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为了应对熹皇军队的汹汹攻势,烈王麾下的军部也是及时做出了相应的布置,由军中统帅率领主力军势正面迎击熹皇大军。辅授长老则带领另一支分舰队,负责对付另一路攻势。
因为是内线作战,烈王即便军力不及熹皇,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六派也知道烈王不能被灭去,否则这几百年来根植入昊族的努力就白费了,故是此前已然派遣了大量的上层修道人来到了烈王疆域之中。他们围绕着南北分界线构筑一整条防线。
六派修道人还用山河易势之法,一重重千仞高山拔地而起,以往平原之地也是变得千口万壑,并在半空之中布置了无数造物浮雷,位于山巅的一座座堡垒紧紧抓住下方的山形,彼此凝合成一处处气壁。而在气壁之下则是盘踞着无数阵禁。
绝大部分的造物工厂、矿场、农田、河流等等几乎都是转入到了地下,由小型造物日星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性力量。
此可以说是造物派和修道派第一次紧密结合,使得整个北方全境几乎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军事要塞。
熹皇的参议在一开始还探讨是否利用手中的力量,越过前方的防线直接攻击煌都,从而达到迅速击溃烈王的目的。可是在见到这样的守备力量后就不再提及此事了,要想收复北方,剩下唯有正面强攻这一途可走了。
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势,烈王那里自然不会没有察觉,双方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漫长的边境上展开了激烈交锋,后方的造物工厂则日夜开工,源源不断打造出更多的战争兵器,用以弥补前方的消耗。
如今的形势,熹皇无疑裹挟优势而来,也是掌握主动的一方,进退都是容易,烈王一方只能坚持,利用自己的守御优势坚持到熹皇一方承受不住消耗退去,这也是他们目前看来唯一的胜算。
西方军垒群的上空,辅授长老通过舟舱看着对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对,哪怕只是一支分舰队,也是他们这边军力的两倍有余。好在处于守御的一方的他们,哪怕面对数倍以上的军势都能一战。
他转身回到案前,看着下方所有的参与军议的军尉参议们,道:“大敌已至,诸位有何意见?”
于是在场众人纷纷发表了意见,大多数人都认为当以稳妥防守为主,但也有少数人要求打一个守御反击,理由是防守永远没有结果,不打出去只能挨打,拼人口拼消耗不一定拼得过熹皇。
其中有一个年轻军尉铿锵有声的提议道:“辅授,我们必须设法击破这支分舰队!”
辅授长老道:“韩军尉打算怎么做呢?”
年轻军尉道:“虽然熹皇正面军势如今已经与我接触了,并且逐渐有了交锋,但有属下有留意到,由于熹皇军势过于庞大,后续部队还未曾投入战斗,仍在调整。而如今西边那一支威胁我侧翼的军势却已然先到了。”
他目中放光,不无激动道:“这是一个短暂的空档!是他们出现一个疏漏!我们可以抓紧这个时机,从正面抽调军势,加强侧翼,如此我们就能在这一面形成优势,争取迅速击溃此面之敌,然后整个战局便就活了!”
辅授长老沉声道:“军尉可曾想过,抽调正面军势,可能导致正面空虚,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烈王也不会同意。”
年轻军尉却是据理力争道:“辅授,我们不必抽调正军,在后方还有我们大批的预备队按压未动,辅授若能说服殿……陛下调用过来,一样可以形成优势!”他无比认真道:“属下知道这虽然是冒险了,可也是取胜的唯一途径了。”
辅授长老道:“然后呢?”
“然后?”
年轻军尉一怔,他握紧拳头,大声道:“那自然趁势深入到上域腹地,冲到熹皇的后方去,去搅乱他们!如果熹皇不回军,那么再掉头北上,与正军前后夹击,覆灭他们!”说着,他重重一拳砸到案上,引得在场不少年龄相仿的军尉一阵激动。
辅授长老摇摇头,他沉声道:“韩军尉的想法虽好,可是任何时候,决定一切走向的都是上层力量,这一战我们就算赢了,我们也没有能力打出去。
一旦出了我方的疆域,因为上层力量的缺失,我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有可能没有办法顺利回来,更何况,我们不可能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到与熹皇的比拼消耗之中。”他加重语气道:“决战,正是熹皇想要的,而我们不能给他们!”
年轻军尉却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也是力图反驳,这一场激烈的军议一直持续了一天,辅授长老暂时压服了麾下这些年轻军尉。
辅授长老在所有人走后,坐在主案上,揉着额角,舒缓疲惫的身心。心腹参议走过来,道:“辅授,说服这些年轻人不容易吧。”
辅授长老道:“但也是说服了。”
其实真正的军议早就开过了,所有的策略也都是布置了,各种预演也都是做过了,策略早已定下,今天只是各军中的年轻人一个发声的机会罢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熹皇大军,烈王不得不进行了数轮扩军,这导致进来了太多的少壮派,而这些人都被塞到了辅授长老这支防守侧翼的军队中来,他自己带来的百万军舟则是被堆集到了正面。
那参议问道:“辅授,这一战,我们是不是就赢不了了?”
辅授长老停下按揉的手指,缓缓抬头,他道:“不,还是有办法,但是需要等。”他目光深远道:“会有办法的,再等等就好了。”
煌都王殿之内,烈皇一人坐在内室之中,昨日他已经进位称皇了,只他还不习惯自己身上的皇袍皇冠,感觉太重太沉,压得自己踹不过气来。
此刻他正看着面前的那一只匣子。
这是辅授长老交给他的。本来他能感觉到这东西对自己的抗拒,怎么也没法打开,可是在进位称帝之后,这种感觉便就消失了。
他很好奇这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自己登上皇位后才能打开。他伸手出去,这一回,却是轻而易举去了匣盖。
里面厚实的软布垫上,端端正正放着一枚宽大洁白的海贝,被打磨的非常光整,上面密密麻麻刻了一些朱色的小字。
他拿起详细看下来,那是一条条经过严密涉及的契文,下面盖有了长老团的所有印章,还有前代皇帝的皇印。
他看了下日期,不出所料,这一切就是那位安排的。
他面色有些复杂,从契文上面看,长老团的确不怎么干净,而且心思也太多,可是现在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时,他们却又不得不照着这个来了。
他又看了那一条条的契文,叹气道:“这还真是为难我了,我没得有多少好处,却要付出许多。”
他有心再是等等,但是他清楚,自己到最后仍是要做出决断的,说不定遭人逼迫,被动去做此事,与其如此,那还不如早点下决心,还能少点损失。
心中念头一定,他一咬牙,也没再犹豫,拿出手刀,在手指上一划,下来便以指代笔,在海贝上面写下了自身的名姓!
……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灵一朝起
烈皇虽然是被半架空的,可行事还是很果断的,他也懂得取舍。这从他被于道人劝说后,立刻就将咒器交给六派就可看得出来。
在他手指按下去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的鲜血正疯狂被吸收进去,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好像被抽干了。
他心中还是在想着,明明是长老团弄出来的事情,现在却要他来承担。可现在他不去做这等事,或许最后只能被熹皇抓起来杀死,比起这样的结局,他还不如做出一些牺牲,至少还不会马上要了他的命。
渐渐的,他感觉浑身发冷,头晕目眩,而那枚海贝却是变得鲜艳起来,那些朱色文字一个个浮凸出了几分,仿佛都要渗出血来。
许久之后,他感觉吸扯之力终于停下了,可当是由于少去了大量鲜血和精气的缘故,他脸色已是变得苍白无比。
他离开了案台,踉跄了几步,跌到了软椅之上,颤抖着从衣袖中透出几枚丹丸捏碎放到嘴里,随后伸出手去拿杯子,可是眼花无力之下几次都没拿住,最后丹丸时和着口水用力咽下去的。
少顷,感觉浓郁药力化开,他这才缓过了一口气,又是一会儿,脸上也是恢复了一点血色。他长长舒出了一口气,浑身瘫软在软椅上,叹道:“当真是半条命没了,希望能有用吧,千万不要再来一次了。”
而与此同时,就在阳都城域之内,皇殿的最深处,熹皇曾经去过的那个密厅之中,巨大的金色椭圆形卵舱内,漂浮在其中一直沉睡不醒的人影忽然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格外凌厉,就在恢复意识的那一刹那,飘散在外的灵性光芒慢慢收敛进身躯之中,他也从悬飘的状态之中退出,踏实在了地面之上。
他迈着从容的步伐从里走了出来,厚实的琉璃舱罩似乎没有能够阻拦到他,他像是薄雾一般从那舱壁上面轻易穿过,来到了外沿。
他看向一边,凭空拿过了一枚亮金色的铜扣,往右肩一扣,霎时一身庄严华贵金色的罩衣从肩部落下,垂落在了华贵的地毯上面。
与此一同落下的,还有他的黑色长发,他只是随意系结了一下。
此时上方忽然有一个巨大的,像是流动水银一般的球体显然出来,并浮现出来一张人脸,而伴随一同到来的,还有大厅周围隐隐约约闪烁着灵性闪电。
年轻男子忽然一抬头,双目之中猛然爆发出一团灵光,周围原本凝聚的灵性力量很快低弱了下去,那银色液球换上了一副毕恭毕敬的声音,道:“陛下,欢迎归来。”
年轻男子道:“元授他们在哪里?”
银球道:“长老们已是被熹王剥夺了权柄,也被从长老殿中赶了出来,这次他们都被带去了征伐军队中。”
“征伐军?”年轻男子问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形?”
银球立刻变幻起来,像水液一般铺开,像是化作了一面大镜,自里面展现出了一幕幕过去的景象,从熹皇大军围攻,到破城而入,再到长老团的投降,城域内外所有一切可以被展示的景象,如今全部展现了出来。
只是这些景象十分之快,飞速晃过,像是将数十上白天的信息凝聚在了几个呼吸之内。
年轻男子这时身躯飘忽了一下,似乎在那一瞬间化作了烟雾,可随即又恢复正常,可他所见的一切已全都是记了下来。
当他看到熹王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带领大军北上时,他不由露出了赞许之色,道:“熹王做得很好,可惜还不够好。”
银球马上用高亢声音道:“无人可及陛下。”
年轻男子这时道:“我的甲胄在何处?“
银球道:“至善造物还在原处,没有任何人动过。只是之前六派用法器轰击阳都,至善造物主动出手拦截了一次,此后就再没有动静了。”
年轻男子问道:“熹王没有去哪里么?”
银球道:“熹王好像是对至善造物有什么顾忌,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在入主阳都后,他没有一刻余暇,都在处理政务,忙于统一昊族的大业。”
年轻男子冷然道:“熹王虽然勤勉。但他解决不了我昊族的问题,即便他统一了昊族,不解决根本,时日久了,昊族也一样会分崩离析。赤灵,给我打开去到那里的通道,我该去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了。”
银球此刻似是忽然迟钝了一下,发生了一阵闪烁,年轻男子皱眉道:“有问题么?”
银球恭敬道:“没有,一切都很好,陛下。”
随着此刻阳都顶上的曲轨一阵变动,年轻男子的面前出现了一座如闪烁着的晶门,他直接走入了进去,顿时一阵灿影流光的变幻,当他再次从晶门之中跨出来的时候,已是站在了一处与阳都隔开的界域之内。
这里有着一座座玉白色的厚实茧罩,有造物师正在里间出出入入,他看了一眼后,整个人就化作一道蓝色的气光,直接向着其中最大的一个茧罩成去,并轻易穿透屏障阻碍,来到了里间,并重新恢复了原来的躯体。
他仰首看去,看到了那在莲花大台上端坐的那名道人,目中顿时焕发神采,自语言道:“昊族治乱之象,自此当是终了了。”
自从昊族将诸派驱赶到天域,自感地陆上的主宰权柄再无人可以撼动后,便就陷入了自我争斗之中。这等内乱又被赶去天外的诸派设法加以利用,于是动荡周而复始。
每一任昊皇大部分的精力都是花在了与自己族类的斗争之上,而在混一疆域的道路上,却又总是会在最后关头倒下。因为他们不仅是遭受到了来自六派的抵抗,更多的还是来于自己内部的阻碍。
这数百年来的昊族皇帝共有十七位之多,可这其中只有三位是安然退位的,原因竟然是他们什么都没做。
年轻男子认为自己若是不做出改变,那么这些的循环还将继续。
他的前任都是致力于削平内部的隐患,可他认为昊族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解决那些宗亲权贵,历代的努力方向都是错的,昊族问题是出在没有一个足够力量的皇者!
这里的力量并不是指昊皇手中所掌握的权柄,而是在于拥有自己的力量!
尽管昊族拥有造物灵性力量,可是皇者的寿命仍然没有多长久。这也很正常,没有哪个醉心于权势的上位者会去辛苦修炼的,能掌握灵性的炼士无不是全身心投入在上面,用数十上百年来磨练自己,昊族拥有亿万甲士,可能成为造物炼士的却依然只是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