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同时天上传来隆隆声响,一个厚重低沉的声音传出道:“唤醒察卡乌里的人,我感觉到你们身上有伊帕尔的气息,你们是谁?”
金色面具人站了出来,道:“我们是伊帕尔的使者,奉伊尔之神谕,前来唤醒伊帕尔的仆从,并询问察卡乌里是否愿意履行大寂灭前的神约。”
那个声音忽然沉默了下去,在长久的沉寂过后,才缓缓道:“伊帕尔的使者,回去告诉伊尔,只要伊帕尔还如以往一样强大,那么察卡乌里会履行神约。”
……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蓄功正待发
清穹地陆,晦乱混沌之地,岑传正身正在自己道场之内定坐。他此刻同样也在追寻上等功果。
只是他因为曾经被放逐出去之故,这三百多年来未得补益不说,还要与荒原上的异神神怪交手,能维持自身法力不堕已算不错了,要说功行精进那是根本没有多少。
若不是经历了这么一遭,以他当日廷执的身份,光只是依靠玄粮,也都足够他修持到那等境地了。
但好在现在成了镇守一方的玄首,他每月也有功俸可享,这才能重新拾起修行。
此刻他忽然有感,眼皮一抬,放开了道场门户,就见一封金色符书飞了进来,他一看便知,这是钟道人寄来的。
他看有一眼,符书化气光散开,里面内容霎时映照入心神之中。
这却是钟道人来书告诉他,东庭那里的扩府已是差不多要完成了,并隐晦的告诉他,东庭那里情形复杂,但同样也有得是立功机会,再加上张御乃是廷执,下来很可能会先行一步。
而若是他要建立功业,并且重新回到廷上,那么也需尽快抓紧时机了,毕竟如今空缺的廷执之位只有一个。
岑传看罢之后,不觉一皱眉,他沉思片刻,便将一段意识传去下界。
他此刻落座在昌合府洲之内的分身,立时便就收到了消息。不过他知道,眼下的昌合府洲,要想完成扩府,怎么样也还要一到两年,要从这里与东庭相争,明显是赶不上了,需要另外设法。
好在他已是有了一个主意,现在正在等待时机。
就在他收到书信的第二天,远空有一道光华朝着昌合府洲飞来,便见满天微赤霞光罩来。
他自座上站了起来,随即腾身上空,到了上方,便见一个年轻道人出现在了那里,对他打一个稽首,道:“师兄有礼。”
岑传还有一礼,道:“师弟终是来了。”
梅道人道:“接到师兄的传书后,小弟将底下弟子安排好后,这便赶了过来。”
岑传着紧问道:“大师兄那里可有什么交代么?”
梅道人道:“小弟把师兄的决定递了上去,大师兄便于石板之上显语,言一切交由师兄作主便可。”
岑传稍稍放心,道:“如此便好。”
梅道人看了看他,道:“小弟也是见到师兄书信上所言了,似乎如今玄廷与以往很是不同?”
岑传沉声道:“书信之上有一些话我不便明言,而今玄廷之上,玄浑二道已然牢牢把持了中下层,我甚难舒张手脚,不过有师弟来帮我,这一回为兄当能轻松不少了。”
梅道人讶道:“如今玄浑二道势力这般大么?”
岑传道:“我也是未曾料想,仅仅是三百多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玄浑二道还在其次,现如今还有一种物事名为造物,其是从天夏原本的炼器之上衍生出来的,凡人凭得此助,便可获得极大力量。
如今连元神照影层次的造物也已是出现了,而这仅仅只是两百多年的变化,要是放任这东西演变下去,未来必对我辈造成威胁。”
梅道人听到这里,神情也是认真了起来。
岑传沉声道:“唯有真法才是正道,若是任由世人转去修习这些旁门左道,那天夏未来不知会变成如何模样,师弟当记得大师兄所说之言,我们必须要守住这一关,绝不能妥协退让。”
梅道人点点头,道:“小弟未曾忘了,师兄要小弟如何做?”
岑传道:“如今我要尽可能立功,以求归回廷上,只是目前有几个对手,其中最大的对手,乃是东庭府洲的那位张玄首,这人乃是一名玄修。
据我所知,这位才是真正以玄章之法修炼上来的修士,并且现在还立造了训天道章,所以我一定要抢在这位面前成就廷执,而压制了此人,也就等于压制了玄章之法。”
梅道人考虑了片刻,道:“那浑章修士呢?照师兄所言,浑章修士的势力还远远大过玄法。”
岑传沉声道:“浑章修士如今势力远比玄章修士庞大,我如果不成为廷执,那没法和他们对抗,我需要更多的立功机会,需要足够有分量的敌人。”
昌合面对无限广原,那里有纪元存活的异神和余孽,但只是对付这些敌人还不够,
梅道人道:“若说足够有分量的敌人,那么只有外层的幽城和上宸天,莫非外层又有异动了?”
岑传点头道:“我已收到消息,上宸天不久之后定会设法再度侵攻,那是便是你我师兄弟立功之机,但这里要委屈一下师弟了。”
梅道人理解他的意思,岑传需要他来帮忙对敌,且还需揽功于一身。他正色道:“师兄为大义,小弟哪来什么委屈?对了,这一次过来,大师兄令我带来了一件法器。”
他从袖中取出了一枚泛着明光的长梭,此梭外观如无暇美玉琢磨而成,内里有一个模糊黑影来回游走,时而缓慢,时而迅快。
岑传惊讶道:“元明飞征梭?”他拿了过来,起手在上一抚,顿时信心陡增,道:“有此一宝,吾当可立于不败之地。”随后他又惋惜道:“可惜我功行不够,无法将此宝威能全数使动出来。”
梅道人道:“大师兄之意,似是让师兄借此宝再增功行。”
岑传想了想,却摇了下头。说实话,他功法要诀都不缺,现在还有玄粮补益,差得也只是积累罢了,在修行上无论是否有此物都是区别不大,不由心下思忖:“大师兄之举或另有深意。”
他抬起头,道:“师弟,你现在就拿我正清驻地的册碟去往上层,我正身自会接应你,让你重归玄廷,而余下事机我来处理。”
说话之间,他对着上层传意而去,少顷,就有一团云光漩流出现在了那里。梅道人点了下头,对他打一个稽首,就纵光往上空去。
而此刻上层,张御在交代过明周道人后,就回了守正宫中等候消息,同时他也在思索功行上之事。
作为玄法开道之祖,他获取了上等功果,这就意味着后来人若循此道,也一样能踏上此境。
不过虽然他立造了元虚之印,但元虚之印实际上是有多个章印融汇而成的,若将之分开,后来人行此道,那是需要通过一套有序章法来完成的。
若是根基厚实之人,还可以自己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调整改换,从而变成更为适合自身的道路。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将此印渡入到了训天道章之上。
首先他是守正,需得保持自身功行层次不被他人知晓,更别说现在还有外层修士威胁在外。
而其次,就算他将此印渡入道章之中,在他之后无人以纯粹玄法成就,也没人能够修成这等法门,拿了出来也等若无用。
这时他又思索起另一件事来,除了玄章修士之外,这里还有浑章修士。
浑章修道人与玄章修士不同,他们沾染了太多大混沌,可哪怕仅只是沾染了一点,都往驻气寄虚之时,都有很大可能把神气寄托到大混沌之中,那就可能出现不可测的变数。
他感觉这里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地方,修道人若是成功守住心神,说不定反而可能就此摆脱对大混沌的依赖,从被动之势转为主动之势。
实际上,那些先行一步的浑章修士若是肯分享自身所得,那却是更好一些。可问题是,现在除了晁焕,戴恭瀚等浑章玄尊之外,还没有其他浑章修士将意念驻入训天道章之中,更不用提立下章印了。
且照他推断,这等修道人就算驻意进来,这等情况恐怕也不会发生。
因为如今绝大多数上层浑章修士就是真修出生,还是保持着师徒传承之法,或许在其等看来,可以顺手点拨一些后辈,但将自身之所得平白分享给他人,这是没有道理的。
他思索下来,这条路唯有靠他来寻了,而这同样也是贯彻他的道念,而道念越纯,与他修道也越有好处。
只是他若要解决此事,还需要有一个能够克压大混沌侵染的章印,这就需要他对于此道有着更进一步的深刻理解了,这不是眼前能做到的,只能容待以后来解决了。
仅是一天之后,明周道人来至守正宫中,稽首道:“守正,廷上已有定计,会令武廷执去往东庭,与几位玄尊一同布置禁阵。”
张御思忖道:“是武廷执么……”
要说玄廷之上最为擅长阵法那几位,武廷执和陈廷执无疑是名列其中,从风评上来看,可能陈廷执还要略微高明一些。
不过他能理解为何派遣武廷执到此,东庭玄正崔岳乃是陈廷执的弟子,所以这里需有回避,故由武廷执来做此事最为合适。
他道:“那这一回便劳烦武廷执了。”
明周道人道:“守正若无异议,那明周这便回去复命了。”
张御微微点头。
待明周道人走后,他再是察观了一下东庭,发现那等侵迫感应仍在,不过依旧维持着之前的模样,没有太过高涨,这说明对方此刻也没有上来就攻击东庭的意思。
这是一个好消息。意识着他还有时间来准备。
上宸天那里,金郅行也许久不曾传递消息过了,现在情形一片空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动手。
而与敌交手,最忌讳的就是两面开战,要是有远古神明在上宸天攻来时作反,这对他和对东庭都是十分不利的,故是他有意先将这里的麻烦解决掉。
……
……
第一百五十章 落阵禁光成
十一月末的时候,武廷执与两名玄尊还有十数名弟子从上层降下,来到了东庭地陆之上,准备在此布置府洲大阵。
张御对此事也是十分重视,阵禁一旦布置成功,那他就可以让正身随时随地落驻到东庭玄府了。
不过他并没有去旁观布阵的过程,反而进行回避了。
因为东庭府洲虽现在由他来镇守,可此处也并非是他自家的洞府,以后肯定是要交给他人守持的,在大阵布成之后,他只是拥有执掌之权,而无有改换和处置之权,故是他不必要去知道阵法具体是如何布置的。
当然,他若是自己也擅长布阵,那么这一切也可以由自己来完成,可就算如此,在他以后交替职位后,阵法也必然是会在下一任时重作布置的。
武廷执带着弟子来到东庭后,他察看了一阵,见这里已然存在一处简单的阵法,便道:“是张守正布置的么?”
有弟子回道:“上尊,已是问过了,这阵法的确是张玄首布置的。”
武倾墟评价了一句:“中规中矩。”
与他一同到来的一位吴姓玄尊笑道:“张守正虽不擅阵法,可这阵法看去布置的也很有条理,特别对地脉的运用,十分清楚明白,与我现在勘察下来的不差分毫。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布的还是最适合东庭府洲的连环阵机,这眼光当真不错,张守正若是在阵道之上愿意花些力气,或许也能有一番成就。”
武倾墟道:“如今不是以往了。”
吴玄尊抚须沉吟了一下,不得不承认道:“倒也是。”
以前修道人追逐的是样样皆通,尤其到了上层境界之后,也有的是时日去琢磨各种炼丹、炼器乃至布阵之法。
但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自己学会了也就不必去求他人了。
比如说,哪怕交情再好的同道,你也不可能把自己洞府的禁阵交给外人去布置,便是他当时没心思,以后却说不定了,这也迫使修道人自己必须会这些。
可现在不同了。不说天夏中下层,就是诸廷执也是各有其司职,个人的力量也只是天夏整体力量的一部分,不再需要所有人去精通所有,这样反而能省出更多的时日用于修行和做其他事。
当然,在古夏之时,仙凡相隔,再兼万世不移之事,也没那么多事要去处置,那时也没有玄粮,修行也只能靠苦磨,哪里像现在,玄廷每月便有一次廷议,而在玄粮补益之下,诸修士修行精进也是远越以往。
如今的天夏之世,可谓变化极快,上下层之间沟通前所有未有的紧密,同时也两者之间也是在相互影响着。
两人在这里谈话之时,随同到来的另一名杨姓玄尊这时也是归来。
不过这位并不参与两人的布置,而是另行整理一番布划,事后会另作存载。
以后东庭阵禁如需改换或重立,那便不必要再重新勘察,只需将他的布划直接拿出来用便可。而武、吴二人的禁阵布置若是将来出现了什么问题和疏漏,那么他的载录也还可以拿出来对照验证。
武倾墟这时道:“既然两位都已是勘察过了,若无疑碍,那么武某便当在开始布阵了。”
两人都是打一个稽首,表示无有异议。
武倾墟自袖中拿出了一枚三孔瓷玉,往下一扔,此物从空而坠,落入东庭大地之上,一接触地表,此物霎时化变为一团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