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不过过玄尊你千算万算,却是有一点算错了。”
他看向过道人,“你为颜子全推演了一套功法。
颜子全此人,虽然道行不高,可是修道时日不短,见识甚广,那位大能者当日蛊惑他时,若不是给出真能通往上境的法门,他是绝不会轻易接受的。
我也看过那法门,虽然浅显了一点,但循此修持,确有成道之望。
只是世上功法虽各有不同,但每一个修道人都有独特的脉络可寻,这是早已深深浸刻在每一个修道人身心之中的,平常修士是看不出来,可若道法精深之人,却是能抽丝剥茧,从中看到一二端倪。”
过道人这时神情微微一变。
张御道:“我看过了那一套法门,这其中有几处却是显露出了‘避过寻生,不沾外染’的道理道念,这也正是你过玄尊的你道法。尤其是颜子全后来向那大能者请教过几个问题,我见其回答之中更是充满了这等痕迹,你问我为凭何疑你?我便回你,这便是明证!”
每一个人修道求取上境之法都是专注于一道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若其指教后人往上行走,必然也会教其循此道路,因为别的道路纵然知道能走通,他却也不知道该如何走。
他抬头看向站在那里不作言语的过道人,继续道:“过玄尊,你便现在否认也无用,我只要把功法往上一递,让诸位廷执来评鉴,那么自然能找出功法背后的正主来,而这些再加上此前我寻找出来的诸般线索作为佐证,那当可认定,你便就是背后那位大能者!”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言:“从这般来说,当日你若能杀了颜子全,却也的确能断绝此中线索,可你终究未曾成功。”
过道人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道:“百密一疏。老道我倒是未曾想到,张守正你一个玄修,居然对我辈真修之法有如此精深之造诣。”
张御点头道:“过玄尊承认便好。”
其实按他本来打算,若说到这一步此人还不肯承认,他准备就以言印喝问,直问其本心。
只要对面有挣扎抵抗之举,而不是第一时间认为自己无辜,那么同样也可认定其人便是那位正主。然后从结果倒推寻觅过程便是了。
他凝望其人道:“过玄尊,既你认罪,那么请随我回去,将事机缘由说个明白吧。”
过道人闭上眼睛,过有片刻,他又睁开,看向他道:“若是我不愿呢?“
张御平静道:“那我唯有动手,拿你问罪了。”
“罪?”
过道人却是一改方才那副平和模样,冷笑连连道:“我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天夏,何谈有罪!”
张御目注过去,道:“为了天夏?那我倒要问一句,尊驾为何要如此做?”
过玄尊道:“为何如此?呵呵,自然就是为了阻碍东庭都护府扩府!”
张御道:“东庭扩府,与你又有何妨碍?”
过道人哼了一声,道:“这里缘由老道我不方便与张守正你言说,但我绝然是为了天夏考量。”
张御却是眸光凝定其面道:“东庭升府,乃是玄廷所定,岂是你一人一意所能撼动?纵有缘由,你在东庭立府之前不出来阻拦,亦不曾发有一语,反倒事成之后于暗中搬弄是非,杀戮同胞,足见你心中别有阴私,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天夏,似你这般人岂有脸面妄称此言!”
过道人听他所言,心中也是一阵气恼,道:“只不过是区区几个凡人罢了,与那事比起来,又算得什么?你们一个个都这般小题大做,放在神夏之时,哪有人会在意这等事!”
张御望他片刻,道:“我实是疑惑,似你这般人,当初为何留在天夏,而不是投奔上宸天,好,既然你不愿束手,那只有我来亲自动手了。“
过道人冷笑一声,道:“那就看张守正有无那个本事了。”
他话音一落,整个道场都是一震,却是一下与清穹地陆断去了牵连,并整个封闭了起来,从此刻开始,除非这道场崩散,或者得他允许,否则除他这道场之主外,再无任何人可以自里出去。
张御神情平静站在在那里,这是毫无意义之举,对方就算今日斗赢了他又如何?不过躲在混沌乱流之中,那也坚持不了多久时日,更不可能由此去往下层。
此时他意念一催,身上清光大放,一道剑光飞斩而去,过道人却是站在那里不动,剑光一落,其身影却如泡影一般破碎了,原来那只是一个虚像。
张御见此,也是暗自点头,来时他就知道,过千寻此人擅长藏踪匿迹,其遮掩行藏之术异常了得,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方才就是连他也分辨不出到底是其人说话之时就施展了手段,还是那本来就是一个虚影。
他这时再是试着一感,发现到处空空荡荡,根本难知此人正身到底落在何处,整个道场之中只剩下了一片云雾霞光。
而就在此时,他听得上方传来一声异动,一抬头,随即便见云雾霞光之后,一只无比庞大的金章巨印出现在半空之中,并向缓缓向他压来。
不止如此,他还发现正站在一方与之一样一样的金印之上,脚下也是在缓缓向上抬升,可见印上有无数道箓金光闪烁,并伴随着阵阵道音。
此时他感受到神魂之中有一股重压传递过来,似是挤压他的意识思绪,他心念一转,立时明白了对方打算。
这是试图消抹去他今日的在此一段时间内的记忆,或是试图改换他的认知。
这等作法其实成功可能不大,必须将他完全控制住才可,不过若是做成,此人当是可给自己争取到一定的时间,或是由此逃遁而走,或是去往他处。
可惜的是,他来时已是令明周把自己的行踪记了下来,一有异状出现,那便会直接报给玄廷,根本不会给其人这等机会。
他环顾这处天地,因为此刻感受不到过道人的存在,那自也谈不上出手,不过他自己也曾开辟道场,自然明白,这座道场便是其人法力所化,两者本是一体,而只需知道这一点,那便已是足够了。
他站在原地,抬起头来,看着那一方巨印,于心下一运重光玄异,口中言道:“敕镇!”
轰!
随着这一声在道场之内隆隆喝出,那似如天地并合一般的金光章印骤然一顿,似是被什么力量定止住了一般,而那音声则是在这里来回传荡,久久不绝,一时之间,这处道场在不停回荡的“敕镇”之音中整个震颤起来,
这个时候,又有第二声传来道:
“敕绝!”
在第二声喝出之后,本来已至极限的道场轰然崩散,外面的混沌乱流一下往里涌入进来,而本来空无一物的地方,有一个人影突兀显现出来。
张御则是站定不动,目光看向其人,在重光玄异推动之下,此时又道出了第三声:“敕禁!”
此声一出,其人身躯一震,浑身一切法力神通俱被封禁,再也无法动弹,同时在一股力量牵引之下,他从上端被扯了下来,并落在了张御近前。
张御目光俯视下来,把袖一荡,随后伸指出去,在其眉心之上就是一点!
……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源非同道
张御这一指点下之后,过道人身躯一震,头向后猛地一仰,浑身神气震荡,一时意识陷入恍惚之中,方才有所浮动气机又一次被定压下去。
这时他耳畔听得一声锁链声响,随即见得一条满是道箓凝聚的光链飞舞出来,凭空绕旋几圈,就把他牢牢捆缚住了。
“缚龙炼索……”
过道人神情一阵灰败。
他知道,这下是真逃不掉了。
本来他还有一门代换之法,只要出了晦乱混沌之地,到了清穹地陆之陆上,窥准时机,就可利用放在外间的化身与正身替换,把自己接应了出去,然后再由隐藏在内层的化身继续接应,从而逃离此间。
再往后,是去往外层还是逃去荒原,这都是可以到时再考虑的。
可此锁一上身,诸般法力神通都难及身,唯有凭借自身之力将这锁链拧断,才有可能逃脱。
但问题是,此锁专是为捆缚真龙所打造,他虽肉身也是不弱,可力气比起真龙还是稍逊了些,自无可能挣脱。
他眼中满是不甘,自己还有诸般神通道术,还有许多秘炼法器乃至玄异未曾动用,可因为只是一个照面就被击败了,导致他一身本事根本未能施展出来。
张御看他神情,自也是知道他的想法,若真正拉开架势以正战方式决胜的话,方才那一战的确还有的打,以其人主场之利,他便能胜,也不见得如何轻松。
可谁令此人法力弱于他,言印有了发挥余地,而在他利用重天玄异生生提高了一层的言印之下,直接便碾压了此人。
不过在他所见过的诸位玄尊里,这一位法力大概也只比苏遏高出一些,这却与其身份有些不符。
苏遏才成道多久?四五十载罢了。
而这人却是修行千年以上了。
他看着过道人道:“尊驾也是修道前辈,可法力过于孱弱了。”
过道人到此也不再隐瞒,冷声道:“若不是我因功法之故,分了一部分法力在外,我又哪里会如此轻易被你拿捏?”
张御点了点头,道:“原是如此,难怪你始终立不成道场。”
其实似过道人这般斗战经验丰富的修士,哪怕法力稍弱一些,在他自身主场,也是可以与人周旋一二的,因为其他的长处足以弥补短板。
不过即便其人法力完满,也不见得能敌过他的经过重天玄异推动的言印之术,结果仍是没有什么两样。
这些修道前辈,几百年来纯靠自己修行,可若不得玄粮补益,时日一长,便会渐渐比不过他们出来主持事务的修道人。
实际上,放在古夏时期,几百年当真不算长,修道人到了玄尊这个层次,也就是元神之境后,无不是需要靠数千乃至上万载积累之功修持上去的。
可是现在的天夏与古夏毕竟不同了。
他伸手一拿,锁链之声一响,将过道人直接拖拽了起来,身外心光一展,辟开混沌,便寻路往回遁走,很快从此间重回到了清穹地陆。
明周道人正在外面等候,见张御拽着被捆缚起来的过道人自晦乱混沌之地迈步行出,便迎了上来,他看了一眼过道人,道:“守正,过玄尊这是……”
张御道:“这位过玄尊便是这次袭击天工部大匠的主使。”他一振衣袖,一道金符飞去,“证据皆在此,劳烦道友代我送去。”
他将几个主要证据汇聚到了一处,再加上过千寻亲口承认,已足以证实其人便是那主谋。
明周道人收了过来,打一个稽首,化去不见。
张御等在原地,不过十来呼吸之后,就见一侧的天地骤然融开,武倾墟自里走了出来。
他打一个稽首,道:“张守正,证据我已是详细看过,此回犯事之人,确然是过千寻无疑,此人下来交由我便是。”
张御还有一礼,道:“那便拜托武廷执了。”
过千寻方才一直不言不动,一副装死的模样,可这时他却睁开双目,冷冷看了张御一眼,道:“张守正,今日我虽关押进去,可你看着吧,迟早有一日,我是会被放出来的,到时候我看你们如何追悔莫及。”
张御淡然看着他,他没有必要去与一个阶下之囚争辩,等来日他成了廷执之后,自然会想办法提议修改部分律条,叫此辈无可能再出来。
武倾墟接过缚龙炼锁一拽,使得还些说什么的过千寻被一下打断,随后便踏入那方融开的门户之中回去了。
明周道人见是无事,也是稽首离去。
张御待他们离开后,一个人站在无边地原之上,看着铺满花瓣的大地,还有眼前远山之上云海流泻的奇绝胜景。
他不知道为何过千寻要做此事,可正如他方才所言,此人在玄廷共议之时不出来反对,那显是知道明着反对是无用的。
所以玄廷多半也是知晓这里面缘由的,许这里还牵扯到玉素道人所言那桩事,而玄廷却没有因此停下,肯定是知道便有问题也能应付。
只是通过方才过千寻的言语行止之中可以看出,一些早就成道的修道人纵然身在天夏,可其实他们并没有真的接受天夏这一套规序,只是碍于天夏势大,又不愿意舍弃这里的好处,所以不得不暂时接受下来罢了。
可若是遇到与他们意愿不符或是利益有强烈冲突的地方,他们就会不自觉的拿起以往那一套行事方式。
因为这些修道人的过去,他们的认知,都是在古夏时期形成的,若不是真心摒弃,那当真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正清一脉当初宣扬兴真灭玄,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甚至不乏附和之人,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眼下有些玄尊潜修不出,恐怕一方面是他们的选择,一方面也是玄廷有意为之。
不过现下修道最为长远的一批修道人,实则都是在上宸天,这些人也是最与天夏道念最为不合的一批人,其中修道万数载以上的也不在少数,他们依旧维持着古夏之时的格局,并时时不忘想要占据内层。
至于幽城那些人,其实大部分人对于恢复古夏时期的格局没有兴趣,他们只是纯粹不想受规矩约束,就算是古夏的规矩他们也不想守,所以一直不被双方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