸纳了,从他过去的经验来看,似这类神像,只要有源能存在,那么本体多半是一尊强大神明。
  可要知道,这雕像雕的并非是什么异神,而是天夏民间传说中的神将。
  并且这神将本身也没有任何鲜明的特征,更没有明确的指向哪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应该只是属于单纯艺术范畴上的再创造,所以你说他是谁都可以。
  故他认为,若是真有这一尊神明,很可能是天夏到来后,受到土著膜拜而成就的。
  只是他问过秦午那弟子,说是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东西,也就是说秦午之前没有拿出来过。
  那么就算有人暗中膜拜,也是极少,那样就算有再多的祭品,也是凝聚不了神性的,所以这神像背后若有神明,那么应该在天夏本土就已经完成这等变化了。
  那就有十分意思了,因为天夏本土以前是禁制膜拜神明的,那么这尊神明的诞生,究竟是天夏有意放任,还是只是机缘巧合下成就的呢?
  看来只有到了本土才能知道了。
  他将这尊神像收了起来,想了想,就又从架子上取下了一个石匣,并从里面拿出了一块略显残破的石板来,凝视着上面的那些文字,只是片刻之后,眼眸中就倒映出一丝丝古怪的符纹来。
  他眼中有光芒一转,霎时又恢复了一片清明,这时再看,那石板好像又变得普普通通起来。
  上次为抚理安神散发出来的灵性力量,他不得冒险进入了安神的意识之中,可也由此无意之中看到了许多东西,这些天来,他逐渐将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归纳整理了起来。
  却发现自己无端懂得了许多文字语言,这是远古神明生来就懂得的东西,用这些异神相互之间交流所用。
  这本来也没什么,可他随后发现,在明了这些语言之后,再去看这块石板和养父那些信笺上的符字时,就不怎么吃力了。
  再加上之前他自己所译读的内容,他已是把这里面的东西看明白了七七八八。
  其实这块残破石板上所刻录的东西与之前伊地人的金板一样,这东西同样是用于与“至高”沟通的,不过石板上所载内容可比伊地人的东西高明多了。
  按照他养父留下的信笺来看,只需照着念诵石板上面的文字,那么就能直接借用至高的力量。
  说起来,这与他的“言印”道印看起来有些相似,但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言印道印是完全利用了他自身的神异力量,在经过一种巧妙的运转变化后再克敌制胜。
  这里面体现出的是一种高超的变化和技巧,力量完全是来自于他自己,如果是他自身用尽一切手段也做不到的事,那么言印自也无法达成。
  可这至高之言就不同了,这是纯粹沟通“至高”,直接借用“至高”的力量。
  这一块石板如果翻译出来,那就是“完美”。
  实际上这并不能正确将石板上面的内容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只是若要转化能够让人为之理解的语言的话,那“完美”无疑是最接近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