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送走吴常后,他想了想,这两派得了自己回言后,查验魇魔的事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只是此事并不是到此就结束了,魇魔时时刻刻都在青阳上洲的上空徘徊着,现在未被沾染的人不等于以后也一样无事,所以监察之事一点也不能放松。
而一洲之地何其广大,修士飞天遁地,也不是那些安居一地隅的凡人,他一个人也是无可能看顾的过来。
好在按照玄正的权责,他可以任命某些修士为从正,用以协助自身一同监察玄府上下。
他认为此事暂且可以交给心回道派。
这并不是因为这家道派是第一个主动向他投效的道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派对心性的要求较为严苛,不易为魇魔所沾染。
他心下决定,在查验过那两派之后,就开始着手安排此事。
正待他准备就此回去静室调息的时候,李青禾来报,言称英颛、惠元武还有一名名唤李摩的修士前来拜访。
他心下一讶,没想到这两人会走到一处,他让李青禾去备茶,自己从顶台之上下来,行至客室之内,见英颛、惠元武还有一个身着黑色罩衣的修士在那里等候。
三人见他到来,都是起身执礼。
张御与三人见过礼后,先是看向英颛道:“英道友,年前一别,已过数月,近来可好?”
英颛道:“如今已有一处落脚之地。”
张御又打量了一下惠元武,道:“我观惠道友神气有亏,眉宇间又有郁结之色,可是近来遇到什么难解之事了?”
惠元武叹道:“玄正看得准。”他抬手一拱,道:“惠某此来,是有许多事正要禀明玄正。”
张御点了点头,他对着英颛还有那名修士言道:“两位还请在此稍坐片刻。”随后又对惠元武道:“道友随我来。”
他把惠元武带到了书房之中,道:“这里没有外人,道友有什么话可以与我言说。”
惠元武道:“我之前听闻玄廷传诏之事后,就一直想来投奔玄正,只是齐羽他一直不同意,还劝说我去投奔同样不喜诸派的万明,我本以为此人也是一位同道,可未想到,此人却是另有谋算,甚至还在我归来途中派人截杀于我,若不是英道友相救,我必已死在荒墟之上了。”
他把万明道人之中遇到的事都是详细说了一遍,并且说了一个自己也不怎么确定的消息:“我听齐羽之言,似乎域外有不少道派与域外道派有所牵连,域内道派实则一直受域外道派摆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张御眸光微动,要说域内道派都是域外道派操纵,这是言语夸大了。不过检正司一直怀疑,洪山、弥光两派与外洲交通的渠道就是域外道派所提供的,并且通过这个来左右域内道派,从而自青阳上洲内部获得补益,这个可能倒是存在的。
至于万明道人之事,他不会只听惠元武一个人的说辞,究竟如何,他会在接下来设法证实。
再问了几句话后,他让李青禾给惠元武在学宫内安排一处居处后,便从书房走了出来,重新回至客室之内,向等候在此两人告歉一声,就在主位之上坐了下来。
他与英颛攀谈了几句,才知旁边这一位李摩是其所在驻地的首领之一,这位趁着话头对他一拱手,坐直身躯道:“玄正,我这次与英道友一同前来,是有一桩紧要之事,觉得必须禀奏玄府。”
张御看他神情严肃,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点头道:“道友请言。”
李摩道:“当年我与几位同道为方便修道,故在域外建立了一处驻地,近来因为浊潮渐退,我们也能去到更远的地方了,而在半月之前,我和几位同道一同追杀一个异神之时,无疑中进入了一处废墟,然而等我们进入其中,却是发现,那里极可能是一处‘界隙’!”
张御眼眸微凝,道:“‘界隙’?道友可能确认么?”
按照以往的认识,浊潮的到来使得世界产生了“破碎”。
而某个观点认为,这种破碎实际上是因为世界的扩张而产生的,而在过去,此类剧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文明的兴盛毁灭。
过去的六个纪元,无不是如此。
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会因此而变,有些地方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仍旧是维持着某个纪元,乃至数个纪元之前的模样。
这种地界存在,便并称之为“界隙”,在天夏书面记载上,则称其为“灵关”。
而因为这些地界维持着以往旧貌,这也就意味着,沿着这些地界通行,某一地的人可以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去到另一处相隔遥远的地方。
设想一下,若是这处间隙的另一端可以寻到另一个天夏上洲,那么其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
李摩此时并没有把说死,只道:“当时因怕遇到危险,我们并没有深入其中太多,我们也无法完全确定。只是那里的情形和记载上的描述当真十分相似。”
张御这时道:“间隙的价值不言而喻,一经确认,李道友的驻地便有可能独享一条对外交流的通路,李道友莫非不曾想过将这一处独占下来么?”
李摩摇了摇头,叹道:“不瞒玄正,我当时的确也有过类似的念头,直到数天前,还在反复犹豫之中,可我更知道,若那一处地界若真是记在上的‘灵关’,凭我们的实力那是没可能占住的,反还可能给我们的驻地带来灾祸,而前日英道友恰好要护送惠道友到玄正处,我反复思量过后,还是觉得需将此事上报玄府。”
张御微微点头,浑修的修炼就是在与各种思欲做抗争,十分容易堕入大混沌中,李摩眼前看去是损失了许多,可他十分及时的克制住了自身的贪欲,却是在心境修行之上大大迈前了一步。
他道:“这件事除了李道友和英道友,还有多少人知道?”
李摩道:“这处地界是我与三名道友一同发现的,但他们与我的意见并不一致,且我怀疑有人已是将消息透露给了‘霜洲’。”
“霜洲?”
张御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
李摩解释道:“霜洲是一群来自荒陆深处的庞大势力的自称,可我们猜测,那些人的背后,很可能就是之前青阳上洲遗落在外的两个州郡。因为他们无论是造物技艺还是军制规令,都与青阳上洲同出一辙。
长久以来,霜洲一直在劝说我们加入他们,而近来更是以此为名义频繁到来,故我觉得他们或许已经知道了一些什么。”
张御思忖片刻,看向他道:“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设法确认,接下来可能还有劳动李道友的地方。”
李摩赶忙道:“不敢,我虽在域外修行,可自认仍是玄府修士,玄正若有要求,尽管吩咐。”
三人这番对话持续了一个多夏时,张御在把两人都是送走后,自己坐在那里深思了起来。
如今诸洲之间的交流通道,除却玄廷设立的‘玄望’之外,两府掌握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浊潮之中辛苦开辟找寻出来的通路,可往来一次恐怕要数年之久,而且途中很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
第二种则是通过“外层”进入别处,不过这一条路并不好走,所以通常只是用于消息传递。这也是两府用的最多的对外交流通道。
第三种,便就是利用了“界隙”。
他之前就曾设想过,玄府必须掌有一条自己对外交流的通路,这样才能和洲府、军府平等对话。
不然长久下去,两府只会把玄府当作依附,尽管礼制上玄府居于最高位,可有些时候,却是要受到各种特殊情况的影响的。
东庭都护府当初是何模样,他可仍然记得。
他心下认为,这一处地界必须尽早探明,若的确是记载之上的“灵关”,那么一定要设法拿在手中,而且他自己觉得有必要亲去那里一趟进行确认。
只是这一处似已有其他势力觊觎,这就又不能不有所提防了。
不过这件事既然是为玄府而谋划,那么他大可以向竺玄首寻求帮忙。
这位是青阳上洲洲域之内现存唯一一位高位修士,假如能得到这一位支持,那这件事就相对容易许多了。
思定下来后,他与李青禾交代一声,就步出了金台,往上看有一眼,霎时腾空而起,就化一道青虹往青阳玄府方向而去。
……
……
第五十章 青阳轮
张御出了学宫之后,一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待进入巨州的时候,已然是夜半时分了。
没过多久,他便又进入了安寿邑,星星点点的灯火沿着蜿蜒河道分布着,山间也凝聚着一簇簇的绚烂光亮。
此时他抬目观去,遥遥望见了那矗立在城心湖泊之上,正散发着阵阵清光的鹤殿,还有上面那一道仿佛遗世独立的身影。
他把遁光一催,飞速而来,几个呼吸之间,便就来到了近处。
他在天中对着竺玄首抬手一礼,而后一振衣袖,把光华散开,就在那鹤殿的平台之上缓缓飘落了下来。
竺玄首看了看他,往旁处伸手一请,而后移步去了蒲团之上坐下,道:“玄正夤夜至此,想来是有什么重要之事了。”
张御走了上来,在他面前的蒲团坐下,道:“方才我得一名道友告知,在青阳上洲南域,疑似发现了一处‘灵关’。”
竺玄首听到这句话,也是神情微动,道:“可能确认么?”
张御道:“故我下来需亲自往去那里一趟,设方确认,不过这个消息怕是隐瞒不住多久,这一处灵关若是为真,那么必然会引来他人觊觎。”
竺玄首道:“玄正此来,是想寻我为此事出力?”
张御道:“是有此意。我青阳玄府若是能掌握一处灵关,那我辈对外交通就无需再依赖两府了。”
不止如此,灵关就算能够拿下,此后也还需要将之守住,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办到的,还必须依靠整个玄府的力量。
竺玄首思索了一下,道:“这件事我无法出手,我若一动,势必会引动域外某人的注意,那样势必会引发内外动荡。不过你既然是玄正,我便把青阳玄府的至宝‘青阳轮’借你一用,想来也是足够了。”
说到这里,他把袍袖一荡,霎时间,鹤殿的平台之上仿佛出现了一轮青色大日,光芒灼灼,透照天地。
张御看了过去,只觉有一阵阵灼光射来,刺目异常,依稀只能见到其中有一道虚影,感应上去,也被一股骄然之意挡下,似是抗拒意味十足。
这时竺玄首声音从耳畔传来道:“玄正可用以玄廷所赐印信慑服此宝。”
他闻听此言,当即将印信取出,托于掌心之中,此物一现,仿若清水融光,那灼灼烈气当即收敛下去,并从一开始的抗拒变得驯顺起来。
此时他方才看清,这是一只一人高的青色圆轮,此刻在那里转动不休,并时不时轻微的嗡嗡声响,明明是法器,给却给人一种生机旺盛,活力无限之感。
他走上前去,伸手上去一按,方一接触外面散发出来的青光,这光轮便毫无抗拒的落入了他的紫金袋内。
竺玄首提醒他道:“那处若真是‘灵关’,那必有古时遗落下来的神异力量存在,此宝尽量少用,以免互相冲撞,灵关破裂,反受浊潮侵染。”
张御道:“多谢玄首提醒,我记下了。”
竺玄首道:“那里若真是‘灵关’,两府那里我会去说,不会让他们过来妨碍,你尽管放手行事。”
张御点了下头,他抬袖一揖,便与玄首拜别,青光一闪,便已遁空离去,到了临近早食的时候,便已是返回了开阳学宫。
只是他方才踏入金台之内,便忽然感觉到了一阵热流传来,而且从脚底之上升腾上来,他心下一动,唤来李青禾道:“我走之后,有谁来过么?”
李青禾道:“正要禀告先生,先生昨日走后不久,苏校尉身边的温从副来了一趟,她送来了许多古物雕像,说这是苏校尉的战利品,自己留着无用,还占地方,又听闻先生喜欢,就给送来了,那些古物雕像之中有不少的确个头很大,厅中放不下,后来我便命人开了敞门,搬入地库之中了。”
张御道:“温从副可还在?”
李青禾道:“青禾本想挽留温从副,只是温从副言称还有军务在身,放下东西后便就匆匆离去了。”
张御点了下头,让他自去,自己则是沿着台阶往下方地库之中而行。
而他越是到下方,越是感觉到热流滚滚,待推开库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有三丈的雕像,鹰头人身,一双眸子威严无比,身上涂满了各色彩绘,看得出来原本应当还有不少黄金宝石的披挂,不过现在已是不在上面了。
那最大的一股热流就是从这座雕像之上传递过来的,而在两旁,则都是一些有着野兽头颅,人身躯体的神灵雕像,它们的身上也是同样飘来了一阵阵热流。
他看了下来,忖道:“苏校尉这是直接把神庙里的神像搬来了么?”
他目光一移,见是一座神像高抬的手中塞着一封书信,原本这神像看得出是一个坐像,本来应该手中高举权杖,坐于神庙之上,威严肃穆,可现在没了座台,只能蹲靠在墙边,倒是显得有些滑稽了。
他意念一起,那书信自行飘飞过来,打开一看,上面是苏芊的笔迹,说是这些东西光烨营近来负责讨伐的一个神国缴获上来的,现下两边还在交战之中,等彻底破灭这座神国,还会送来更多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