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也是因为大混沌的影响,魇魔通常是很少盯上浑章修士的。
英颛带着惠元武直接往其中一座椭圆形建筑走去,在走到入口的时候,一名少年看到了他,眼前一亮,道:“英先生回来了。”他小跑上来,道:“英先生,鲍家那两兄弟又来寻你了,我把他们安排在敞廊里了。”
英颛一点头,就带着惠元武走入了那座建筑的大门,那少年也是跟了上来。
到了里面之外,惠元武发现这里的空间高大开阔,顶上能直接观望到外间的天穹暮色,而脚下和四壁是铺着透明澄澈的琉璃板,在下方能看到有一大团黑火在那里舞动着。
大厅内部还有一只只闪着光芒造物萤虫来回飞舞,它们被四周的琉璃壁映照着,织就出了犹如梦幻一般的场景,十分瑰丽好看。
此刻有两名修士正坐在大厅内的的方形晶石座台上,见到英颛走了进来,都是立刻站了起来,与拱手见礼,并道:“英道友回来了。”
其中一个修士从袖中取出了一只玉匣,他在英颛面前掀开,里面露出数枚璀璨如晶石般的宝石,并道:“英道友,你要的异神灵性组织我都给带来了,数目么,是你之前要求的两倍。”
英颛目光平静看着他,道:“你还想要什么?”
那修士道:“除我师弟外,我还想为我的一位好友求一副观想图,不知道英道友能否成全?”
英颛道:“明天你来这里。”
那修士露出喜色,道:“好,就这么说定了。”他没有再多说什么,把东西放下后,就招呼了一声,带着人走了出去。
英颛来到大厅的穹顶之下站定,回身道:“这里安全了,你方才想说的是什么事?”
惠元武也没有做什么隐瞒,将自己的遭遇简略说了一遍,随后他一抬头,认真道:“我本来是以为必死,所以想拜托道友提醒张玄正一声,这个万明定有异谋,没想到却是被道友救了,若是道友允许,我想在这里调息一日,明日就走。”
英颛沉默片刻,才道:“你先在这里休养,三天之后我送你回去。”
惠元武一怔,有些不明白英颛的用意,不过他也不是矫情的人,既然对方这么说,他也是爽快,道:“好!”
英颛对那身边的少年关照道:“小魂,你带着惠道友去客室安顿。”
那少年道一声好,对着惠元武道:“惠先生,跟我来。”
惠元武对着英颛一拱手,就跟随着少年人沿着边廊行走,大概百十步后,就来到了一间宽敞明净的客室之内,少年人道:“彭先生还满意这里么?”
惠元武看了看四周,便道:“这里不差,多谢小郎了。”
少年嘿嘿一笑,又在关照了他一些这里的忌讳,便就很快离去了。
惠元武待其离去,便于意识之中言道:“狂焰,你怎么看这位英道友?”
狂焰在意识中回答道:“这位可能和张玄正认识。”
惠元武嗯了一声,道:“我也如此觉得。”他向前走了十来步,来到了墙边,这似琉璃一般的金属能够直接看到外面景象。
他见这个驻地之中,除了修士之外,还有不少普通人,不过可以看出,大多数身上都是披有神袍,放在茫茫荒原之上,也算是一股不亚于军府驻地的势力了。
他道:“这个驻地背后一定有强大力量的支撑,不然绝无可能在此立足。”
狂焰道:“是的,或许我们脚下的就是。”
“什么意思?”
狂焰道:“我们正身处在一个巨大生灵的身躯之上,它或许就是先生所说得那股强大的力量。”
……
……
第四十八章 来书
惠元武正在看着外间,忽然见到一艘巨大的飞舟自远飞来,横凌上空,但那型制却是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
他不由留意看去,过有一会儿,便见有十数个身着晶玉外甲的金属巨人从上一跃而下。
这些人的行动整齐有序,迈步时脚步划一,看的出是经受过严格训练的。
他道:“这是军府的人么?”
狂焰回道:“不是,这些人的旗徽章制与军府与截然不同。”
惠元武看着那些人,心下啄磨道:“那又会是什么人呢?”
门外来传来脚步声,却是那叫小魂的少年人捧着一个盖着红绸的托盘进来,口中道:“惠先生,我给你送衣物来了。”
惠元武回身一拱手,道:“多谢小郎了。”
小魂笑道:“就这么点小事,当不得谢。”
惠元武指了指外面,“小郎可知,那是些什么人?”
少年摇头道:“不知道,听闻也是一个很大的驻地来的。”他撇嘴道:“不过我不喜欢他们,每次来都是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惠元武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待小魂走后,他去了内室洗漱了一下,将衣物换上,随后用心调息起来。
待得他自觉心力恢复完满后,已是三日过去了。
他走到墙边,却看到那驾飞舟已然不见了,心下想了想,便自居处出来,到外面游逛了一圈。
通过驻地中人的言语交谈,他才是知道,原来这里每一个椭圆形的建筑之中,都有一名浑修,英颛便是其中之一,而算下来,这里至少有十名中位修士,这个实力,已是比得上域内一个大派了。
不过仅凭这些恐怕还难以在荒原上立足,可他知道,在自己脚下还存在有一个巨大生灵,整个驻地就是建立在这这生灵身躯上的,根据狂焰的分析,他怀疑这生灵过去也很可能是一个混章修士。
修士越是受到大混沌侵染,越是会向非人转变,拥有如此大的身形,那说不定已是稍微偏向于混沌怪物了,他也不知这里修士是如何控制它的。
他之前除了为求取观想图,来过域外一次外,之后就就没这么再来过了,感觉这里就是一片荒凉无序之地,可是没想到,域外居然还有这么多势力存在,完全打破了他之前的印象。
大约半个夏时后,他回了原来的建筑,才一进入门庭,小魂迎上来道:“惠先生,英先生正寻你。”
惠元武踏步入内,见英颛正等在大厅之中,忙是一拱手,道:“抱歉了英道友,在这里待得有些气闷,惠某出去转了转。”
英颛对此没有多言,只道:“可以出发了。”
惠元武道:“惠某这里已无挂碍。”
英颛道:“跟我来。”
他转身往这建筑右侧走去,惠元武迈步跟上,两人不多时来至一处位于建筑内部的泊台中,并坐上了一驾飞舟,而这里已是坐有一个身着黑色罩衣的修士。
惠元武见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流,也就没有去多问。
待他坐定下来后,随着身下一动,飞舟已是升起,缓缓自那建筑之中出来,而后速度一疾,往青阳上洲方向行去。
域外某处地下洞窟之内,齐羽匆匆来到了一处暖意融融的热泉之前,还未开口说话,那站在泉水之旁的道人已是出声言道:“惠元武走脱了。”
齐羽一惊,不可思议道:“怎么会?他是如何走脱的?”
那道人沉吟道:“应该是意外,我已是看过了,他是被一位路过的修士救下带走的。”
齐羽沉声道:“可要追回来么?”
那道人道:“无需再追,现在过去这么久,消息早就泄露出去了。”
齐羽皱眉道:“那我们怎么办?我猜他肯定定会将这里的消息告知那位张玄正,我们的大计可不能坏在他手中。”
那道人看了看他,道:“可是他什么都不知道,不是么?”
齐羽犹疑了一下,道:“或许是我多嘴,域内外道派之间的牵连,我还是泄露出去了一点。”
那道人笑了笑,道:“没关系,如果他只是将这个消息带出去,我以为更好,那样玄府就没有工夫来理会我们了。”他顿了下,道:“只是这里不能多留了。”
齐羽不觉一抬头,讶道:“道友,这处地界道友你经营了这么久,就这么放弃了么?”
那道人却似毫不在意,道:“这里终归是要放弃的,只要我们的计议能成,早一些晚一些差别不大。”
齐羽虽还是有些惋惜,可言承认他所言,道:“只盼届时无人来坏我大事。”
那道人听他这么说,脸上流露出一丝冷意,道:“那处涉及我辈之存续,绝不容许外人染指,任其谁来,设法诛灭便是。”
开阳学宫之中,张御正在金台的论武场中指点青曙练剑,待后者一套剑式施展完毕,他点头道:“你学的很快,许多地方的要点皆以掌握,下来就是勤修苦练,早日激引灵性了,不过你要与人斗战,还缺少一把像样的剑兵,这事我会设法替你办妥。”
青曙披上神袍后实力提升很快,寻常兵器已然承受不了他的力量,学宫里虽有制式剑兵,但他看不上去,决定去托真修炼造一柄。
这并不需要如他手中蝉鸣剑一般的剑器,只要是足够坚韧锋锐便可。
他再指点了两句,留下青曙一人在此磨练,自己就回到了静室之中吐纳调息,提聚神元,数个夏时后,他才功行出来,这时见李青禾等在门前,问道:“可是有事?”
李青禾道:“先生,曹玄修遣人来言,说是有要事与先生商议,询问先生何时有暇?”
张御道:“他自洪山派回来了?”
李青禾道:“听闻是今晨回来的。”
张御一思,自他把书信寄出去,如今已是过去三天了,有不少小派选择了重归玄府,不过洪山、弥光两派依旧没有回音。
不过他相信,对方一定是会对他有一个交代的。
因为这次查验不单单是他一个人在后面推动,也有那位竺玄首为自己弟子铺路的打算,所以就算是观读到第四章书的修士,也绝不敢对此视而不见。
曹梁这次回返学宫,极可能就是受命而来。
他道:“你可着人传告,我现在就这里等着他。”
李青禾躬身一礼,道:“青禾这就去安排。”
张御回去书房之中,翻看各派又一次呈送上来的秘法章印及观想图,大约半个夏时后,李青禾就来传报道:“曹玄修已至。”
张御放下手中书册,抬头道:“请他进来。”
过去一会儿,曹梁自外走进来,肃容一揖,道:“洪山派玄修曹梁,见过玄正。”
张御与他见过礼后,请了他坐下,待李青禾将茶水倒上,这才道:“不知曹道友寻我何事?”
曹梁坐在下首看向他,道:“张玄正,派主收到了玄正的书信,故这一次是着我给玄正送来一封书信。”说话之间,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往上一呈。
李青禾上前接过,转递到了张御手中,他打开之后,见对方是用旧笔手书,笔意沉厚,敦稳有力,由字观人,这当是一个固执古板之人。
他掠过问候之语,直接看向下面的内容。
如他所料,对方是在与他谈条件。
信中大致是说,洪山派同意他前来查验,也不会有任何阻挠,并且今后玄府传命,也可以全力配合,但洪山派必须保留下来,且也不会呈交上章印秘法和观想图。
张御思索了一下,对曹梁道:“曹道友可知信中所言?”
曹梁点首道:“来时老师已与我说了。”
张御道:“那曹道友可回去于派主言明,而今两府欲开拓疆域,相信派主也是知晓的,为求后方安稳,故我如今只查魇魔,不论其余,至于道派之事,可以暂时不予争论。”
曹梁想了想,站起一礼,郑重道:“我我会将玄正之言完整转告老师的。”
虽然没有得到张御亲笔回书,他略觉失望,可此事终归也是有个结果了,他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他们现在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张御和恽尘,还有青阳上洲军府和洲府给予的压力,洪山派也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沉得住气,派中早已是人心浮动了。
因为急于将消息带回洪山派,他也没有心思在这里多留,再是一礼后,就匆匆告辞离去了。
张御在他走后,也是思索起来。
那些小道派愿意归附玄府,并且呈送上章印秘法,那是因为自知无法抵抗他现在所具备的力量。
而洪山、弥光两派敢于和他谈条件,那是自认为还拥有一定力量,所以暂时不怕他采用强硬手段。
不过玄府之外,是绝不会允许存在道派之流,只是现在时机不合适,等到他观读第四章书后,一定是要抽出手来解决此辈的。
只是按照检正司的查报来看,这两派真正的底气,很可能就是因为掌握了一条对外交流的通道,可这条通道究竟又是哪里的来的呢?
……
……
第四十九章 界隙
张御在送走曹梁之后没有多久,就又有一人到访,这位他也是熟悉,正是弥光道派安排在开阳学宫的教长吴常。
这位也同样带来了弥光道派派主的亲笔书信,条件与洪山道派几乎无甚区别,可以想见,这两派必然在此之前就已然达成一致了。
尽管这两派自立派以来一直是对手,可在面对压迫到自身根本利益的局势时,一定是会设法互相倚靠的。
他同样也同意了弥光道派的条件。还是那句话,现在不到彻底解决这两家道派的时候,但此事终究是要有一个了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