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
……
第两百六十二章 诏至
在接下来几天中,张御开始着手做一些离开青阳的准备。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离开青阳之前尽可能搜集到更多的源能。
只以目前他所知道的情形来看,诸纪元的遗迹和异神国度中多多少少都有源能的存在。
青阳上洲周围实际就有不少隐藏起来的异神国度,除却一些早已投靠青阳的,余下还有一部分一直与青阳处于敌对状态。
比如霜洲就有不少与之交好的异神神国,打造密匣所需的材料大部分就是由这些神国提供的,现在这些神国依旧还有不少存在着,而这些地方即便没有源能存在,他准备在任上彻底将之剿灭。
除此外,还有一个地方他决定去看一看。
从方谕中那处得来那些残破石板之后,他就认真看过了,这些石板可谓每一块都不完整,难以释读出真正的意思,不过这些东西无疑都是应该有来历的。
方谕中是不记得这些石板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了,但好在其中有一块是乌制院赠送的。
故是他在经过审问过后得知,乌制院他们在扩大分院规模时,无意在发现了一个位于海底的遗迹,这石板就是从哪里得来的,甚至当初他们还在那里挖掘出了一具远古异神的残缺尸骸。
他曾仔细看过,这几块石板几乎都是同出于一源,那么说不定都从此处得来的。
从之前他养父交给他的那块石板的来看,每一块石板之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文字,而每一个文字应该都代表着某一种力量。
不过他现如今是一名修道人,异神的力量他并不如何在意,他看重的反而是石板背后的那片遗迹。
能诞生出这等石板的地方,那或许会有源能的存在。
于是他在稍作准备之后,就遁光离开了光州,一路往东海方向过来,仅仅用时半刻,便即来到了归州海崖之前。
本来他是准备乘海舟去往那处的,不过想想这些造物似是不太牢靠,自己现在既有了“应星方天庐”,那就不必再去乘坐这等舟船了。
他从星袋之中将方天庐取出,这东西初时不过三尺长短,可心力一转之间,霎时便变化为一座丈许来高、中间略鼓,四角低垂的山形庐帐。
这东西放出来之后,并不落地,而是飘悬在半空之中,但任凭外面海风吹来,却不见任何晃动。
张御点了点头,他腾身而起,进入了方天庐之中,账内只有三丈长宽的空间,但对于他一个人来说其实已然非常宽敞了。
庐帐之内本来是空无一物的,不过他在祭炼之后,往里面添置了各种用物和摆设,随着他进来,宁神香炉散发出了缕缕清香。
他直接来到庐帐中间,从星袋之中取出了辟水珠,挂在了垂在那里的珠袋之中,霎时间一阵明光绽放出来。
而后他在软榻之上坐定下来,意念一动,方天庐便自往海水之中沉入进去。
这庐帐可随他意念而行,能去到此世之中任何一处他有确切概念并且真实存在的地方,故是他在传递出了一个意识之后,就没有再去多管,直接去到一边软榻之上坐定下来,拿出一卷道书翻览起来。
有了避水珠,方天庐在海中飞驰起来半点都不慢,与天中飘飞几无任何分别,这令他倒是较为满意。
只是半天之后,庐帐就到达了天机院那座海岛附近,此处距离废墟显已是不远。
到了这里,他便把道书收了起来,轻轻一挥袖,周围的庐帐仿若融化开来一团,露出了外面的景象。
他驾驭庐帐往乌制院所言那处方向飞去,很快就见到了一大片存在于海底的废墟,周围到处都是倾颓的石柱石墙,还有平整阔大,依旧保持完好的巨大石台。
这片废墟的具体的年代他难以判别,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所有的建筑都是异常巨大,这并非一例,而是所有都是如此,再联想乌制院曾在这里挖掘出远古神明的尸骸,他认为,这里或许是一座供奉远古异神的古代城市。
那个远古异神原先可能在此生存,而那些石台许就是用来献祭的祭台。
若真是这样,那么找到源能的可能就更大了。
他驾驭方天庐,用了半刻时间在这片废墟的上空游荡了一圈,倒是不出意外找到了几个目标,在废墟的四个方向上都有一座巨大的雕像,不过其中三座都是破裂倒塌了。
唯有一座相对完好,可是也失去了半个头颅和小半边身躯,不过他却是从上面感到了强烈的热流。
但这也并非来自雕像本身,而是来源于雕像身躯内的某件东西。
他在察觉到之后,就自庐帐之中出来,心光轻易分开周围的海水,来到了那约莫有百丈来高的雕像之前。
在看有片刻之后,他目光一注,那石像的头颅微微晃动起来,而后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纹,随着裂纹扩大,一枚梭形宝石从里面飞了出来,飘至他的面前。
只是这个时候,这枚宝石忽然一动,而后如眼睛一般忽的睁了开来,并露出了一只蛇瞳,它在动了几动之后,十分恶意的看向了张御,并且有一缕缕深沉细碎的声音夹杂着五颜六色的模糊光色向他涌来。
张御淡然看着这些变化,伸手出去,一把将之捏住,霎时间,所有的声色音光一齐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一股汹涌的热流向他涌入过来,而他的眼眸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片细碎的电芒,浑身的心光也是飘忽晃动起来。
随着热流被他不断吸纳,也是逐渐减弱下来,到了最后,他似乎听到了一股哀嚎,接下来便彻底两没了动静。
他摊开手掌,原本还算华丽的宝石已然化为了一堆灰白色的细末灰土,便一翻腕,任由这些落去海水之中。
他不确定这东西是否与那远古异神有关,但只要能找寻到源能,但来历如何就无关紧要了。
他离开了此间,回到庐帐之中,又扩大范围找寻了一下,很快便又有了收获,找到了一堆献祭用的古物,在他把源能吸摄一空,这些东西也是同样化为了一堆碎渣。
但除此外,就再没任何收获了。
至于那个远古异神尸骸原本所在的地方,他也是去看过了,那里只剩下下了一个被打磨光滑的巨大的梯形石穴,里面早已是空无一物。
在确认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后,他便头也不回离开了这里,并往洲中回返。
在接下来的时日之中,他四处探询遗迹,搜寻可能源能存在的地界,在这般持续有十来天之后,这一日,他正在天中飞遁,忽然一道光芒经空而来,他心中有感,当即立定不动,随即便被那股光芒笼罩入内。
随着熟悉的抽离之感生出,他发现自己再次出现在了上回那座茶园之中,他一抬头,见那少年道人正站在不远处。
那少年道人拿出一卷符诏,对他言道:“张玄正,上前接谕吧。”
张御当即双手一合,行有一揖,随后上前几步,道:“张御接谕。”
少年道人打开符诏,道:“青阳玄府玄正张御,于任上平乱除患,正法宏道,抚定洲域,功堪嘉扬,故今授‘玄廷巡护’一职,兼领青阳玄正,大玄历三百七十七年十二月初三。”
念完之后,他一合符诏,往前一递。
张御一抬身,上前两步,将符诏接入手中,心下不由忖道:“玄廷巡护么……”
玄廷巡护实际上孟嬛真所任行走有些相似,不过不同于行走只有呈报之权,巡护却是有监察正过的权力的。
此职虽无法如玄正那般从当地调用修士。但却因为有着玄廷使者的身份,从职位上说,反而比玄正高了半阶。
不过兼领青阳玄正一职,倒是有些出乎他预料。
如是他去了外层,又如何兼顾青阳?
少年道人似是看出了的疑惑,笑道:“张玄正莫疑,玄廷考虑到青阳情形独特,玄正之位当还是由你兼领,我等自会派遣合适之人前往,若是一切顺利,届时你再卸去此职不迟。”
张御这下听明白了,青阳玄府与别处玄府不同,诸派方才合一,规矩也重新确立了没多时日,而这个情况下,修士个人威望实际上比职位更为重要。
玄廷应该是唯恐新任玄正难以压住这些修士,故是让他暂时兼领此位,当中好有一个过渡。
少年道人笑了一笑,道:“诏谕已发,张玄正还有什么要问么?”
张御心下一思,问道:“敢问使者,御当如何去往外层?”
少年道人笑道:“去往外层需用行天晷,青阳上洲是没有的,张玄正可在青阳耐心等候,时日一至,届时自会人前来接迎你。”
张御道:“还要再请教使者,御此回前往,可有什么需要注意之处么?”
少年道人唔了一声,道:“张玄正,你此回往外层,可设法多立一些战功,这于你终归有是好处的。
需知若无功绩,未来无论你修为如何,也无可能去到玄廷之中任职,如此也就无法与诸位道友论道,亦无法阐明自身道理,我如此说,张玄正可是明白么?”
张御略作思索,不觉点头,
少年道人见他再无疑问,便打一个稽首,其人身影一虚,而后周围一切便就破散开来,周围光芒也是一齐消散无踪,唯余张御一人立在半空之中,袍袖随风舞动不已。
……
……
第两百六十三章 打磨
半日之后,张御从域外返回了开阳学宫。
因为造物人的事情差不多都已是处理完毕,所以这半月来他主要就是在此地修持。
而严鱼明、郑瑜还有嘉月三人,也是被他一同带了过来,并安置在了学宫客馆里,如此他也能随时指点三人的修持。
在回到书房之中后,他坐定下来,重新将符诏取出。
在符诏之下还有一册附带表书,他将之解了下来,打开一看,这面讲得是他前往外层具体需要注意的地方,相当于是一本简易手册。
上面说到,大约到明年二月份的时候,外层之上会有人来接迎他,而届时具体的情形会有专人与他说明。
他此行可带上五名役从及弟子,灵性生物的数目不得超过三头,但若是有特殊要求和情况,可自行与接迎之人沟通。
内层的天夏金元可以在外层使用,各洲银署的金票在外层也是通用的。但只允许被受诏者自行兑换使用,不允许利用往来的渠道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货殖交易及获利。
看到这里,他不由思索了一下。
外层战争频繁,大部分的物资应该都是自内层调运过去的,假若受诏者在地方上有着强大的人脉和关系,那么这里面可以做得文章实在是太多了,也难怪表册上刻意提了一句。
不过他现在身为玄廷巡护,日常所用全是由玄廷承担,并且玄廷还会另行拨付他一笔金元用于额外开销。
而他现还兼领青阳玄正,便是不在青阳,青阳玄府也会定时拨付一部分金元到他在银署的私人户库之中。
只目前看来,金元还是足够用的。
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到时再看。
最后诏表上言,外层的以天夏大律为主,不用各洲小律,故是提醒受诏之人前往外层要加以注意,勿要触犯律法。
在看过这些之后,他见上面再没有什么其他需要注意的东西,就将之收了起来。
而后拿过纸笔,当场写了一封书信,并把李青禾叫了进来,关照道:“你坐我的飞舟前往,尽快把这封书信寄去石渠观。”
李青禾上来接过,道:“青禾这就去。”
张御待他离去后,一个人来到金台顶层之上,尽管现在是十二月,可学宫之内四季如春,琉璃罩的青树花藤依旧色泽鲜艳。
他来至琉璃窗前的藤榻之上盘膝坐下,妙丹君则是青树枝上一跃而下,落到软榻之上,并挨着他腿一侧躺了下来。
他伸手出去,轻轻抚弄着这小豹猫的脑袋。
金台外面垂挂着的青紫色藤花,与各处殿台的互相映衬着。因为已是进入年节的最后一月,还有二十来天就要进入长达两月的休沐期,眼下是无疑年末最忙碌的一段时日,所以路上无论学子还是师教都是来去匆匆。
算来他自进入青阳上洲自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居住在此,现在一晃差不多已近四年了。
眼下既然要走,那么开阳学宫的学令一职就需辞去了。
他打算在年前就把几名役从和妙丹君带到良州的庄园去,以后没有什么事的话,他恐怕不会再回到这里了。
在安然享受了一个宁静的下午后,天色渐渐黯淡下来,而学宫中各处金台一座座亮了起来,在夜空之下大平原上撑起一片连绵不绝的光芒。
张御与妙丹君一人一猫,坐在宽阔的琉璃壁后,背衬着青树花藤,静静看着外面日与夜的交替,光芒与暗沉的交融。
随着时间推移,夜穹之上群星逐个映现出来,张御望见此景,心有所感,不觉吟道:“天晦心宁有时静,半剑入鞘待晓出,坐过一夕问春秋,不羁尘华是自如。”
身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青曦的声音响起道:“先生,晚宴准备好了,先生可要现在用宴么?”
张御道:“青禾、青曙回来了么?”
青曦道:“回来了,都回来了。”
张御站起身来,道:“那就把他们唤上来,就在这里一起用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