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两人在对峙片刻之后,毕明道人抢先发动了进攻,化一道七彩之光飞上天穹,并有万般虹彩落朝其洒下来。
沈道人立定不动,法诀一拿,身上浮动法器屏护,紧紧守住了自身门户。
清玄道宫之中,张御目注着两人,其实此刻观战之人不止是他,各个廷执都是在看着这一战。
对于毕明道人,进入守正宫他便即有所了解了,这位速度、攻袭之能都是极强,身躯坚固强韧,斗战能力非同一般,只是变化上面少缺一些,这也是他的弱点。
沈道人他也看过一些记载,虽然早前对廷执的修为要求没有那么高,可能立下功劳也不是没有实力的,这位在漫长修道岁月中弥补了不少自己的缺陷,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
本来沈道人想赢很难,可是如今不同,他得到的助力委实不少,只是斗战片刻,他就见到沈道人设布下来的高明策略的手段都被其未卜先知般躲避了过去,如此一来,毕明道人的优势就被无限放大了。
而就在这两人还在此论法的时候,竺廷执则是来到了云海深处一座道观之前,对着门口道童道:“这个童儿,琴老可是在么?”
不待童儿回答,一名老道人自里走了出来,笑了一声,稽首道:“原来是竺廷执登门,老道怠慢了,快请,快请。”
他将竺廷执请到里间一片大湖之畔,见这里还有另一个中年道人,两人方才似在这里垂钓大鲸。琴老道一指这中年道人,道:“竺廷执,这位置是祢道友。”
祢道人郑重还有一礼,道:“原来是竺廷执,有礼了。”
玄廷之所以选择竺廷执去做与诸道对话之人,那是因为他师出名门,此脉自古夏之时就立下道传了,门中还曾接连出过不少上修。
最重要的是,此脉之中很少与人起争执,反而他人落魄了,能给帮衬就帮一把,并且事后会主动求取一些不算太重要的东西,以此了解承负。这样既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收得一些好处,还避免恩大反成仇的局面。
所以在诸脉道传之中,他这一脉的名声是非常好的,哪怕首执对他也很是客气。
而如今这些潜修的真修,哪怕自身和不熟,师门也多半是他的师门打过交道的,这般交流起来就容易许多了。
竺廷执在还有一礼后,就跟了琴老道上了一只龙龟之背,在其上庐棚之内坐下,便有道童在此烹茶点香,主客攀谈几句后,琴老道便问起他来意。
竺廷执道:“今次竺某至此处,是来问一问诸位对于潜修同道对于入世担取权责这一事的看法。”
琴、祢两人相互看了看,琴老道谨慎言道:“看来竺廷执是为我等在呈请书上附名一事而来了,我等并非是为了对抗玄廷,只是对于诸位同道来说,玄廷方才说过准许过我等在云海潜修,现在又一下改主意,这变化未免也太过快了。”
祢道人也是略带抱怨道:“是啊,玄廷谕令前后不一,许多同道也是接受不了。”
竺廷执想了想,不难理解他们的想法。
在许多闭关的真修眼中,世界是近乎于固定不变或者是运转缓慢的。从天夏入世到如今不过四百年,在这些真修的感觉之中,也就是下几盘棋,与人论几番道,而后再闭关几次的时日,根本没怎么在意就过去了。
三四百年,在他们感官上是十分短暂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你刚刚允许我闭关潜修,现在又“突然”说要改主意,这不是朝令夕改么?这也难怪惹的许多人抵触,在沈道人怂恿之下立刻附名呈书之上了。
其实竺廷执若不是长久坐镇上洲,后又到玄廷为廷执,说不定同样也是会有这等感觉的。他道:“竺某能理解诸位之感受,不过今时之世不同于以往,竺某也是直言,其实廷上原本并不如何在意诸位同道是否入世。”
“哦?”两人有些诧异,祢道人道:“那为何玄廷又改主意了呢?”
竺廷执道:“这乃是钟廷执、崇廷执两位据理力争之故。”他说了下两人所做的努力,又解释了下两人这般的原因所在,最后道:“推动诸位同道入世,正是为了使诸位同道将来不至于被排挤至边缘,那样真法恐怕也将随之消亡了。”
琴老道和祢道人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这些,从神夏时候就入道了。通常认为自己力量才根本,其他都是虚无的,所以对于争权夺利,都是感到无所谓的事情,以往在宗派中,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不妨碍他们一派长老,受人尊重。
可是竺廷执这么一说,他们也是察觉到情形与以往不同了。尽管现在还是真法占优,可玄修的力量增加极快。若是玄修力量追上来并在未来超过真修,那说不定竺廷执所言真会实现,而且这个时间恐怕不会太久。
琴老道慎重考虑后,郑重道:“竺廷执能来此,确然是带着一片善意,玄廷的意思老道也明白了,老道我会撤去呈请上的附名,下来听凭玄廷的安排。”
祢道人也道:“贫道也是如此。”
竺廷执稽首一礼,道:“两位深明大义,竺某就代廷上谢过了。”两人连忙还礼,道称不敢。
竺廷执在成功劝说了两人之后,便离开了这里,继续前往面见那些被沈道人鼓动起来的修道人,同样是对此辈晓以利害。
事实证明,真修并非都是不理智之人,那些走极端的也仅仅是少数,只是此前避世出尘,不关心玄廷上的局势变化,在知晓了玄廷用意之后心中也是有所理解。
不过理解并不等于情愿,只是他们都知晓个人和玄廷对抗是不可能成功的,玄廷至少还是愿意讲道理的,并非胡乱施为,故是大多答应撤去附名。于是在沈道人与毕明交战之际,其所鼓动起来的力量已然在无声无息中被瓦解了。
……
……
第两百五十二章 述理却波平
琴老道在竺廷执前去他处同道那里走动之时,又在水湖之中畅游了一阵,他忽然言道:“我等也应该去走动一下,拜访各位道友,和他们说下这里面的利害。”
祢道人问道:“琴老是想帮衬下竺廷执么?”
琴老叹气道:“我们哪里是帮他,而是在帮我们自己啊。若像钟廷执、崇廷执两位所担忧的那样,若是没有人在上面为我们说话,或者我辈真修自己不做出改变,而是将一切权柄都是交托了给玄修,那么未来恐是无从自主啊。”
祢道人迟疑道:“当是不至于吧。”
琴老道摇头道:“不说别的,比如我辈现在能够在上层修持,才能得以永寿,可若是什么时候玄廷若不再逼迫我等入世,而是直接不准我辈在上层修持呢?那为了获取修道资粮,我等还不是一样要老实听命?”
“这……”祢道人有些难以相信道:“玄廷若真这么做,莫非不怕激起义愤么?”
琴老道言道:“那又如何?我等反抗得了么?尤道友、严女道若都不站在我们这边,我辈又拿什么去反抗,不说过首执那一关,就连守正宫那位那一关恐怕都过不去吧?”
祢道人顿时无言以对。
因为对于这一点他也只能承认,首执功行不去说,就算当年上宸天、寰阳派两派修道人加入进来比较,也同样是位于顶尖之列,而守正宫那位在上宸天那一战中大展神威他也是亲眼目睹的。
要知道,当初与寰阳一战,二三十位玄尊结阵都挡不住关朝昇一个人,而后者却又败在了这位手中。不得上乘功果,光凭呈请书上附名上的这些人,根本没可能与这位对抗。
他只能道:“还是琴老想得多。”
琴老摇头道:“非我想得多,是诸位同道不愿去想,也不屑去想,如此也不是办法,还是需想一个妥善之策,等着玄廷来安排我等,还不如我等自己先拿个主意。”
祢道人道:“是,琴老,不若我等召得各位同道过来商议一下如何?”
琴老道颔首言道:“可以,对了,”他提醒道:“此事不用瞒着玄廷,免得玄廷还以为我等要私底下做什么事呢。”
祢道人忙道:“琴老,祢某有数的。”
琴老道忽然叹了一声。
祢道人忙是安慰道:“琴老不必为此叹息,我辈集思广益,总能找到妥善之法的。”
琴老道言道:“我非是为此而叹,而是想着,若是我辈有玄修那等‘训天道章’,恐怕就不用如此大费周章了。”
祢道人想说就算没有训天道章,他们也一样能用法器沟通,彼此隔空交流。可随即一想,却又无言,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训天道章的事,而是玄法一直在变化提升上,而真法已是诸多年月不曾变过了。
纵然真法已然圆满成熟,可也同样是坚固难易,很难再有变动了。如今想在玄廷之上拿到足够的话语权,就必须从某些方面做出些改变了。
而在另一边,沈道人与毕明道人这一战就是七天,斗战这么长久不是两人旗鼓相当,而是两人都比较谨慎,宁可不建功,也不先犯错,都不急着投入决定性的力量。
并且毕明道人在遁速上胜过沈道人一筹,他也不急着建功,见到不对,立刻远遁,不给下手机会,就如天空之上捕食地陆猎物的禽鸟一般,我不落下,你便无法接触于我,显得非常有耐心。
实际上斗法到这一步,这就是比谁先露出破绽,谁的手段更好的,谁的法器更多了。
沈道人这时已然微微有些沉不住气了,因为在场时间的交手之中,他的一些神通手段,乃至法符法器在交手之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来,有的已经开始有所重复了。倒是对面毕明,斗到现在,却还是深不见底,不知道还藏着什么手段,这对他很不利。
而且最为令他烦躁的是,无论他布下什么手段,设下什么策略,毕明道人都能提前一步避开,一次两次还好,四次五次都是如此,这说明后者真的有手段可以避过他的所有算计。
这证明了他无论怎么设局都没办法拿捏对手,只能靠着法力神通正面与之周旋,可问题是毕明飞遁犹快,他也追不上,故是现在变得只能是毕明打他,而他却打不了后者。
修道人对抗如同弈棋,他最擅长的用不了,反而对手却时无所顾忌,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不心浮气躁?
两人如此再是斗了一天,到了第八天的时候,沈道人自己也知是赢不了毕明了,于是退而求其次,心中思忖着想要求一个平局。
然而他犯了一个错处,双方久经交战,气机交缠在一起,对于对方的变化都是非常敏感的,他这里求和之念一生,意志神气也就因此而消退,毕明道人自是敏锐察觉到了,他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趁势压上!
沈道人在一念转过之后,也是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可这时已经来不及改变了,只能设法补救,但是下来一直没有办法挽回局面。
势均力敌的斗战就是如此,就是比谁人犯错更少。双方都会犯错,可他抓不到毕明的机会,又久攻之下,那么他这边出现问题也是迟早的事。
在接下来的斗战之中,毕明道人抓着这个破绽不放手,哪怕沈道人几次试图反击都是没能成功,最后一招失算,被毕明从云头击落下去,算是败给了后者。
不过要是真正生死之争,到了这一步自然不算完,后面还有的打,彼此都是寄虚修道人,不杀灭对方入世之躯,不破灭杀对方神气,那斗战就不算结束。
可这是论法,到这一步已然是足够了。
不过毕明道人却是没有停手,他拿出玄廷的交由他的法器,往下一掷,一道金光从云霄之上直射下去。
沈道人下意识的想要躲闪,然则此物一落,霎时着落到他身躯之上,并化为一道道金链,将他牢牢困缚住,半分动弹不得,他立时知晓,这是某位廷执的手段,自己无可能抵抗,于是恨恨不再挣扎。
这个时候,天中明光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了此间,他对着两人打一个稽首,又对沈道人道:“沈玄尊,明周奉诸位廷执之命而来,请沈道人过去一叙。”
沈道人神情有些难看,别人拿他罢了,偏偏叫毕明道人这等人击败他再亲手拿他,虽然没把他怎么样,可这也太过羞辱他了。
他忍不住哼了一声。
不过他倒也有准备,他方才就暗中关照过了童道人,要其把具体经过告知诸位同道,这样好让人知晓他不是败在毕明道人手中,而是败在了玄廷谋算之下,这般就算他被关押起来了,多少还能挽回一些声望。
可他却不知,这就这么短短几天,事情就已经完全倒转过来了,此刻已经没有人愿意来支持他了。
他还想着等出来之后谋求廷执之位,可实际上,这已经是不可能事了,而且玄廷会等到战时结束再来处置他。可现在只是在战备之中,究竟什么时候结束那就有的说了,或许他要等待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了。
明周道人笑眯眯道:“既然沈玄尊无有意见,那明周就得罪了。”说着,随着一道金光落下,而后两人一同消失不见。
那些本来在一边观战的真修见到这副景象,不觉面面相觑,心下惊疑不定,所有人犹豫了下,都是一语不发离开了。便是那童道人也没敢怎么说话,而是转身就走,沈道人要他们助阵可以,可要他们对抗玄廷,那是没这个底气的。
毕明见的沈道人被带走,便对着天中打一个稽首,同时隐隐感觉到,那些若有若无的身影也是一个个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