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962章

第962章

  张御道:“俞道友此想方是正理,玄法一道虽已能渡至上境了,可道无止尽,现与真法还不能相比,唯需诸有道友一同寻道,互相扶持,方可寻到前路。”
  俞瑞卿心下认同不已,真是因为诸多玄修,玄法才有今日局面,不过他对自己还有一些同道都有清楚认知,知道这条路必须有一个引路之人走在最前面,这个人也是最为重要的,这个人无疑就是张御,其之作用和地位是目前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两人又在玄法上攀谈了几句,俞瑞卿便道:“来上层几日,也是了解了一些事机,我辈但凡来到上层,若不是选择在云海潜修,总要择一职位,只是诸洲宿镇守怕是难得,那却要到廷执这边来讨一个情面了。”
  张御道:“俞道友愿来守正宫担任守正,御求之不得。”
  如今随着守正宫权柄扩大,还有他本人地位的提升,守正实际上已经再非以往那样只是战时充任,非战时可以随意去位了。
  只是现在还缺一个正式的法度来定下,故是下次廷议之上,他决定提出此事,将守正一职与镇守诸职一般设为常位,当然具体定责也当梳理清楚。
  俞瑞卿在表露态度之后,他也是立刻让明周道人拿来守正袍印授予其人,并交代了一些事宜,现在各地守正宫正在扩充,虚空之中眼下还在查探异域,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待问询过后,见俞瑞卿本人并无意见,就安排其去往虚空巡查。
  俞瑞卿得命,便告辞下去准备了。他则继续便是修持道法,边是处置事务。
  三天一晃而过,显定道人、李弥真二人在把宗门安顿妥当之后,便就按照此前定议,联袂前往上层。
  鱼灵璧本来也是打算一同前行,不过她方才从神昭那里讨要了数万人种,门中一时又人手不足,只能她这个掌门亲力亲为,一时无暇抽身,只能随后再单独前往上层了。
  李弥真、显定二人得天夏所赐符诏指引,带着几名随行的门人弟子,很快由虚空穿渡至上层,并在明周道人接引之下往守正宫这处来。
  显定道人见李弥真感应四下,便传意言道:“这方地界乃是天夏背后几位大能以清穹之舟所开辟,若在此间修行,对我辈道行十分有益。”
  李弥真道:“既有这般好处,那道友当初为何离开呢?”
  显定道人笑了笑,道:“道念不通,道理不合,这些好处便不见是好处了。”他顿了下,又言:“其实除了此处,天夏还有玄粮,能助我辈修行,寻常玄尊,修持远胜同辈,故是天夏才会越来越是强盛。”
  李弥真道:“李某此前也曾听寰阳派的道友说过此事,不知这东西自何而来呢?”
  显定道人道:“我未做过廷上执掌,这却是不知了,不过想来总与清穹之舟有关。”
  李弥真不觉点头。
  飞车在云海之上行途半个夏时之后,便即在守正宫前停下,下了车驾后,明周道人引两人进入正殿,一入大殿之内,两人见张御立于玉台之上,便上来见礼,随后各自在殿中落座下来。
  双方交谈几句之后,李弥真一指侍立在自己身边的道童,道:“我这个徒孙资质极好,算得是下辈天才,想在天夏修持,不知可否允准?”
  张御看了眼这童子,这是前日与李弥真照面时见到的烹茶童子之一,当日看了一眼,就知其资质相当出色。
  李弥真提出此议,这当是示好之举,同时也是为了让天夏放心。
  资质出众还罢了,还能放在一派上尊身边的,那不是当作继任者培养,也是未来宗门的中流砥柱。毫无疑问,这童子应该是十分适合修炼神昭派的功法。
  天资好的弟子好找,当如此还契合本门功法的,那是极是少见了,数百上千年都未必能找到一个。这般人物往大说了,足以决定一派之兴盛,不是可以随便牺牲的,神昭派这次是在主动表示自身愿意与天夏亲近。
  当然,这弟子放在天夏其实也不吃亏,能在上层修行,这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故这也算是一个交换了。
  他道:“贵派这弟子倒是灵秀,可以留在上层。”
  李弥真忙是起身一礼,道:“多谢廷执了。”
  显定道人坐于案上,神情很是淡定,并没有做出与李弥真一般的选择。因为他与李弥真不同,幽城只要不受扰,怎么样都可以。而且他认为若是派了一个门人常驻天夏,时间久了,那还会是幽城的人么?那还不如不派呢。
  而就在两人拜访守正宫之际,武倾墟则是来到了长孙廷执的易常道宫之内。
  长孙廷执见了他后,并未多言,直接带他来到内殿,并指着盘膝坐于此地运功的弟子言道:“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弟子,也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们将会尝试这一次寄脉之术。”
  武倾墟道:“才到这一步么?长孙廷执不是一直在尝试往上层境界的突破么?”
  长孙廷执道:“原来是可以这样的,但是武廷执你所要求的时间太短了,先前的路已是不可能按部就班去走了,所以我必须另做尝试。
  我如今选择先从这两个弟子开始,如果他们适应了,我可以找寻与他们更为相近的人,按照武廷执你的要求,这样的人还必须是自愿的,所以范围会进一步缩小,能否寻到合适的对象,目前还不好判断。”
  武倾墟态度坚决道:“不管怎样,有些底限是不能破除的。”
  长孙廷执淡淡道:“那先看眼前吧,只有这一步成功,我们才可以讨论下一步。”顿了下,他言道:“我这便可令他们开始。”
  武倾墟却是一抬手,道:“等一下。我需要问问他们。”
  长孙廷执没有说话。
  武倾墟走上前去,目视着那两名弟子,道:“你等知道自己要走得是什么路么?”
  两名弟子相互看了看,其中一名恭敬回道:“这位前辈,老师事先都与我们说清楚了。我们都是自愿的。我们自知资质太差,老师能给我等这次机会,我们心中唯有感激,便是不成,也只是我们太过愚钝的缘故。”
  另一名弟子也道:“是啊,我们就怕老师失望。”
  武倾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要这两个弟子自己清楚就是了。而且这次尝试也并不会危及性命,失败的话,就是将来永无可能去到更上境界了。只是他也看过了,这个两个弟子的确资质平庸,正常情形下是没可能去到上境的。
  他对长孙廷执一点头,道:“长孙廷执,可以开始了。”
  长孙迁目光一注,便有两个大约一人高的赤红色陶罐从地面之上升起,停落在两名弟子面前,道:“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了,你们可以开始了。”
  两名弟子对视一眼,互相点首祝意,而后取出一枚朱丸,一齐吞服了下去。
  待得药力发散之后,两人便一同往面前的那个陶罐走去,与之一接触,就像是进入了柔软的沙堆,两个人很快都是融入了进去,不见了影踪。
  武倾墟沉声道:“需用多久?”
  长孙廷执道:“最长三天,不过他们二人当是两天就能知晓结果了。”
  武倾墟道:“那么上境寄附是否更长?”
  长孙廷执道:“以我估算,至少需一月时日。”
  武倾墟沉默片刻,道:“需要加紧了。”如今最缺的就是时间,虽然知道他这般有些匆忙了,可元夏的威胁太大,所以有些脚步不得不加快。
  长孙廷执淡淡道:“还需先看眼下。”
  很快一日过去,这段时间中两只陶罐也是在渐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赤色色泽变得晶莹若玉,内中两个弟子的身影也开始变得隐约可见。
  而到了第二天,玉罐表面浮现了一丝丝清晰的裂纹,先是一片碎片落下,在地面上砸出了清脆的声响,随后再是越来越多的碎片落地,内中情形也是显现了出来。
  ……
  ……
  第三百零八章 乘物携气升
  陶罐彻底裂开之后,可见那两名弟子仍是端坐在那里,只是他们双目紧闭,身上呈现出一种通透的晶莹之色。
  他们就像是长孙廷执曾经在内殿之中摆放的那个玉人,浑身上下的骨骼内脏,还有流动的血液都是自里内部呈现了出来,能够清晰为人所见。
  武倾墟凝视着这二人,他知道,这等现象其实就是寄物与寄体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这是无法避免的。
  他能够清晰辨认出,这两名弟子的气息比方才进入陶罐之前高涨了一大截,尽管在他眼里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可对这两人来说,无疑是从之前的门槛迈过去了,成了一名元神照影境界的修道人了。
  而这一步,原本的他们,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迈过,现在靠了寄物却突破了这层制束。
  不过还有一些东西需要确定。
  他看向长孙廷执,问道:“长孙廷执,你觉得如何?”
  长孙廷执平静道:“应该都是成功了。”
  武倾墟道:“功行上是过去了,可是他们的意识异常平缓,几乎没有波动,这又是什么缘由?”
  长孙廷执回道:“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是依靠寄附之脉而成就更高境界的,但是寄附之物并非主体,而它们想要生存,则必须由主体存在,故是会拖动主体一并上升,这里是有一个先后的。
  主体这个时候尚还不能有自己的意识,需完全顺从寄物对自己调和,所以会被动陷入了自我潜闭之中,等到这等提升结束之后,他们才会醒来,进而结果自身的掌握。”
  武倾墟道:“大约需要延续多久?”
  长孙廷执道:“快则三四天便可醒来,慢一些或许要十余天,这要看他们自己了。”
  武倾墟沉声问道:“此中可有妨碍?”
  长孙廷执淡淡道:“虽然也有可能失败,但是最难障碍已是过去了,现在最重要的,乃是他们自身需有强烈的求道之念,只要保持着这等信念,那便不会有事,好在这一点他们二人都不缺乏。我们等着就是了。”
  武倾墟点点头,没再多问,而是与长孙廷执一同在此等着结果。
  这两名弟子并没有让他们等得太久,其中一个人在一天后从定中出来,而另一个也是在两天之后恢复了自身意识。
  武倾墟上前问了两句话,见两人都是精神饱满,意识清楚,与一般突破境界的弟子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
  长孙廷执也是唤来二人问了几句,随后给了二人一人一卷功册,让他们自去修持。
  交代过后,他言道:“融合寄物之后,资质当是高过原先自身了,故是下来时日中,我会让他们修持各种法门,若是进境犹如预期,那么证明次一回是成功了。”
  武倾墟注意到他的话语,道:“只是此一回么?”
  长孙廷执道:“我此前说过,现在所用的每一个寄物和寄体都要互相配合,所以每一次的结果可能都是不同的,今次成功了,不代表明日一定可成,只是我们继续做下去,总能找到最合适的寄物的。”
  武倾墟沉声问道:“这个合适需要多久?”
  长孙迁道:“要想达到多数人所认同的成功,那至少需要数百上千载,并有足够人的愿意尝试,但是武廷执催得紧,故我只能需最根本的完成便就可以。”
  至于那更上境界尝试,我也已是准备好了人选,眼下我这两名弟子过关,证明我拟定炼合之法并无大的漏洞,的确是可成功的,但是上境情形有些不同,我当会在明日进行尝试。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又言:“但是需说一句,这等利用的寄物是乃是通过上层神异炼化出来的,这里稍微有些瑕疵,可能会遭遇失败,可如果武廷执愿意将那些被囚禁的上境修道人交给我,那么把握可以更大。”
  武倾墟严厉拒绝道:“绝无可能。武某早就说过了,此事无需再提!”
  长孙廷执依旧神情平淡,道:“既如此,那便按照此前定下的计议来,我需回去安排,武廷执可明日前来观摩。”
  武倾墟看了看他,道:“那就长孙廷执多费心了。”
  与长孙廷执告辞后,他离了易常道宫,来到了清穹之舟深处,向着首执陈禹禀告了此事。
  陈禹看了看他,道:“武廷执似有顾虑?”
  武倾墟道:“若不是来自元夏的威胁,武某其实并不希望去走这条路。”
  陈禹沉声道:“世上的道在那里,总会有人去走的,况且这条路并非恶道,由我天夏所引领,有所约束,那终是好过让他人贸然尝试,武廷执执掌镇狱,当是明白这个道理。”
  武倾墟道:“武某自是知晓,诸物都有束缚,方得立正,不过说句诛心之言,此法终究是我天夏所需,才是去主动推动,余下不过借口罢了,故此道未来之承负,首执,你我皆需背负。”
  陈禹颔首道:“以我等功行,也不过只是见得当下,难见诸般变数变机,我辈能做的,不过是坚守己道,正心不失罢了,此等利弊之剖判,若是有幸在与元夏一战中存身,那可待那之后再去辨明。”
  守正宫内,显定道人和李弥真二人一番访拜之后,谈妥了一些事宜后,便就提出告辞。
  张御却是望向李弥真,淡声道:“御有些许疑问要向李道友请教,道友可能暂留片刻么?”
  李弥真心中有数,道:“不敢,不过张廷执既有疑问,只要是李某知晓的,当会有所交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