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475章

第475章

  龙道人哼了一声,他看向远处,道:“你知道栗道友么?修道近千载,位称玄尊,却因为杀了几个卑微凡人而被囚押论罪,这却是何等可笑?
  我见到此景,也是难免兔死狐悲,我思忖着,不能再如此下去,哪怕是被逼到绝境的困兽,都是要挣扎一两下的,我自也想试着改变点什么。”
  戴玄尊听了他说了句话,起初还没如何,可是却似想到了什么,一下抬头看向他。
  龙道人看着他道:“看来你也是想到了。”他意味深长一笑,道:“既开此门,我怎能让我辈独占,自然是诸方之势一同享得此利了。”
  戴玄尊没有说话,只是这个时候,他的身躯忽然微微一虚,同时有一股绝灭气息从身上传出。
  龙道人却是漫不经心一抬手,霎时间,一股金色光华凝就的龙爪按在了他的肩膀之上,令其身躯又是稳固了下来,并且再也动弹不得。
  他道:“戴玄尊,你莫要想着自弃,我们现在还需你好好待在这里。”
  他们不会杀散戴玄尊这具分身的,至多只是将他制住罢了,因为分身一崩,正身必然知道,虽然还不知道这里具体发生的事,可是玄尊化身被除,那又是何等重要,一定是会从上层进行查问的。
  尽管他们为今日之事也是做了另外的布置,可是难保不会出纰漏,故还是稳妥一些为好。
  沈玄尊沉声道:“戴玄尊,龙道友真身到此,你之举动毫无意义,不要再做多余之事了。”
  通常来说,玄尊若是到了外层,定会受到虚空外邪剧烈侵袭,时时会受消磨,而若使动神通道法,那便会吸引更多外邪到身上,一不小心,就会使得清净道体受染,还需之后再炼化祛除。
  可是如今内外层门户洞开,他只是站在裂隙之中,却是避免了这些影响,可以无所顾忌的使动力量。
  戴玄尊像是听进去了这句话,也似是如服输了一般,身上气息逐渐平稳了下去。
  龙道人道:“很好。”他看向远空,“下来你只需看着就是了。”
  他说得此言没有多久,就在奎宿边缘的虚空之中,忽然凭空出现了一道形似天门的光雾气漩。
  这团光亮猛然大放光明,而后绽开一个无边广大的裂隙,随后自里面钻出来一头头庞大的扁平状灰色生灵,它们形如长鱼,边缘及下方有着灰色的长须。
  它们浑身凹凸不平,从前到后有着一层层大小不一,分布方向不同的甲壳嵌叠在了躯干之上,而在整个身躯之外,则是包裹着一团烟雾状态的灵性光芒,
  这些东西大则是数十里,小的也是千丈来长,远远往来,像是一艘艘怪异的飞舟。
  戴玄尊立时认出了这些东西的来历,沉声道:“泰博神怪……”
  只是他一眼看过去,这第一批出来的神怪,至少有百万之众,如此多的数目,平常想要绕开天夏外层的监察,侵入到这里,那是绝无可能的。
  他看向沈玄尊,道:“沈敖,你放它们过来的?”
  沈玄尊面无表情道:“现在娄宿正遭侵攻,你们奎宿众军也是派遣到了那里,无力盯着各处,而我胃宿只需稍稍放开一道隙缝,自能让它们往此处来。”
  龙道人饶有兴趣道:“按照底下那些的人推演,据说上一纪元灭亡之后,本该是由这些吞食生灵的凶残神怪受天地所钟,得有兴起之机,可是这结果机会却被我们天夏占了,现在我把他们送了回去,也算是成全他们吧。”
  他呵了一声,“而有这些东西挡在前面,也就能将我们的痕迹掩饰过去了。”
  戴玄尊沉声道:“只是这般做便能达成你们所想了么?”
  龙道人撇他一眼,淡然道:“我们当然知道只凭这些泰博神怪根本不可能是天夏的对手,可是我们不过利用他们延驻这内外相沟通的门户罢了。
  这片门户一开,不提上宸天和幽城,光是诸天邪神都会如蚊蝇一般,逐血而来……”
  说到这里,他提高声音道:“到时候玄廷想必就能知道,谁才是他们所需倚仗的,那是我们这些修道人,而非是那些如蝼蚁一般的凡人!”
  戴玄尊默然片刻,才道:“你们赢不了。”
  龙道人冷笑道:“那便拭目以待吧。”
  沈玄尊这时看了看戴玄尊,又开口道:“戴道友,你以为我们愿意这般做么?
  此前浊潮来时,诸位道友察悟到了不少玄机,可是玄廷却是禁制我们修研,这分明是堵死了我们向上修行之路,如今玄廷之中更有廷执提出,要设法定下规矩律条,永远断绝此道之修持。
  你也是浑章修士,你当也是明白,这是道争!我们也是不得不争!”
  戴玄尊沉声道:“不管你们如何说,勾结异神异类,妄图重置天夏于昏乱,尔等罪不容赦。”
  他这话一说出口,龙道人和沈玄尊都是感觉到了一阵警兆浮上心头,而后他们便见得场中无端多出了一只两尺大小的金圈。
  这金圈宝光灼灼,外显如芒毫光,圈身之上环绕着山水之纹,只一出现,就有宏大威严之声透入心神之间,
  两人一见此物,却都是为之色变。
  “山河圈?”
  这金圈一出现,放出万般光华,霎时彻照虚宇,波及整个奎宿。
  无论是近在咫尺的龙道人还是沈玄尊,亦或是包括远处出现的那些泰博神怪,被此光芒照过,顿被定住不动。
  戴玄尊看向龙道人,平静道:“你问我是不是会传讯会正身,我并不需要如此,有此物足以制拿尔等!”
  为今天之事,他事先也是考虑到了万一暴露之可能,又怎会不提前做好准备?
  龙道人只是冷冷看着他。
  戴玄尊本能觉得何处有些不对,可他这时候没有太多选择,心意一转,便要冲破外间封绝,传讯至正身之上。
  可就在他转运心力之时,忽然一股晦涩气机却是从他身躯之内冒了出来,竟是令他气息无故为之一滞。
  就是这么一瞬间,一只如玉之手从虚空之中伸了出来,一把将那山河圈拿住,霎时将其上宝光镇压下去,而他心神一震,只觉自身与这件重宝脱离了牵连。
  龙道人立时脱离了山河圈的制压,他那竖瞳一闪,哼了一声,放出法力,却是再度将他制压住。
  而在那只玉手出现之后,一个飘逸俊雅,身着鹤氅,浑身裹在一团灰色气雾之中的白发道人自里走了出来。
  戴玄尊立时认出了这个人的身份,眼眸骤凝,“浑空老祖?”
  浑空老祖一手捉住那金圈后,那东西震动不已,他看了一眼,感叹道:“山河圈,久违了。”
  他伸手轻轻一抹,圈上顿时金光敛去,随后看过来,淡淡言道:“戴道友,当日你化我宝玉之时我便与你说过,我之法门暗合天数之转,受一缺,则得一满,如今当是应在此处!”
  戴玄尊想及当日之景,再想及这具化身之中异状,默然片刻,才道:“原来这也是你们的安排,你们早便勾结到了一处。”
  浑空老祖承认道:“不错,我那徒弟若是能在虢星成就,那是自身之造化,若不是成,我料他那里留下的宝玉最后一定会是送到你手中的,当日我便知道,你与我等绝非一路。”
  龙道人道:“浑空道友何必与他说这许多,还是大事要紧,方才动静若是传出去,玄廷极有可能知晓。”
  浑空老祖不禁颌首,他伸手一指,却那原本被封印奎宿深处的那一枚银色地星骤然破裂封禁,显现了出来,并在其人法力推动之下,缓缓往奎宿这边挪来。
  这时他看向某一处,道:“费道友既然来了,何不现身?”
  远处浮现出一团幽气,一个手持拂尘,头戴鱼尾冠,面色阴郁的道人自里走了出来。
  浑空老祖道:“道友,你我合力,搬挪诸星,布下阵势,如此玄廷便是有所察觉,一时半会儿也搅扰不得我们。”
  费道人漠然言道:“该当如此。”
  他把拂尘一摆,那原本同样被封禁在奎宿之中的幽城也是同样破禁而出,来到了那颗祭炼过的银色地星上空,那模样竟是奎宿天城立于地星之上的格局一般无二。
  观其所为,分明是要以此星将奎宿主星代替了去,从而统摄诸星,并将整个奎宿都是化为大阵!
  ……
  ……
  第二百零一章 重理阴阳转死生,再造乾坤定玄机
  张御端坐于方天庐之中,正沉浸于“正我正己”之中,他心神所照的那一片星光,此刻却是越来越是明亮灿烂。
  可见上面一个个疏漏都是被逐个补齐,深浅不一之处也是慢慢浑然合一。
  难以知晓过去多久之后,他霍然睁开了双目。
  只觉自身通澈清净,一念外取,似能与万物合鸣,一念内收,似又能立于世外。
  及至而今,他已然重塑了自身根基,此刻反观己身,可见那星光化为了一片纯澈如水的明光,再也寻不得半分瑕疵。
  不过他心中明白,从来没有真正无暇无缺之物,但他此刻的确已是做到了这个境界完满。
  如今哪怕他再不往上去,此身之寿元也是同辈修道人的一倍之上。
  他望着那片明光,那里融汇了他过往所有的记忆和经历,也是他在这个世上的留痕,他的一切神思心意皆可从这上面反照出来。
  而他此刻仿若一个站在天地之外局外人,看着过往那一幕幕景象从眼前晃过,口中则悠悠念有一句:
  “东陆洪河洗旧尘,青阳晨照鉴顽身,天外虚宇寻诸我,三花落取种道根,纵使炼就长生果,此心依旧入世人!”
  随着那些记忆流流淌,这时他看当日在他从内层归返之时,戴玄尊派遣人前来唤他那一幕。
  那道人前面两次没带印信,这明着是唤他前往,可实际上却是在变相提醒他,有危险将至。
  当时他可以选择一走了之,也可以选择前往。
  不过身为玄廷巡护,不可能遇到不明情况就驻足不前,更何况,他能感觉自身机缘就当落在奎宿之中。
  而戴玄尊最后告诉他那些话,应当是其人对自己所为之事没有完全的把握,故是提前对他交代清楚。
  而后来劝他转修浑章,现在看来出自其真心,目的是希望他不要耽搁在玄法之上,反被此法所累。
  当然,戴玄尊并非完全出于公心,亦有私心在内,因他正处于道机之前,一旦转修浑章,便可成为一个重要助力。
  他思忖着,倘若当时身上不是有天一重水,戴玄尊很可能是准备把他转挪去另一处地界中,而后再遮掩了去,毕竟后者掌握着整个奎宿天城的禁阵,做到这事当很容易。
  实际上,他若顺应一切,以浑章成法,那便是戴玄尊安排好的后援了,可以在万一之时出来阻碍敌手。
  只不过他最后却是选择离开了,这也是选择了自身一直以来坚守的道路。
  不过如此一来,戴玄尊那里想是失却一个原本算定的后手,此刻情形怕是难料。
  他一伸手,从星袋之中拿出了一枚玉珠,伸手轻轻在上一抚,上面顿有一道光芒映照流转。
  此物是当日那位少年道人赠他,后来便用来追摄涉及正清之事的高芝音、黄孟桓等辈。
  而这一次他在对付复神会之人的时候,曾截取了某人降临下来的一股神异力量,同样收在了里面。
  此前他因为感觉到了危险,又因为可能要亲身进入下层,所以在回到奎宿后,在去见戴玄尊之前,又特意去了呈书之地一趟。
  他所求者,就是想请那位少年道人再次赋予此物追摄之能,可以凭此找到那复神会之人,而此行也是达成了所愿。
  不过除了追摄那人之外,他还有另一个用意,那便是利用这枚玉珠指路,重新回到外层或是内层之中。
  毕竟这玉珠已是被玄尊赋予了力量,区区层界阻碍却是阻挡不住的,一定是能找回原路的。
  只是他方才感受了一下,纯凭自身现在之能,根本无力一气穿破层层界障,直接回去原来所在,便是凭借此物寻路,也或许要用上数十上百载,甚至更长时日才能找寻回去。
  所以在他看来,如今唯有设法先行成就,而后再图归返了。
  他一翻腕,将此物收起,随后自里方天庐里走了出来,望向山岭下方的广阔地陆。
  如今他正己已成,根基重塑,也当凭此去一问最适合自身之路为何了。
  而随此念一起,顿有无数玄妙道理从心头流淌而过,仿佛这些东西天生便在那里一般,自然而然就浮现了出来。
  以道书之上所传之言,此可谓“以心证心,以身证身,以道证道!”
  他感受着那些道理,闭目许久,当再是睁开时,眸光之中似有一团星云在那里旋转着。
  而此时此刻,他已然知晓己身之道到此为何,又当如何去行。
  无论是玄修和还真修,从踏上修道之人的那一刻,就在寻求对天地的超脱,使自身从万事万物中脱离出去,从而成为自身之主宰,不再受外物的支配和束缚。
  而若是超脱不出去,或者半途遇阻,那么稍有不慎,便会道业受挫,甚或可能有性命之忧。
  这里首先要修道人有足够牢固的根本和道基,再有一个,这里必须要有登天之梯。
  这登天梯或是上乘法器,也或来自于上层的力量,更或是与前人能相互印证的道法,由此方可渡去天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