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他最忌惮的还是那个金甲之人,要是这个人没法压制,对他始终是个极大威胁。
光都,大环厅密室内,张御这里也是收到了熹王的灵性传讯,上面详细说了此前遭遇到一战的具体情况。
熹王在内容中没有什么隐瞒,他还言称,认为那身着金甲之人可能与之善造物有关。
张御看过熹王的记忆,知道所谓的“至善造物”绝不是一件单纯外甲,很可能是打造至善造物的衍生物,因为至善造物也不是能够一步通天打造出来的,当中需要通过许多步技艺的积累,而打造此物的本身,就是昊族不断进行造物技艺突破的过程。
可以看得出来,连这样的造物都是动用,阳都确实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距离熹王登上昊皇之位,无疑已是十分接近了。
他考虑了一下,既然如此,他也不妨推上一把,熹王掌握昊族权柄后,他就能了解到昊族所有隐秘了,包括背后可能蕴藏着的那股力量了。
只是这个时候,他心中微微一动,似是有生出了某种感应。他心意一转,将训天道章之中唤了出来,却是在里面发现了一道留意。
这留意不是当下留给他的,而是十余年前留下的。
修士置入训天道章之中的留意,若是有需要,可以不用立刻送去传话之人那里,也是能够选择延后传渡的。而这一道,直到现在才落了过来。
这传讯之中没有半句言语,有的只是一个浑章章印。
他看有片刻,微微点头道:“原来如此,若是这般,我又何吝于成全,那便再等上一等吧。”
半天之后,那造物炼士来至熹王身侧,执礼道:“殿下,陶先生回讯了。”
熹王精神一振,在发出灵讯后,就一直在等待张御那里的回复,他问道:“陶先生怎么说?”
造物炼士道:“陶先生说了,他正在修炼之中,不便动身,恐怕需要晚上几日才会到来。”
“晚上几日么?”
熹王想了想,关照道:“陶先生那里一有回讯就告知我,我要第一时间知道。”
造物炼士立刻应下。
熹王这时看向一边,对着不知何时立在那里的师延辛道:“师上尊,陶先生不在这段时间内,那金甲之人若再来突袭,望上尊能够挡住。”
师延辛道:“我会尽力。”
熹王目前还是很重要的,其人若成功登上昊皇之位,那么所有玄修都能获得一个安稳的修道环境。
现在进入此世之中的玄修只占天夏玄修的一小部分,所以还不会引发各势力的联合围堵,但等玄修数目越来越,和此世势力一定是会起冲突的,而若是能和昊族达成一定的默契,那么这个占据地域势力最大的族群将不再是敌人。
只是几天前那名金甲之人虽然只是出现了短短片刻,但他知道其潜力绝不止于此,真正力量很难估量。
从玄廷与上宸天还有寰阳派一些大能修士的交手来看,他明白当某一人的力量高到一定程度时,数目其实并不重要了。
阳都之外,舟炮轰鸣之声隆隆不绝,城域内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外面的震动,王咄似是对此充耳不闻,他盘膝坐在高台之上,身躯底下悬空一尺,外围的灵性力量从最初的狂暴变得平和收敛了起来。
只是短短几天时间,他就适应了自身的力量,灵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实际上是与外甲有了更多契合和共鸣。
此刻他一脚伸出,稳稳站在地上,站定片刻之后,他眉心之中有一点金光浮现,这东西漂浮出来,化作一枚金色的棱石。
他伸手拿住此物,这个东西接连闪烁着,同时他感觉到自己的一切都像是被拓入了此中,随后松开手,这金色棱石缓缓上升,到了高空之中后,便在他的目光之中完全消失,仿佛去到了某一处不知名的地界。
但是他能感觉到自己与那东西有一种强烈的联系,就像那是自己的另一个身躯,每一次呼吸,好像都会在那东西与自己之间有一次循环。
此刻他意念一动,便从难测之处照下来一缕光芒,落在了他的身上,顿时有虚影浮现,如流水一般的金属色涌上身躯,将他整个人包裹住,形成了一套修长金甲,但看着比原来更为合契。
他身上如火焰般的灵性光芒一闪,便来到了更高处的高台之上,对着朱什半跪下来,道:“见过元授。”
朱什道:“王治道,起来吧。”
王咄遵命起身,他迫切言道:“元授,这几日属下自觉已能纯熟运用力量,请再给属下一次击杀熹王的机会。”他并不满意自己的上一次的攻袭,那个时候他的力量还远不如此刻,故是他决定重试一次。
朱什看了眼外面,熹王那边在遭受王咄上次的袭击后,肯定不是没有防备,以熹王如今的底蕴,是有可能找到克制之法的,所以越早进攻,击杀熹王的可能越大。
他道:“我们现在能依靠只有你,王治道,长老团对你抱有无限信任,如果你觉得把握,那就按你自己想法去做好了。”
似是有感于朱什的信任,王咄露出了感激涕零之色,他对着朱什郑重一礼之后,就身形一闪,化一道灵光飞了出去。
守在朱什身边的造物师惋惜道:“时间还是太紧了,我们没办法从他身上得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朱什道:“要是阳都能安然无恙,我会让他配合你的。”
王咄出了阳都之后,就一路向着前方熹王大军结成的灵性光芒冲去。
因这道屏障连接了熹王大军所有的灵性力量,连他没可能一气突破进去,可他并不是用蛮横的办法,而是在接触的那一瞬间,忽然化作了一道贴入其上的游影,在上面反复移动,并且飞快适应灵性力量的变化,须臾之间,竟是将自己融入了进去,使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可屏障并不只是一道,数百万飞舟的灵性屏护,层层叠叠,相互流转变化,故仅仅只是须臾之间他就给发现了。
可他想要的东西也是得到了,他借着自身灵性与之相合的那一瞬间,了解到了屏障供大军通行的间隙所在,利用这些不算破绽的破绽,于短短片刻内从屏障之中穿透而过,直接奔着熹王王舟所在而去。
只要熹王一死,大军无主,重围自解。这也是最简单直接的破围方法,不然他句需要将大军及这里上层力量全数消灭才可,这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做到的。
可他才是冲至半途,就见一道明亮剑光闪烁斩来,这一次身躯几个闪动,接连避开了剑光,但也仅仅是避过了几道,随后斩来的剑光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任由其来,必被如上回一般顿滞在原地。
此时他身躯一晃,一道灵性光芒凝成的人影从身体飞跃出去,对着那剑光主动迎上。
他先前也是修炼出了元神的修道人,而在至善之甲的作用之下,对于灵性力量他只要能够理解,那他便能自如运用,此刻放出去的,便是少有造物炼士能修炼出来的灵性化影。
此化影具备他本身所知晓的一切灵性力量的变化,是他与至善之甲凝合之后精神气意的寄托,实力并不比他弱上多少,故方一放出,不仅替他抵挡住了剑光的侵袭,并且还向着那剑主所在之地逆冲而上。
王咄放出灵性化影后,便没有再去多管,那个剑主的死活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只要将其排斥出去,不对自己造成干扰便好,他目标唯有一个,那便是熹王!
熹王王舟在十分容易辨认,那里的灵性力量的反应也是最为强盛,故是他几乎用不着分心找寻,立刻找到了其所在,在全力飞驰之下,很快接近了王舟,并朝其一头撞去!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疑真或疑幻
熹王在上次遭受突袭后就特意加强了周围的守御,此刻外围屏护一遭突破,他这里就得有了通传,他听着急骤响起的警讯之声,转头师延辛道:“师上尊?”
师延辛只是对他默默一点头。
熹王一下心安定了许多,张御虽然没有能立刻请过来,但是迫于那金甲之人的威胁,他们又哪可能事先不做防备。
王咄冲过屏障之后,身化一道灵芒破空飞纵,飞快无比的接近了那驾王舟,他那一对赤色晶目闪烁不定,他知道冲破王舟的防御不难,最大的障碍是来自于那幻术的影响,让他分辨不清楚到底哪个是虚,哪个是实。
这个幻象不破除,他就没可能击顺利杀熹王。
而他现在却较为有信心。他认为此前自己与至善之甲的结合尚不够紧密,外甲之中的力量也没有能完全运使出来,所以才会为幻术所惑,而现在却是不同与之前了,且是在提前有所警惕的情形下,想迷惑他也没那么容易了。
正飞遁之间,他感应之中忽觉异样,却是发现前面的王舟微微变动了一下,似那只是一个寻常的飞舟,而真正的王舟并不在此处,可是再一看,王舟还是原来那副模样。
他不觉一皱眉,幻真之术并不在于完全的将虚假变作真实,而是让你怀疑自我,怀疑真实的也是虚假的,只要你没法完全肯定,那就无法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可他冷笑一声,依旧保持去势不变。
这是因为根据上次的经验,那幻境只能在近处对自己起作用,可他并不是通过直接观察找寻到王舟的,而是方才闯过灵光屏障之时,通过灵讯传递集中而去的方向发现那王舟所在的,故此一开始的判断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现在这等情形,分明就是见他到来,故意惑幻于他。
念转之间,他已然到了飞舟近前,身外灵性光焰大涨,势头不停往前一撞!
他这次是冲在了与上回一般无二的位置上,剧烈的碰撞之中,强大的力量由外向内贯穿出了一道巨大的通道,他一眼望便到了熹王正站在那里,正神情阴沉略带一丝惶惑的看着他,于是身形一纵,化光冲入进去。
可在进入其中的一瞬间,却有两名炼士出现迎面而来,一左一右向他攻来。
此时他不由生出了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忍住疑惑往里冲去,侧头望一处看去,却是见到了师延辛站在那里。这个时候,一道剑光忽然向他斩来,他本能一抬肘,将剑光挡下了来,赤色晶玉不由一缩。
这一切几乎与上回的发展一模一样,特别是那飞剑之主明明已是被的化影分身牵制住了,不可能与此刻再来攻击他,这明明白白是在告诉他,他眼前所见到的一切就是虚幻之像!
生出此心之后,这一刻也的确让他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可是转瞬之间他又坚定了自己的心思。他认为对方营造出这等与相同上次的景象,就是让他怀疑自己所见是虚假的,好让他放弃进攻,若是如此,那么他反而不能因此停下。
且不管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只要将此处之人,还有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物事都毁去就好。
此刻的他,早已不同几日前的他了,实力已是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算是万灵所的诸多生灵在此,也一样挡不住他!
他晶玉双目闪过一道赤色,随手挥出一道灵光,顷刻间就将两个造物炼士炼杀,而冲向着熹王的去势则是不变,在此途之中,他身上灵性光芒大肆扩张,轰然蔓延至整个王舟,最后轰然一声,整个飞舟乃至其中生灵在这一场爆发之中被一同化为灰烬。
而在另一个方向上,熹王站在王舟之内,看着远处那一驾飞舟在灵性力量肆虐之下飞灰湮灭,他略带兴奋道:“师上尊,你的布置果然骗过了此人了。”
王咄以灵讯确认王舟的具体所在,但实际上王舟从一开始就断绝了与诸舟之间的灵讯传递,并且是让另一艘飞舟负责全权处理所有通向王舟的消息,而众人在幻术的影响下,也同样认为那里就是王舟之所在。
至于消息的传递也是简单,只需要在这驾飞舟之上按排几名玄修弟子,通过训天道章,就能将重要的消息传递过来。
师延辛则是冷静道:“他很快会找过来的。”
要想瞒过王咄,好似最好办法是换一驾寻常飞舟,不过这个方法后来被他们否决了。
王舟就是整个舟队之中守御力量最强的所在,一旦遇袭,众人也自会前来救援。而且一开始他们并不清楚王咄是靠什么来辨认熹王所在的,若是依靠血脉或者神魂的力量,那换了座驾也没用,反还容易偏误自己人。
熹王这时冷笑一声,道:“可他毕竟孤身一人,这一次,我不会让他就这么轻易回去的。”
上一次王咄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正好是在罡晶爆裂之后,整个军势都是散乱,他本以为对方若是再来,那一定会与其他上层力量配合行事,可没想到仍然一个人攻至。
而现在他们早是严阵以待,还有上层力量负责支援,外面则以灵性屏障封堵去路,他却不信拿不下此人。
师延辛知道,虽然熹王心中已经知晓唯有陶先生才能对付此人,可是源于对自身的信心,仍旧坚定认为凭借大军一样可以对此人进行围剿。
这其实并不矛盾,身为一军统帅,有时候必须表现出过人的自信,认为己方必将击败敌人,哪怕有时候这是违逆事实的。
王咄在搜寻王舟所在的时候,那些造物炼士和修道人也是在往此围拢过来,不断法器神通朝他落来,他暗自冷笑,丝毫不作守御,直接向往一冲,身外得灵性火焰扩张之下,所有袭来之物纷纷撞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