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491章

第491章

  张御道:“以你们两位的出身,既然愿意投我门下,我自当纳之,但此事凶险,是为对抗外敌,非是去世间逍遥,稍有不慎,便是身陨下场,你们二人可曾思虑清楚了?”
  扈子西道:“守正,我等出来,师长也是知晓的。”
  张御点了点头,自那日施玄尊与他说过话后,便再没有来寻过他,这两位玄尊更是不曾和他有什么往来。
  不过这一次把弟子送到他门下效力,倒是意味深长,他思忖了一下,或许这两位也是预感到了什么。
  他道:“既是这样,你二人便先留在我处,我稍候便有一桩安排予你等。”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应是。
  清穹之上某处道宫之内,有阵阵飘舞星光闪烁,满堂皆是华彩,而两名“玄法玄尊”此刻正坐于大殿之中。
  居于右座的那道人道:“风道兄,下一次廷议,说得当是定立法度,约束浑道了,今日我撞见几位道友,他们皆对此有所不满,我们又该是如何选择?”
  风廷执道:“高道兄,浑章修士看着虽与我不同,实则与我乃是一脉,我等也本是玄法借得他们之力成就,而今真法势大,我等本当互为臂助,才能立足玄廷,似如今立法度约束浑章,那下回也缚我,助他们也等若助我辈自身。”
  高道人道:“道兄是不赞同立此法度了?”
  风道人道:“非我不赞同,而是时机为至,何日我玄法大兴,那何日当可立此法。”
  高道人点头赞同。
  不过两人心中都是明白,他们虽说之玄法,名为玄法,但实乃是他们所执之法,而并非是张御所辟之法。
  只是现在他们还未曾把法门推演完满,只能先与浑章修士抱团,最好浑章修士继续在前面顶着,他们也能够慢慢蓄积力量,待得法门完整,也便有了立道之基了。
  高道人想了想,道:“可要我先去几位道友那里走动一番。”
  风道人摇头道:“不必如此,那些浑修为不受此约束,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碍此事,我们只需等着,他们自然会来寻我,正好让此辈欠我等一个人情,下回若玉素再提出为玄法正名一事,便可请他们助我了。”
  ……
  ……
  第十三章 廷上遮磬声
  风道人与高道人正在说话之时,有弟子来报,道:“文师兄和扈师兄从守正宫回来了。”
  高道人道:“让他们进来。”
  文肇、扈子西二人来至座前,各自拜见自家老师。
  高道人言道:“怎么样,张守正未曾为难你们吧?”
  扈子西道:“回禀老师,张守正倒是对我等好言好语,后来也是留下了我等。”
  风道人道:“张守正乃是玄尊,自不会和你们这些小辈计较,张守正可曾与你们交代过什么话么?”
  文肇道:“禀师尊,守正只是对我等言明去往内外层界的利害,要我们思虑清楚。”
  风道人点头道:“你们是要小心,莫要以为自家是玄尊门下就能应对一切,内外层界隙之处,向来是外层修士和邪神最易侵入之地,往往过来的都是难缠敌手。那些上层大能自有张守正应付,可是邪神后裔及后辈修道人就需你们自家应付了。
  而入了张守正门下,就需从命行事,让你们做什么那就做什么,我们也不会来帮你们,可是记下了么?”
  文肇和扈子西二人都是凛然应是。
  高道人挥了挥手,道:“你等先下去吧。”
  待得两名弟子退去,他回转身来道:“果如道兄所言,那位张守正收下了我等弟子。”
  风道人言道:“我等道法与他之道法谁为正法,眼下还未有定论,未来难料胜负,不过这非是你死我活之争,毕竟他站不到真修那边去,有他们二人在这位张守正门下,来日总能搭得上话。”
  高道人也是点头。
  两人再是谈论了一番话后,便命人去请施呈过来,开始试着推演完善自身之道法。
  玄廷最早令浑修赐下章印,扶持风道人成就玄尊,本就是指望他能由上及下推演玄法法门,他也是一直在试着做此事。
  不过他因是借力而上,那所借之力又非自身之法,所以一直不曾得有完满,后来高道人、余常、施呈等人成就后,他也欲联手几人推演。
  高、施二人俱是应允,唯有余常察觉到不妥后,却是坚辞此道,执意自寻解脱之法,他们也只好由得他去。
  本来他们若是有个数百年推演,自也能按部就班推导出稳妥法门,奈何随着造物的崛起,玄廷之上屡兴废玄之言,现在更有张御开辟了真正的玄法法门,他们也是担心玄廷以此为借口顺势绝了整个玄法,所以也是不得不加紧了动作,便是有些弊端也顾不得了。
  而在下来一段时日内,果如风道人所料,陆续有浑修玄尊来拜访他们,便是有些人自己不至,也是派遣自己的弟子前来隐晦的表达了自身的意见。
  然而他们心里虽早已是拿定了主意,但却一如往常那般并不去明确表达自身的意思,也不去承诺什么。
  忽忽间过去大半月,又却又至月中廷议之日,二人听得磬钟之声响起,便自座上站起,往外而来。
  随着他们二人行走,周围道宫逐渐淡化而去,进入一片云海之上,而后一道光气长河自他们二人脚下蔓延开来。
  随着这长河蜿蜒向上,一位位廷执也是陆续现身,望去仍旧是如上回那般十一人。
  他们二人在长河末端与上方众廷执见有一礼后,便自落座下来。
  此时上空玉磬一响,悠悠音声传遍云海,立在光气长河最上端的首座道人望向诸人,照例先是询问道:“诸位廷执可有呈议否?”
  他话音才落,便有一声磬音在下方响起,众廷执看去,却见崇道人站了起来,并对着上方稽首一礼。
  首座道人和颜悦色问道:“崇廷执有何呈议?”
  崇道人沉声道:“首执,诸位廷执,这一次龙淮勾结数位浑章修士掀动浊潮,不算还不曾查出的,如今已是牵连到了四位浑章修士。”
  他声音逐渐严肃起来,“这里究其根由,还是因为浊潮牵动天机变化,能给予浑章修士观道之悟。然而如今道机是未见得,却是出来不少人乱我天夏正序,故我今日提议,严规矩,立法度,禁绝浑章修士日后再参悟浊潮玄机。”
  座下有一名出身浑修晁姓廷执闻言立刻站了起来,驳斥道:“崇廷执此言差矣,这次之事,亦有龙淮这等人物,怎可只论及浑章修士头上?
  何况崇廷方才也是言过了,每过七八十载,内层地陆各处必有少许浊潮有再兴之势,此是内层天机之转,浑修多少也可以借机参悟,又何苦绝了此机呢?”
  崇廷执看着他道:“莫非浑修离了浊潮就不能修道了么?”
  晁廷执不悦道:“这是哪来之话?万物存之,自有其理,我辈修道,自当俯察万物,互为佐证,只是因几人之恶行就推及所有,这也未免太过!”
  崇廷执冷然言道:“这等事此前已是争论过多次,内中利弊都已是说清楚了,只是以往都不能拿上廷议来罢了,我也不欲与道友再争执下去,未免我天夏再受动荡,此事今次必要有一个结果。”
  此刻又一声玉磬声响传出,众人看去,却见是钟廷执站了起来,他道:“首执,钟某以为此事的确不用再作争论,便就在廷上寻一个结果吧。”
  那首座道人沉吟片刻,道:“也好,既然诸位争执不下,那么就此廷决吧。”
  崇廷执不等其他人,先便是抬袖拿起玉槌,一敲玉磬,而后坐了下去。
  钟廷执自也也是跟着敲动玉磬,并道:“此法度当立!”
  而那第三个敲响磬玉的,却是同为浑章修士的陈廷执,他面无表情道:“陈某附此议。”
  晁廷执撇了他一眼,没有多言。
  陈廷执此前曾亲自出手捉拿了那勾结朱鹚交代出来的浑修玄尊,这便已然表明了立场,有此举动也不令人意外。
  只是这时候,座上另一名出身浑修的道人拿起玉磬敲了一下,显然也是赞同此议。
  晁廷执冷笑道:“怎么?韦道友,你也站到他们那一边去了么?”
  那道人叹道:“大势如此,道友何必违逆?况且浊潮对我之影响,确有不妥之处,未免再有我辈沉陷此中,也确该立下一些规矩了。”
  在场十一位廷执之中,除了两名玄修和三名浑章修士外,有六位是真修,他们自不会去驳斥此议,也是一个接一个表示对此应该立有法度加以约束。
  晁廷执此刻却是坚决言道:“我绝不赞同此议!”
  首座道人这时看向下方,见风、高二人坐而不动,没有表态,道:“二位是如何想的?”
  一般而言,这两人向来都是附和大势,从来明确没有过表明自身的立场,然而这一次,风道人却是缓缓道:“风某以为,此议不妥。”
  高道人点头道:“我亦然。”
  晁廷执精神不由为之一振。
  其余廷执都是一皱眉,三名廷执驳此议,那么廷决就无可通过了。
  首座道人看了看他们二人,又看向晁廷执,抚须言道:“既然三位道友有议,那此事便暂且搁置,待得下回再议吧。”
  他此言一出,诸廷执也知此回不会有结果了,于是也没再争执,默契将此事略过,转而谈起了其他议呈。
  而待得这一次廷议过后,诸人各是散去,风、高二人也是回得道宫之中。
  高道人坐定之后,才道:“这回我等在廷议之上否了此议,稍候当会有人来游说我等,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要求与他们交换了。”
  通常来说,若是廷决被驳,那么便要将事情交托到诸位执摄那里裁定了。
  但是事实上没有几个廷执愿意将这等事情送去上面的,因为那样一来,就意味着事情完全不受他们控制了,而且他们也不喜欢被人在头上压着。
  所以一般来说就是内部调整妥协,直至弄出一个各方都可接受的结果来,这般就在他们手中就可把事情给处理了。
  而首执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或者是干脆不表态,其实也是留下一个可供转圜的余地。
  表面上看,只要这么做似乎就能把上面给架空了,但其实很难做到。
  首先事不过三议,也就说拿到廷议上讨论的事情,只要三次廷议下来,都没有得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么这就一定要送到诸位执摄手中裁定了。
  再一个,有少数廷执背后那是有执摄支持的,所以执摄只要有意,那就必然可以把伸进来。
  风道人感叹道:“只可惜我们这次只能站在浑修这处,可供我辈的选择不多。”
  只要是浑修的事情不解决,玄廷就不会把目光转到为玄法正名一事上来,所以他们这次必须支持浑修,也争取更多积蓄的时间。
  而浑修得他们相助,也可换取到此辈在玄法一事上反过来支持他们。
  高道人叹息道:“可惜了余道友了,若是他能不那么急,在外层镇守之位上继续安稳坐下去,待他成了廷执,我们三人联手,就能在玄廷之上有一席之地了。”
  风道人摇头道:“此是无用的,我二人无论资历功行比起座上各位都是差了许多,当初能坐到此位,也是借了玄廷扶持之功,而无论那些真修还是浑修也绝然不会令我真正得势,我料即便余道友不出事,那也会论到你我有事。”
  高道人不由默然,过了一会儿,他才道:“不过这一次,我等却也要争上一争了,让他们知晓我辈也不是没有分量的。”
  两人本来以为,即便真修那边不来人,浑修那边下来也必定会有人来寻他们,他们也好顺势提出条件。
  然而事情发展却非如此,转瞬大半月过去,期间却是无一人登门,而且外间极为平静,这令二人隐隐感觉到了不妥,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而又是几天过后,随着廷议再开,他们再一次来到了议廷之上。
  ……
  ……
  第十四章 难阻云海流
  高道人和风道人二人待光气长河展开后,看向上方,那里依旧是十一人,与上回似未有什么变化。而晁道人还对他们点了下头,他们心下微定,也是点首回礼。
  待所有人坐定之后,光气长河上端,那首座道人依例站起问话。
  不过上次那事没能得出结果,今次显然不会轻易过去,故是首座道人方一开口,崇廷执依旧第一个敲磬站起,言明必须立下法度约束浑修,并摆出了一副不得有一个结果就绝不罢休的态度来。
  首座道人颌首点头,他这一次没问众人,而是看向风、高二人道:“两位上次不赞同此议,不知这回又如何想呢?”
  高、风二人心中又一次深深感到了不妥,只是这一次首执问他们话,却也不能不表明态度。
  风道人心中思忖了一下,不管如何,前次既然已是发声反对,那么这次也容不得他们退缩了,他高声道:“我等依旧以为,此议不当立。”
  首座道人点点头,没再多问,他转向诸人,道:“诸位廷执的意思呢?”
  那五名真修自是如上回一般意见,先后敲响了身前玉磬,便是赞同,而陈廷执、韦廷执二人也是依旧维持上次的立场。
  高、风二人不由把目光投向晁廷执,只要这位还是坚持己见,那么还可以将此事拖到下一次廷议,当中还有调和妥协的机会,他们也能借机提出交换条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