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961章

第961章

  他点首道:“风道友此议甚好,此事我会与首执做一番商议。”
  转瞬又是半月过去,神昭、幽城、上宸天各家在虚空之中安顿了下来。
  上宸天这处,鱼灵璧和赢冲运法之下,青灵天枝缓缓延伸,辟开多处空域,以往上宸天麾下还有诸多小宗,甚至小宗也有玄尊统御,而现在都是不存在了,看着空空荡荡。
  不过二人认为眼下虽然宗门势弱,可有镇道之宝在,还有道法传继,终有一日能回复原来之盛景的。
  鱼灵璧道:“赢长老,眼下诸事差不多已是安妥,缺的就是人种了。”
  赢冲道:“天夏那边就交由赢某去为吧。赢某在天夏还有一些故交,做起此事来也方便一些。”
  鱼灵璧欣然道:“好,那就劳烦赢长老了。神昭、幽城那里我已是与两位上尊说定,就由我去讨要人种。”
  主意定下之后,赢冲就离开了上宸天,往天夏内层,因为招募弟子之事早已说定,所以顺利到达外宿,途中未曾受到阻拦。
  借此机会,他也是试着观察了下天夏。
  他觉得这次天夏追剿他们是一件极不寻常之事,给人一种异常急切之感。故是他推翻了自己先前的推测,不再坚持是认为天夏需要竖立一个外敌,而是认为可能天夏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所以需要提前理平后院。
  因为有可能要与天夏一同对敌,所以他是想要设法了解下敌人,在他猜测中,这很可能是某个纪元前的大势力。
  只是这一番观察下来,答案未寻到,他却是发现天夏比他们当初离去之前更为强盛了,心下不由感慨不已,可同时疑惑更多,眼前的天夏,不提上层大能,无疑是比当初渡来之时更为强盛的,究竟是何等样的敌人,连天夏都是这般重视呢?
  此刻虚空之内,李弥真和显定道人正坐于云霞之上交谈。
  李弥真将手中信符放到一边,道:“未想天夏居然邀我门下比斗,当真是好谋划啊。”
  他缓缓道:“虽然天夏允我独存,可是一旦比试,不管结果如何,双方都会相互影响成就,而我两家处于势弱一方,免不了会向天夏学习,久而久之,天夏用不了吞并我等,我等也会越来越像天夏了。”
  显定道人对此并无异见,这几乎是肯定的,强大一方的势力肯定会为人所学习,他可以想见,这等比斗一开,那些在门中无法上进的弟子,肯定也会试着去天夏那处寻找道途出路,所以很难说未来会怎样,
  不过他倒不是特别在乎这些,幽城本来就是一方松散联盟,他只要管好自己这一边,把自己道法传继下去,其余都无所谓。
  而且他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修道人是不喜欢被规矩约束的,譬如一些散修就是如此,只要这等人存在,幽城就可以存在下去。
  他笑了笑,道:“李道友也不用太过为此忧虑,在寻常情形之下是如此,不过莫要忘了我等先前之议,如无意外,天夏当有威胁在前,一旦大敌侵来,许多事就不太好说了。”
  ……
  ……
  第三百零六章 往域沉故迹
  张御在原处定坐数日,将下来的修持方向理顺,便即起身出外,去了清穹之舟面见陈禹。
  此行除了详述覆灭关朝昇的过程,还有便是将风道人的提议告知陈禹。
  陈禹自是能看出这个提议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风道人此策算得上是一个阳谋了。可以倚仗天夏的强势,慢慢将三家同合进来。
  虽然现在大敌在前,可天夏不能自己没了底气,有些长远之计仍是需要做的。而且还要坚持去为。
  因为此事表面上看并不是太过重要,没必要拿到玄廷上去讨论,故是他们二人议论过后,便就直接将此定下了。
  陈禹最后道:“可告知风廷执,此事可以让他尽快去做,越快越好。”
  张御点头应下,这话是有道理的,事分轻重缓急,此事便不能慢慢来。
  三家现在方到这里,尚还不敢拒绝天夏的提议,可待得时间一长,随着根基渐稳,或者元夏到来之际,那就不好说了。
  陈禹道:“还有一事,本来也是待唤张廷执过来一叙。”他示意了一下,站立在一旁的明周道取出一份卷书,递到了张御席前,“此是李弥真此前呈送上来的,张廷执且先看看吧。”
  张御拿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让他微讶。
  陈禹沉声道:“李弥真言称,他神昭派游荡世外虚域之时,也曾经碰到过一些陆续从我天夏本土出去的宗派,只是他们不似神昭派背后上层大能支撑。”
  张御道:“只有玄尊,没有镇道之宝和上层大能指路,也能遁去世外么?”
  遁去世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玄尊或许可以辟开一处存身空域,可这就好比是灵妙玄境,是寄在主世之上的,能避小患,不避大劫。所以终究还可说是一体的。而要去世外之天,那就是两重天域了,通常没有上层力量可做不到。
  陈禹道:“此我可以给张廷执解惑,那时天夏本土是有世外空隙可寻的,曾有上境大能认为,这便是受了大混沌之影响。这是极可能的,当时元都派引领我天夏一同来至此世之中,当也是循着这等裂隙而来。”
  张御微微点头,他又看了看上面记载,这上面罗列出来的神昭派接触过的宗派,有些是早前古夏之时脱出的,有些则是神夏之世遁入虚空的,以后者居多,因为神夏之时宗派兼并剧烈,故是选择遁避的也多。
  他道:“不知首执的意思是什么?”
  陈禹道:“元夏不久必来伐我,其若有倾压我之力,自不言说,而若无法一气灭我,那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宗派在外,极可能被元夏利用起来,我不求此辈能入天夏,但求此辈不被元夏所驱使。”
  张御转了下念,陈禹这番想法是有道理的。
  元夏若要灭他们,那可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在此世之中,那都在覆灭之列,这些人也是可以争取的力量。而他们不去提前收拢这些力量,那么很可能就会被元夏占去空子,转过来利用这些人来对付他们。
  即便这只是可能性比较的小的事情,他们也应该先一步填上这个漏洞。
  他道:“首执是打算去将这些宗派寻了出来,并令其入我天夏阵中么?”
  陈禹沉声道:“我是有这个打算,但是现在时间紧促,只能尽力而为,并且元夏之事尚不宜提及,此事推动起来诸廷执未必会赞成,而这记载上面有许多事说得并不清楚,要找到这些宗派,此中还需你与李弥真沟通,他人胜任不得,张廷执,此事唯有先交给守正宫来处置。”
  张御正容道:“此事御可应下。”
  他知道陈廷执说得是对的,别看李弥真现在完全是一副听从天夏安排的模样,可其自身作为摘取上乘功果的修道人,背后又有上层大能支撑,只是派一个功行不及他廷执去做此事,其可未必会有多少积极。
  确实必须能有一个可从各方面将之压住之人,才可能让其顺从配合。目前看来,廷执之中也唯有他最为合适,因为此人一直畏惧的关朝昇可以说就是败亡在他手里。
  陈禹肃然道:“如今已然过去四月,我等唯剩月余时日了,张廷执,此事虽然有些仓促,可我等必须千方百计抢在前面,能找回几家是几家。”
  张御道:“御会尽力,只是此辈与我天夏分离许久,便是到了天夏,也未必会与我同心同德,便是召还回来,也需做一番整顿。”
  陈禹道:“张廷执说得不错,不过时间上来不及,但我们可用他法先行弥补。”他这时一挥袖,面前荡开一片光华,道:“张廷执请看。”
  张御看向那里,见是光华之中呈现的是内层地陆和外层四穹天,只是此刻,一片水帘一般的屏障以四穹天为定基,正在那里飘荡不已。
  陈禹道:“在浊潮之后,庄首执就安排了林廷执还有几位道友在此世之外隐蔽布置了一层屏障,我在接任首执之前亦是不曾知晓,眼下快要完成了。
  此屏护一旦立起,便可暂时隔绝虚空外邪之侵袭,且任何自世外窥探都会提前发觉,这也是我天夏的一道屏护,在此之后,以此为基,还会有第二层屏护,这也是我对抗元夏的倚仗之一。”
  张御看了几眼,这等布置连四穹天和整个内层地陆一同包括在内,这么大的手笔,还能隐瞒这么九,很可能是有五位执摄的意志在内。或许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布置,只是陈禹现在还不曾说出来罢了。
  陈禹道:“动用这曾屏障所耗甚多,直到现在才是堪堪完成,我们稍候会将那三家一同圈入进来,而张廷执若能寻到那些宗派,亦可先挪至此屏护之内,这般就不虞被元夏所利用了,余下之事,可随后解决。”
  张御道:“原来首执已有成算,既如此,御当回去尽快安排。”
  陈禹肃容打一个稽首,道:“那此事便拜托张廷执了。”
  张御抬袖还有一礼,便从这里告辞出来,转意回到了清穹道宫之中,他唤了一声,“明周道友可在?”
  明周道人现身出来,稽首道:“廷执有何吩咐?”
  张御道:“俞道友可是到上层了么?”
  明周道人道:“俞玄尊这几日前便来了上层,只是廷执前两日无暇分身,故是按照廷执的吩咐,请俞玄尊安顿在了客阁。”
  张御道:“明周道友,稍候你可去往客阁,若是俞道友有暇,可请过来一见。”
  明周道人稽首应下。
  张御将命印分身留在了道宫之中,自己则是祭动元都法符,意念一转之间,随着一道金光落下,已然出现在了虚空中神昭派方才立下的山门这处。
  抬眼望去,见得一片彩虹虹霓横跨虚宇,可见内有重山万水,只是暂时还没有来得及重新设立阵禁排布,不过落在天夏之畔,这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往后稍微推延一些也没什么。
  神昭门此刻也是察觉到了张御到来,一道光虹自门中投来,李弥真现身在他面前,对他打一个稽首,十分客气道:“不想张廷执来此,失迎了,还请入殿安坐。”
  张御道:“不必了,贵派方是重立山门,定是千头万绪,我便不进门搅扰了,来此是得首执关照,问李道友一些话。”
  李弥真能猜到是何事,呵呵一笑,朝山门内伸手一拿,便一座有亭阁驰远的山岳自里移来,落在脚下,松柏之下,自有童子女侍在那里烹茶焚香,他伸手一请,“张廷执请坐,既不入山门,那老道便在此向张廷执敬杯茶水了。”
  张御也未拒绝,在此坐定下来,待李弥真也是坐下,他道:“李道友当知御为何而来。”
  李弥真抚须道:“能猜到几分。”他道:“路上所见那些宗派,都是拟册呈上了,不知张廷执需老道做什么?”
  张御在来之前,就已经有过一番思量了,他道:“首执认为,那些宗派漂游虚世之外,委实艰难,都是天夏一脉,能帮衬便伸手帮衬,毕竟与神昭派打过交道,此事还需要道友配合。”
  李弥真道:“此事应该。”
  张御下来便就此事与他做了番商议,定下之后,便如来时一般化金光离去了。
  李弥真在他走后,抚须沉吟了下,他送上那载册,也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想着若能找了那些宗派回来,却是能够为神昭派分担几分压力,也能让天夏落在他们身上的视线少几分。
  而天夏说此举是为帮衬同脉,或许是有此打算,可远用不着如此急切,这倒是符合他此前的一些猜想。
  这时他身边一名道童凑了上来,好奇问道:“祖师,方才那就是天夏的廷执么?”
  李弥真沉声道:“不止是廷执,若不出意外,这位日后还极可能是未来的玄廷首执。”
  那道童不由一声惊呼,道:“那祖师,那要好好交好才是。”
  李弥真道:“是该好好交好,”他撇了一眼这童子,道:“若祖师让你去天夏,去跟随这一位做事,你可愿意么?”
  那道童怔了怔,马上躬身一揖,快速回应道:“若是祖师的谕令,弟子愿意。”
  李弥真道:“如此,这几日我要去往上层拜访张廷执,你便随我一同去吧。”
  ……
  ……
  第三百零七章 换寄取常益
  张御去见李弥真的时候,俞瑞卿则是受他之邀,从客阁出来,乘坐飞车一路来到了清玄道宫之内。
  俞瑞卿进入殿门后,张御命印分身正站在那里相候,他远远见到,便是迈步上前,抬袖一礼,笑道:“张廷执有了。”
  他这个人不羁礼俗,对待同道十分诚挚,两人除了训天道章之中的交流,也算是许久不见了,旁人喊一声张廷执,或许显得生分,然而在他这里,语声听起来却是洒脱轻松,反而有一股故友见面之感。
  张御点了点头,抬袖还有一礼,道:“俞道友,我等许久不见了,殿内说话吧。”
  俞瑞卿欣然应从,随着张御到了殿内,他在席上坐下,与张御寒暄两句,待香茶奉上,他恳切言道:“小徒到东庭之后,我听她说起许多事,期间多亏廷执照拂了。”
  张御道:“我当初去往奎宿,也指点过岳师侄,也可算他半个师长,何况岳师侄做事认真,在东庭着实立下了不少功绩,道友又何必未此言谢呢。”
  俞瑞卿一笑,道:“这么一说,却是俞某矫情了。不过倒也是,俞某攀渡上境之法,乃是借助了廷执所立上印,若无廷执在前方辟道,俞某也不见得有今日,要说谢那却是谢不过来了。想来廷执也不在意这些,寻思下来,也唯有在将来寻道立印,多多提携玄修后辈弟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