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也是感慨道:“不错,圆满了。”
张御看了一会儿,转身道:“走吧。”
他们沿着行走港口大道行走,这时一个光烨营的士卒走了上来,看服饰佩挂是一个队率,其人肃然抱拳,道:“张玄首?”
张御点了点头。
那队率伸手一请,道:“校尉命我在此相候,请往这边走。”
张御跟着他往前来,只是一路方向,却是往城堤上走,柳光疑惑的看了看前方,那里什么都没有,不过他很聪明,什么都没有问。
到了城堤尽头处,忽然前方的大气好似被融开一般,露出了一艘巨大的银白飞舟来,这艘飞舟高高悬浮在上空,有一道璀璨的银色流水自上方流泻下来,一直延伸到城堤上面,形成一条倾斜的坡道。
苏芊站在最前方相迎,她一抱拳,道:“张玄首,你就坐我的云母飞舟吧。”
张御还有一礼,道:“多谢,不过如今我已经不是代玄首了。”
苏芊认真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士君的力量还在身上,我尊敬士君,不仅是因为士君做过的那些事,同样也是尊敬士君的力量。”
张御点头道:“苏校尉,你说的不错。”
无论他的身份如何变化,那些只是外在的东西,唯有那内在的力量,是永远属于自己的。
两人打过招呼后,他便跟着苏芊沿此坡道往飞舟之上走去,没有多久,就来到了高处,在将要进入舱门的时候,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那是一片辽阔的天与地,海与山,一眼难以望见尽头。
自入此世之后,他就生活在这片地陆上,这也是他完成生命蜕变的地方,现在终于要离开这里,去往更为广阔的天地了。
“走吧。”
他一转头,就迈入了飞舟之中。
……
……
青阳
第一章 途中
飞舟在云雾之中飞驰,舱内却是异常平稳,一点也感觉不到颠簸,如果不去看外面飞驰而过的景物,那么根本想不到此刻正腾飞在天中。
苏芊的云母飞舟内部空旷广大,可以将整个光烨营士卒两万余人全部放下,不过那是在危机时刻,现在除了身边的五十名亲兵外,就只有一千多名随侍人员。
云母号上的随侍同样也是具备战斗力,战斗中她的亲兵一旦死亡,就需要他们来顶替上去,可以说是光烨营的后备士卒。
此刻飞舟上的训武场之中,许多士卒正在用各种方式锤炼着自身的身躯。
与都护府那些神尉军不同的是,这些军卒十分重视自己原本的身体质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披上神袍后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始终让自己的成为力量的主导,而不是让神袍的力量反过来控制自己。
可如今的神袍虽然没有了那些弊端,驾驭力量也相对简单,但是有一得就有一失,神性的力量各有不同,有些契合御主心灵的,能发挥出更大的威能,也有着独特的力量,
而相对来说,现在寻常的神袍没有什么特点,都是千篇一律,而当所有人都一样时,不但易于被针对,也容易将一些独特的人才埋没。
不过天夏内部同样也认识到了一点,所以还有玄甲玄兵用以弥补不足,而当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些人就如原本掩埋在沙土下的宝石忽然得见天光,立刻就蜕去了平庸的外衣,绽放出了灿烂的光芒。
正当训武场中的诸人非常投入的时候,苏芊和张御身影出现在了外沿的平台上方。
苏芊以往一直会来督促士卒的磨练,她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倒是张御的到来,却是让一些刚刚消耗尽体力,坐在一旁服用丹水的士卒纷纷议论了起来。
“那位应该是东廷玄府的玄首吧?”
“听说他就是东廷那里最厉害的一位,东廷能保全都靠这位。”
“这么厉害?”
“是不是最厉害的我不知道,但一定是最好看的。”
张御看着这些人,强大的心力和感官,使他只是一眼之下,就把所有人的情形一览无余,这些士卒个个都可以说接近到了凡人身躯的极限了。
其中有几个人如果能往前迈一步,那么就能打破这一层障碍了,但如果没有法门的话,光凭自身,这一步实际上是很难跨过去的。
这里不但是身体,还需要心灵的协同,甚至坚强的心灵更为重要,就如剑士秦午那样,即便面对异神也是敢于对面拔剑,毫不在意死生,只有这样的心灵可以才足以承受这样的蜕变。
苏芊这时开口说道:“他们每一个在加入光烨营前,通常都已在学宫进学了十年,在考入军营后,还要磨砺三年至五年,才被允许披上玄甲,不过那只是最普通的玄甲,现在有资格披上冲阳玄甲的,光烨营里只有三百人。”
张御微微点头,看得出来光烨营是精锐,所以对士卒的要求不同。
他之前听苏芊说起过,而今军中士卒到了伍什这一级,实际就有资格披上外甲了,不过那只是一些杂号玄甲,和冲阳玄甲这样的高等位外甲是没法办法放在一起比较的。
苏芊这时看了眼站在张御身后的莫若华,道:“张士君,你的这位随从其实很适合披甲,我看得出,她曾经应该是一个军士。”
张御道:“苏校尉很有眼力,她曾是神尉军的队率。”
苏芊眼前一亮,道:“或许这么说有些冒昧,但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推荐她去军府辖下的学宫进学,”她语声郑重了一些,“张士君,我并不是有什么目的,身为一个天夏军士,我只是不想看到人才被埋没。”
莫若华站在那里,表情没有半点变动。
苏芊看到她这样,眸中更多了几分赞赏之色。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年轻士卒迈步走了过来,对着上方一抱拳,同时看向张御,跃跃欲试道:“校尉,能不能请张玄首我指点一下我们呢?”
苏芊秀眸一横,冷声道:“没规矩,你们有那个资格么?回去罚抄营规一百遍。”
那年轻军卒一惊,不敢违命,大声回道:“是。”
苏芊冷冷看向场中,所有人她目光扫到的人,都是不自觉一阵心凛,大气也不敢出,她心下却是摇了摇头。她一直认为光烨营的士卒应该是纯粹的,看来还是受到了某些人的影响,对修士失去了必要的敬畏。
她转过身,略带歉意道:“我的人不懂规矩,还请张士君不要介意。”
张御道:“只是小事罢了。”
苏芊还想说些什么时,训武场中发生了一些异动,巨大的舱门被打开,随着一阵气雾散开,一只巨大的甲虫被放了进来,而周围的士卒则是谨慎的退开,但没有人慌乱,显然这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这个甲虫大约有半人多高,粗壮的肢足支撑着躯体,可也因为如此,速度显得并不快,但看去身躯坚硬,而且前端有一对锋利锯颚。
可就在周围士卒准备上前战斗的时候,甲虫身上忽然变得一片通红,好似变得滚烫起来,周围的温度也是陡然升高,口器也是一下裂开,似要有什么东西涌动出来。
负责训教的一名军士神情微变,眉心一闪,一套厚重外甲已然披在了身上,一个两丈有余的金属巨人霎时出现在了场中,那只甲虫口中一道炽热虹光喷洒出来,他却是挡在前方,动都不动,待那热虹消退,他走上前去,只是轻轻一按,就把这只甲虫头颅碾碎,只余身躯在那里抽搐不停。
苏芊一挑眉,“浊变?”她对张御一抱拳,道:“张士君,我可能要失陪一下了。”
张御还有一礼,道:“苏校尉请便。”
苏芊虽然对他客气,可他知道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缩小军营,是十分讲规矩的地方,所以他没有在这里多留,吩咐了莫若华一声,让她自去后,就直接往自己的舱室回返。
沿着舱廊,他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客舱之内,他站到当中,顶上有一道光芒照下,随后脚下一个有着优美弧度的玉台浮升上来,一直到他身前停下,上面有一块美玉,这东西被光烨营的人称之为“玉臣”。
在舱室中的人是“君”、那么这块玉就是“臣”,只需把自身意识投入进去,就能联系到飞舟上的一些人和事物,从而下达自己的命令。
或许常人看到这里,在惊叹几声天夏本土的技艺后不去深究了,也不见得会有兴趣去弄明白这里的缘由。
可他身为阐真玄修,内外明晰,感觉更为深入一层。在接触“玉臣”的时候,他便发现此玉背后还牵连着一个意识,而正是这个意识有序的统御着飞舟上的一切。
并且他能感觉出来,这艘云母飞舟一直在呼吸,尽管非常之微弱,可的确是在呼吸着。
这艘飞舟实际上分外两层,外层是一层坚韧的银色金属,或者说是外壳,而在内层,则是一个活物。
可以说,舰上所有人现在都在其腹中。
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活物,而是如同玄龙那样的金属和血肉混合在一起的造物。
他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似飞舟这样东西是如何做到在浊潮之内飞驰的。
要知道,在浊潮的影响下,一些东西是很难保持恒稳的,比如都护府火铳火炮,到了浊潮浓烈的地方,药子的威能忽强忽弱,根本令人无从捉摸,有时候反而不如一把刀剑来的有用。
现在他清楚了。
因为只有活物或者说半活物能在浊潮内维持长久的稳固,而不管是飞舟还是玄龙,显然都是利用了这一点。但这显然又是天夏本土高超技艺的体现。
他现在对于天夏本土越来越感兴趣了。
很显然,如今的本土与六十年前相比,很多东西都是大不一样了。
只是他此刻并没有去多问,苏芊说过到本土就明白了,他一听就明白,这位校尉恐怕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所以不便多做解释。
但凭借刚才那个军士的态度,还有之前不曾有玄府的人前来接应可以看出,修炼者原本的地位或许产生了某种变动。
不过他对这些倒是没有什么太过在意的,只要有能继续向上修持的途径,其余就都是小节。
正如他对项淳所言,个人难违大势,但修士追逐的是伟力归于自身,等到一朝功成,自能翻天覆地。
……
……
第二章 一夜风过日又新
张御从定坐之中醒来,两目之中有电光一闪而过。
他看了一下舱室内的时刻,距离他闭关,已是过去了二十三天了,现在已是到了一月底,根据来时的路程推算,还剩下最后几天的路程,就可达到青阳上洲了。
因为光烨营此行是军舟,故是这里没有任何书籍和报纸,倒是有和军府相关的一些书卷,但这显然是不能让他观看的。
故是他干脆把时间用来修持,身为修行之人,心神内守几十天只是小事。
他看了一眼舱壁之上贴着的红纸剪出来的大大的“年”字。
就在月初的时候,所有飞舟上的人在天上渡过了大玄历三百七十五年的这个新年,虽然不能和家人渡过,也没有烟花爆竹,看起来不太圆满,但舟船上充裕的物资和热闹的气氛总算弥补了许多缺憾。
这时旁侧传来喵的一声响,妙丹君支起身躯,从架子上跃下来,落地下后一个纵跳,就落到了他的怀里。
他在定坐的时候,妙丹君也是一样在沉睡之中,继续消化着前些时日得来的先祖记忆,不过随着张御的醒转,它也是一样醒了过来。
张御揉抚着妙丹君的脑袋,一道彩色光雾也是随之飘起,这只小豹猫也是眯起了眼睛。
过有一会儿,他让妙丹君自去玩耍,自己则走到中间位置,随着一道光柱落下,“玉臣”自下方浮现出来,他伸手上去一按,把自己的一缕意识传入进去。
等有片刻,舱门旋开,便有一个女侍从端着茶杯走了进来,并将之恭敬摆在案上,对他万福一礼之后,就又缓步退了出去。
张御缓步来案前坐下,端起茶杯品了一口,一品之下,满口清香,看得出用了上好的茶叶。
这倒并非是光烨营对他的特殊对待,光烨营除了战斗部,本身也携带了大量的物资,飞舟上的东西可谓应有尽有,在启程时还装运了不少东廷都护府独有的特产。
可以说,他能在东廷品尝到的东西,在这里也一样可以寻到。
不过他对物质上的享受虽然并不排斥,但这并非是第一位的,只要适宜便就可以了。
品完茶后,他把蝉鸣剑拿出来,以心力在上面轻拭。
人与剑器也是需要时时沟通的,现在两者间灵性虽是合一,可毕竟还是两个相对单独的个体,他在心力修为有所增进的时候,也需要这把剑器来熟悉这样的变化,这样在斗战运使之时才不会有所滞涩。
差不多一刻之后,感觉剑身之上明光更为通透,他这才把剑收起,站了起来,再次把手搭到了玉臣之上,只是一个呼吸之后,舱室一边的舱壁忽然如消融一般化开,露出了外面的景物。
可以见到,后方一万余艘飞舟正跟随着主舟在云中不断穿梭着,周围是浓浊的迷雾,什么都看不分明,而前方有一点亮光正若隐若现,按照苏芊的说法,那就是青阳洲的望仪了,
依靠此物,他们才能顺利返程。
只是因为浊潮时强时弱,有时候光亮也会被掩盖,这就需要半途当中不停的调整了,光烨营在前往东廷的时候其实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才耽搁了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