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其实这些人做法本身并无错,削弱对手也是正确的策略,错的是把这个当成了根本,我只要削弱了敌人,我自己就安稳了。而这一套用了数百年了,从近百年的行止来看,其完全不像早前方才退守出去时那般想着收回故土了。
包道人这时叹道:“我辈势衰,此一切都是天数使然,此不能一味诿过于我辈。昊族崛起是天数,诸派退避亦是天数,道机之变实非人力所能挽回。
此中也不是没人奋起抗争过,奈何事实证明此路无法走通,余下修士也只好采取保守之策,久而久之,便是道友之所见了。”
张御点了点头,道:“得此理由,所以各位便可安心于蛰伏域外了。”
范道人此刻看了看,却是有些理解错了他的意思,道:“道友可是认为,以我辈之举,已然毫无希望兴复诸道,所以道友才反投去熹王处么?”
张御没有说话,对于这里面的理由他自不会去这几位解释。
范道人反而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他叹了一声,道:“我也能理解道友之念,我辈这些年久不履地陆,有些道友反还扶持烈王,恐怕并不能让还残留在地陆之上道友感到满意。”他顿了下,认真看来,道:“可是道友,昊族必然是不会胜利的。”
张御看得说得认真,心中微微一动,道:“哦?那却问一声,道友何以如此肯定呢?”
范道人正色道:“我与昊族之争,现在看是双方势力之争,但终究看谁能更先一步探究到上层之力,而在往上探究的路上,昊族纵然借着道机之助赶上来了,并且还将我们还驱赶去了天域之外,但我们终究是先行之人,在道途探研之上仍旧是我辈占据优势。”
张御对于他这个论断还是赞同的,现在修道人在道途修行的确依旧占据优势,终究修道人在道机变转之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完全历程,传继也未曾断绝过,以往的积累非常之深厚,而昊族崛起十分迅速,可也因此少了一些底蕴。
要说现在有谁能先得突破上层,那么多半是修道宗派。
但是往后就不好说了。昊族之中也不是没有修道人,昊族上层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而在昊族自身技艺在赶上来后,那情势就要反过来了。
包道人道:“我们也是知晓的,昊族现在正在打造克制我辈的战争兵器,试图彻底击败我辈,可他们却不知道,道机影响于我,我亦影响道机。
一旦上层的力量出现过多,那么道机是会所偏向的,虽然极其微小。且若是有更为上层的力量出现。那么很可能会使得道机再度回转,朝向有利于我修道人的方向,故是对面的一旦打造出来那等造物来,或许反可能是有利于我们修道人的。”
说到这里,他也是颇有信心道:“道友,此场较量之中,我们修道之人仍然有着极大的胜算,所以眼下只消慢慢拖延,不令昊族一统,转头来倾攻于我,那我终能等到胜机到来那一日的。”
张御略作思索,道:“道机之变,包道长可以确定么?”
包道人正容道:“此乃是我常生派某位先辈过去推算之结果,而我常生派之推算,也从来不曾出错过。”
范道人看了他一眼,战前请了这位前来推算,似乎没有推算正确,只是现在却不好出言拆台。
包道人却是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道:“两位道友莫如此看我,我当日曾言,那对面起势没有杀生之劫,诸位可曾遭到杀生之劫么?”他又看向张御,“不知这一战,又有几位同道身死呢?”
张御道:“一个不曾有。”
因为意识之中斗战,而且还想利用这些人对抗阳都的上层力量,所以无人被夺取性命,至多倒现在还是昏沉不醒,而若说因此毙命的,却是一个没有。
包道人又问道:“那道友可会杀戮我等么?”
张御淡言道:“我与贵方并无仇怨,虽是敌对,可若无必要,也不会妄下杀手。”
包道人看向另外二人,道:“两位,如何?”
范道人和另一位道人不禁佩服不已,虽然结果有些不一样,但若是按照包道人当时之预判,实际上也的确没错。
包道人又转向张御,道:“我常生派推算,是不会有错的。”
张御并没有去接他之言,不过这些东西其实本来应该是机密事宜,对方却说与他知,这应该在阵法影响之下,不知不觉说了出来的。
而在同时,这或许也不是什么太过机密的事,至少在各派之中不是隐秘,那这倒有可能拿出来坚定自我信心的。是否真的如此,那还有待商榷。
他这时又道:“我还想问一句,几位门中可有得享更为上层功果之人么?”
三人又是相互看了下,范道人迟疑了下,才道:“这倒不是我们不愿告知道友,而是我等也无法确定。”
另一名道人苦笑道:“我们几人只是派中寻常长老,那些真正隐秘也知道掌门才知,只是知悉凡是有意上境之人,不是至今仍在闭关,就是不知去了哪里,所以无法告知道友确切答案。”
张御点了点头,由阵机判断,这几位并没有虚言,而且他们的说法与那位镇压在光都之下的修道人是可以相印证的。
他再是问了几句之后,便即离开了此间,随后留下了一具分身在此坐镇阵枢,自己则是传讯去了熹王处,半日之后,便就乘上了一驾熹王安排的飞舟,往上域光都过来。
有着熹王给予的通行玉符,一路畅通无阻,只是三天之后便即回到了光都之中,而后他用熹王给予的印信调集城中修道人和造物炼士,利用那方“移方圭板”,又布置了一个用于遮掩气息的简易阵法,随后坐定此中,只等六派之人到来。
……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着势落光阳
熹王站在王舟之中,杖鞭反扣在身后,眺望着远方的阳都。
阳都的模样和他印象之中的样子已然相差很大了。他差不多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受封离开此间的,一晃已是六十多年过去了。这回是他自当年离开之后第一次又回到了这里。
阳都十分不好打,守御可以说比灵角城域还要坚固的多,而且这个城域是无法被围死的,因为阳都有两座巨大的灵拱门,可以自别处源源不断将各种所需物品自外转挪送来。
哪怕是将长老团所有的地域都是夷为平地,也是断绝不了物品的输送的,先不说那些城域堡垒一座座啃下来多么费力,就算能做到,还有烈王的地域可以提供支援。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着实力强攻了。
这里要依靠的就是上层力量的对决了。若是能在这样的对抗中取得胜利,那么剩下的守御力量也就不值一提了。
要做到此事,一是要等到后方那些原本属于对面的上层力量归属到己方阵营中,二就是要尽可能削弱对灵性力量的加持,比如摧毁阳都顶上的造物日星。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内,熹王军就展开了凌厉的攻势,每天有无数烈晶倾泻到阳都城域内外,逐渐剥离外层的城域和堡垒群,同时对着造物日星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而在这时,他也是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天外六派欲要攻打光都。此事张御之前已是令人告知过他了,现在传来的消息是来源于另一个渠道,他寻人分析下来,认为这是六大派有意泄露给他的。
六大派并不是真要打下这里,是要他分兵后顾。所以这是一个阳谋。后方光都想要在六派进攻中守御下来,那必然要依托一定的上层力量,而以光都现如今自身的守御力,面对六大派的侵袭时,肯定是有所不足的。
熹王却是嗤笑了一声,随手一鞭,将那封寄来的信报抽作了粉末。这个计略是不错,但却是错估了他们这一方所具备真正力量。
所以他丝毫不作理会,每日亲自坐镇前线,对着阳都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凶猛攻势,并与阳都的守御舰队惨烈拼杀,由于他的军众战斗力更高一筹,所以每次都能占据上风,并逐渐将阳都外层的前壳一层层的敲碎,剥去。
又是五日之后,战斗对峙的前方忽然传来了巨大的吼声,可见身处最前沿的飞舟一驾驾的掉落下来,一个无比庞大人影站在了阳都之中,它浑身上下都笼罩在一团晶莹的光中,仿佛一伸手,就能接触到了顶上的日星。
它的光芒飘散出来,如一缕轻纱遮住了整个城域,还在向外扩散着,撤退不及的飞舟一驾驾掉落下来。
熹王身边的参议言道:“殿下,是英耀所的昊神。”
熹王凝注着前方,沉声道:“我知道。”
昊神是以神异手段凝聚的昊族神灵,也是在对灵性探研之中溢生的神异生灵,后来逐渐成了三大力量之一。
昊神凝聚了昊族故去之人的信念,也接受信众的膜拜,只要立身在昊族都域之中,便能拥有无尽的力量无尽,只要信徒不灭,也不会真正消亡,他的进攻能力不强,但是守御族人的意志却是足够坚固。
对付这样的敌人唯有用同等的力量。
熹王拿出了一枚玉符,心中一唤,一个巨大的虚影浮现在敌我双方的头顶之上,整个上空被一头灰白色巨大生灵所笼罩,其头颅与身体合为一体,灰白色的扁平膜翅之上有着一排排似能翕张的隙缝。
这是“白古蝠”,万灵所之中荒古之兽,并且曾接受过昊族的灵性改造,专以是用来攻城的战争兵器。那些缝隙相当于一个个炮口,在没有后援的情形下,其所具备的灵性力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强度之下不断的轰击目标,并且持续数月之久。
若是在灵性日光的充足照耀之下,这神异生灵还可以持续更久,只是现在因为军势推进过快,造物日星数目只有三颗达到这里,等到后续的造物日星都跟上来,那么坚持一年半载的轰击也不在话下。
熹王这时杖鞭向下一挥,有灵性光芒在“白古蝠”的缝隙之中充溢出来,再是化一道道强盛的灵光往向下宣泄而去!
而此刻的光都城中,张御若有所感,他飘悬在阵势之中,看向上方,那里的大气仿佛出现了一层褶皱,而后造物日星上光芒也出现了某种折转迹象,好像有一股无形之力将它们都是推开。
随即他便见到,一艘通体无暇,似以白玉打磨而成,有着三十六层高台的长舟出现在了那里,随其出现,有一道灵光照耀绽放开来,将整个光都的光芒也是压下去了几许,声势可谓极大。
他知道,域外六派修道人当是到了。
只是这些人来得比他想象中还要晚。从接到消息再到此刻出现端倪,差不多已是有一个月了。
他也知道熹王此后亦收到了六大派有意递来的消息,或许此辈还转着只要放出消息,并不用自身出战,就能令熹王的军势为之分散的念头。
张御凝注着此舟,心中则转着念头,六大派中的常生派有推算天机之能,照理说,攻伐光都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是事先推算的。
他不知此回此辈得出来的结果为何,照理说,若是其推算的答案是光都能守住,那么或许根本就不必来此。而其现在却是到来,那要么就是推算的结果是正面的,给了此辈信心,要么就是推算没有结果,或者干脆就是并没有进行推算。
而在长舟之内,此刻站立着十多名修道人,每一个人身上法力动荡都如山呼海啸,而站在最前方的三名道人显然修为更高,法力也更为高强。
其中一名修眉秀貌、身着水湖绿道袍的年轻道人转过身,看着唯一一名坐在那里的老道人言道:“成道友,我等已至光都,你可曾见得天机了么?”
坐在那里的老道人言道:“于道兄,抱歉了,老道还未推算出来,这等涉及诸般上层力量的交战的天机,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推算,想要在旬月之间得出结果,却也是为难我了。”
于道人言道:“我见识过贵派傅长老的手段,他的推算似从来无需如此长久。”
老道人言道:“傅长老掌握了门中最高九推之术,还执掌了门中至宝“玄算”,我如今两手空空,又如何与他相比?”
与于道人并肩而立的另一名乌袍道人言道:“于道兄,没有结果也没关系,我们不是来寻熹王决战的,熹王若是在此埋下了足够多的上层力量,且还能威胁到我们,那么阳都自就无虞,我们退走就是,要是下方空虚,我们进攻自也不会遇到太多阻碍。”
于道人一想,勉强认可此言。
乌袍道人笑道:“于道友有什么好担心,我辈皆是驱驭假身到此,便是被毁,稍候再来便是。”
旁边众道人都是点头。
修道诸派在与昊族长久的交战之中,认识到了战力不足的缺点,一个修道人至少要修炼数十上百载才能形成战力,而死一个便少一个,没可能和昊族对耗。
所以他们也吸取了这里的教训,打造了一个可以承载元神的法器,这些法器受每一个人的法力供奉,一个人往往拥有数具,可以在战时拿出来使用。
现在到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哪怕这一次失败,他们亦可以再度回来,这也是他们的底气所在。总之这一次一定是要让熹王感受到压力,令其回军援救的。
于道人道:“阳都那边正吃紧,我们已经耽搁太长时间了,不用多言,我看就此开始动手吧。”众人皆是同意,于是一起联手催动长舟阵机,便见长舟光芒之中,有一道道雷电也似的光团生出,再是在隆隆声响滚落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