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941章

第941章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道:“若是不曾料到,我能用此天机变数,那么元夏亦能用,且多半脱不了上层力量,此非我所能观,故是不必在此上讨论下去。
  但若是另一个可能,贯通两界是元夏早有所料,或是有意留下的,那么是否可以推论,元夏无论是以往查探被其毁去的万世,还是下来探查我天夏,都是借助那元都派的能为呢?”
  陈禹和武廷执听罢,俱都点头。元夏会用什么方法,他们对此也有过多个猜想,张御所提出的元都派为先行观者一事,他们脑海里也是对此有过一些想法的,并且认为是目前最有可能的一种。
  武廷执道:“假设元都派本来就是负责探查我天夏,或者以往就曾做过此事,那一切倒也是说得通了。”
  至于元都派那位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是另外一回事,上层大能的想法他们无从得知,也不必需妄作探究,现在想这些也没有意义。
  陈禹道:“照此推测,元夏探查若至,元都派那里可能会先有异动,也可能荀季道友会借机传递一些什么消息过来。”他看向张御,“张廷执,你与元都派渊源不浅,与荀季道友也有过师生之谊,此事就交由你来看顾了。”
  张御点首一下,现在他们能做得不多,不管真实情况是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任何有可能的事情都要抓住。
  陈禹沉声道:“我等下来要做的未必一定是对的,可又不得不为,我等只有尽自身之所能去应对危局,不过等庄道友成就上境之后,情势则又会有所不同,他自会为我们指明真正的方向的。”
  张御对此亦是认可。按照此前推论,要是元夏确实是会在庄首执成道后对天夏注意,那么庄首执自身之成就,却同样也是令天夏有能力对外来的上层异动提前有所发现,此中之利弊是相互依存的。
  陈禹道:“除了这些,两位可还有什么建言么?”
  张御道:“五位执摄将那一方层界化为下层,如今此中三四十年比对天夏一载,如此良苦用心,我们不能辜负,此一处必须利用起来。不能任由修道人和甲士自身选择,而是需要在廷上以法令形式定下,令他们尽可能提升实力。”
  陈禹一想,果断言道:“此事稍候我会召聚众廷执小议,张廷执还有什么要说,可以一起提出。”
  张御神情认真了几分,道:“还有一事,需首执和诸位廷执点头。宸天、寰阳、神昭等派躲入虚域之中,过去击败他们之后,我天夏并没有前往追剿,这是因为我天夏一日强过一日,自信此辈再来,亦能应付,徒耗修道人性命无有必要。
  可是为了对抗元夏,天夏后方不能再有任何波折,需要将所有可能的异动消杀,故是此辈要设法除去或者关押起来。”
  武廷执不自觉的点头,显然他非常同意这个看法。
  陈禹道:“张廷执可有具体方略?”
  张御道:“我天夏曾向虚空深处放出数个警星,但只是以监察为主,为得是在诸派归来时能够报讯,但我等试着让他们寻找诸派退去之所在。”实则他手中还有一块关朝昇当时给他的牌符,不过是否能这东西找到寰阳派,现在还不好说。
  武廷执沉声道:“只靠这几人恐还不足,武某可从镇狱之内调拨一些人手出来,加紧搜寻,务必将这几派退藏之所在找了出来。”
  张御颌首道:“此事若得解决,那么剩下还有需要关注的,便是天机造物了。造物在那处层界之中,俨然拥有了上层力量,虽然变化不足,但却可作为我辈力量的补充。”
  武廷执这时却是提出不同意见,他道:“张廷执,武某了解过那方层界,所有造物都非孤立,而是需配合起来,譬如那虫蜂一般,以莫大数目来对敌强横敌人,此意味着一旦将造物投入对战,就是比拼双方之消耗,届时子民之牺牲只会成为一个数目。”
  他加重语声道:“我玄廷存在,是要遮护这些天夏子民,若是这场斗战令天夏子民也是加入,这是否不妥?”
  张御坦然道:“武廷执,若是我们拥有足够力量,那么就不需要天夏子民上阵,可要是我们挡不住,那么任何人力量都要用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御并非是要送他们上战场,而是万一遇到连我们也挡不住的时候,他们也有反抗之力。
  且无论是我辈,还是天夏子民,俱是天夏人,天夏面对真正危局之时,每一个天夏人都是有其承负的,五位执摄相信我辈之潜力,而我亦是相信,亿万天夏子民之潜力!”
  武廷执不由默然,他也是知道的,要是万一他们势颓,那么恐怕天机造物是要顶了上去的,可是他更希望提升修道人的力量,一时间,他似是在深思着什么。
  陈禹沉声道:“提升造物,做万一之准备,我是同意的,不过需以修道人为主,造物为辅。”
  张御点头,天夏现在盘面不小,不可能所有的东西一并往前推动,是需要有一个主次之分的。这里细节可以放到之后再谈。
  三人商议有半天后,将下来要做得事情一一定下,这才各自散去。
  此刻白真山中。邓景正在空域大殿之内潜修,忽然他心中生出一阵感应,便见一道光亮自天外落下,直直照在山巅之上,不仅是上下诸弟子俱被惊动,连璃玉天宫和盛日峰也皆有所见。
  琼英女道见到后,神情复杂,微微一叹,闭上双目,继续持坐。
  玉航道人见得此景,笑了一笑,唤了一名心腹弟子过来,道:“将我准备好的贺礼送去白真山主处。”
  那弟子道:“弟子明白。”
  邓景这个正主此刻则是站起身,自内域之内走了出来,等了一会儿之后,便见光芒之中有一个道人身影落降下来,随后便见玉素道人手托着金光诏旨,另一手捧有玉圭,自这一道光柱之中行步出来。
  邓景打一个稽首,道:“玉素廷执有礼了。”
  玉素道人手托诏旨,站立不动,他道:“玄廷传诏,邓镇守,请前听谕。”
  邓景再是一礼,道:“邓景领诏。”
  玉景道人这才打开诏旨,将召他为廷执的玄廷谕旨宣读了一遍,最后合起此谕,使双手往下一递:“邓道友请接诏。”
  邓景上前几步,将此诏书接过,随后直接打开了看了起来,扫有一眼后,却是心下微讶,他发现诸廷执的落印与以往有所不同,其中没有了庄首执的名印,倒是陈廷执之印位列最上。他抬头道:“玉素道友,玄廷上可是所有变化了?”
  玉素道人道:“庄首执已经去位,陈次执接任了首执之位。”
  邓景道:“原来如此。”不过他方才还是留意到,诏旨上面仅次于陈廷执的名印不是武倾墟,而是张御,显是诸位廷执的座次有所调整了。他把诏旨收好,侧过一步,道:“玉素廷执不妨入殿内一叙?”
  玉素道人婉拒道:“不必了,诏旨既已传到,我便也是告辞了。邓廷执,下月月中廷议勿要忘记。”
  邓景道:“届时必至。”
  而此时在云海之上,武廷执与两人别过之后,回了沉勾道宫,他坐定蒲团,似在思索什么。许久之后,他起身出了殿门,站定不动,只是下一刻,他面前景物一变,却已是出现在了易常道宫之前。
  似是感受到他到来,原本紧闭的道宫大门缓缓向内开启,他也是朝里走了进去。
  长孙廷执正立在正殿之前相迎,见他过来,默默打一个稽首。
  武廷执还有一礼,沉声道:“长孙廷执,那件事你做得如何了?”
  ……
  ……
  第两百七十七章 运法辟异道
  长孙廷执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礼之后,转身往内殿走去。
  武廷执也是沉默着跟了上来。
  两人走到了里殿,再是经过一层禁制屏障,走入了一层里殿之内,那一个玉人依旧坐在那里,虽然能看出其非肉身,可是柔和的五官却是十分生动,像是在进行一场很的静坐,而不知何时就会结束并睁开眼睛。
  实则若不是能一眼看清楚那朱红色的心脏,水晶般的骨骼,还有金色的血液在那里流淌着,几乎会以为这就是一个生人。
  武倾墟对其凝视了片刻,道:“还差了多少?”
  长孙迁道:“若是用在寻常人身上,还差了不少,用在稍有资质的人身上,已然有一定作用,但若是把原先的要求降低少许,倒是可以一用了。”
  武倾墟沉声道:“可有什么危害么?”
  长孙迁道:“毕竟这是从内到外的改变,如同下一味猛药,能挺受过去的自能得有机缘,挺受不过去,性命就难保全。”
  武倾墟断然道:“不行,人命最是紧要,哪怕是造成一点危害都不允许存在,我们是为了能造就人,而不是为了随意牺牲人,若是主次颠倒,那么这件事就没有意义。”
  长孙迁语声平淡道:“那你根本就不用急,我们有很多的时间来做此事,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宝材也是充足,天夏现在也没有大的外敌,只需要慢慢探究,总是能完成的。”
  武倾墟沉声道:“长孙廷执,你无需对我试探什么,具体事机我无法与你言说,但是我可告诉你,现在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要加快进度,而且还不能降低原先之所求。”
  长孙迁沉默片刻,才道:“若武廷执你想加快进度,那就需要从别处进行弥补。”
  武倾墟道:“镇狱之中以往关押的神异生灵,你可以有限度的利用,以往一样不能用的生灵我也放开给你,这样可能做到么?”
  长孙迁摇头道:“我现在无法承诺武廷执什么,需要看过才是知道。”
  武倾墟转身走了出去,道:“明日你来镇狱。”
  长孙廷执看着他的背影,道:“陈首执知道这件事了么?”
  武倾墟脚下不停,头也不回道:“清穹之舟上发生的诸般事宜,都是瞒不过首执这位执掌之人的。”
  长孙迁目注着武倾墟离去,直到后者身影消失,他一挥袖,合闭了道宫大门,重新回到了内殿之中。他目注着那玉人,长思起来。
  这玉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造物人,但其实并非是如此。
  外在的东西只是表象,人形模样只是因为这东西最终是要用在人身上的,但是若用其他形状也不是不能替代,关键是最为内里的东西。
  钟廷执、崇廷执二人一直在设法推动真修入世,因为他们意识到了真修的缺弊,特别是在天夏不断进取的情形之下,无论真法真修都是必须做出改变。
  而他也是早便意识到了这点,不过道法不同,两边走得路也不同。钟、崇是从大势着手,从外部上去推动,而他则是打算从内部从根源之上进行更易。
  身为玄尊,让他们摆弄出有一个资质的修士,那其实并不难,哪怕是让他们生造出一个人都是可以。可那等事没有意义。他所造之人也不可能超迈他本身的力量,更无可能跳脱出他自身的道法范畴。
  他们要为众人寻找一条道路,而不是去重复自己的道。
  长久以来他所专注的方向,主要是为了让没有资质之人也获得修道的资质,还有让资质寻常的修道人也拥有进窥上境的可能性。
  他认为虽然每个人的资质是天生的,但是那么为何一定要依靠人自身去决定这一切呢?为什么能不能通过另一种生灵去推动呢?
  眼前这玉人的身躯之中隐藏着某一种东西,这就是他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
  这是一种他所立造的神异生灵,也是一种寄生生灵,其单独是无法存活的,必须依赖于合适的人体。
  当此物进入人身之后,两者在相互促进之下,被寄生之人将拥有一定的修行上的长才,修为越高,这寄生生灵越壮大,反过来助长修道人修行,双方互相补益,向上迈进。
  而这里最早的参鉴,却是来自于浊潮泛起之后,侵入青阳上洲的魇魔寄虫。
  他早前便就留意到,这东西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来,使人向着另一个方向而去,并且能够快速的拥有的神异力量,进而蜕变成另一个种族。
  这便引起了他的关注。
  尤其他发现,寄虫只能够影响寻常人,但是魇魔却是能够影响并改变修道人的,并且是从心神意识之中发生扭转,进而再影响到本体。
  他对此种东西进行了深入的探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初下发到青阳上洲用以镇定心神,避免魇魔侵扰的观想图,便是由他亲手绘制的。
  他为了能深入探研,亲自找上了武倾墟,道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想用镇狱之内镇压的一些神异生灵进行改造尝试。
  武倾墟同意了他的提议,但是规定对方只能是犯下无可赦免的罪则的神异生灵,但任何修道人都不允许他沾碰,哪怕是犯下了必死罪责之人。
  这使得他进度十分缓慢,虽然目前取得了较大成功,可这东西究竟能到哪一步,到了上境是否会有别的变化?现在他还没法完全确定,还必须进行更多的尝试。
  此刻心中忽然生出感应,转身走了出去,见是明周道人站在那里,问道:“什么事情?”
  明周道人稽首道:“回禀长孙廷执,首执相召,议殿议事。”
  长孙廷执道:“知道了。”他站立不动,但是身上分化出一道化影,意念一转,霎时落到了一处殿宇之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