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706章

第706章

  而也就是在这一刻,他忽觉自身好似冲破了某一个桎梏,浑身神气勃然,蒸腾欲发,更有万丈光芒从身躯之上绽放开来,霎时照亮整个守正宫,更有一缕缕妙声仙音回荡不绝。
  他感觉自身好似完全与虚空相合到了一处,而在此时,那本需要玄浑蝉撞破虚实两界关门却是轰然洞开!
  像是引动了什么契机,他双眸一闪,浑身气息一鼓,一股神气霎时从坐观之地冲起,直入那寄虚之所在!
  这一股神气之柱连天接地,贯穿虚实,瑰丽壮观无比,忽有星光一闪,玄浑蝉观想图也是于此刻飞了出来,围着一股神气之柱绕旋飞驰,不断向上。
  他不觉仰首看去,随着浑身上下的气息不断冲去,寄虚之地里的神气也是持续增加之中,那一团神气明光也是愈来愈盛。
  而在那神光达到某一个极致之后,似若清云化变甘霖,有丝丝缕缕光气垂降下来,直落入他身躯之中,并不断充壮补益着,待得身躯足满之后,又炼化出神气再往上去,而等神气盈积,再得扩张之后,便又一次垂落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每一次他的根本都是壮大一分。
  神气与正身虚实相生,互为流转,在周流三十六次之后,便就不再断绝,成就相照互济之势。
  至此,他已然是摘取了“虚实相生、阴阳互济”之功果。
  感受着体躯之内恍若汪洋恣肆的强盛心光,这一次功行提升之大,还有带来的诸般好处,完全出乎他此前所想。
  那虚实之间也再无任何阻碍,似自己气意一动,仿佛便可化入虚空之中,而神气一落,便可驻世长存。
  他微微抬头,看着玄浑蝉扇动灿烂若星河的翅翼,在虚实两界之中自如穿梭,来回游走,口中不觉慢吟道:“吐呵真言天机动,观持玄理见神通。阴阳互济虚实照,天人化合一命同!”
  ……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循功理命机
  张御一语吟毕,便收摄了心神回来。而此时此刻,此前许多心中难解之理,因为道果已取,此刻却是豁然明朗。
  一般来说,修道人去掉执妄,己身化虚与神相合,进而再投世重演体躯,至此虚实相生,阴阳可得互济。
  而他现在走得路,乃是直接将寄虚之地的神气填补足满,从而对应此身,直接跳过了这一关。
  两者对比下来,要说对道法的运用,其实前一个方法更为巧妙,以微小之力渡证大道,可谓完全实现修士本身对道法的参悟、领会,运用再到最终印证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符合真修道法的一向路数。
  不过他这法门却是从直中而取,堂皇正大,以自身绝强之力推开关门,不与你讲什么变化,大道可攀,我便可至,无道可走,我便冲闯而出,途中山河险阻皆是推平!
  实际不管如何走,只要能够走通,那便皆为大道,且眼前这条路更是适合他自己,而不是去单纯效仿前人,立意之上,反而更高一层。
  眼下尽管摘得功果,可他并不急着向玄廷传告此事。
  成就归成就,运使是运使,他还需将自身此刻所具备的神通能为稍加熟悉一下,才好在下来与敌对战。
  越是这时,越当沉稳,不可仓促行事。
  若是因为本可拿捏对手,却只是因为自己没能发挥出该有的能力而导致失机落败,那却是绝无应该之事。
  要是自己之事,他还能由自身一力承担,可现在事涉天夏之大局,他却不得不更为谨慎持重一些。
  而若说眼下自身之能,这里最为主要的当就是“命印”了,正如言印、目印自有神通,身为大道之印之一,也自当有着本来之神通。
  他稍作感察,见此印着实带来了不少好处,首先自是在于心力之强盛,身为驻世之根,命即固世之本。
  到了虚实相生之后,尘身一失,便由神气反照入世,神气若绝,便由尘身渡化寄虚,周流往返,不予断绝,但若层次的修道人交手,那还有破绽可寻的,要是舍去神通杀招不谈,那么就是比谁的根基深厚,谁的道行修持更高了。
  他有“命印”为持,在这一方面尤其稳固,并且只要他愿意以神气相渡,那么他变化出来出来的分身,除却无有玄异观想图,那几乎正身没什么差别。似这般化身,他目前只可化得一具,再多变成负担。
  转念到这里,他也是一挥袖,化出一道化身,依旧是回去镇守东庭,不过这只是寻常化身,并没有渡以神气。
  “命印”之中其实还有更多之变化,但这不是眼下能立刻了然的,他也是没有再是继续深研,而是把注意力投到了更为实际的地方。
  此时他意念一驱,就将蝉鸣、惊霄二剑转入到了心光深处。
  每一次他功行大进之后,都要重新祭炼一下双剑,以求其与自身完满契合,只在这时,他发现双剑似也生出了某些变化。
  两剑在落入心光之中后,居然又自行去了寄虚之地游转。
  这两剑其实早是被他祭炼成了护持寄虚之地的法器,去得那里似也不奇,可在随后,却见这两剑与他自身一般,每在虚实之间转旋一次,便就变得强盛一分。
  他心下一转念,这两剑因为炼化较早,实际已然算他自身的一部分了,现在他摘取了虚实相生之功果,那么两剑有此变化也算是理所应当。
  可就在同一时候,他感得一股玄妙意念由剑身之上传递过来,在仔细分理之后,他不觉若有所思,道:“剑上生神……原是如此……”
  “剑上生神”之术乃是修道人真念之寄托,在下层境界之中,需要专注唯一,舍绝他物,既为求剑,又为求道,到时候破开道障,也是还补于剑上,称得上是互相成就。也就是说,剑上生神本就可以直去虚实之境。
  而若境界有成,反过来再是执剑,其实也是一般。虽然比起纯以剑法入此道之人他是不如的,可不碍他能够把握到这一层法门。
  再说他之剑上生神乃是“斩诸绝”,也从来不需要什么变化,遇到什么阻碍,都是一剑斩去便好。
  那双剑在虚实之中不绝来回,待也是流转三十六数后,听得两声剑鸣,齐齐从虚无之中跳跃出来,化光在外流转一圈,再次落回到了他的心光之中,并向他心神之中放出一阵阵宛若新生一般的剑鸣。
  他不觉点了点头,这可称得上是成就之后的最大收获了,随后气意一转,就将飞剑安抚下去。
  收妥双剑后,他察看了一下其余地方。
  发现此刻自己还有一个“玄异”正在缓缓生出,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可成,他自感这应该应此番变机而生,许是待击败来敌,才有可能获得,对此他也没去太过在意。
  倒是身为玄法开道之人,到此境界之中,似当也立下了一印,后来人凭此可攀,只眼下还需去面对来犯之敌,此事可先放在一边,他需回来再慢慢梳理了。
  念转至此,他便即唤出训天道章,寻到了风道人。
  廷上诸廷执一直在等候消息,风道人见他传意到来,当即关切问道:“道友,如何了?”
  张御道:“幸不负命,御已然摘取功果,稍候当承玄廷之命,去往虚空之中。”
  风道人闻言不觉精神大振,他又追问一遍,在确认之后,对张御唤言稍待,而后自座上站起,对着诸位廷执打一个稽首,带着一丝激动道:“诸位廷执,方才张守正来言,说他已然摘取功果!”
  首座道人颔首言道:“我观守正宫中,方才有一股神气冲虚,往复而生,张守正的确当是得此成就了。”
  座上其余廷执确认此事,不觉心生感慨。
  本来陈廷执提出此言时,因为他们大多数人自身也在求取此功果,深知此事之不易,故也是认为这不过是姑且一试,其实内心深处并无多少指望。
  可现在见张御过果真得成,倒也是对他颇为佩服,同时也是感叹陈廷执看人见事之准。
  陈廷执倒是神情不变,看去对此事似是早有把握,他这时出声言道:“事不宜迟,既然张守正已成功过,那这便请他往虚空中去,所需一应法器之物他可自行去拿。”
  林廷执郑重他道:“林某会令诸位道友与张守正配合好。”
  玄廷当然不会是让张御一个人前去那里镇守,还有其他玄尊一同跟随前往,并负责一起镇守大阵元节。
  风道人待廷上议毕,也是通过训天道章对张御言道:“张守正,我已禀明廷上,现如今廷上令你即刻去往虚空,取拿诸般宝物,尽量堵住来犯之犯,若有所缺,你可提出,廷上会尽力提供支应。”
  张御应了下来,收了训天道章,他起身来至后殿,见一枚枚晶体长梭悬浮在那里,其以头尾中线为轴,在那里缓缓旋动着,并持续发出沉闷的风雷震鸣之声,若不是殿内禁阵始终压制着,恐怕整个守正宫都会随之震荡起来。
  这是他之前为配合自身斗战之术并补全短板而祭炼的定压克拿之宝,只是单纯一枚作用不大,所以此后他一直在换取宝材不停祭炼之中。
  如今数来,此物正好有了百零八枚之多。
  此际正逢大战,不必继续,当拿来一用了。
  不过当给这法器取一个名字才好。
  他看着此梭排布有序,如同布棋阵列,周围有雷光闪电环绕,忖道:“此为镇夺之宝,当以‘玄光天元’为名。”
  随他语声落下,这宝器齐齐一震,于一瞬间焕发出夺目光芒,而后又一同收敛了下去,但看去隐隐与方才有所不同了,似又多了几分生机。
  他心中略有所觉,但这刻不是深究的时候,意念一动,百数玄梭如群鸟归巢一般全数飞入大袖之中。
  待收妥后,他忽感守正宫外有气光声色震动,便即转身向外,走了出来,一路出了正殿之门。
  此时抬头一看,便见守正宫门前站着一十二位玄尊,这些玄尊见他步出,俱是恭礼对他打一个稽首。
  他们都是奉玄廷之命,此回听从他调遣的。
  张御也是抬袖还有一礼,他能看到,这其中有毕明、施呈这两个熟人,其余人大多未曾见过,当也是原本在云海潜修的玄尊。
  这些人应当与他一般,也是原先玄廷准备应对寰阳派的,只不过原先镇守阵机,不出去对抗已是足够,但现在可能对面多出了一个镇道之宝,并多出取得上乘功果的修道人,那光靠这些人来镇守原先阵势就显得很是薄弱了,但若有一名摘取虚实相生功果的人带领镇守,那又有不同了。
  他道:“诸位道友,时间紧迫,我就不在此多言了,只请诸位道友稍候镇守大阵,若有强敌来犯,交由我来应付便好。”
  这些玄尊此刻也知他已然取得上乘功果,不说过往功绩,只看此刻功行,他们也自是服气的,故都再是稽首一礼,道:“愿听守正安排。”
  ……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持符镇界关
  张御微微点首,他于心中唤了一下,少顷,就有几道流光飞了过来,落入他袖中,这里面都是他此番所需要的一些法器。
  这时场中光芒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殿台之上。他对张御打一个稽首,取出一枚玉符,恭敬言道:“守正,明周奉诸位廷执之命,将掌制万曜冲星大阵的阵枢玉符送至。”
  张御目光下落,玉符飘了过来,他拿在了手中,道:“有劳明周道友了。”
  明周道人道:“廷上诸执有话带给张守正,此番务必堵住两界通路,在我拿下上宸天之前,切不可放得对面大敌过来,若有任何变机,或需人手支援,守正可及时呈报廷上。”
  张御郑重言道:“我必守定此间。”
  明周道人再是一礼,身影就化光散去了。
  张御待他离开,就把自身气机往玉符之中渡落,只是须臾之间,就将此符祭炼了。
  此时他再抬头目注前方,天地之中徐徐融开一个硕大空洞,在那后面,则是显现出了无边虚空。
  他对底下众玄尊道:“诸位道友,且随我入阵。”言毕,他当先而行,踏步入内,身影一晃之间,已是消失在了空洞之中。
  那一十二位玄尊也是跟随而来。
  在他们之后,则还有三十余名玄廷调拨过来的玄修,这是为了方便各人彼此之间的沟通。大阵之中虽也有勾连方法,可依旧是不及训天道章的。
  张御在踏过空洞之后,就出现在了万曜冲星大阵的一座地星之上,这里正是阵枢之所在,而他脚下所站之地,则是一个三重圆形法台,站在此间,可以观其所有地星,而在前方上端,就是那一处两界空洞,由此观去,仿若近在咫尺。
  他待一十二位玄尊俱是到来,就道:“毕明道友、施道友,你们二位请留下,我有话言,其余道友请前往镇守各处元节。”
  诸人对他一礼,各是尊谕离去。
  张御待人走后,便对毕明、施呈二人道:“我与两位道友算是相识,有些话需交代二位一声。”
  毕明、施呈二人知他说得必然是有关守御之事,都是肃然道:“请守正关照。”
  张御道:“寰阳派此前我曾了解过,神昭派则底细不明,但总不脱修道人的手段,不过此刻我等是立阵于虚空之中,却需谨防邪神出来作祟。”
  毕明、施呈二人都是受过邪神迷障侵扰的,也知道邪神之危害。
  施呈谨慎言道:“守正,以往清穹之气过处,邪神无不是退避,我等这里清穹之气弥散,邪神当真会来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