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他稍稍吸气,下了飞天车驾,迈步走到了大殿前方,双手抬起,郑重一揖,道:“万明,见过守正。”
张御缓缓点头,他也是抬起双袖,还有一礼,道:“万明道友,有礼了。”顿了下,他又道:“大道茫茫,御已在此等候道友许久了。”
此时此刻,有当当悠远之声传来。
万明道人抬头看去,却是守正宫前磬钟之声响起,声震云天,一群神鸟自里振翼飞出,直上霄宇。
……
……
第两百二十八章 渡得后来人
张御与万明道人在守正宫外见过礼后,便将他请入了守正宫主殿之中。
在叙了一会儿旧日之事,他问道:“上层诸事,明周道友可曾与道友说过了?”
万明道人道:“只是简略说了些。”
张御点了下头,道:“道友这时成就,可说是适逢危局,但也可说恰在其时,而今局面与往常不同,上宸天极可能在未来不久侵攻我天夏,届时天夏诸玄尊皆可能上阵搏杀,道友要做好这等准备了。”
其实似万明这等新近成就的玄尊,玄廷肯定不会让其一上来就投入斗战之中,天夏并没有这么短视。
至于他成就之时,那是因为一上来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斗战之能,但若是他不愿担任守正,那自然也是可以推却的。
可真要是到了万分危急之时,那当然是以保存天夏为第一要务,那么只要是玄尊,都是有可能上阵的。
万明道人毫不犹豫道:“若为卫护天夏,万明自是不会惜身。”
只是他心中也不禁有些奇怪,据他所知,上宸天和天夏相比,其实也算得上是势弱一方,可此刻听张御之言,似乎上宸天却是一个天夏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应付的对手,这与他过往认知有些不符。
张御道:“我知道友心有疑惑,若只是上宸天一家,我天夏自是无惧,便是算上幽城邪神,也能从容抵挡,不过当年天夏所驱逐出去的反逆并不止上宸天一家,还有一派名唤寰阳。
此派凶狠残虐,为所有同道所不喜,在上宸天之前便被逐去。如今上宸天在对抗我天夏之中,自觉势穷力蹙,故想召引回寰阳共同对抗于我……”下来他将寰阳派之大略和万明说了一下。
万明道人听了下来,表情不觉越来越是严肃,若按此言,寰阳、上宸两家再加上其余势力,足可与天夏一战了,下来的确将是面对一场危险局面.
他仔细思考片刻,随后很是谨慎言道:“如今在下初登上境,却要请教守正,下来该是如何走?”
张御道:“我辈成就玄尊之后,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在玄廷之中担任职位,另一种便是觅一地闭关修行。”
万明道人摇头道:“天夏值此危局,万明又怎能选择独善其身?”
张御颔首道:“玄尊若要获取名位,那通常是要去地方镇守的,不过如今内外诸层镇守之位皆满,已无空余,倒是守正之位不难谋取,不过我不建言道友如此做。
守正需得面对各类敌手,除却自身功行根底稳固,尚需掌握足够多的手段,才能妥善应对,道友方才成就,却是不宜入此道,我建言道友可先稳固自身功行,待理顺自身后,便去开坛讲法。”
万明道人微觉意外,但他想了想,点头道:“讲法么,此在下倒是能够胜任。”他之前在青阳上洲时,除了修行和巡游,大多数时间就是四处讲道,对此倒是十分熟悉。
张御道:“道友与我虽已然是成就上境,但仍然许多同道仍在徘徊迷茫之中,道友若能在此道之上用心,当便能引得更多同道入得大道之门。”
万明道人认真考虑了一会儿,郑重道:“万明愿领此事。”
张御看他几眼,道:“万明道友,你我乃是玄修同道,无有尊卑之别,今日我之言,也只是建言,并非差遣,道友行事,只需问过自身本心即可。”
每一个人都有自身之想法,也定会有不同的行事方式,但只要大致上道念道理相同,终究会如江河入海,汇聚到一处的。特别是在这开道之初,正是分歧最少之时,也是最易凝聚力量的时候。
万明道人正容言道:“守正所言,也正合万明之心意。听守正方才所言,现在玄法看似勃发奋扬,但是能立于玄廷之上只有守正和寥寥几位道友,能任廷执之人也只有风廷执一人,实是势孤力薄。
那些浑章修士多是由真修转来,他们或会因为道法接纳我们,有许多人或会和我们亲近,但是多数人未必与我等道念相合,我等唯有提携更多同道,需要有更多与守正与在下道念相合之人。”
张御微微点头,他看向万明道人,提醒道:“道友需记得,我等推动玄法,乃是因为玄法给世间之人一条上进之路,并予更多人以机缘,而非是单止为了玄法本身,这里主次却不能颠倒了。”
万明道人肃然道:“万明知晓,守正之言,万明也会谨记在心。”
当初他在灵关之内,看到张御放出青阳轮镇平霜洲甲士之风采,便就认定才只有张御才有可能逆转青阳上洲的局面,后来张御果然不负众望,
而再往后,张御更是一举成就玄法玄尊,现在他成就了玄尊,了解到连训天道章都是张御所立之后,他更是深信,唯有张御才能带领天下众玄修,带领着他们一同去实现宏愿,一同去开辟无上大道!
张御在仔细交代过一番话后,就唤来明周道人,让其带着万明前往驻阁。
万明道人走出大殿后,转过身来,对着张御再是一礼,这才直起身,大步上得飞车,很快飞空远去。
张御站在大殿之前,目送万明离去后,他正待回去闭关,只是方才回到了内殿之中,忽然心有所感。
他立时唤出训天道章,却见金郅行那里又有传信到来,他将此意接来,迅速看了一下。
金郅行这才传言,却是因为他发现浑空近来屡次去外派外,这便被他留意上了。
根据浑空来回日程,他推断多半是去了幽城,值得注意的是,浑空每次都是正身前往,而非是化身出使,这说明双方谈得一定是什么大事,否则没必要如此郑重。
根据如今之局面,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上宸天与幽城在议谈联合之事,或许两者间已然达成了什么约言,故是他将此等发现传报了回来。
张御看过之后,觉得这件事需当重视,但具体如何做,交给去玄廷判别便好,故他将这个消息整理了一下,便报了上去。
而就在他消息传报上去不久,议殿之上便有钟声响起,而后诸廷执的化影已然一个个在此现身出来。
首座道人言道:“张守正传来信报,上宸天疑似在幽城接触频繁,而我另得奏报,也是印证了张守正的传讯,这一次情形当是非同以往,如何对待幽城,需得拿出一个定计出来。”
过去玄廷对于幽城之事讨论不止一次,只是幽城相对分散,而且躲在虚空深处,平时飘荡来去,连自己都不知道那些同道在哪里,要一个个找出来非常困难。
再则,幽城背后终究是有大能坐镇的,削弱重创或许能做到,但想要完全攻灭,但就不得不考虑这位的态度了。
实际上先打上宸天是最好,但问题是青灵天枝在,攻其中枢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早就解决了,至多只能以少量精锐攻其从附宗派,用以牵制罢了。
玉素道人道:“哪有明知敌人在前,不去攻灭的道理?上宸天既下决心,那幽城极易可能被其所裹挟,我等需得提前将之铲除,免得他与我为敌。”
韦廷执则是道:“首执,韦某还是以往之意见,幽城不能不管,但亦不可管得太过,幽城没有规序,注定在外力压迫下无可能拧成一股,我们只要给他们一些压力,让他们无法完全倒向上宸天便可。”
晁焕这时大声道:“我却不同意韦廷执之见。”
待众人看来,他道:“在以往情形下,此策可用,可那时上宸天尚有后退之余地,所以对幽城也是较为放纵,可现在他们连寰阳派都要召引回来了,又怎么可能如以往一般行事?肯定什各种手段都会用上,威逼利诱之下,幽城可未必坚持得住。”
戴廷执出声道:“晁廷执说得对,如今这般境况,上宸天怎么可能容许幽城左右摇摆?一定是会用尽一切力量迫使幽城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林廷执忽然道:“要说上宸天拉拢幽城,有一个办法实则是可用的。”
众廷执俱是沉吟起来,显然都是想到了什么。
陈廷执沉声道:“是有此可能,是否愿意付出这等代价,这只是取决于上宸天的决心。”
韦廷执皱了下眉,缓缓道:“上宸天要真如此做,那这件事便涉及幽城背后那位大能了,只是用寻常手段,却是阻止不了的。”
钟廷执这时道:“首执,诸位廷执,其实此事未必就如此糟糕。钟某以为,幽城以往就不怎么愿意听从上宸天的指使,若是当真得此等法器,那么更不会去趋附上宸天了,这点上宸天也未必想不到,或许更多的,他们只是想确保幽城不倒向我天夏罢了。”
陈廷执道:“钟廷执之言,也不无道理,但我等不当将期望寄托于敌手自身之软弱上,还当做好应变和对策。”他抬首看向首座道人,打一个稽首,道:“首执,陈某建言,就此事向诸位执摄作以请示。”
……
……
第两百二十九章 玄声当振世
首座道人考虑了一下,颔首道:“此番事机确非我等可以独专,我会将此事呈禀于诸位执摄知晓。”
陈廷执稽首一礼,不再多言。
而接下来,诸廷执又借此番机会,将其余琐碎事宜也是顺带议了一遍。
随着近来与上宸天的对抗加剧,每过一段时日,就会新的变化出现。且大多是需要上层加以考量并布置对策的,每月月中的例行廷议已然应对不了太多事宜,故是如今殿议渐渐代替了原来廷议的作用。
在此番议事之后,诸廷执各自退去。
首座道人只一人留在殿中,他身影虚虚晃动了一下,却是由虚影变化为了实质,随后转身往外而行,此时周围殿宇逐渐分融开来,显露出了外间云海。
而在他的上端,则出现一个不断旋转的庞大云漩,声势隆隆,似开天缺。
他抬首一望,身外浮起一片瑞光祥云,就托着着他往云漩之中飘升而去。
随着他进入此中,隆隆之声迅速远去,身外光气皆是静伏下来。
感觉之中,他似是在向上去,又好似在向下行,到了最后,已然感觉不到他究竟是定止在那里不动,还是在继续行进了。
直到某一刻,云海逐渐散开,上方显现出一座无边广大的玉璧,观去好似大地倒覆,压迫之感十足。
首座道人站着不动,随即好似天地移位,变成了他平视玉璧,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封符书,往前轻轻一送,此书飘了过去,很快没入玉璧之中。
少顷,玉璧之上似有波浪之纹涌动,并有璀璨仙灵之光溢出,有玄音声声而来,玉壁之上有五个如同用笔勾勒的道人形影显露了出来。
首座道人打一个稽首,道:“见过五位执摄。”
当中一位道人以语声平和,漫漫而来,道:“首执寻我等,可是廷上有持异见么?”
首座道人回道:“非是为此,而是另一事。”顿了下,他正声言道:“上宸天为谋我天夏,已显露召唤寰阳派之象,近来收到消息,其在反复拉拢幽城。
我与诸位廷执议论下来,认为上宸天若是不惜代价,极可能会襄助幽城祭炼自身镇道之器,此器若成,则威胁甚大,但此事非我能单独处断,故来此请示诸位执摄。”
又一名道人道:“近来上宸天确有此谋,若是廷议认为我等该当干涉,我等自会出面,不令幽城之器得成。”
其旁边一位道人道:“有起必有落,有涨必有消,有举必有放,此世间阴阳之道,首执可是明白?”
首座道人听出了此中含义,他沉吟片刻,道:“那五位执摄若是伸手干预,会否正中上宸天那三位的下怀?”
再一名道人出声道:“上宸天此策,也算阳谋,确有引我出手之用意,我等为防止天地机序受扰,不可频频干涉世间,此回若是威压幽城,下次机转未消之前,你等遭遇急难,我便难再出手。”
最后一名道人道:“如何取舍择选,首执和诸位廷执需思量清楚了。”
首座道人思索片刻,这等事他不好一人作主,还需和诸位廷执再作商议。当然他也可将此事直接交托给五位执摄去处置,可他身为首执,同样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打一个稽首,“多谢五位执摄释疑。”
当中那名道人道:“廷上若决心阻碍此事,首执传书到此即可,我等自会出面阻得此事。”随着渺渺声音,五个身影也是逐渐从玉璧之上淡了去。
而此时另一侧,钟唯吾化身从议殿归来,回了位于妙皓道宫之内的正身上。
这时有一名道童走了进来,恭敬递上了一封报书,道:“师祖,方才送来的呈告。”
钟唯吾拿来一看,见上面所言,是告知他下界又有一名修道人成就了玄尊。
每有一名玄尊成就,这都是极为重要之事,这意味着天夏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尤其是在天夏渡来此世之后成就的玄尊,那更是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