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822章

第822章

  这些飞舟都是经过改造的,可以看到,在行进过程中,由于速度过快,灵性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使得飞舟出现了崩解的情况,但是这些飞舟本来就没想着能再回去,故是依旧坚定不移的向前冲锋,并在完全崩裂之前一头在了前方城壁之上!
  霎时间,剧烈的爆炸震得的整个城域工事都是摇晃了起来,灵性光芒也是被迫压下了一瞬间。
  而后面早有准备的飞舟,也是趁着这个时候纷纷催发灵性力量,同样加快速度向前方冲去,不过是一个呼吸之间,一驾驾携带着巨量烈晶的飞舟前赴后继撞在那一面面城壁之上,大地震动不已,惊天动地的爆响声令整个灵角城域的两军军众都是心中惊恐。
  而在后方阵地之中主舟之内,熹王也是感受到了这等情况,他正要问询之际,一封军报匆匆送到他手中,待看过之后,诧异道:“突破了?”
  “是的!殿下!”
  送信军士带着激动的语气道:“全靠那些千余名不畏生死的天人,将一千余驾载满烈晶的飞舟倾泄到‘拱背关城’的防线之上,现在那里已然洞穿出一个巨大的裂口,那里已经失去了正常的守御之力。”
  熹王这一次的主攻方向其实并不是那一处,但也算得上是兼顾重点之一,本来只想着加以牵制,但是没想到自己这里没还有取得什么战果,那一处却是真的突破了。
  他也是心中大喜,不过身为统帅,他也是沉得住气,果断下令道:“授令各部,牵制好各处敌军,余部急援拱背关,不管多少后备队都给我推上去,”他把手中杖鞭向着那个方向一指,“今天我就要把行舟摆在那里!”
  身边众军首都是齐声领命。
  不过今天就要把行舟摆在那里,那当然只是一个鼓舞士气的话罢了,就算关隘拿了下来,没有完善的守御工事,也不可能把王驾移到战线最前方。
  但是‘拱背关城’那一处的突破,的确造成了深远影响,其在灵角城域那一条严密厚实的堡垒群中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险险将大致由南至北摆开的守御工事切成了两段,这的确是撼动了整道防线。
  灵角城域的守军也是一片慌乱,双方围绕着这个断裂口投入了大量的军众飞舟,又是掀起了一场惨烈拼杀。
  林禀等人则是趁着这个时候功成身退,他施施然返回到了自己营舟之中,这个时候,熹王的传谕使者早是在那里等着他了,并带着一丝羡慕和敬畏将一封赏赐之书送到他手里,里面有些东西是当场赐下的,还有一些则是需在战后才能兑现的。
  他笑眯眯接下,等宣谕使者走后,就将谕书随手扔在了一边。他伸了个懒腰,在训天道章之中言道:“做好了这件事,可以停歇下了。”
  今次他带领诸玄修冲撞不是一时头热,而是经过阴奂庭那边授意的。
  这是因为阴奂庭从各方面收拢来的消息判断,别看长老团还是熹王两边打得不可开交,可实际上两边内部都出现了暂时休战谈判的言论。
  而两边因为长久交锋,现在在两军之间也是形成了事实上的隔离界限,等若是将原本的灵角城域一分为二。
  这样的话,对峙若再进行两三个月,待后方的壁垒全都修筑好,那么双方或许真有可能会暂时停下,休整喘息,可这一阵休整谁都不知道会多久,说不定会有数年安寂,说不定就会回头收拾眠麓城域。
  熹王这个人可是十分小心眼的,前番受了一定威胁,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故是诸玄修一致认为,为了保证眠麓能够置身事外,那就干脆主动替他们打破一处关隘,不让熹王军势有停下来的机会。
  有弟子在道章之中问道:“熹王看我们这次进攻顺利,尝到了甜头,会不会再令我们上前?”
  林禀道:“眠麓那边只交代我们做这些事,下来的事情和我们无关,如果你们想去,那就去,如果不想去,那就不去,”他嗤了一声,“熹王算什么?就凭他也配指使我们?”
  又有人道:“今次有人又来招揽我了,说是什么愿意与我们签立有限度的盟约,好像是给我们多大的恩赏似的。”
  这一次事情过后,招揽“天人”的人又多起来了,更有一些人愿意与他们暗中签订盟约。
  可是诸多玄修弟子对此都没兴趣,因为在眠麓显然比这里自如的多,且他们又不是真为了获得好处,而是想在地陆上获得一个稳固的修道之地罢了。
  而在下来的时日内,林禀等人以死而复生一次需要休养为借口,一直都没有再上场,熹王大军则是沿着那个破口投入大军,并成功将防线截了两段。
  他们用了十六个月的时间,将南方一段防线给吃了下去,到此一步,只要将威胁侧背的这一段守御拿下,就可以直入中域了。
  长老团那边显然也知道此事,故是短短时间内增兵四次,无比坚决的钉在了那里。
  熹王那里也是异常难受,明明再是加一把劲就突破,可偏偏被顶在了最后一处,就像是吞了美味下去,但却卡在了喉咙,怎么也没法咽下去。
  这也不是没原因,前面的攻势实在消耗了熹王一方太多力量,就像浪头拍上沙滩,余势难以去远,只能等待下一次冲击。
  而这一次对抗,也比想象之中拖得更为长久,两边在此战战停停,反复拉锯,一连僵持八年,在此当中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熹王一方一开始的得利现在几乎全都是吐出去了,长老团一方也不好过,军众疲惫异常,但总算还有着一点内线优势。
  眠麓城域这边,又是成功争取了八年时间,而在此之中,到来此世的玄修之中,终于有第一个突破了玄尊之境的修道人出现了。
  是眠麓城域之外,一座更为偏远的荒丘之上搭建有一座草庐,草庐虽是简陋,周围却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庐舍中坐着一个看着十七八岁,外表活泼单纯的女修,她身着十分朴素的葛布道袍,脚下着一双点尘不染的麻履,长发以一杏黄绳丝相系,膝上摆着一柄光芒四溢的长剑,此刻口中正轻哼着一曲语调轻快的曲子。
  这时外间传来了一道光影,她起身持剑,走出了草庐,抬头看向远处,夜空之下,她的眸子十分清澈晶亮。
  一驾飞舟在山丘远处停留下来,里面出来了两个玄修弟子,其中一个发现自己能够直接看见这位女修,就知自己到来并没有惹得对方不快,心中一定,他走至近前,躬身一礼,道:“敢问可是姚前辈么?”
  那年轻女修似是对前辈这个称呼有些不好意思,她抬起头,用清澈语声道:“叫我名字就好,我叫姚贞君。”
  说到自己名字之时,她眸子之中透着一股执着认真,不知为何,那弟子心中莫名一悸,道:“是!”他迟疑了下,“姚玄尊?”
  姚贞君这次没有否认,只是轻轻一笑,手腕轻动,剑身中随之发出一声剑鸣。她有自信承担起这个名号,映身能在这里成就玄尊,回去之后一样也能攀上此景,而且到时候当是成就更高。
  玄修弟子再是一礼,试着道:“阴前辈唤我们前来找寻姚玄尊,说是想请姚玄尊前去一叙。”
  姚贞君晶亮的眸子看着他,道:“是大家需要帮忙么?”
  那玄修弟子道:“是的,眠麓城域之中至今少缺上层力量……”
  姚贞君毫不迟疑道:“好,我跟你们去。”她一执长剑,道:“走吧。”
  “哦哦……”那玄修弟子没想到这位答应的如此干脆,忙是随身一步,道:“请姚玄尊登舟。”
  姚贞君道:“不必了。”
  她拿起长剑,看着远端的眠麓城域,轻轻一抽剑,随着剑身出来半截,霎时一道如水灵光闪出,那玄修弟子一个恍惚,待光芒落下,他却是愕然发现,自己竟已然落身在了城域之内的泊台之上!
  ……
  ……
  第一百零三章 拒应起纷争
  张御正在舱厅之内磨练道法,他此刻感应到了一道柔韧剑光落于城中,受此扰动,他睁目看有一眼。
  他知前几日姚贞君映身跨过关隘,有所成就。只是她剑法有些独特,若是看得没错的话,那应该是三十六剑上生神之一的“迫光转”。
  此术剑主能在剑光所及之内任意挪遁,更能借光而出,借光而入,攻伐手段并非最高,但论潜遁挪跃却实属上流。要是没有充足防备的人,根本抵挡不了一剑。
  这一道剑上生神上限极高,全看御主如何运使。
  他不难察觉到,这一位同样也是借用了他立下的章印为攀道之梯,但却是进行了一定改进,转而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并且这一位意去犹高,眼前这一步也只被当成自己第一步,而到了原身那里,恐怕会有更高的追求,或许也会立下属于自己的章印。
  这也是剑修的执着,他们从来不会承认自己输弱于人。
  对此他也是乐见其成的。唯有越来越多的人攀渡上境,玄法才能更为兴盛。
  不过到现在为止,诸修全都是以玄章求上境,没有一个玄修以浑章求上境的,成就之人多以真法转入浑章,但想来此等人物终是会出现的。
  一念转过,他闭上双目,继续定坐参修。
  与此同时,阴奂庭等人正在大环台台顶之上等着姚贞君的到来。
  虽在此世突破,未必就一定等于能在天夏突破,但无疑也是打通了这一关,比他们更进一步。
  而且姚贞君是第一个明确证明了在世之中不止能恢复修为,也是能突破之人,而有一个人走通,就意味着有更多人能走通。
  随着一道柔和剑光闪过,姚贞君自城域另一处挪转到了此间,她眸光清澈,步履轻松,气息内敛,只从表面看,根本无法判断出这是一位突破了上境的修士。
  阴奂庭是认识她的,郑重抬袖一礼,道:“姚道友,有礼了。”而他身旁一齐到来相迎的修士,也是执有一礼。
  姚贞君持剑回有一礼,道:“诸位道友有礼。”
  阴奂庭道:“姚道友,按此世年月,眠麓城域建立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了,此间已是汇聚了三万余同道。
  可自建立伊始,此城便一直在昊族凌迫之下,随时有可能被外力摧毁推倒,虽然一切东西都可以重建,但我等也不希望看到诸位同道的心血白费,只是我等目前尚缺上层力量,有道友到来,就可以安稳一些了。”
  姚贞君拿剑上发出一声轻鸣,认真道:“欲要求和,便当敢战。”
  阴奂庭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要让知晓眠麓城域不好惹,那肯定是要有一战的,而且未必只战一次,恐怕是会有许多次。
  目前主要压力来自于昊族熹王,如今前线战事迁延,他们还有些许时间。他相信,随着时间拖延下去,当会有更多类似姚贞君这般突破上境的同道出现的,到得那时,在地陆各方势力牵制之下,他们将会无需顾忌任何一方。
  灵角城域前线,熹王在王舟主厅内凝视着舆图,那上面代表灵角城域的守御工事已剩下最后一段,他的军众从西、北、南三处将这一处围住了。
  但是这并没有将之围死。东边空缺的一面直通中域,长老团的援助可以源源不断自那里送过来,十分之难啃。
  陈先生这时小心走了过来,在他背后站定,道:“殿下……”
  熹王并不回头,道:“怎么?那些天人还是不愿意么?”
  陈先生艰涩言道:“那些天人说是他们不是正卒,只是出于道义这才来参与斗战,前面冲破拱背关隘已是然对得起殿下了,故而不愿再是效命。”
  熹王语声之中少有的带了一丝怒声,拿杖鞭啪的凭空抽打了一下,道:“他们倒是敢说,是以为我拿他们没办法么?”
  陈先生低下头,目前还真是拿这些天人没办法,因为此辈无惧生死,就算困住了他们也没用,反而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也曾经问过那些拥有上层力量的炼士,他们也是一样表示,不知道这其中死而复生的缘由,换了他们来,也是一样没有办法。
  他想了想,试着道:“殿下,这些天人本是朱宗护麾下,会不会是得自朱宗护授意?”
  熹王呵了一声,道:“我指使不动,辨业就指使的动了么?”他转过身来,杖鞭打着手心,“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一事,辨业立城已有三十多载,好像也是有了一些家底了,就让他带军众来与我大军汇合。”
  陈先生精神振起,道:“是!”
  十日之后,熹王的书信便送到了眠麓城域。
  朱宗护虽是收到了消息,可他不再是如上次那般心中没底了,很是冷静的让人把张御和阴奂庭二人请来。
  待二人到来,见过礼后,他请了两人坐下,道:“正如陶先生、阴先生两位之所见,熹王那里果然对我出手段了。”他令随从将书信送至两人处观览,道:“这次熹王传谕,要我带军前往助战。”
  阴先生拿起看了下,道:“那么宗护是什么意思?”
  王道人在旁道:“自是不可应,如果宗护若是去了,熹王随便找一个借口都能收拾宗护,而没有了宗护,整个封地也便失去了定立之名义了。”
  朱宗护冷静言道:“我去了那里,熹王以我‘自行’放弃封地,这个命令不必要我自己去写,只要证明是我写的就是可以了,没有人可以质疑,要是更不讲理一些,连这个过程都是可以省却。所以我决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